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禅师的“吃茶去”
赵州禅师,法号从谂,他幼年出家,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人称“赵州古佛”。
赵州禅师以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而享誉当时中国的南北禅林。人们议论当时中国禅林的高僧,每每说“南有雪峰,北有赵州”;又有“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的美誉。而且,在遥远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门还耸立有“赵州关”;福建雪峰义存禅师的道场有“望州亭”。由此可见赵州禅师在禅门中的地位。
禅师脍炙人口的“吃茶去”、“洗钵去”、“庭前柏树子”、“狗子无佛性”等公案不仅启悟了当时的许多禅僧,而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
禅师不仅用“吃茶去”这样脍炙人口的公案开启普通信徒的智慧,就连差一点改变唐末历史的“燕赵二王之争”也被他的禅机妙理,化干戈于无形之中。
当初燕王和赵王准备在赵州附近开仗,谋士夜观天象时发现“赵之金地”有圣人之气——就因为这个地界里住着这么一位人称“古佛”的老和尚,才免去一场杀戮。二位大王虽心有不甘,耿耿于怀,却也不敢在古佛面前撒野,于是相约一同到赵州观音院找老和尚评理。结果,二王在老和尚面前,被几句话就点中要害之处。佩服之余,不但相互化解前怨,罢兵而去,而且从此对老和尚执以弟子之礼。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品味这段“吃茶去”。
从前有位信徒向赵州禅师求道:“敢问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有。”老和尚呷了口茶。
“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超脱之人,怎么会有烦恼呢?”信徒大惑不解。
“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道啊。”禅师展开双眉,似笑非笑地望了他一眼。
“哦,原来如此。”信徒听了颇为感动,显然很满意这次的回答,“那倘若我修行得道以后,佛陀有烦恼吗?”
“有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