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是学习者、辅助者、分享者、服务者。对于辅导员定位的理解和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也是随着带班经验的累积慢慢体悟到。做好辅导员确实不容易,但对自身来说是考验,是积累,更是个人修行的提升,在调整自心的同时,善巧地引导他心。
一、调整自心
首先要将辅导员的标签拿掉,经常发现自己在分享时还是会有“辅导员”的架势。上次共修结束后,回家发现自己用了提醒两字,说明自己还没有放低自己,总觉得大家需要我提醒,而不是带着平常心去分享自己的感受。
其次要学会认真聆听,带着慈悲包容的心去聆听。班级师兄们会有各自的因缘,表现出各种状况,辅导员要学会接纳和包容。有时师兄们分享会超时或偏题,就要观察师兄们当下的心行,无论是超时还是偏题,不要急于打断对方。过去我会觉得要按模式规范分享,会马上介入;现在觉得师兄们分享那么多,内心其实有烦恼需要释放,给予适当的时间让对方缓解一下情绪,也未尝不可。然后在恰当的时间点接过话头重新回到原点,这样分享的师兄不会感到压力。
二、引导他心
自己平时比较严谨,喜欢按规范做事,发现身边好多人都是喜欢随性,不受约束,反而显得自己比较另类。过去也是因为自己的“率真”碰了很多壁,现在渐渐理解要规范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他心,要学会引导他心。导师说过,引导是建立在陪伴、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上。我想陪伴、关爱、理解要体现于内心调柔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使自己安住、不躁动;内心做到真正的开放和包容而不造作的时候,引导才会有力量。
对于平时生活工作安排比较忙,或违缘较多而来不及做好自修的师兄们,要有份理解和释然的心,不是她们不愿意学,而是没有找到开启智慧的钥匙,或因福德资粮不够。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好,只是因缘未成熟,这就需要同修们的帮助,通过分享、探讨、一起解惑让她们有感受和体会,从而扭转固有的一些思路,重新调整上路。比如在班级共修中,有个别师兄对某个法义的理解会有偏差,一下子也接受不了我们当期法义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时不去刻意纠正,避免对立。共修结束后,回家再思考问题的关键点,找导师针对性的开示,发到群里,再次重复正确,发现还是很有效果的。因为师兄们的根基都特别好,回家也会思考和反省。
总之,修学、实践都要靠自身去体悟,没有体悟就没有改变
。《道次第》学第四遍要感恩有带班的机会,一次感觉比一次好,这说明前几次认真度以及用心度不是很到位。在带班过程中也会分享自己对《道次第》修学的体会,过去自己的心会希望分享后能得到大家的共鸣,现在觉得分享还是要分享,至于师兄们是否有同感就顺其自然,因为一切都是缘起的。从自身角度来观察,导师开示过那么多次法义以及修行的要点,我不是也同样没有引起重视和体会吗?何况我跟师兄们还是同修的关系。当调整好自心,同时带着一份利他的心去带班,带班就会越来越轻松,心也会越来越开放。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