心经全文网

《金山规约序》解

发布时间:2022-12-21 21:32:13作者:心经全文网

  《金山规约序》解

  “格外钳锤,临机应用。”钳是打铁时用来夹持铁块的钳子。锤是打铁用的锤子。“格外钳锤”,不是一般的打铁。这是以打铁来比喻禅宗锻链学人。“临机应用”,是说禅宗锻炼学人采用的方法是灵活的,不是呆板的。这是说,按照禅宗作风,不须要僵化的规约。开头之行文,是说按照禅宗作风,一法不立,本来用不着规约,下文再转到不可没有规约,先纵後夺。

  “本分草料,直截提持”。草料,如牧牛人须向牛群提供车料,以喻禅宗丛林,也要向学人提供学习资料。但这种资料,不是语言文字,规章制度,不从“心外觅法”,本来具有,故称“本分草料。”提持是提供和依持。直截是直截了当。这是说,按照禅门宗旨,用不着心外取法,拖泥带水,搞这些规约。

  “展啐啄之机”。啐啄音翠竹。饮酒入口名啐,用嘴取食名啄。一饮一食之间,也要开展机锋。

  “用杀活之剑”。禅宗有杀人刀、活人剑。一棒一喝,能断人烦恼,活人性命,名杀活剑。

  “拈起时,七纵八横,天迥地转”。拈起话头时,没有一定的规矩格式,能使学人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

  “放下时,不留朕迹,海晏河清”。朕,极微小的先兆。晏,平静。万缘放下之时,既无先兆,也无痕迹,纤尘不立,天下太平,什么也没有。

  “说甚麽禅堂日行,讲甚麽新规旧例”。这两句总结上文,根据禅门宗旨,用不着规约。

  “若也未然”。转入下文。上面说不须要规约,转入下文,是说还是要规约。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诲,教诲。规,圆规;矩,方尺。有本领的工匠教徒弟时,一定要用圆规和方尺。没有这些,圆的就不成其为圆,方的就不成其为方。徒弟就学不会。这是比喻学佛法也要有规矩。

  “自我佛处世,深达物情,调御众生”。深达,是深深地通达。物情是众生的心理。调如调象,御如驭马。我佛教诲众生,也如调象驭马一样。

  “宏范三界,轨持万化”。宏是扩大。范是榜样。三界是欲、色、无色界。佛的出世,扩大了三界众生的见识,成为他们的榜样。轨是遵行之意。持是依持之义。万是众多,化是化育,众多化育,就是众生。佛的出世,规定了三界众生应当遵行的道路,为一切众生之所依持。

  “制种种之法式,为万世之典型”。是说佛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戒律僧制。典型是样板。这些戒律僧制,是後世的样板。自“大匠诲人”至此一段,是说规约决不可少。

  “迨马祖创丛林,百丈建清规”。马祖道一禅师创立禅宗道塲,名为丛林。马祖以前,中国只有依仗戒律建立的寺院,称为律寺·马祖为了适应禅门家风,另创禅宗丛林。百丈怀海禅师,继马祖之後,制订了丛林清规,一千几百年来,一直沿用。

  “不局大小乘,不离大小乘”。丛林清规,既不一定局限於大乘教义,也不一定局限於小乘教义,但也不背离於大小乘教义。

  “博约折中,以制其宜”。博是多,约是少。百丈清规,既不太多而成为烦琐,也不太少而过於简单,烦简得中,惟求适宜。

  “翊赞毗尼,纪纲法席”。翊赞是帮助。毗尼是戒律。纪纲是治理。法席是法门的职位。百丈清规起着帮助戒律和治理各项职务的作用。

  “兰若肃清,龙象蹴踏”。兰若,寺庙。肃清,整齐清净。龙象,有道的僧人。蹴踏,踩踏,此处应作践履讲。有了清规,寺庙就整齐而清净。有道的僧人,都遵循这种清规。

  “传流後世,禅宗相承”。自马祖百丈之後,禅宗丛林都继承着这种优良传统。

  “以随地随时之制度,合为法为人之宗旨”。这种清规,也不是死板的,它可以随地点时间的不同而予以修改。总的目的,是为法为人而已。为法是传持如来正法,为人是令人减恶生善。

  “遵结解制之旧章,制十二月之规约”。遵是遵循。结如结夏。解如解夏。制,是制度。佛教戒律,每年四月十五日结夏,七月十五日解夏。旧章,旧的规章制度。制是制订。遵循佛戒,制订新规。一年十二个月内都有规定。自“马祖创丛林”至此,是讲丛林清规的由来,并肯定了清规的价值。

  “虽世殊事异,张弛不一”。殊是不同。上弓弦为张,卸弦为弛。引伸以设置为张,取消舄弛。马祖百丈以来,由於时代不同,情况变化,清规中各项细则,有的新设,有的取消。

  “文质损益之间,不能不变通以适宜”。《论语》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损是减少,益是增加。古代的政治文化,因时代不同,有时尚文,有时尚质,有的要增加,有的要减少,这些都不能不变通以求其合宜。丛林清规,历代相沿,也有变通损益。

  “而宏纲巨目,未有不取法於清规者”。上文说,历代弹门规约,比之马祖百丈初创立时有所变通损益,但它的大纲总目,都还是取法於原始的清规。以上先讲禅门下须要规矩,然後又说不可没有规矩,再讲丛林清规的由来,及历代惮门变通损益之意,以下方才正说到《金山规约》。

  “金山大彻堂,由圆悟勤禅师振兴以来,提倡宗风,不落筌蹄”。宗风,宗门的风格。筌捕鱼之具。蹄捕兔之具。《庄子》得鱼忘答,得兔忘蹄。学佛则应得意忘言。按照禅宗风格,但求得佛法宗旨,不落於文字语言。这是说金山丛林的振兴。

  “垂鈎四海,只钓狞龙”。狞,凶恶状,引伸为不平凡。狞龙以喻不乎凡的人物。祖师创立门庭,传佛心印,须觅上根利智之人,才能传法。犹如垂钓於四海,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龙。

  “仰仗先觉,留此模范,以为入道阶渐”。仰仗,上面依靠。先觉,过去觉悟的人,指马祖百丈等。模范,榜样,规则。入道,入於佛法。阶渐,阶级渐次。如人登山,要涉历阶级,惭次上升,入佛法也要有阶渐·清规就是入佛的阶渐。

  “後学初机,细心参阅”。後之学者,初入佛门的人,应仔细研究学习。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规约不是死板的,玄妙不测之谓神。存是存在。规约可以灵活地运用,这要看运用的人了。“其人存,则其政举”。有了人,规约就能执行得好。自“金山大彻堂”至此,讲穴金山规约锣制订的由来,诫後人遵循规约行事。

  “若夫竿木随身,逢塲作戏”。竿是竹竿。木是木棍。这是作戏的人所用的工具。塲是作戏的塲子。禅宗逢缘说法,开悟众生,也象作戏的人一样,随时随处可以作,原不一定要规约。

  “因时设施,通权达变”。设施,设置。权是权巧,巧妙地运用。变是变通。因时间的不同,可以变通。

  “规矩是呆,法则是活”。规矩是死的,法则是活的,可以变通。

\

  “大用现前,不存规则”。若是见道的人,广大妙用现前之时,一切施为都是自心功德,就不须要什么规则。

  “有条攀条,无条攀例”。如果不能这样,还须遵照规约办事。条文上有的就攀援条文,条文上没有的,就攀援过去的例子。自「竿木随身」至此,是教後人如何运用这部规约。

  “浮玉云水”。金山又称浮玉山。云水,僧人行踪如行云流水。称云水者,作者谦怀,不用真名。

  一九八三年六月

  附:金山规约序

  格外钳锤,临机应用,本分草料,直截提持,展啐啄之机,用杀活之剑。拈起时,七纵八横,天迥地转;放下时,不留朕迹,海晏河清。说什么,禅堂日行;讲什么,新规旧例。若也未然,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自我佛住世,深达物情,调御众生,宏范三界,轨持万化,制种种之法式,为万世之典型。迨马祖创丛林,百丈建清规,不局大小乘,不离大小乘。博约折中,以制其宜。翊赞昆尼,纪纲法席,兰若肃清,龙象蹴踏,传流後世,禅宗相承,以随时随地之制度,合为法为人之宗旨,遵结解制之旧章,制十二月之规约,维时殊事异,张弛不

  一、文质损益之间,不能不变通以适宜,而宏纲巨目,未有不取法於清规者。

  金山大彻堂由

  圆悟勤禅师振兴以来,提倡宗风,不落筌蹄,而垂鈎四海,只钩狞龙。仰仗先觉,留此模范,以为入道阶渐,後学初机,细心参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若夫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因时设施,通权达变,规矩是呆,法则是活,所谓大用现前,不存规则可也。有条攀条,无条攀例可也。

  浮玉云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