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开篇曰:“天命之谓性”,人人具此至善之先天本性,由此本性则自然形成纲常伦理等,万物运化、处世做人之规律,则名为道,故后文曰:“率性之谓道”。然而,人落于后天尘世之后,因为受物欲所蒙蔽,尘缘所染污,使众生本具之智慧德能(明德)无法彰显,心行作为不能与道相应,才造成了现今人类不能和谐相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局面。故儒教以恢复本性,利国利民(亲民),止于至善而成圣为教化目标。儒教之教义,就是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心的和谐相处之道。
宗圣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者,不偏不倚,中正无私,逢事而尽其心,在位而尽其职,无半点虚心假意,心专诚一之谓也。恕者,替人着想,人我一体,仁慈博爱,舍己利民为恕。遇事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化凡心为圣心,化自私为大公,则恕道常在矣。行此忠恕之道,便可以达圣贤之果。此忠与恕,也就是古圣先贤所教导的“内圣”与“外王”的大道。
《大学》所阐述的正是修行复性之道,依此理而修持,就能成圣成贤。八条目中,格物(革除物欲)、致知(得到真知)、诚意(至诚无妄)、正心(心行中庸)、修身(修身明性)五科目为“内圣”的功夫;齐家(家庭和谐)、治国(国盛民丰)、平天下(天下太平)三科目为“外王”的功夫。
修道乃是修“内圣外王”之功夫也。“内圣在克己”,将自己先克制的很清洁而无半点私欲(格物),欲净则可现出良知。由至诚恭敬所发进一步修正自心,以达修身养性之目的。“外王在救世”,牺牲自己的利益以帮助别人,是兼爱之精神。从自己的家人开始,先要努力达到家庭和乐(齐家),进一步达到国家强盛和天下大同的目标。这和佛家“自觉觉他”,还有道家“修行济世”的修行目标是一致的,故先圣曰:“儒佛不二”、“三教一理”。
内圣是内功,外王是外功,内功是道,外功是德,道本属于空,而德才是实,故无德不能显道。中庸云:“苟无至德,至道不凝焉。”内功是保存天性(明体),外功是发挥天性(达用)
。明体就可以立果,达用就是行功。如此,才可说道明德立,知行合一。现世修行应当以济世救人(外王)为重点,一心行善为要,因为以后的大同人间要亲如一家,共同达到至善的境地。又修道者,应由人道修起,人道必需要修中华之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人道全,则天道近,圣贤可冀矣。不论是哪个教派,何种修法,都不可背离此一大修行原则。否则,伦常有亏,无法圆满人之天性,就无法由后天之心性而达先天之本性,也将不能脱离后天凡尘的境界。所以,不论何教何派,都要先修人道,人道无缺,才有可能成就各教的圣果。
儒教不立门户,以正心诚意修身为本,五伦八德为归,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用。为了泽及苍生,儒教不限门墙,不拘信仰,志在化天下为大同,育万民成圣贤。只要平时落实先圣教诲,力行忠恕之道,落实三纲无常、五伦八德,在家作孝子贤孙,工作中尽职尽责,心行造作不违反礼教,则不愧为贤人君子。更能乐善好施,立身行道,宣扬圣贤之理,则今生成就完美之人生,将来还可以安享大同之幸福。故可以说儒教乃是先天至善之教育,人人需要此理,教教皆需依此而修。可见儒教乃是根本之教,万世开太平之纲纪也。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