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佛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古往今来的一切圣贤,都是得道成道的,只是地域、深浅不同罢了。我们读《金刚经》,不一定是为了成圣贤,但这些包含着人生智慧的妙语,能让我们看得更开,让我们的人生更快乐!
1. 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众生相,即非菩萨。
译释:“无量”,指数量无限。“无边”,指空间无限。“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指菩萨不执著于有众生之相。“何以故”,指为何菩萨广度众生,而又无有众生得度?故有此问。“若菩萨有众生相,即非菩萨”,指菩萨于自身与众生,一体观照,无有分别,众生身犹如自身,自身犹如众生身。菩萨令众生得灭度,自身亦得灭度;菩萨自身得灭度,无异众生得灭度。故菩萨应视众生同于自身,以恒常之心不舍离众生;若只起众生之想,而不生同自身想,则就不是菩萨。
2.何以故?若心有住,则为非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是故佛说菩萨心不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译释:“何以故”,指为何劝地前菩萨离相发心?故有此问。“有住”,指住于世间有为法中。“非住”,指非是住于出世间无为法中。“不住六尘生心”,指不住果报。“应生无所住心”,指不住报恩。“心不住色布施”,指不住施者、施物、受者三事,亦不住果报、报恩,而行于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指若菩萨心无所住而行布施,不见诸事、不见众生,又如何能利益众生
?为遣此疑,佛告须菩提,菩萨若心有所住而行布施,执于诸相,尚不能自利,更何况利他?故应心无所住行于布施,方能利益一切众生,如前所说得无量福德也。3.何以故非?须菩提。若菩萨起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不名菩萨。
译释:“众生相”,指五阴假身相续不断之相。“人相”,指一期生命暂住不断之相。“寿者相”,指命根断灭还生六道之相。“若菩萨起众生相、人相、寿者相,则不名菩萨”,指菩萨应视自身与三相无别,不应于自身之外别起三相之执。
4.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所说法,无实、无妄语。
译释:此即总应前法无取、说之义。“所得法”,指如来所证之法。“所说法”,指如来言教之法。“无实”,指如来若有法可得,则法可取,故知如来依世法而言有所得法,实无有法可得也。“无妄语”,指如来若有法可说,则法可说,故知如来依世法而言有所说法,实无有法可说也。
5. 复次,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法门受、持、读诵修行,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悉觉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
译释:此明以受、持、读诵三种修行,于此法门可得闻慧利益。“受修行”,指从外学习领受。“持修行”,指从内执持不失。“读诵修行”,指于经精勤读诵。佛告诉须菩提道:“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于此法门受、持、读诵修行,则如来就会以佛智慧,全都了知此人、全都照见此人,全都觉察此人,使其全都得以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集。”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