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维摩诘所说经注

发布时间:2023-01-27 17:50:43作者:心经全文网

维摩诘所说经注

  维摩诘所说经注

  注维摩诘经序

  后秦释僧肇述

  维摩诘不思议经者。盖是穷微尽化。绝妙之称也。其旨渊玄。非言象所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议。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何则夫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故能统济群方。开物成务。利见天下于我无为。而惑者睹感照。因谓之智。观应形则谓之身。觌玄籍便谓之言。见变动而谓之权。夫道之极者岂可以形言权智而语其神域哉。然群生长寝非言莫晓。道不孤运。弘之由人。是以如来命文殊于异方。召维摩于他土。爰集毗耶共弘斯道。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至若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议之迹也。然幽关难启。圣应不同。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故命侍者标以为名焉。大秦天王俊神超世玄心独悟。弘至治于万机之上。扬道化于千载之下。每寻玩兹典以为栖神之宅。而恨支竺所出理滞于文。常恐玄宗坠于译人。北天之运运通有在也。以弘始八年岁次鹑火一命大将军常山公右将军安成侯与义学沙门千二百人。于长安大寺请罗什法师重译正本。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尽环中。又善方言。时手执梵文口自宣译。道俗虔虔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其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微远之言于兹显然矣。余以闇短时预听次。虽思乏参玄。然粗得文意。辄顺所闻为之注解。略记成言述而无作。庶将来君子异世同闻焉。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一

  什曰。维摩诘秦言净名。即五百童子之一也。从妙喜国来游此境。所应既周将还本土。欲显其淳德以泽群生。显迹悟时。要必有由故命同志诣佛。而独不行。独不行则知其疾也。何以知之。同志五百共遵大道。至于进德修善。动静必俱。命净国之会业之大者。而不同举明其有疾。有疾故有问疾之会。问疾之会由净国之集。净国之集由净名方便。然则此经始终所由良有在也。若自说而观则众圣齐功。自本而寻则功由净名源其所由故曰维摩诘所说也。肇曰。维摩诘秦言净名。法身大士也。其权道无方隐显殊迹。释彼妙喜现此忍土。所以和光尘俗因通道教。常与宝积俱游为法城之侣。其教缘既毕将返妙喜。故欲显其神德以弘如来不思议解脱之道。至命宝积独诣释迦自留现疾。所以生问疾之端建微言之始。妙唱自彼故言其说。竺道生曰。维摩诘者此云无垢称也。其晦迹五欲。超然无染。清名遐布。故致斯号。贵名求实者必重其说。说本表实。重之则终得所求。因斯近接有过圣言矣。肇曰。经者常也。古今虽殊。觉道不改。群邪不能沮。众圣不能异。故曰常也。

  一名不可思议解脱。

  肇曰。微远幽深二乘不能测。不思议也。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此经始自于净土。终于法供养。其中所明虽殊。然其不思议解脱一也。故总以为名焉。上以人名经。此以法名经。以法名经所以标榜旨归。以人名经所以因人弘道者也。

  佛国品第一

  什曰。经始终由于净国。故以佛国冠于篇也。

  如是。

  肇曰。如是信顺辞。夫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故建言如是。

  我闻。

  什曰。若不言闻则是我自有法。我自有法则情有所执。情有所执诤乱必兴。若言我闻则我无法、则无所执。得失是非归于所闻。我既无执彼亦无竞。无执无竞诤何由生。又云爱有二种。一五欲爱。二法爱。外道出家能断欲爱不断法爱。故情有所执。佛弟子兼除二爱。法爱既尽执竞都息。经始称我闻存于此也。肇曰。出经者明己亲承圣旨无传闻之谬也。

  一时。

  什曰。说经时也。肇曰。法王启运嘉集之时也。

  佛在毗耶离。

  什曰。据佛所在方也。毗言稻土之所宜也。耶离言广严。其地平广庄严。肇曰。毗耶离国土名也。秦言广严。其土平广严事因以为名也。

  庵罗树园。

  什曰。庵罗树其果似桃而非桃也。肇曰。庵罗果树名也。其果似桃而非桃。先言奈氏事在他经。

  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

  肇曰。比丘秦言或名净乞食。或名破烦恼。或名净持戒。或名能怖魔。天竺一名该此四义。秦言无一名以译之。故存义名焉。别本云摩诃比丘僧八千人俱。什曰。共闻经人也。举时方人三事以证其所闻也。摩诃秦言大亦言胜亦言多。于一切众中最上。天人所宗故言大。能胜九十六种论议故言胜。其数八千故言多。比丘秦言破烦恼亦言乞士。除五种邪命养法身故言乞士。比丘菩萨不合数者。以比丘尽是肉身。菩萨多是法身。身异故。若肉身菩萨未正位取证心异故。以二因缘比丘菩萨不合说也。所以先罗汉后菩萨者。人谓菩萨未尽诸漏智慧未具。罗汉三漏既尽智慧成就。随人情所推以为先后耳。

  菩萨三万二千。

  肇曰。菩萨正音云菩提萨埵。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无正名译也。别本云菩萨三万二千得大神通。什曰。大士凡有三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三者他方来。复次一者结业身。二者法身。此中菩萨多是法身。然应感之形与物同迹。物或齐其所见而生劣想。故举大数然后序德也。梵本云。神通智慧本事已作。六度诸法即通慧之因。通慧之因即本事也。

  众所知识。

  肇曰。大士处世犹日月升天。有目之士谁不知识。别本云。众所敬仰。什曰。梵本云。多知多识。显德应时故物咸知识。物咸知识故敬之者众。此义则出也。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肇曰。大智一切种智也。此智以六度六通众行为本。诸大士已备此本行。

  诸佛威神之所建立。

  什曰。佛威神建立言佛所念也。为佛所念则莫能沮坏。犹如鱼子为母所念必得成就也。肇曰。天泽无私不润枯木。佛威虽普不立无根。所建立者道根必深也。

  为护法城受持正法。

  什曰。法城即实相法也。使物无异见故言护也。复次一切经法皆名法城。护持宣布令不坏也。有能持正法者亦兼护之也。肇曰。外为护法之城。内有受持之固。

  能师子吼。

  肇曰。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谕师子吼众兽下之。师子吼曰美演法也。

  名闻十方。

  什曰。上言多知多识者谓现迹二方化淳一国。物沾其惠又识其人。今云名闻十方者。谓道风遐扇闻其名也。肇曰。行满天下。称无不普。

  众人不请友而安之。

  什曰。为利有二种。若今世后世。物以利交故请而后动。圣以慈应故不祈而往。往必与亲。亲必为护。故曰不请友而安之。肇曰。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赴婴儿也。

  绍隆三宝能使不绝。

  肇曰。继佛种则三宝隆。别本云。兴隆三宝能使不绝。什曰。非直显明三宝宣通经法之谓也。谓能积善累功自致成佛。成佛则有法。有法则有僧。不绝之功事在来劫。今言不绝则必能也。又于其中间自行化人。我既化人人亦化物。物我俱成。三宝弥隆。众生无尽故三宝亦不绝也。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什曰。魔四魔得无生忍烦恼永断故降欲魔。得法身则更不得身故降身魔。无身则无死故降死魔。无三魔则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也。伏外道如令舍利弗与外道论议。七日七夜然后得胜。斯其类也。肇曰。魔四魔也。外道九十六种道也。

  悉已清净永离盖缠。

  什曰。离盖缠有三种。一者持戒清净盖缠不起。二者世俗道断。断而未尽。当其不起亦名为离。此中得无生法忍灭尽离也。肇曰。盖五盖缠十缠。亦有无量缠。身口意三业悉净则盖缠不能累也。

  心常安住无阂解脱。

  什曰。不思议解脱即其类也。于事无阂故言无阂。无阂故解脱。或于一事乃至百千。或于一国至恒沙国。于中通达自在无阂。未能如佛一切无阂。肇曰。此解脱七住所得。得此解脱则于诸法通达无阂。故心常安住也。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

  肇曰。念正念。定正定。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忘谓之持。持有二种。有心相应持。不相应持。辩才七辩也。此四是大士之要用故常不断别本云。其念不远断乃至辩才成就。什曰。念者无上道念也。不断。不中断也。不断义通贯下三法也。菩萨得此四法深入坚固。迳身不失历劫愈明。故言不断也。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

  什曰。上言道念不断。道念不断然后具行六度六度具足自事已毕。自事已毕则方便度人。度人之广莫若神通。神通既具乃化众生。如是次第如后净国中说也。肇曰。具足谓无相行也。七住已上心智寂灭。以心无为故无德不为。是以施极于施而未尝施。戒极于戒而未尝戒。七德殊功而其相不异乃名具足。方便者即智之别用耳。智以通幽穷微决定法相。无知而无不知谓之智也。虽达法相而能不证。处有不失无。在无不舍有。冥空存德。彼彼两济。故曰方便也。

  逮无所得不起法忍。

  什曰。有识已来未尝见法。于今始得能信能受。忍不恐怖。安住不动故名为忍。肇曰。忍即无生慧也。以能堪受实相故以忍为名。得此忍则于法无取无得心相永灭。故曰无所得不起法忍也。

  已能随顺转不退轮。

  肇曰。无生之道无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圆通无系于一人轮也。诸佛既转此轮。诸大士亦能随顺而转之。别本云。转不退转法轮。什曰。法轮无生忍也。以轮授物。物得此轮故名转。授者得而不失名不退转。自乘转进亦名为转也。

  善解法相知众生根。

  肇曰。诸法殊相无不解。群生异根无不知也。

  盖诸大众。

  什曰。梵本云。众不能盖。众不能盖明其超出。今言盖众其言亦同也。

  得无所畏。

  什曰。菩萨自有四无畏。非佛无畏也。恐畏之生生于不足。无不足故无畏。能说而不能行亦所以畏也。今能说能行故无畏也。能说能行名曰法也。肇曰。菩萨别有四无畏。一得闻持总持。二知众生根。三不见有能难己使己不能答者。四随问能答善决众疑。有此四德故能映盖大众也九十六种外道各有部众故言诸也。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

  什曰。明备此德所以无畏也。肇曰。心以智德为严。形以相好为饰。严心所以进道。饰形所以靡俗。

  舍诸世间所有饰好。

  什曰。色相璎珞饰好已备故不假外饰也。肇曰。为尊形者示严相耳。岂俗饰之在心哉。

  名称高远踰于须弥。

  肇曰。名自有高而不远远而不高。前闻十方取其远也。今踰须弥取其高也。高谓高胜也。

  深信坚固犹若金刚。

  肇曰。七住已上无生信不可坏也。

  法宝普照而雨甘露。

  肇曰。法宝光无不照照痴冥也。泽无不润润生死也。喻海有神宝能放光除冥亦因光能雨甘露润枯槁也。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

  肇曰。殊类异音既善其言而复超胜。

  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

  肇曰。深入谓智深解也。解法从缘起则邪见无由生。有无二见群迷多惑。大士久尽故无余习。

  演法无畏犹师子吼。

  什曰。上明一切时无畏。此明说法无畏。上师子吼明德音远振。此明能说实法。众咸敬顺犹师子吼威慑群兽也。

  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什曰。正智流润譬如天雨。辩者发响犹如雷震。人有慧而不辩或辩而无慧。既云无畏又言雷震。明其辩慧兼也。肇曰。法音远震开导萌牙。犹春雷动于百草也。

  无有量已过量。

  肇曰。既得法身入无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无量。六住已下名有量也。

  集众法宝如海导师。

  肇曰。引导众生入大乘海采取法宝使必获无难。犹海师善导商人必获夜光也。

  了达诸法深妙之义。

  肇曰。如实义也。

  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

  肇曰。六趣往来心行美恶悉善知也。

  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

  什曰。诸佛智慧无与等者。而此佛与等。复次实相法无有等比。唯佛与等。菩萨邻而未得故言近也。肇曰。佛道超绝无与等者。唯佛佛自等故言无等等。所以辩其等者明第一大道。理无不极。平若虚空。岂外降之有也。自在慧者。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即其事也。大士虽未全具佛慧。且以近矣。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

  肇曰。法身无生而无不生。无生故恶趣门闭。无不生故现身五道也。

  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肇曰。法药善疗谕医王也。

  无量功德皆成就。

  肇曰。无德不备也。

  无量佛土皆严净。

  肇曰。群生无量所好不同。故修无量净土以应彼殊好也。

  其见闻者无不蒙益。

  肇曰。法身无形声。应物故形声耳。岂有见闻而无益哉。

  诸有所作亦不虚捐。

  肇曰。功不可虚设。别本云。所作不虚。什曰。所作必成。兼以度人。故不虚也。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

  什曰。等观四等观众生也。不等智慧分别诸法也。等不等者兼此二也。

  定自在王菩萨。

  什曰。于诸定中得自在也。

  法自在王菩萨。

  什曰。说诸法中得自在也。

  法相菩萨。

  什曰。功德法相现于身也。

  光相菩萨。

  什曰。光明之相现于身也。

  光严菩萨。

  什曰。光明庄严也。

  大严菩萨。

  什曰。明其身相大庄严也。

  宝积菩萨。

  什曰。积聚智慧宝也。

  辩积菩萨。

  什曰。积聚四辩。

  宝手菩萨。

  什曰。手中能出无量珍宝也。

  宝印手菩萨。

  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宝之相。亦曰手中有宝印也。

  常举手菩萨。

  什曰。现以大慈之手抚慰众生令不恐畏。是以常举手向人。唱言勿怖也。

  常下手菩萨。

  什曰。常垂下其手。现慈心屈下无伤物之像也。

  常惨菩萨。

  什曰。悲念众生也。

  喜根菩萨。

  什曰。喜根喜等也。亦于实相法中生喜及随喜也。

  喜王菩萨。

  什曰。喜有二种。一不净二清净。清净喜故言王也。

  辩音菩萨。

  什曰。辞辩也。

  虚空藏菩萨。

  什曰。实相慧藏如虚空也。

  执宝炬菩萨。

  什曰。执慧宝炬除众闇冥。

  宝勇菩萨。

  什曰。勇于德宝亦得宝故能勇也。

  宝见菩萨。

  什曰。以慧宝见于诸法也。

  帝网菩萨。

  什曰。幻术经名帝网也。此大士神变自在犹如幻化。故借帝网以名之。

  明网菩萨。

  什曰。明网自说手有缦网放光明也。

  无缘观菩萨。

  什曰。观时不取相无缘。亦深入观时莫见其所缘也。

  慧积菩萨。

  什曰。积聚慧也。

\

  宝胜菩萨。

  什曰。功德宝超于世也。

  天王菩萨。

  什曰。一假名天。二生天。三贤圣天。言天王则贤圣天也。

  坏魔菩萨。

  什曰。行坏魔道也。

  电得菩萨。

  什曰。因事为名。

  自在王菩萨。

  什曰。于法自在。如王之于民也。

  功德相严菩萨。

  什曰。功德之相庄严其身也。

  师子吼菩萨。

  什曰。以大法音令众生伏。

  雷音菩萨。

  什曰。所说能令天人欢喜群邪振悚。犹若雷音闻者喜惧也。

  山相击音菩萨。

  什曰。以大法音消伏刚强。音声震击若山相搏也。

  香象菩萨。

  什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风。菩萨身香风亦如此也。

  白香象菩萨。

  什曰。其香最胜。大士身香亦如是也。

  常精进菩萨。

  什曰。始终不退。

  不休息菩萨。

  什曰。不暂废也。

  妙生菩萨。

  什曰。生时有妙瑞也。

  华严菩萨。

  什曰。以三昧力现众华。遍满虚空大庄严也。

  观世音菩萨。

  什曰。世有危难称名自归。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也。亦名观世念亦名观自在也。

  得大势菩萨。

  什曰。有大势力也。以大神力飞到十方。所至之国六反振动恶趣休息也。

  梵网菩萨。

  什曰。梵四梵行。网言其多也。

  宝杖菩萨。

  什曰。或物宝或法宝以为杖也。

  无胜菩萨严土菩萨。

  什曰。净国土也。

  金髻菩萨。

  什曰。金在髻也。

  珠髻菩萨。

  什曰。如意宝珠在其髻中。悉见十方世界及众生行业果报因缘也。

  弥勒菩萨。

  什曰。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波罗门之子。

  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

  什曰。秦言妙德也。数从小至大。故二人在后。复次二人在此方为大。余方为小。亦应在后也。妙德以法身游方。莫知其所生。又来补佛处。故言法王子也。

  如是等三万二千人。

  肇曰。叹德列名。所以存人以证经也。

  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

  肇曰。尸弃梵王名。秦言顶髻也。

  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

  什曰。举其从余四天下来者。据此四天下以明梵耳。复次天有二种。一者地天。二者虚空天。帝释处须弥顶。即是地天。又为地主。举释则地天斯摄。举梵王则虚空天尽摄。复次帝释得道迹。梵王得不还常来听法众所共知。故经序众所知识以为会证也。复次一切众生宗事梵天。所宗尚来则知余人必至矣。

  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

  肇曰。一佛土有百亿四天下。一四天下各有释梵。故言余。亦或从他方佛土来。

  并余大威力诸天。

  肇曰。除上梵释余大天也。

  龙。

  什曰。龙有二种。一地龙二虚空龙。肇曰。龙有二种。地龙虚空龙。种有四生。

  神。

  什曰。神受善恶杂报。似人天而非人天也。肇曰。神受善恶杂报。见形胜人劣天。身轻微难见也。

  夜叉。

  什曰。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财施故不能飞空。天夜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佛转法轮时。地夜叉唱空夜叉闻。空夜叉唱四天王闻。如是乃至梵天也。肇曰。夜叉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居下二天守天城池门阁。

  乾闼婆。

  什曰。天乐神也。处地上宝山中。天欲作乐时。此神体上有相出。然后上天也。肇曰。天乐神也。居地上宝山中。天须乐时。此神体上有异相现。然后上天也。

  阿修罗。

  什曰。秦言不饮酒。不饮酒因缘出杂宝藏。此是恶趣。男丑女端正。有大势力常与天共斗也。肇曰。释同上也。

  迦楼罗。

  什曰。金翅鸟也。肇曰。金翅鸟神。

  紧那罗。

  什曰。秦言人非人。似人而头上有角。人见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闼婆肇注同上。

  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

  什曰。是地龙而腹行也。肇曰。摩睺罗伽大蟒神也。此上八部皆有大神力。能自变形在座听法也。

  诸比丘比丘尼。

  肇曰。比丘义同上尼者女名也。已上八千比丘别称得道者也。

  优婆塞。

  肇曰。义名信士男也。

  优婆夷。

  肇曰。义名信士女也。

  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秦言妙高。处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如来处四部之中。威相超绝光蔽大众。犹金山之显溟海也。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

  肇曰。宝积亦法身大士常与净名俱诣如来共弘道教。而今独与里人诣佛者。将生问疾之由启兹典之门也。

  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

  肇曰。天竺贵胜行法各别持七宝盖即以供养佛。

  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什曰。现此神变其旨有二。一者现神变无量显智慧必深。二者宝积献其所珍必获可珍之果。来世所成必若如此之妙。明因小而果大也。

  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

  肇曰。盖以不广而弥八极土亦不狭而现盖中。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

  什曰。秦言妙高山也。凡有十宝山。须弥处其中。余九围之也。

  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

  别本云显彼大海。什曰。山金色海水清净水映发也。缘水显发金光亦复如是也。

  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

  肇曰。此佛世界。

  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肇曰。将显佛土殊好不同故通现十方也。诸长者子皆久发道心而未修净土。欲说来供之情启发净土之志。故因其盖而现之也。

  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什曰。信乐发中相现于外。

  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什曰。上以身力供养。今以心口供养。上以财养今以法养。复次众虽见其变未知变之所由。欲令推宗有在信乐弥深。故以偈赞也。肇曰。形敬不足以写心。故复赞之咏之者矣。

  目净修广如青莲。

  什曰。面为身之上。目为面之标。故叹形之始始于目也。复次佛以慈眼等视众生。重其等故叹之。肇曰。五情百骸目最为长。瞻颜而作故先赞目也。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为谕也。

  心净已度诸禅定。

  什曰。心净则目明。故举心以证目。复次目为形最。心为德本。将叹德故美其心也。度诸禅定释所以净也。肇曰。形长者目。主德者心。故作者标二为颂首也。禅定之海深广无际。自非如来清净真心。无能度者。

  久积净业称无量。

  什曰。净业无量故名亦如是。肇曰。于无数劫积三净业故名称无量。

  导众以寂故稽首。

  什曰。梵本云寂道。寂道即八正也。肇曰。寂谓无为寂。灭道也。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肇曰。既见合盖之神变。已不可测。方于中现十方国及诸佛演法。于是忍界一切众会悉遥见闻。更为希有也。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肇曰。俗王以俗力胜民故能泽及一国。法王以法力超众故能道济无疆。

  能善分别诸法相。

  肇曰。诸法殊相能善分别也。自此下至业不亡尽叹法施也。

  于第一义而不动。

  肇曰。第一义谓诸法一相义也。虽分别诸法殊相而不乖一相。此美法王莫易之道也。动谓乖矣。

  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肇曰。世王自在于民。法王自在于法。法无定相随应而辨。为好异者辨异而不乖同。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异。同异殊辨而俱适法相。故得自在也。

  说法不有亦不无。

  肇曰。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无缘会即形。会形非谓无。非自非谓有。且有有故有无。无有何所无。有无故有有。无无何所有。然则自有则不有。自无则不无。此法王之正说也。

  以因缘故诸法生。

  肇曰。有亦不由缘。无亦不由缘。以法非有无故由因缘生。论曰。法从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

  无我无造无受者。

  肇曰。诸法皆从缘生耳。无别有真主宰之者。故无我也。夫以有我故能造善恶受祸福法。既无我故无造无受者也。

  善恶之业亦不亡。

  肇曰。若无造无受者。则不应有为善获福为恶致殃也。然众生心识相传美恶由起。报应之道连环相袭。其犹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此自然之理无差毫分。复何假常我而主之哉。

  始在佛树力降魔。

  肇曰。道力之所制。岂魔兵之所能敌。自此下至礼法海。叹初成如来功德也。

  得甘露灭。

  什曰。梵本云寂灭甘露。寂灭甘露即实相法也。

  觉道成。

  肇曰。大觉之道寂灭无相。至味和神谕若甘露。于菩提树先降外魔。然后成甘露寂灭大觉之道。结习内魔于兹永尽矣。

  已无心意。

  什曰。无别意也。

  无受行。

  什曰。无受想行。肇曰。心者何也。染有以生。受者何也。苦乐是行。至人冥真体寂空虚其怀。虽复万法并照而心未尝有。苦乐是迳而不为受。物我永寂。岂心受之可得。受者三受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也。

  而悉摧伏诸外道。

  肇曰。无心伏于物。而物无不伏。

  三转法轮于大千。

\

  肇曰。始于鹿苑为拘邻等三转四谛法轮于大千世界也。

  其轮本来常清净。

  肇曰。法轮常净犹虚空也。虽复古今不同时移俗易。圣圣相传其道不改矣。

  天人得道此为证。

  什曰。证明佛初转法轮。肇曰。初转法轮。拘邻等五人八万诸天得道。此常清净之明证也。

  三宝于是现世间。

  肇曰。觉道既成佛宝也。法轮既转法宝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宝也。于是言其始也。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肇曰。九十六种外道上者亦能断结生无色天。但其道不真要还堕三涂。佛以四谛妙法济三乘众生。无有既受还堕生死者。故曰一受不退。永毕无为故常寂然矣。

  度老病死大医王。

  肇曰。生老病死患之重者。济以法药故为医王长也。

  当礼法海德无边。

  肇曰。法轮渊广难测。法海流润无涯。故德无边矣。

  毁誉不动如须弥。

  肇曰。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法之风不动如来。犹四风之吹须弥也。

  于善不善等以慈。

  肇曰。截手不戚捧手不欣。善恶自彼慈覆不二。

  心行平等如虚空。

  肇曰。夫有心则有封。有封则不普。以圣心无心故平若虚空也。

  孰闻人宝不敬承。

  肇曰。在天为天宝。在人为人宝。宝于天人者岂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

  今奉世尊此微盖。

  什曰。自欣所献小而睹大变也。肇曰。微是小也。

  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乾闼婆等及夜叉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

  肇曰。所奉至微。所见至广。此是如来哀愍之所现也。十力是如来之别称耳。十力备故即以为名。自十号之外诸有异称类耳。

  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肇曰。睹盖中之瑞也。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

  肇曰。法身圆应犹一月升天影现百水也。

  斯则神力不共法。

  肇曰。不与二乘共也。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肇曰。密口一音殊类异解。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肇曰。佛以一音说一法。众生各随所好而受解。好施者闻施。好戒者闻戒。各异受异行。获其异利。上一音异适。此一法异适也。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肇曰。众生闻苦报则恐畏。闻妙果则欢喜。闻不净则厌离闻法相则断疑。不知一音何演而令欢畏异生。此岂二乘所能共也。

  稽首十力大精进。

  肇曰。此下一一称德而致敬也。

  稽首已得无所畏。

  肇曰。四无畏也。

  稽首住于不共法。

  肇曰。十八不共法也。

  稽首一切大导师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

  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于彼故借我谓之耳。

  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悉知众生来去相。

  肇曰。众生形往来于六趣。心驰骋于是非。悉知之也。

  善于诸法得解脱。

  肇曰。我染诸法故诸法缚我。我心无染则万缚斯解。

  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肇曰。出入自在而不乖寂故常善入。

  达诸法相无挂碍。

  肇曰。万法幽深谁识其涘。唯佛无碍故独称达。

  稽首如空无所依。

  肇曰。圣心无寄。犹空无依也。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

  肇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诸长者子久已发无上心而未修净土。所以宝积俱诣。如来现盖皆启其萌也。既于盖中见诸佛净土殊好不同。志在崇习。故愿闻佛所得净土殊好之事。

  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肇曰。土之所以净岂技饰之所能净之。必由行故请说行也。凡行必在学地。故菩萨。此问乃是如来现盖之微旨。宝积俱诣之本意也。别本云佛国清净之行。什曰梵本云清净之相。下言众生是佛土。则是其相兆于今。故事应于后。

  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什曰。宝积问净土之相。故以净相答之。净相即净土因缘。净土因缘有三事。一菩萨功德。二众生。三众生功德。三因既净则得净土。今言众生则是者。因中说果。下释义中具三因缘也。肇曰。夫至人空洞无象。应物故形。形无常体。况国土之有恒乎。夫以群生万端业行不同。殊化异被致令报应不一。是以净者应之以宝玉。秽者应之以沙砾。美恶自彼。于我无定。无定之土乃曰真土。然则土之净秽系于众生。故曰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也。或谓土之净秽系于众生者。则是众生报应之土。非如来土。此盖未喻报应之殊方耳。尝试论之。夫如来所修净土以无方为体。故令杂行众生同视异见。异见故净秽所以生。无方故真土所以形。若夫取其净秽。众生之报也。本其无方。佛土之真也。岂曰殊域异处凡圣二土然后辨其净秽哉。生曰。净土行者行致净土非造之也。造于土者众生类矣。容以滥造。不得不先明造本以表致义然后说行。

  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什曰。自此以下二章列三因释则是之义。梵本云随化几所众生。似是随化人多少故国有大小也。义者云。随以何法化众生。若施若戒等各随彼所行来生其国。亦随三因深浅以成严净之异。若因持戒则其地平正。若因行施则七珍具足。略举二法。余皆类此。肇曰。此下释所以众生则佛土也。佛土者即众生之影响耳。夫形修则影长。形短则影促。岂日月使之然乎。形自然耳。故随所化众生之多少而取佛土之广狭也。是以佛土或以四天下。或以三千。或以恒沙为一国者也。生曰。夫国土者是众生封疆之域。其中无秽谓之为净。无秽为无。封疆为有。有生于惑无生于解。其解若成其惑方尽。始解是菩萨本化自应。终就使既成就为统国。有属佛之迹。就本随于所化。义为取彼之国。既云取彼。非自造之谓。若自造则无所统。无有众生何所成就哉。

  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

  什曰。梵本云毗尼。毗尼言善治。善治众生令弃恶行善也。随其弃恶多少行善浅深以成其国。调伏旨同而语隐。故存其本也。肇曰。随所调伏众生之深浅而取佛土之好丑。生曰。化虽已兼而名在始。彼不容无调伏。故宜明之。若不调伏则无七珍土矣。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什曰修净国时。逆观众生来世之心。于未来世中应见何国而得解脱。先于来劫位国优劣。然后与众生共摄三因以成其国。使彼来生。言摄摄先所期者也。此言佛慧。下云菩萨根。明将来受化有浅深也。肇曰。众生自有见净好慕而进修者。亦有见秽恶厌而进修者。所好殊方。略言之耳。所因虽异然其入佛慧一也。故随其所应而取佛土焉。生曰。随化虽已从解。容滥其疆。故复宜明。如或有滥则同彼惑必不能统成之矣。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肇曰。上为入佛慧。佛慧七住所得无生慧也。今为菩萨根。菩萨根六住已下菩提心也。生曰。入佛智慧亦已兼矣。而名在始涉。容无深大。故复宜明。若无深大则无一乘土矣。

  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

  什曰。释所以先立国土优劣然后造行也。若为我取国者。应任行之所成。今为饶益众生。故从物所宜而制国也。肇曰。法身无定。何国之有美恶。斯外何净可取。取净国者皆为彼耳。故随其所应而取焉。生曰。所以上四句也。若自无造国又不在彼疆。然后能成就众生耳。

  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

  什曰。梵本云。空中造立宫室自在无碍。空不可用为宫室。如是不离众生得净国也。又云。空中得为宫室。不可用空为宫室。要用材木然后得成。如是菩萨虽解于空。不可但以空心得。要以三因成其国也。又意异故经文不同也。生曰。造立宫室譬成就众生也。空地是无妨碍处譬取无秽。秽则碍也。

  若于虚空终不能成。

  生曰。于虚空谓无物可用作宫室也。譬如自造国无众生可成。

  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

  生曰。无碍处也。

  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肇曰。净土必由众生。譬立宫必因地。无地无众生。宫土无以成。二乘澄神虚无不因众生。故无净土也。生曰。非无众生也。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

  肇曰。土之净者必由众生。众生之净必因众行。直举众生以释土净。今备举众行明其所以净也。夫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此必然之数不可差也。土无洿曲乃出于心直。故曰直心是菩萨净土也。此则因中说果。犹指金为食。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故建章有之矣。

  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不谄直心一行异名也。菩萨心既直化彼同己。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缘相及故果报相连。则佛土之义显也。自下二句相对。或前后异名。或前略后广。或前因后果。类因行耳。凡善行有二种。一行善二报善。自此下诸众生所习皆报善也。生曰。致国之义已备于前。今但明众行是净国之本。居然可领故云宝积当知。知如前也。答其所问。故偏据事净表以无秽真实之心也。斯则善行之本故首明之也。不谄众生是净之一事。菩萨皆语其行。众生皆言其报。而对说之者。明众生昔受此化今有此果。菩萨行成应之则属于佛。豫总于国故云来生也。

  深心是菩萨净土。

  肇曰。树心众德深固。故难拔深心也。

  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深心故德备也。

  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乘八万行兼载天下不遗一人大乘心也。上三心是始学之次行也。夫欲弘大道要先直其心。心既真直然后入行能深。入行既深则能广运无涯。此三心之次也。备此三心然后次修六度。别本云。直心深心菩提心。什曰。直心诚实心也。发心之始始于诚实。道识弥明名为深心。深心增广正趣佛慧名菩提心。此皆受化者心也。受化者行致净土。人又来生。以因缘成菩萨国。善有二种。一者行善二者报生善。凡言来生其国具足善者皆报生善也。

  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外舍国财身命。内舍贪爱悭嫉。名一切能舍也。

  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

  什曰。持戒独言满愿者戒是难行亦兼摄众善。故所愿满也。肇曰。十善菩萨戒也。亦有无量戒。略举十耳。戒具则无愿不得故言满也。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忍辱和颜。故系以容相。而岂直形报而已。

  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得正智慧决定法相。三聚众生中名正定聚也。

  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此四心周备无际故言无量。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

  肇曰。以四等法摄众生为四摄也。一者惠施。财法二施随彼所须。二者爱语。以爱心故和言随彼所适。三者利语。随彼所利方便利之。四者同事。遇恶同恶而断其恶。遇善同善而进其善。故名同事也。

  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

  什曰。或有见佛而不解脱者。由功慧浅也。能行四摄必慧深而功重。故于佛前得解脱也。亦四摄能令众生得解脱。故行者后致解脱义。肇曰。解脱则四摄所成无为果也。同行故众生皆为此果所摄也。

  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方便者。巧便慧也。积小德而获大功。功虽就而不证处有不乖寂。居无不失化。无为而无所不为。方便无碍也。

  三十七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念处四念处。正勤四正勤。神足四神足。根五根。力五力。觉七觉意。道八正道。合三十七。义在他经。

  回向心是菩萨净土。

  肇曰。二乘三界各有别行。若情无胜期则随行受报。大士标心佛道。故能回向彼杂行向于一乘。此回向心也。

  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

  肇曰。遇善回向。何德不备。此下三句虽不言众生。言国则在矣。

  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

  肇曰。说除八难之法。土无八难也。

  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肇曰。犯禁恶名出于讥彼而不自守。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

  什曰。回向善向佛道故言回向。回向则己兼举众生。故说具足功德。具足功德则无八难。故复说除八难。除八难为行。故受无难之报。既无八难则无众恶。无众恶则无犯禁。故次说无犯戒。上说戒度今复言戒者。义不在戒也。欲因戒以明不讥彼阙。不讥彼阙故莫知其阙。莫知其阙则无犯禁之名。以此为行故获此为果。获此为果则众恶都息。故以十善次也。肇曰。不杀报也。

  大富。

  肇曰。不盗报也。

  梵行。

  肇曰。不淫报也。

  所言诚谛。

  肇曰。不妄语报。

  常以软语。

  肇曰。不恶口报。

  眷属不离善和诤讼。

  肇曰。不两舌报。

  言必饶益。

  肇曰。不绮语报。

  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肇曰。嫉恚邪见心患之尤者。故别立三善也。生曰。修于十善者会上诸行成身口意净为净土之本也。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

  肇曰。夫心直则信固。信固然后能发迹造行。然则始于万行者其唯直心乎。此章明行之次渐。微着相因足以始于直心终于净土。譬犹植栽丝发其茂百围也。直心树其萌。众行因而成故言随也。生曰。前唯明众行各是净国之因。而未知所以得也。故次序其意以释之焉。如是者谓上诸行如下意也。言任直心之势。自然能发行众行。

  随其发行则得深心。

  肇曰。既能发行则得道情弥深。

  随其深心则意调伏。

  肇曰。道情既深则意无粗矿也。

  随意调伏则如说行。

  肇曰。心既调伏则闻斯能行也。

  随如说行则能回向。

  肇曰。闻既能行则能回其所行标心胜境。

  随其回向则有方便。

  肇曰。既能回向大乘。则大方便之所由生也。

  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

  肇曰。方便之所立期在成众生也。

  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

  肇曰。众生既净则土无秽也。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

  肇曰。既处净土则有净说。

  随说法净则智慧净。

  肇曰。既有净说则净智慧生也。

  随智慧净则其心净。

  肇曰。净智既生则净心转明也。

  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什曰。直心以诚心信佛法也。信心既立则能发行众善。众善既积其心转深。转深则不随众恶。弃恶从善是名调伏。心既调伏则遇善斯行。遇善斯行则难行能行。难行能行故能如所说行。如所说行则万善兼具。万善兼具故能回向佛道。向而弥进是方便力也。方便大要有三。一善于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证。三善化众生。具此三已则能成就众生。成就众生则三因具足。三因具足则得净土。土既清净则众生纯净。众生纯净则不说杂教。故言说清净。受法则具下三净。具下三净则与化主同德。故曰一切净也。上章虽广说净国行。而未明行之阶渐。此章明至极深广不可顿超宜寻之有途履之有序。故说发迹之始始于直心终成之美则一切净也。肇曰。积德不已者欲以净心。心既净则无德不净。生曰。功德者殊妙果也。本其所从故以名之焉。

  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肇曰。结成净土义也。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夫欲响顺必和其声。欲影端必正其形。此报应之定数也。

  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

  别本云承佛圣旨。什曰。圣旨梵本云神力。神力所转能令无疑者而发疑念也。

  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肇曰。土之净秽固非二乘所能及也。如来将明佛土常净美恶生彼。故以威神发其疑念以生言端。故言承也。生曰。既闻事净便封在事。还昧无秽谓石沙与行为乖。故示难决之。舍利弗诚无不达而居不足之地。可傍为不悟故设斯念以申众怀应机而作。本从佛慧中来。今示非已。岂虚也哉。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非如来咎。

  肇曰。日月岂不明。不见自由瞽目。佛土岂不净。罪秽故不睹。生曰。日月之照无不表色。而盲者不见。岂日月过耶。佛亦如是。昔之为行以化众生。无有不致无沙石之土。而众生有罪故得斯秽不见之耳。非佛咎也。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肇曰。向因此土生疑。故即此土明净也。生曰。既明不净罪在众生。则为净之旨居然属佛。故云我此土净。而舍利弗据秽致疑为不见也。言而者伤嗟之也。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什曰。佛土清净阶降不同或如四天王。乃至如六天或如梵天。乃至如净居。或有过净居天。过净居天者。唯补处菩萨生此国也。称适众心故现国不同螺髻所见如自在天宫者。复是其所应见耳。而未尽其净也。下言譬如宝庄严佛国。始是释迦真报应净国。净国即在此世界。如法华经寿量品中说。此净秽同处而不相杂。犹如下一器中有二种食应二种众生。肇曰。夫同声相和同见相顺。梵王即法身大士也。依佛净慧故所见皆净。因其所见而证焉。且佛土真净超绝三界。岂直若天宫世净而已哉。此盖齐其所见而为言耳。舍利弗在人而见其土石。梵王居天而见如天宫。自余所见亦各不同。佛土所应义在于此。生曰。螺髻梵王迹在生死。邪推己同在三界受福为净。知无福者自取斯秽释迦之土便与天宫无异。以质舍利弗之不达为甚惑矣。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肇曰。各以所见而为证也。生曰。虽闻向语犹封秽恶。故复言己所见以申疑焉。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肇曰。万事万形皆由心成。心有高下故丘陵是生也。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肇曰。若能等心群生深入佛慧。净业既同则所见不异也。生曰。心有高下者。据石沙致疑。则就众生之优劣也。又是不依佛慧为应之趣在乎必悟之处。故唯见不净耳。若取出恶之理。则石沙众生与夫净土之人等无有异。又是依佛慧而观故无往而不净也。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肇曰。佛土常净。岂待变而后饰。按地者。盖是变众人之罪所见耳。宝庄严土净土之最故以为谕。生曰。神力变地者。以明出秽为净。喻石沙虽秽至于离恶之处不容有异。又现此变示无定相。以遣封秽之情。使取为净之旨。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生曰。且观者且寄严净以明无秽。于实乃现亦无事净土矣。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肇曰。显净土于未闻犹开聋瞽于形声也。生曰。既悟其义。而据自疑已前为本。故云本不见闻也。从不见闻而悟之。则佛土为好净悉现也。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

  什曰。若随其罪福自致净秽者。非示之谓也。而言示之者有示义也。诸佛能为众生现净而隐不净。现净而隐不净则无益众生。任而不隐义示同也。肇曰。自佛而言故常净若此。外应下劣故不净同彼也。生曰。既云是同则与彼无异。俯就下劣故示若不净。

  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肇曰。始生天者欲共试知功德多少。要共一宝器中食天上膳。天馔至白无白可喻。其福多者举饭向口饭色不异。若福少者举向口饭色变异。在器色一。在手不同。饭岂有异。异自天耳。佛土不同方可知也。生曰。喻梵天舍利弗也。慧心明净则见功德庄严。以闇心而取故谓之秽耳。非佛土然也。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佛国之兴其正为此。无生忍同上不起法忍。忍即慧性耳。以见法无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

  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

  肇曰。非分不可以久处。故还彼所应见也。

  求声闻乘。

  肇曰。下乘道觉非独觉。要师而后成。故名声闻乘亦名弟子乘也。

  三万二千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肇曰。国土秽而可净。净而复秽。因悟无常故得法眼净。法眼净须陀洹道也。始见道迹故得法眼名。尘垢八十八结也。

  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肇曰。无著之道于法无受无染。漏尽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二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净名德者。非集经者之意。其方便辩才世尊常所称叹。故集经者承其所闻以序德耳。

  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

  什曰。将序其德先明修德之所由也。

  深植善本。

  什曰。功德业也。肇曰。树德先圣故善本深殖也。此经之作起于净名。其微言幽唱亦备之后文。出经者欲远存其人以弘其道教。故此一品全序其德也。

  得无生忍。

  什曰。慧明业也。如来已尽则以智为名。菩萨见而未尽而能忍受不退。故以忍为名也。肇曰。所以菩萨无生慧独名忍者。以其大觉未成智力犹弱。虽悟无生。正能堪受而已。未暇闲任故名忍。如来智力具足。于法自在常有闲地。故无复忍名也。

  辩才无阂。

  什曰。既具二业以辩才说法化众生也。肇曰。七辩也。

  游戏神通。

  什曰。因神通广其化功。亦以神通力证其辩才。如龙树与外道论议。外道问曰。天今何作。答曰。天今与阿修罗战。复问。此何以证。菩萨即为现证。应时摧戈折刃。阿修身首从空中而坠落。又见天与阿修罗于虚空中列阵相对。外道见证已乃伏其辩才。神通证辩类如此也。肇曰。经云。菩萨得五通。又云。具六通。以得无生忍三界结尽。方于二乘故言六。方于如来结习未尽故言五也。

  逮诸总持。

  什曰。智慧能持实相亦名持。余持如大智度论中说也。肇曰。总持义同上。经云有五百总持。亦云无量总持也。

  获无所畏。

  肇曰。菩萨四无所畏也。

  降魔劳怨。

  肇曰。四魔劳我故致为怨。

  入深法门。

  肇曰。诸法深义有无量门悉善入也。

  善于智度通达方便。

  肇曰。到实智彼岸善智度也。运用无方达方便也。

  大愿成就。

  什曰。初发心之时其愿未大。或大而未成。大而成者唯法忍菩萨也。如无量寿四十八愿。是大愿之类也。肇曰。大愿将无量寿愿比也。

  明了众生心之所趣。

  肇曰。群生万端心趣不同。悉明了也。

  又能分别诸根利钝。

  肇曰。三乘诸根利钝难辩而善分别。

  久于佛道心已纯孰决定大乘。

  肇曰。七住以上始得决定也。

  诸有所作能善思量。

  肇曰。身口意有所作。智慧恒在前。故所作无失也。

  住佛威仪。

  肇曰。举动进止不失圣仪。别本云具佛威仪。什曰。谓能变身作佛。举动进止悉如佛也。

  心大如海。

  什曰。海有三德。一曰深广无边。二曰清净不受杂秽。三曰藏积无量珍宝。菩萨三德义同海也。肇曰。海有五德。一澄净不受死尸。二多出妙宝。三大龙注雨滴如车轴受而不溢。四风日不能竭。五渊深难测。大士心净不受毁戒之尸出慧明之宝。佛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风日不能亏损。其智渊深莫能测者。故曰心大如海。

  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

  肇曰。诸佛所称人天所敬。彼何欣哉。欲度人故现居毗耶。

  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肇曰。至人不现行。现行六度者为摄六弊耳。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

  肇曰。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行勤行趣涅槃也。

  虽处居家不着三界。

  肇曰。三界之室宅也。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肇曰。梵行清净无欲行也。

  现有眷属常乐远离。

  肇曰。在家若野故言远离。

  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

  肇曰。外服宝饰而内严相好也。

  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

  肇曰。外食世膳而内甘禅悦之味也。

  若至博弈戏处辄以度人。

  肇曰。因戏止戏。

  受诸异道。

  什曰。现受外道法也。

  不毁正信。

  肇曰。同于异者欲令异同于我耳。岂正信之可毁哉。受谓受学异道法也。

  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肇曰。世典虽尽明所乐在真法。

  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

  什曰。诸有德者能致供养。能致供养者复供养此贤。所以为最也。肇曰。含齿无不敬。净养无不供。故曰为供养之最。

  执持正法摄诸长幼。

  肇曰。外国诸部曲皆立三老。有德者为执法人。以决乡讼摄长幼也。净名现执俗法。因此通达道法也。

  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

  肇曰。法身大士瓦砾尽宝玉耳。若然则人不贵其惠。故现同求利。岂喜悦之有。

  游诸四衢饶益众生。

  肇曰。四衢要路人所交集。随彼所须而益焉。

  入治正法救护一切。

  肇曰。治正法律官也。导以正法。使民无偏枉。救护一切也。

  入讲论处导以大乘。

  肇曰。天竺多诸异道。各言己胜。故其国别立论堂。欲辩其优劣。欲明己道者则声鼓集众诣堂求论。胜者为师。负者为资。净名既升此堂摄伏外道。然后导以大乘为其师也。

  入诸学堂诱开童蒙。

  什曰。如释迦菩萨入学堂说梵书梵天下来为证众人信受。斯其类也。肇曰。学堂童蒙书学堂也。诱开如太子入学现梵书比也。

  入诸淫舍示欲之过。

  什曰。外国有一女人。身体金色。有长者子名达暮多罗。以千两金要入竹林。同载而去。文殊师利于中道变身为白衣。身着宝衣衣甚严好。女人见之贪心内发。文殊言。汝欲得衣者当发菩提心。女曰。何等为菩提心。答曰。汝身是也。问曰。云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以此故是此女曾于迦葉佛所宿殖善本修智慧。闻是说即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将示欲之过。还与长者子入竹林。入林中已自现身死膖胀臭烂。长者子见已甚大怖畏。往诣佛所。佛为说法亦得法忍。示欲之过有如是利益也。肇曰。外国淫人别立聚落。凡豫士之流目不暂顾而大士同其欲。然后示其过也。

  入诸酒肆能立其志。

  肇曰。酒致失志开放逸门。

  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说胜法。

  什曰。长者如今四姓豪族也。声闻于凡夫为胜。如是展转佛法最胜也。肇曰。凡人易以威顺。难以理从。故大士每处其尊以弘风靡之化。长者豪族望重。多以世教自居。不弘出世胜法也。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

  什曰。外国白衣多财富乐者名为居士。

  断其贪着。

  肇曰。积钱一亿入居士里。宝货弥殖故贪着弥深。

  若在刹利刹利中尊。

  什曰。梵音中含二义。一言忍辱。二言嗔恚。言此人有大力势能大嗔恚。忍受苦痛刚强难伏。因以为姓也。

  教以忍辱。

  肇曰。刹利王种也。秦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转食自然粳米。后人情渐伪各有封殖。遂立有德处平分田。此王者之始也。故相承为名焉。其尊贵自在。多强暴决意不能忍和也。

  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

  什曰。广学问求邪道。自恃智慧骄慢自在名婆罗门也。

  除其我慢。

  肇曰。婆罗门秦言外意。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或在家或出家苦行。多恃已道术自我慢人也。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

  肇曰。正法治政法也。教以正治国以道佐时也。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

  肇曰。所承处重宜以忠孝为先。

  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女。

  什曰。非如今内官也。外国法取历世忠良耆长有德用为内官。化正宫女。肇曰。妖媚邪饰女人之情。故诲以正直。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

  什曰。昔有一贱人来入城邑。见一人服饰严净乘大马执宝盖。唱言不好。乃至再三。彼人怪而问曰。我严净如是。汝何言不好耶。贱人曰。君宿殖德本获此果报。威德被服人所宗仰。我昔不种福。鄙陋如是。以我比君犹如禽兽。故自言不好耳。非毁君也。贱人因是感厉广修福业。形尊悟物所益以弘。况以道法化人哉。肇曰。福力微浅故生庶民也。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

  什曰。小乘中初梵有三种。大乘中有四种。余上三地亦如是。梵王虽有定慧而非出要。诲以佛慧故言胜也。肇曰。梵天多着禅福。不求出世胜慧也。

  若在帝释帝释中尊示现无常。

  什曰。梵垢薄而着浅故为现胜慧。释爱重而着深故为现无常也。肇曰。天帝处忉利宫。五欲自娱。视东忘西。多不虑无常。

  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什曰。护世四天王也。诸恶鬼神残食众生。护世四王护之不令害也。今言尊者道力所护兼及十方也。肇曰。护世四王各治一方护其所部。使诸恶鬼神不得侵害也。

  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

  肇曰。法身圆应其迹无端。故称无量。上略言之耳。

  其以方便现身有疾。

  什曰。上诸方便以施戒摄人。施戒摄人则人感其惠。闻其有疾问疾者众。问疾者众则功化弘矣。是以广现方便。然后处疾也。

  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

  肇曰。虽复变应殊方妙迹不一。然此经之起本于现疾。故作者别序其事。

  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

  什曰。欲明履道之身未免斯患况于无德而可保也。肇曰。同我者易信。异我者难顺。故因其身疾广明有身之患。

  诸仁者是身无常。

  什曰。诸佛常法要先以七事发人心。然后说四谛。何等七。一施。二戒。三生天果报。四说味。味乐味也。五果报过患。虽有少乐而众苦无量。众生迷于少乐而不觉众苦。犹以芥子置于山顶唯见芥子而不睹大山也。六教厌离世间。七叹涅槃功德。今不说七法直说无常者。将以此会积德已淳慧识修明故也。复次无常是空之初相。将欲说空故先设无常。所以但说身不说余法。余法中少生着故也。

  无力无坚。

  什曰。无有能作力也。无坚体不实也。

  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肇曰。身之危脆强力不能保。孰能信其永固者。此无常义也。

  为苦为恼。

  什曰。无常故苦。苦则恼生。

  众病所集。

  肇曰。苦八苦也。亦有无量苦。恼九恼也。亦有无量恼。病四百四病。此苦之义也。

  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肇曰。撮摩聚沫之无实。以喻观身之虚伪。自此下至电喻明空义也。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肇曰。不久似明无常义。然水上泡以虚中无实故不久立。犹空义耳。

  是身如炎从渴爱生。

  肇曰。渴见阳炎惑以为水。爱见四大迷以为身。

  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

  肇曰。芭蕉之草唯叶无干。

  是身如幻从颠倒起。

  肇曰。见幻为人。四大为身。皆颠倒也。

  是身如梦为虚妄见 梦中妄见觉后非真。

  是身如影从业缘现。

  什曰。形障日光光不及照影此现。由无明三业隔实智慧。所以有身也。

  是身如响属诸因缘。

  肇曰。身之起于业因犹影响之生形声耳。

  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

  什曰。俄顿异色须臾变灭。身亦如是。眴息之间有少有长老病死变。从如沫至如电尽喻无常也。或以无坚。或以不久。或以不实。或以属因缘。明其所以无常也。下四大喻喻空无我也。

  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肇曰。变灭不住似释无常。然皆取其虚伪不真故速灭不住。犹释空义也。

  是身无主为如地。

  什曰。地无常主。强者得之。身亦无主。随事而变。病至则恼。死至则灭。聚散随缘不得自在也。肇曰。夫万事万形皆四大成。在外则为土木山河。在内则为四支百体。聚而为生。散而为死。生则为内。死则为外。内外虽殊然其大不异。故以内外四大类明无我也。如外地古今相传强者先宅故无主也。身亦然耳。众缘所成。缘合则起。缘散则离。何有真宰常主之者。主寿人是一我。义立四名也。

  是身无我为如火。

  什曰。焚烧林野威声振烈。若勇士陈师制胜时也。实而求之非有敌也。身亦如是。举动云为兴造万端。从惑而观若有宰也。寻其所由非有我也。肇曰。纵任自由谓之我。而外火起灭由薪。火不自在。火不自在火无我也。外火既无我。内火类亦然。

  是身无寿为如风。

  什曰。虽飘扇鼓作或来或去。直聚气流动。非有存生寿也。身亦如是。呼吸吐纳行作语言亦假气而动。非有寿也。肇曰。常存不变谓之寿。而外风积气飘鼓。动止无常动止无常风无寿也。外风既无寿。内类可知。

  是身无人为如水。

  什曰。澄净清明洗涤尘秽。曲直方圆随时所适。实而求之为者竟谁。身亦如是。知见进止应事而迁。假缘成用。乘数而行。详其所因非有人也。肇曰。贵于万物而始终不改谓之人。而外水善利万形。方圆随物。洿隆异适。而体无定。体无定则水无人也。外水既无人。内水类可知。

  是身不实四大为家。

  肇曰。四非常讫于上。自此下独明身之虚伪众秽过患四大假会以为神宅非实家也。

  是身为空离我我所。

  什曰。离我众生空。离我所法空也。上四句说空无我喻。此直说空无我义也。肇曰。我身之妙主也。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国财妻子万物尽我所有。智者观身。身内空寂二事俱离也。

  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

  什曰。会而成知非真知也。求知不得同瓦砾也。肇曰。身虽能触而无知。内识能知而无触。自性而求二俱无知。既曰无知何异瓦砾。

  是身无作风力所转。

  什曰。无作主而有所作者风所转也。从无知至无作更释空无我义也。肇曰。举动事为风力使然。谁作之也。

  是身不净。

  什曰。须陀洹虽见四谛犹惑净色。故四非常后次说不净也。复次上说无常苦无我。此说不净门。为破四颠倒故说四种观行。行此观已然后能于身不着。身不着已然后能学法身。故先说厌法后说法身也。

  秽恶充满。

  肇曰。三十六物充满其体。

  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

  什曰。此明无常所坏所以苦也。自此以下尽说苦喻也。为灾病苦也。丘井以下总喻生老病死众苦无量也。肇曰。虽复澡以香汤衣以上服。苟曰非真。岂得久立。

  是身为灾百一病恼。

  肇曰。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同时俱作。故身为灾聚也。

  是身如丘井。

  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昔有人有罪于王。其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半井得一腐草。以手执之。下有恶龙吐毒向之。傍有五毒蛇复欲加害。二鼠啮草草复将断。大象临其上复欲取之。其人危苦极大恐怖。上有一树。树上时有蜜滴落其口中。以着味故而忘怖畏。丘井生死也。醉象无常也。毒龙恶道也。五毒蛇五阴也。腐草命根也。黑白二鼠白月黑月也。蜜滴五欲乐也。得蜜滴而忘怖畏者。喻众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

  为老所逼。

  肇曰。神之处身为老死所逼。犹危人之在丘井为龙蛇所逼。缘在他经也。

  是身无定。

  什曰。念有死分无定期也。

  为要当死。

  肇曰。寿夭虽无定。不得不受死。

  是身如毒蛇。

  肇曰。四大喻四蛇也。

  如怨贼。

  肇曰。五荫喻五贼也。

  如空聚。

  什曰。昔有人得罪于王。王欲密杀。箧盛四毒蛇使其守护。有五怨贼拔刀守之。善知识语之令走。其人即去入空聚落。便于中止。知识复言。此处是恶贼所止。若住此者须臾贼至。丧汝身命失汝财宝。宜速舍离可得安隐。其人从教即便舍去。复见大水。缚筏而渡。渡已安隐无复众患。王喻魔也。箧喻身也。四蛇四大也。五怨贼五阴也。空聚落六入也。恶贼六尘也。河生死也。善知识教令走者。谓佛菩萨教众生离恶魔弃四大舍五阴。众生从教虽舍患三恶。而未出诸聚落未免恶贼。复教令乘八正筏度生死流。度生死流已坦然无为无复众患也。肇曰。六情喻空聚皆有诚证喻在他经。是故涅槃经云。观身如四大毒蛇。是身无常。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畏。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为却敌楼橹。目为孔窍。头为殿堂。心王处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之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着。贪淫嗔恚愚痴罗刹止住其中。是身不坚。犹如芦苇伊兰水沫芭蕉之树。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亦如画水随画随合。是身易坏。犹如河岸临峻大树。是身不久。虎狼鸱枭雕鹫饿狗之所食啖。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宁以牛迹盛大海水。不可具说是身无常不净臭秽。宁团大地使如枣等渐渐转小如亭历子乃至微尘。不能具说是身过患。是故当舍如弃涕唾。

  阴界诸入所共合成。

  肇曰。阴五阴。界十八界。入十二入。此三法假合成身。犹若空聚一无可寄。

  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

  肇曰。吾等同有斯患可厌久矣。宜共乐求佛身。

  所以者何。

  肇曰。近见者谓佛身直是形之妙者。未免生死寒暑之患。曷为而求。将为辩法身极妙之体也。

  佛身者即法身也。

  肇曰。经云。法身者虚空身也。无生而无不生。无形而无不形。超三界之表绝有心之境。阴入所不摄。称赞所不及。寒暑不能为其患。生死无以化其体故。其为物也微妙无象不可为有。备应万形不可为无。弥纶八极不可为小。细入无间不可为大。故能出生入死。通洞于无穷之化。变现殊方应无端之求。此二乘之所不议。补处之所不睹。况凡夫无目敢措心于其间哉。聊依经诚言粗标其玄极耳。然则法身在天为天。在人而人岂可近舍丈六而远求法身乎。生曰。夫佛身者丈六体也。丈六体者从法身出也。以从出名之故曰即法身也。法者无非法义也。无非法义者即无相实也。身者此义之体。法身真实丈六应假。将何以明之哉。悟夫法者封惑永尽仿佛亦除。妙绝三界之表理冥无形之境。形既已无故能无不形。三界既绝故能无不界。无不形者唯感是应。佛无为也。至于形之巨细寿之修短。皆是接众生之影迹。非佛实也。众生若无感则不现矣。非佛不欲接。众生不致故自绝耳。若不致而为现者未之有也。譬日之丽天而影在众器。万影万形皆是器之所取。岂日为乎。器若无水则不现矣。非不欲现器不致故自绝耳。然则丈六之与八尺皆是众生心水中佛也。佛常无形。岂有二哉。以前众患皆由有身故令乐佛身也。然佛道迹交在有。虽复精粗之殊。至于无常不应有异。而令乐之。宜明其意。既云即是法身。非徒使知无有身患。乃所以用断一切众生病矣。斯又引使乐法。乐法之行下法。是以行于法者得佛身也。

  从无量功德智慧生。

  肇曰。夫极妙之身必生于极妙之因。功德智慧大士二业也。此二业盖是万行之初门泥洹之关要。故唱言有之。自此下虽别列诸行。然皆是无为无相行也。以行无相无为故。所成法身亦无相无为。

  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

  肇曰。五分法身。

  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

  肇曰。禅四禅。定四空定。解脱八解脱。三昧三三昧。此皆禅度之别行也。

  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

  肇曰。诸即上六度也。波罗蜜秦言到彼岸。彼岸实相岸也。得无生以后所修众行尽与实相合。体无复分别也。

  从方便生从六通生。

  肇曰。七住以上则具六通。自非六通运其无方之化。无以成无极之体。

  从三明生。

  肇曰。天眼宿命智漏尽通为三明也。

  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

  什曰。始观时系心一处名为止。静极则明。明即慧。慧名观也。肇曰。止定观慧。

  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肇曰。必断之志必集之情此二心行之纲目也。

  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

  肇曰。真实善根所以生。不放逸功业所以成。此二心行之要用也。

  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发无上心岂唯自除病。亦济群生病。

  如是长者维摩诘为诸问疾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三

  弟子品第三

  肇曰。上善若水。所以洿隆斯顺与善仁。故能曲成无吝。动善时至。所以会几不失。居众人之所恶。故能与彼同疾。世尊大慈必见垂问。因以弘道所济良多。此现疾之本意也。生曰。以阂疾不豫妙听。良可哀也。此之可哀理应近者。是哀之为事宜遣慰问。而佛大慈普念。今也无使。宁不愍之耶。此盖因常情以期使耳。岂曰存己。乃远以通物也。若佛遣使。则向疾之弊匆化成大休矣。返常之致不亦然乎。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声闻法中诸罗汉无漏智慧。胜菩萨世俗智慧。大乘法中二事俱胜。今用声闻法明大小。故先命弟子也。舍利弗于弟子中智慧第一。故先命之。知其不堪而命之者。欲令其显维摩诘辩才殊胜发起众会也。复命余人者。欲令各称其美明兼应辩慧无方也。此下宴坐梵本云摄身心也。肇曰。至人悬心默通。不先形言冥机潜应。故命问疾也。舍利弗五百弟子之上智慧第一。故先敕也。如来知诸人不堪而犹命者。将显净名无穷之德以生众会怖仰之情耳。舍利其母名。弗秦言子。天竺多以母名名子。生曰。知其意者达其旨也。今日之使理归文殊。而命余人者。托常遣使之仪。欲以假显维摩诘德也。德以此显者。遘既在昔。今必高推。推若有理则理可贵矣。苟己伏德而藉。闻理为贵。至于论疾之际岂有不悟哉。夫遣使之体。要当自近及远。是以先弟子后菩萨也。舍利弗是亲承之最故首命之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肇曰。奉佛使命宜须重人。净名大士智慧无量。非是弟子所堪能也。且曾为所呵默不能报。岂敢轻奉使命以致漏失之讥。生曰。夫以妙乘粗无往不尽。而今所扣盖是近应群生。于舍利弗岂有不堪之时耳。不堪之意良在于兹。今欲现之若实要应有寄。维摩诘迹在辩捷。为一国所惮。往有致论之理。而舍利弗曾亦示屈于彼以为不堪。孰谓虚哉。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树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

  肇曰。无施之迹效之于前矣。曾于林下宴坐时。净名来以为坐法不尔也。生曰。有以致辞。非拒命也。托不拒命之辞以取推维摩诘美也。不必是者不言非是。但不必是耳。不言非是者。实可以为求定之筌也。不必是者。有以之致病。病所不病。可不呵哉。舍利弗诚无所复。假宜由行以轨物。所行交是彼之所病。维摩诘以其居不足之地。固可寄以为呵。然则舍利弗迹受屈矣。宴坐者闲居之貌。

  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

  什曰。此章大明至定以诲未能。非独明空也。菩萨安心真境识不外驰。是心不现也。法化之身超于三界。是身心俱隐禅定之极也。声闻虽能藏心实法。未能不见其身。身见三界则受累于物。故隐而犹现。未为善摄也。亦云。身子于时入灭尽定能令心隐。其身犹现故讥之也。肇曰。夫法身之宴坐形神俱灭。道绝常境。视听所不及。岂复现身于三界。修意而为定哉。舍利弗犹有世报生身及世报意根。故以人间为烦扰而宴坐林下。未能形神无迹。故致斯呵。凡呵之兴意在多益。岂存彼我以是非为心乎。生曰。原夫宴坐于林中者。以隐其形也。若不隐必为事之所动。是以隐之使离于事。以为求定之方。而隐者有患形之不隐。苟执以不隐为患。而隐者犹为不隐所乱。非所使隐也。隐形者本欲藏意也。意不藏必为六尘所牵。是以藏之以不见可欲。得因以息欲。而藏者有患意之不藏。苟执以不藏为患。而藏者尚为不藏所乱。非所以藏也。若能于三界不见有不隐不藏之处。则不复为之所乱尔。乃所以是隐藏之意耳。不隐不藏为现。现必不出三界。故言不于三界现身意也。

  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

  什曰。谓虽入灭定而能现无量变化以应众生。肇曰。小乘入灭尽定则形犹枯木。无运用之能。大士入实相定心智永灭。而形充八极。顺机而作。应会无方。举动进止不舍威仪。其为宴坐也亦以极矣。上云不于三界现身意。此云现诸威仪。夫以无现故能无不现。无不现即无现之体也。庶参玄君子有以会其所以同而同其所以异也。

  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

  肇曰。小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和光。大士美恶齐旨道俗一观。故终日凡夫终日道法也。净名之有居家即其事也。生曰。既隐林中便应求定。求定之法先当正身使不动。不动故不乖定。正身故不违道。斯可以求道定之良术也。若封以不正违道而正之动乖定而住之者。犹复为不正及动所乱。非所以正身不动旨也。若不起灭定即是现诸威仪者。是则不现威仪异于定也。无异故不相乖矣。威仪者则是动也。灭定者灭心心数法定也。此定正反形动之极。故偏举以为言也。若不舍道法即是现凡夫事者。是则不见凡夫事异于道也。凡夫事者即是身不正也。威仪凡夫事在下句者。所病在此故以上牵之也。

  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

  什曰。贤圣摄心谓之内。凡夫驰想谓之外。言不内不外者等心内外也。肇曰。身为幻宅。曷为住内。万物斯虚。曷为在外。小乘防念故系心于内。凡夫多求故驰想于外。大士齐观故内外无寄也。生曰。既正身不动。次应摄念。摄念之法若去所缘即摄令还。念去从事谓之驰外。摄还从我谓之住内。若以驰外为乱住内为定。即复是为内外所驰。非所以摄念之意也。心不住内者则无内可住也。亦不在外。者则无外可在也。然后乃是不复驰焉。

  于诸见不动。

  什曰。若以见为动是见住也。

  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

  肇曰。诸见六十二诸妄见也。夫以见为见者。要动舍诸见以修道品。大士观诸见真性即是道品。故不近舍诸见而远修道品也。生曰。摄念之义要得其道。其道为何在乎正观。正观即三十七品也。三十七品观是见理之怀也。以从理而见故意可住耳。若贵观得理。即复是为观所惑。则失乎理。非所以观也。若于诸见不动即是行三十七品者。是则不见三十七品异于诸见。则无复惑矣。不动者不去之。诸见者邪见也。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宴坐。

  什曰。烦恼即涅槃。故不待断而后入也。肇曰。七使九结恼乱群生。故名为烦恼。烦恼真性即是涅槃。慧力强者观烦恼即是入涅槃。不待断而后入也。生曰。既观理得性。便应缚尽泥洹。若必以泥洹为贵而欲取之。即复为泥洹所缚。若不断烦恼即是入泥洹者。是则不见泥洹异于烦恼则无缚矣。此上二句亦所病在下。以上牵之。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肇曰。此平等法坐佛所印可。岂若仁者有待之坐乎。

  时我世尊闻是语默然而止不能加报。

  肇曰。理出意外。莫知所对也。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大目揵连。

  什曰。目连婆罗门姓也。名俱律陀。拘律陀树神名也。以求神得故因以为名。生便有大智慧故名大目揵连。神足第一者也。肇曰目连弟子中神足第一。出婆罗门种。姓目揵连。字拘律陀也。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生曰。夫人才有长短。所能不同。舍利弗自可不能余何必然。故不抑之而不告也。复得因以广维摩诘之美也。

  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毗耶离大城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

  什曰。居士智慧利根应直闻实相。而目连未睹人根。依常说法。先以施戒七事发悟居士。居士闻施戒生天受福。则起众生想。起众生想已则于诸法妄生众相。故建章明无众生后破众相。乃可以返其所迷应其本识也。肇曰。经不载其所说。依后呵意。当是说有为善法施戒之流也。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

  肇曰。净名观诸居士应闻空义。而目连不善观人根导以有法。故致呵也。生曰。说法本欲引使贵法。非除法也。彼既贵之。便封着而乐小。乐小者专欲离病。然违其大本封著者则乖于法理。乖违诚出彼情。而说法者可致闇根之嫌。又有不如法说之迹。白衣非取道之操。幸可不说舍俗之理以伤其本也。居士以贪着为怀。不可使见法可贵以移其着也。故云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之所说也。

  夫说法者当如法说。

  肇曰。法谓一相真实法也。法义自备之后文。

  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

  什曰。众生垢即二十身见也。妄见取相。而法竟无相。理乖于见故言离也。章始终以二义明毕竟空。一言离相。二言离见。因惑者谓言有相故。以离相明无相也。邪者虽起妄见而法法中无见。故以离见明无彼妄见所见相也。自此以下凡言无名无说离识离观。类如离见也。肇曰。自此以下辩真法义也。夫存众生则垢真法。若悟法无众生。则其垢自离。众生自我习着偏重。故先明其无。生曰。自此以下大论法理也。法有二种。众生空法空。众生空法空理诚不殊。然于惑者取悟事有难易。故分之也。众生以总会成体。不实之意居然可领。故易也。法以独立近实之趣多。故难也。今先明众生空也。法无众生者。以无众生为法也。离众生垢故者释之也。言众生自出著者之情。非理之然也。情不从理谓之垢也。若得见理垢情必尽。以离垢验之知无众生也。众生者众事会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

  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生曰。我者自在。主尔。

  法无寿命离生死故。

  肇曰。生死命之始终耳。始终既离则寿命斯无。诸言离者皆空之别名也。生曰。存世曰命。百年为寿。亦以名有寿命者矣。寿命是宿行之报生死之法。夫有寿命之垢则有生死之累。于累既离以验无寿命者。乃谕明也。不言寿命而言生死者。寿命是人情所爱。若闻离之必不能乐。生死是人情所恶。若闻离此必欣故也。

  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

  肇曰。天生万物以人为贵。始终不改谓之人。故外道以人名神。谓始终不变。若法前后际断则新新不同。新新不同则无不变之者。无不变之者则无复人矣。生曰。人者有灵于土木之称。是往来生死者也。往来固无穷矣。断则愈可乐也。

  法常寂然灭诸相故。

  肇曰。夫有相则异端形。异端既形则是非生。是非既生安得寂然。诸相既灭则无不寂然。生曰。上四句众生空也。此下二十六句法空也。寂然者寂静无事之义也。相者事之貌也。众生易了。着之为惑重故。以其垢于内明之。法难悟。着之为惑轻故。以所惑于外显之。

  法离于相无所缘故。

  肇曰。缘心缘也。相心之影响也。夫有缘故有相。无缘则无相也。

  法无名字言语断故。

  肇曰。名生于言。言断谁名。

  法无有说离觉观故。

  肇曰。觉观粗心言语之本。真法无相故觉观自离。觉观既离则无复言说。二禅以上以无觉观故。故称圣贤默然也。

  法无形相如虚空故。

  肇曰。万法万形。万形万相。

  法无戏论毕竟空故。

  肇曰。真境无言。凡有言论皆是虚戏。妙绝言境毕竟空也。

  法无我所离我所故。

  肇曰。上直明无我。此明无我所。自我之外一切诸法皆名我所。

  法无分别离诸识故。

  肇曰。分别生于识也。

  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肇曰。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也。

  法不属因不在缘故。

  什曰。力强为因。力溺为缘。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若观法不在缘则法不属因也。生曰。因谓先无其事而从彼生也。缘谓素有其分而从彼起也。因本以生为义。今也不能不生。岂曰能生哉。是则因不成因矣。因近故难晓。缘远故易了。今以所易释所难。则易也。因亲故言属。缘疏故言在也。

  法同法性入诸法故。

  肇曰。如法性真际此三空同一实耳。但用观有深浅故别立三名。始见法实。如远见树知定是树。名为如。见法转深。如近见树知见是何木。名为法性。穷尽法实。如尽知树根茎枝叶之数。名为实际。此三未始非树。因见为异耳。所说真法同此三空也。入诸法者。诸法殊相谁能遍入。遍入诸法者其唯法性乎。生曰。法性者法之本分也。夫缘有者是假有也。假有者则非性有也。有既非性。此乃是其本分矣。然则法与法性理一而名异。故言同也。性宜同故以同言之也。诸法皆异。而法入之则一统众矣。统众以一。所以同法性者也。

  法随于如无所随故。

  肇曰。法自无法。谁随如者。以无所随故名随如也。生曰。如者无所不如也。若有所随则异矣。不得随也。都无所随乃得随耳。良以名异实因故有随之言也。如宜言随。故以随言之也。

  法住实际别本云。法同如法性实际。

  什曰。此三同一实也。因观时有深浅故有三名。始见其实谓之如。转深谓之性。尽其边谓之实际。以新学为六情所牵。心随物变。观时见同。出则见异。故明诸法同此三法。

  诸边不动故。

  什曰。故有无非中。于实为边也。言有而不有。言无而不无。虽诸边尘起不能转之令异。故言诸边不动也。肇曰。有边故有动。无边何所动。无边之边谓之实际。此真法之所住也。生曰。有无诸边不能改法性使变则无际矣。无际之际谓之实际。其不动者是住此也。

  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

  肇曰。情依六尘故有奔逸之动。法本无依故无动摇。生曰。六尘各有主。对事相倾夺故有动摇之义也。既已动摇便成异矣。非其实也。

  法无去来常不住故。

  肇曰。法若常住。则从未来到现在。从现在到过去。法迳三世则有去来也。以法不常住故法无去来也。

  法顺空。

  生曰。著有则乖理远矣。故空宜顺也。

  随无相。

  生曰。空似有空相也。然空若有空则成有矣。非所以空也。故言无相耳。既顺于空便应随无相。

  应无作。

  肇曰。同三空也。生曰。遣成无相似有意作。意作非理故言无作也。既顺空随无相。便应冥符此矣。

  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法过眼耳鼻舌身心。

  肇曰。超出常境。非六情之所及。

  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

  肇曰。真法常住。贤圣不能移也。

  法离一切观行。

  肇曰。法本无相。非观行之所见。见之者其唯无观乎。

  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

  肇曰。心观不能及。岂况于言乎。

  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肇曰。无说岂曰不言。谓能无其所说。无闻岂曰不听。谓能无其所闻。无其所说故终日说而未尝说也。无其所闻故终日闻而未尝闻也。示谓说法示人。得谓闻法所得。生曰。法既如前。何有可说。此苟无说彼岂有闻得乎。

  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

  肇曰。当如幻人无心而说。

  当了众生根有利钝。

  肇曰。居士应闻空义而目连为说有法者。由其未了众生根也。

  善于知见无所挂阂。

  肇曰。说有不辩空者。由其于诸法无阂知见未悉善也。无阂知见即实相智也。

  以大悲心赞于大乘。

  肇曰。自舍空义。诸有所说皆非弘赞大乘之道。非弘赞大乘之道则非大悲之心。生曰。非达其根不作小说也。夫说大者必有赞大之辞。赞大是会其本也。会本故其人可拔。能拔然后为大悲之怀耳。此则呵其闇根。以击去彼乐小之情耳。

  念报佛恩不断三宝。

  肇曰。夫大悲所以建。大乘所以驾。佛恩所以报。三宝所以隆。皆由明了人根善开实相。而目连备阙斯事故以诲之。

  然后说法。

  肇曰。若能备如上事。然后可说法也。生曰。成大乘为继佛种。使三宝不断则报佛恩矣。然后乃是说法也。

  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无此辩是故不任诣彼问疾佛告大迦葉。

  什曰。先佛出家。第一头陀者也。昔一时从山中出。形体垢腻着粗弊衣。来诣佛所。诸比丘见之起轻贱意。佛欲除诸比丘轻慢心故赞言。善来迦葉。即分床坐。迦葉辞曰。佛为大师。我为弟子。云何共坐。佛言。我禅定解脱智慧三昧大慈大悲教化众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别。诸比丘闻已发希有心咸兴恭敬。迦葉闻是已常学佛行。慈悲救济苦人。有是慈悲而舍富从贫。意将何在耶。将以贫人昔不植福故致斯报。今不度者来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嫌故。又不观来世现受乐故。亦以富人慢恣难开化故。亦以贫人觉苦厌心易得故。从舍之生必由异见故。讥其不普诲以平等也。肇曰。迦葉弟子中苦行第一。出婆罗门种姓迦葉也。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贫里而行乞。

  生曰。大迦葉少欲行头陀中第一也。得灭尽三昧亦最胜。凡得灭尽定者能为人作现世福田也。其自以幸。能使人得现世报。而贫有交切之苦。故以大悲欲拔之也。乞食是头陀之业。又至贫里有会少欲之迹。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

  肇曰。迦葉以贫人昔不植福。故生贫里若今不积善后复弥甚。愍其长苦多就乞食。净名以其舍富从贫故。讥迦葉不普也。生曰。从贫乞本以悲为主。故先呵其悲偏也。夫贫苦为切既交。自应在先。何偏之有哉。于不达者为偏耳(故得寄之以为呵也言夫大悲以普为主)。而用之有偏良在可怪也。

  迦葉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

  肇曰。生死轮转贵贱无常。或今贫后富。或今富后贫。大而观之。苦乐不异。是以凡住平等之为法。应次行乞。不宜去富从贫也。生曰。既以悲乞。乞又偏矣。故次呵其乞偏也。乞食有四事。以次行为一也。次行为法不越次之谓也。不越次者从等来也。今别诣贫里。虽不违其事。以伤其意也。住平等者。出家本求泥洹。泥洹为等则住之矣。苟住等法理无偏情。故言应次行乞食也。

  为不食故应行乞食。

  什曰。即食之实相。应以此心乞食也。肇曰。不食即涅槃法也。涅槃无生死寒暑饥渴之患。其道平等。岂容分别。应以此等心而行乞食使因果不殊也。生曰。以乞为二也。在家以生须食。故有资生之业。其业既繁为恶滋多。业繁恶多则生死愈有。是谓以食长食也。将欲绝食者不得不出家舍生业也。既舍生业是无复资生之具。不得不乞食以存命行道。故言为不食故应乞食也。不食是平等之法。而今有偏又违之也。

  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揣食。

  什曰。和合相即揣食。食有四种。一曰揣食。二曰愿食。如见沙囊命不绝。是愿食也。三曰业食。如地狱不食而活。由其罪业应久受苦痛也。四曰识食。无色众生识想相续也。坏和合相即是实相。令其以是心行乞也。肇曰。五阴揣食俱和合相耳。坏五阴和合名为涅槃。应以此心而取揣食也。若然则终日揣食终日涅槃。生曰。以取揣食为三也。凡欲界食谓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随义言之也。坏和合者坏五阴和合也。泥洹即是五阴坏也。

  为不受故应受彼食。

  肇曰。不受亦涅槃法也。夫为涅槃而行乞者。应以无受心而受彼食。然则终日受而未尝受也。生曰。以受为四也。不受者不受生死也。

  以空聚想入于聚落。

  肇曰。空聚亦涅槃相也。凡入聚落宜存此相。若然则终日聚落终日空聚也。生曰。次呵其少欲也。若见彼富此贫而舍富从贫为少者是恶多也。恶多者是不免多矣。非所以少也。当以空聚想入于聚落勿见贫富有主。

  所见色与盲等。

  肇曰。二乘恶厌生死怖畏六尘。故诫以等观也。盲谓不见美恶之异。非谓闭目也。生曰。六情所欲为多。若能无之然后免耳。

  所闻声与响等。

  肇曰。未有因山响而致喜怒也。

  所嗅香与风等。

  肇曰。香臭因风。风无香臭。又取其不存也。

  所食味不分别。

  什曰。法无定性。由分别取相谓之为味。若不分别时则非味也。虽食当如本相也。

  受诸触如智证。

  什曰。证义同于触。触时当如以智触实相也。肇曰。得漏尽智无生智自证成道。举身柔软快乐而不生着。身受诸触宜若此也。生曰。梵语智证与触音相比。故即以为喻也。泥洹是智之所证也。

  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

  什曰。指会成拳故无自性。指亦如是故无他性也。肇曰。诸法如幻。从因缘生。岂自他之可得。夫有自故有他。有他故有自。无自则无他。无他亦无自也。

  本自不然今则无灭。

  什曰。迦葉自谓灭生死能为福田。故以不然明无所灭。以遣其所谓也。肇曰。如火有然故有灭耳。法性常空本自无起。今何所灭。犹释意所对法也。生曰。从他生故无自性也。既无自性岂有他性哉。然则本自不然。何有灭乎。故如幻。

  迦葉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脱。

  肇曰。八邪八解本性常一。善观八邪即入八解。曷为舍邪更求解脱乎。若能如是者。名入解脱也。生曰。然后呵其以灭尽定欲福于人。为不得也。若以定欲福于人。则是灭尽定异于八邪矣。苟有异心不能福也。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脱者则无异矣。

  以邪相入正法。

  肇曰。若本性常一者。则邪正相入不乖其相也。生曰。向在八事。今取邪正之义也。

  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

  肇曰。因诲以无阂施法也。若能等邪正。又能以一食等心施一切众生。供养诸佛贤圣者。乃可食人之食也。无阂施者。凡得食要先作意施一切众生。然后自食。若得法身则能实充足一切。如后一钵饭也。若未得法身但作意等施。即是无阂施法也。生曰。乞食得好而在众食者要先分与上下坐以为供养也。若等解脱者则能无不供养也。力既如此。然后必能福彼也。

  如是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

  肇曰。有烦恼食凡夫也。离烦恼食二乘也。若能如上平等而食者则是法身之食。非有烦恼而食。非离烦恼而食也。生曰。既受食食之。便应着味生烦恼也。以既解脱心而食者。则不生烦恼。故言非有烦恼也。既无烦恼又不见离之矣。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

  肇曰。小乘入定则不食。食则不入定。法身大士终日食而终日定。故无出入之名也。生曰。比丘食法食时作不净观观食也。虽入此定不见入也。不见入为非入耳。非起定也。

  非住世间非住涅槃。

  肇曰。欲言住世间。法身绝常俗。欲言住涅槃。现食同人欲。生曰。食既充躯则命存住世也。既得存命行道以取泥洹。故不两住也。

  其有施者。

  什曰。乃至不依声闻此尽是施主所得矣。

  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

  肇曰。若能等心受食则有等教。既有等教则施主同获平等。不计福之大小己之损益也。生曰。施平等人应得平等报。故施主亦不见有大小福也。

  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

  肇曰。平等乞食自利利人。故正入佛道不依声闻道也。生曰。得平等报者必不偏局为小乘也。

  迦葉若如是食为不空食人之施也。

  肇曰。食必有益。生曰。言必能福彼也。然则非徒拔其贫苦而已。乃所以终得大乘之果也。

  时我世尊闻说是语得未曾有即于一切菩萨深起敬心复作是念斯有家名辩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时谓在家大士智辩尚尔。其谁不发无上心也。

  我从是来不复劝人以声闻辟支佛行。

  肇曰。始知二乘之劣。不复以劝人也。

  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须菩提。

  什曰。秦言善业。解空第一。善业所以造居士乃致失者。有以而往亦有由而失。请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发无遗物。虽轻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犹维摩诘辩慧深入言不失会故五百应真莫敢窥其门。善业自谓智能深入辩足应时。故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当其入观则心顺法相。及其出定则情随事转。致失招屈良由此也。维摩以善业自谓深入而乖于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诸声闻体非兼备则各有偏能。因其偏能谓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称第一也。又上四声闻复有偏德。有供养者能与现世报。故独名四大声闻。余人无此德。故称第一而不名大也。肇曰。须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其舍从乞食。

  生曰。须菩提得无诤三昧人中第一也。无诤三昧者。解空无致论处为无诤也。维摩诘机辩难当。鲜有敢窥其门者。而须菩提既有此定。又独能诣之。迹入恃定矣。便有恃定之迹而致诘者。岂不有为然乎。

  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

  生曰。维摩迹在居士有吝惜之嫌。若未与食便诘之者。物或谓之然矣。故先取钵盛满饭而不授之者。恐须菩提得钵便去不尽言论也。

  谓我言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

  生曰。苟恃定而来者。于定为不等矣。即以食诘之者。明于食亦不等也。不等于食岂等定哉。是都无所等也。既无所等。何有等定而可恃乎。

  诸法等者于食亦等。

  生曰。更申前语也。食事虽粗其理自妙。要当于诸法得等。然后可等之矣。

  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肇曰。须菩提以长者豪富自恣多怀贪吝不虑无常。今虽快意后必贫苦。愍其迷惑故多就乞食。次入净名舍。其即取钵盛饭。未授之间讥其不等也。言万法同相。准一可知。若于食等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以此行乞乃可取食耳。曷为舍贫从富自生异想乎。生曰。用心如此。乃可恃以取我食也。意云不尔勿取之也。

  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

  什曰。得其真性则有而无。有而无则无所断亦无所有。故能不断而不俱也。肇曰。断淫怒痴声闻也。淫怒痴俱凡夫也。大士观淫怒痴即是涅槃故不断不俱。若能如是者乃可取食也。生曰。须菩提是断淫怒痴人。原其恃定必以断为不俱。故复就而诘之也。就诘之意转使切也。若以断为不俱者。非唯无有等定。于淫怒痴亦不断矣。

  不坏于身而随一相。

  什曰。身即一相。不待坏而随也。肇曰。万物齐旨。是非同观一相也。然则身即一相。岂待坏身灭体然后谓之一相乎。身五阴身也。生曰。断淫怒痴者则身坏泥洹也。泥洹无复无量身相为一相矣。不坏于身。事似乖之故云随也。

  不灭痴爱起于明脱。

  肇曰。声闻以痴曀智故痴灭而明。以爱系心故爱解而脱。大士观痴爱真相即是明脱故不灭痴爱而起明脱。生曰。身本从痴爱而有。故复次言之也。不复为痴所覆为明也。不复为爱所缚为脱也。

  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

  肇曰。五逆真相即是解脱。岂有缚解之异耶。五逆罪之尤者解脱道之胜者。若能即五逆相而得解脱者。乃可取人之食也。生曰。既言于缚得脱。而五逆为缚之极。故复以之为言也。斯则解为不解缚为不缚。

  不见四谛非不见谛。

  肇曰。真见谛者非如有心之见。非如无心之不见也。

  非得果。

  生曰。于缚得解是见谛之功。复反之也。非不见谛是得果矣。故即翻之也。

  非凡夫非离凡夫法。

  肇曰。果诸道果也。不见四谛故非得果。非不见谛故非凡夫。虽非凡夫而不离凡夫法。此乃平等之道也。生曰。见谛在人。故复论之也。

  非圣人非不圣人。

  肇曰。不离凡夫法非圣人也。道过三界非不圣人也。

  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

  肇曰。不舍恶法而从善则一切诸法于何不成。诸法虽成而离其相。以离其相故则美恶斯成矣。生曰。人必成就于法故复极其势也。

  乃可取食。

  肇曰。若能备如上说乃可取食。

  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

  肇曰。犹诲以平等也。夫若能齐是非一好丑者。虽复上同如来。不以为尊。下等六师。不以为卑。何则天地一指万物一观。邪正虽殊其性不二。岂有如来独尊而六师独卑乎。若能同彼六师不见佛不闻法。因其出家随其所堕而不以为异者。乃可取食也。此盖穷理尽性极无方之说也。善恶反论而不违其常。邪正同辩而不丧其真。斯可谓平等正化莫二之道乎。生曰。此一阶使言反而理顺也。苟体空内明。不以言反惑意矣。须菩提见佛闻法者。而言不见佛不闻法。言正反也。若以无佛可见为不见佛。无法可闻为不闻法。则顺理矣。

  彼外道六师富兰那迦葉。

  什曰。迦葉母姓也。富兰那字也。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无所有。如虚空不生灭也。肇曰。姓迦葉字富兰那。其人起邪见。谓一切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

  末伽梨拘赊梨子。

  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赊梨是其母也。其人起见云。众生罪垢无因无缘也。肇曰。末伽梨字也。拘赊梨其母名也。其人起见谓。众生苦乐不因行得。自然耳也。

  删阇夜毗罗胝子。

  什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母名也。其人起见谓。要久迳生死弥历劫数然后自尽苦际也。肇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其母名也。其人谓。道不须求。迳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转缕丸于高山缕尽自止。何假求耶。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粗衣也。其人起见非因计因。着粗皮衣及拔发烟熏鼻等以诸苦行为道也。肇曰。阿耆多字也。翅舍钦婆罗粗弊衣名也。其人着弊衣自拔发。五热炙身以苦行为道。谓今身并受苦。后身常乐者也。

  迦罗鸠驮迦旃延。

  什曰。外道字也。其人应物起见。若人问言有耶答言有。问言无耶答言无也。肇曰。姓迦旃延。字迦罗鸠驮。其人谓诸法亦有相亦无相。

  尼犍陀若提子等。

  什曰。尼犍字也。陀若提母名也。其人起见谓。罪福苦乐尽由前世。要当必偿。今虽行道不能中断。此六师尽起邪见。裸形苦行自称一切智。大同而小异耳。凡有三种六师。合十八部。第一自称一切智。第二得五通。第三诵四韦陀经。上说六师是第一部也。肇曰。尼犍陀其出家总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门。若提母名也。其人谓。罪福苦乐本自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也。六师佛未出世时皆道王天竺也。

  是汝之师因其出家。

  生曰。既不见佛闻法。是受道于邪见之师。因其得为邪出家也。顺在六师之理是悟之所由为师又从以成出家道也。

  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

  肇曰。生随邪见。死堕恶道。生曰。既以师彼。彼堕三恶道。不得不随其堕也。顺在若师六师理为出家者虽三恶道而不乖堕也。别本云。不见佛乃至随六师所堕。什曰。因其见异故诲令等观也。若能不见佛胜于六师。从其出家与之为一不坏异相者。乃可取食也。

  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

  什曰。此以下明其未应平等则未出众累。故言入邪见。住八难同烦恼具此众恶乖彼众善。下句尽是其所不得也。肇曰。彼岸实相岸也。惑者以邪见为邪彼岸为正。故舍此邪见适彼岸耳。邪见彼岸本性不殊。曷为舍邪而欣彼岸乎。是以入诸邪见不入彼岸者。乃可取食也。自六师以下至乎不得灭度。类生逆谈以成大顺。庶通心君子有以标其玄旨而遗其所是也。生曰。师邪见师则入诸邪见矣。到于彼岸本由正见。入邪见者则不到也。顺在解邪见理为入也既入其理即为彼岸无复彼岸之可到。

  住于八难不得无难。

  肇曰。夫见难为难者。必舍难而求无难也。若能不以难为难。故能住于难。不以无难为无难故不得于无难也。生曰。既入邪见便生八难。不得无难处也。顺在已解邪见便得住八难理中无复无难之可得也。

  同于烦恼离清净法。

  肇曰。夫能悟恼非恼。则虽恼而净。若以净为净。则虽净而恼。是以同恼而离净者。乃所以常净也。生曰。入邪见在八难生者。便无结不起。为烦恼所牵。不能得自异之也。愈远清净法矣。顺在既住八难理中心与烦恼理冥即之为净无复净之不可离也。

  汝得无诤三昧。

  什曰。无诤有二。一以三昧力将护众生令不起诤心。二随顺法性无违无诤。善业常自谓深达空法无所违诤。今不顺平等而云无诤者。则与众生无差也。

  一切众生亦得是定。

  肇曰。善吉之与众生性常自一。曷为善吉独得而群生不得乎。此明性本不偏也。善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顺法相无违无诤。内既无诤外亦善顺群心令无诤讼。得此定名无诤三昧也。生曰。上诘其恃定不等。是言其不得定也。意虽在此而未指斥。是以终就其事以贬之焉。须菩提若得此定。众生无有不得之者也。顺在彼之不得亦是此得也则无异矣。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肇曰。我受彼施令彼获大福。故名福田耳。犹大观之。彼我不异。谁为福者。谁为田者。

  供养汝者堕三恶道。

  肇曰。五逆之损供养之益大观正齐。未觉其异。若五逆而可堕。供养亦堕也。生曰。报应影响若合符契。苟施邪见之人则致邪见之报而堕在三恶道也。报以邪见者言无福田也。既无福田何有可名哉。顺在终获正见则解无有福田可名得出三恶道而不异堕也。

  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

  肇曰。众魔四魔也。共为□尘劳之党侣也。生曰。施能造果谓之为业。若于业生邪致受三界报者。为劳苦众生也。斯则邪见与业为侣。然后得之三界报矣。而此业成劳乃与魔所作同。故云共一手。顺在既得正见不异于魔所作劳侣也。

  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

  肇曰。既为其侣。安得有异。夫以无异故能成其异也。生曰。若受施而使施主得邪见报者。是害其慧命为内外魔也。顺在令彼获等则生其惠心必不见与害者殊也。

  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

  生曰。害其慧命为魔者。怨之甚者也。顺在起彼惠心是亲友之义而不见异于怨也。

  谤诸佛毁于法。

  肇曰。怨亲之心毁誉之意美恶一致。孰云其异。苟曰不异亦何为不同焉。

  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

  生曰。为害之由由乎谤佛毁法。斯人则为不入四众数矣。顺在亲友之义以叹佛誉法为体亦不异谤。故云谤也。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什曰。汝若自知有过如是之深者。乃可取食也。肇曰。犯重罪者不得入贤圣众数。终不得灭度。若能备如上恶乃可取食也。何者夫舍恶从善人之常情耳。然则是非迳心犹未免于累。是以等观者以存善为患。故舍善以求宗。以舍恶为累。故即恶而反本。然则即恶有忘累之功。舍善有无染之勋。故知同善未为得。同恶未为失。净名言意似在此乎。

  时我世尊闻此恾然不识是何言。

  生曰。若以语言之。我则不然。就意而取。已所不及。故竟不识是何言。

  不知以何答便置钵欲出其舍。

  肇曰。净名言逆而理顺善吉似未思其言。故不识是何说。便舍钵而欲出也。生曰。进退无据故不知以何答。则有屈矣。向言若尔乃可取食。不尔故不取也。有屈便应输钵。故置之欲出。

  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惧。

  生曰。惧无答而置钵。即复着言相矣。欲解此滞使得取钵。故先言取钵勿惧也。

  于意云何如来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诘宁有惧不。

  肇曰。净名欲令善吉弘平等之道。无心以听美恶斯顺。而善吉本不思其言迷其所说。故复引喻以明也。生曰。言乃至如所作化亦不能有心于所诘也。

  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

  肇曰。若于弟子中解空第一。既知化之无心亦知法之如化。以此而听曷为而惧。生曰。化既无惧。诸法如化亦不得生惧也。

  所以者何一切言说不离是相。

  肇曰。是相即幻相也。言说如化听亦如化。以化听化。岂容有惧。生曰。所以言诸法如幻便应无惧者。以诸法化幻言说亦然故也。言说苟曰如幻。如何以言致惧耶。

  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离。

  肇曰。夫文字之作生于惑取。法无可取则文相自离。虚妄假名。智者不着。

  无有文字是则解脱。

  肇曰。解脱谓无为真解脱也。夫名生于不足。足则无名。故无有文字是真解脱。生曰。不复缚在文字故言解脱也。

  解脱相者则诸法也。

  肇曰。名生于法法生于名。名既解脱故诸法同解也。生曰。向以诸法如幻明无文字。文字既解还复悟解在诸法也。

  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什曰。富楼那秦言满也。弥多罗尼秦言善知识。善知识是其母名也。其人于法师中第一善说阿毗昙论也。肇曰。富楼那字也。秦言满。弥多罗尼母名也。秦言善知识。通母名为字。弟子中辨才第一也。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

  什曰。近毗耶离有园林。林中有水。水名猕猴池。园林中有僧房。是毗耶离三精舍之一也。富楼那于中为新学说法也。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

  肇曰。大乘自法身以上得无碍真心心智寂然未尝不定。以心常定故能万事普照。不假推求然后知也。小乘心有限碍。又不能常定。凡所观察在定则见出定不见。且声闻定力深者见众生根极八万劫耳。定力浅者身数而已。大士所见见及无穷。此新学比丘根在大乘。应闻大道。而为说小法。故诲其入定也。

  无以秽食置于宝器。

  肇曰。秽食充饥小乘法也。盛无上宝大乘器也。

  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无以琉璃同彼水精。

  肇曰。当识其心念之根本。无令真伪不辨也。

  汝不能知众生根源无得发起以小乘法彼自无疮勿伤之也。

  肇曰。彼大乘之体自无疮疣。无以小乘之刺损伤之也。

  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

  肇曰。大物当置之大处。曷为回龙象于兔径注大海于牛迹乎。

  无以日光等彼萤火。

  肇曰。明昧之殊其喻如此。而欲等之者何耶。

  富楼那此比丘久发大乘心中忘此意。

  肇曰。未得无生。心皆有退忘也。

  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肇曰。净名将开其宿心成其本意。故以定力令诸比丘暂识宿命。自知曾于五百佛所殖众德本。曾以回此功德向无上道。此其本也。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时维摩诘因为说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是故不任诣彼问疾佛告摩诃迦旃延。

  什曰。南天竺婆罗门姓也。善解契经者也。肇曰。迦旃延南天竺婆罗门姓也。即以本姓为名。弟子中解义第一也。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

  什曰。法要谓一切法略说有二种。有为无为也。迦旃延于后演。有为则四非常。无为则寂灭义也。肇曰。如来常略说。有为法无常苦空无我。无为法寂灭不动。此二言总一切法尽故言略。生曰。为悟所津。若出之由户焉。

  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肇曰。如来言说未尝有心。故其所说法未尝有相。迦旃延不谕玄旨。故于入室之后皆以相说也。何则如来去常故说无常。非谓是无常。去乐故言苦。非谓是苦。去实故言空。非谓是空。去我故言无我。非谓是无我。去相故言寂灭。非谓是寂灭。此五者可谓无言之教无相之谈。而迦旃延造极不同。听随心异。闻无常则取其流动。至闻寂灭亦取其灭相。此言同旨异。迦旃延所以致惑也。生曰。迦旃延是分别佛语中第一也。佛既略说于前。迦旃乃敷述于后也。存旨而不在辞。故曰演其义也。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什曰。若无生灭则无行处。无行处乃至实相也。因其以生灭为实故。讥言无以生灭说实相法。通非下五句也。肇曰。心者何也。惑相所生。行者何也。造用之名。夫有形必有影。有相必有心。无形故无影。无相故无心。然则心随事转。行因用起。见法生灭故心有生灭。悟法无生。则心无生灭。迦旃延闻无常义。谓法有生灭之相。法有生灭之相故影响其心同生灭也。夫实相幽深妙绝常境。非有心之所知。非辨者之能言。如何以生灭心行而欲说乎。生曰。佛既称迦旃延为善分别义。岂应有谬哉。于封其言者论之故有阙耳。夫佛与迦旃延所明是同。至于不达取之亦不得不异。而佛无致讥之义。迦旃有受诘之事。其故何耶。佛以穷理为主。言必在通。迦旃未能造极。容有乖旨。故可寄之以贬诸阙焉。无常者变至灭也。苦者失所爱也。空者非己有也。无我者莫主之也。寂灭者无此四也。然则四为可恶之法。无之是可乐理也。原夫五本为言以表理之实也。而谓尽于生灭之境者心所行耳。诸比丘行心所行故不解脱。超悟其旨然后是也。

  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什曰。凡说空则先说无常。无常则空之初门。初门则谓之无常。毕竟则谓之空。旨趣虽同而以精粗为浅深者也。何以言之。说无常则云念念不住。不住则以有系住。虽去其久住而未明无住。是粗无常耳。未造其极也。今此一念若令系住则后亦应住。若今住后住则始终无变。始终无变据事则不然。以住时不住所以之灭。住即不住乃真无常也。本以住为有。今无住则无有。无有则毕竟空。毕竟空即无常之妙旨也。故曰毕竟空是无常义。迦旃延未尽而谓之极者。故自招妄计之讥也。肇曰。此辩如来略说之本意也。小乘观法生灭为无常义。大乘以不生不灭为无常义。无常名同而幽致超绝其道虚微。固非常情之所测。妙得其旨者净名其人也。生曰。夫言无常者据事灭验之也。终苟有灭始无然乎。始若果然则生非定矣。生不定生灭孰定哉。生灭既已不定。真体复何所在。推无在之为理。是诸法之实也。实以不生不灭为义。岂非无常之所存耶。然则无常虽明常之为无。亦所以表无无常也。毕竟者不得不然也。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

  什曰。无常坏法。所以苦也。若无常粗则坏之亦粗。坏之亦粗则非苦之极也。今妙无常则无法不坏。无法不坏则法不可坏苦之甚也。法不可得空之至也。自无而观则不坏不苦。自有而之散苦义所以生也。肇曰。有漏五阴爱染生死名受阴也。小乘以受阴起则众苦生为苦义。大乘通达受阴内外常空本自无起谁生苦者此真苦义也。生曰。夫苦之为事会所成也。会所成者岂得有哉是以言五受阴空是苦义也。五受阴苦之宗也。无常推生及灭事不在一。又通在有漏无漏故言诸法。苦即体是无义起于内。又得无漏者不以失受致苦。故唯受阴而已也。洞达者。无常以据终验之云毕竟耳。苦以空为其体故洞达也。无所起者。无常明无本之变理在于生。苦言假会之法。所以配其起也。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什曰。本言空欲以遣有。非有去而存空。若有去存空非空之谓也。二法俱尽乃空义也。肇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生曰。惑者皆以诸法为我之有也。理既为苦则事不从己。己苟不从则非我所保。保之非我彼必非有也。有是有矣。而曰非有。无则无也。岂可有哉。此为无有无无究竟都尽。乃所以是空之义也。

  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

  什曰。若去我而有无我。犹未免于我也。何以知之。凡言我即主也。经云有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即二十二主也。虽云无真宰。而有事用之主。是犹废主而立主也。故于我无我而不二乃无我耳。肇曰。小乘以封我为累。故尊于无我。无我既尊则于我为二。大乘是非齐旨。二者不殊为无我义也。生曰。理既不从我为空。岂有我能制之哉。则无我矣。无我本无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

  什曰。明泥洹义也。由生死然尽故有灭。生死即不然。无泥洹灭。泥洹灭真寂灭也。肇曰。小乘以三界炽然故灭之以求无为。夫炽然既形故灭名以生。大乘观法本自不然。今何所灭。不然不灭乃真寂灭也。生曰。法既无常苦空。悟之则永尽泥洹。泥洹者不复然也。不然者事之靖也。夫终得寂灭者。以其本无实然。然既不实。灭独实乎。

  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阿那律。

  什曰。天眼第一也。肇曰。阿那律秦言如意。刹利种也。弟子中天眼第一。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处经行时有梵王名曰严净与万梵俱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几何阿那律天眼所见。

  肇曰。梵王闻阿那律天眼第一故问所见远近。

  我即答言仁者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

  肇曰。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时手执此果。故即以为喻也。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

  什曰。色无定相。若见色有远近精粗。即是为色。为色则是邪惑颠倒之眼。故同于外道。若不为色作相。色则无为。无为则不应见有远近。而言远见三千。则进退无可。故失会于梵天。受屈于二难也。肇曰。三界报身六情诸根从结业起名为有作相也。法身出三界六情诸根不由结业生名为无作相。夫以有作故有所不作。以法身无作故无所不作也。

  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

  肇曰。外道修俗禅得五通。然不能出凡夫见闻之境。此有作相也。欲等之哉。

  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

  肇曰。若无作相即是法身无为之相。岂容见闻近远之言。

  世尊我时默然。

  肇曰。欲言作相则同彼外道。欲言无作则违前见意。故不知所答也。

  彼诸梵闻其言得未曾有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

  什曰。以阿那律天眼为色作相非真天眼。若不作相则是真眼。未知谁有。故问言孰耶。肇曰。诸梵谓天眼正以彻视远见为理。而净名致诘殊违本涂。疑有真异故致斯问。

  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

  什曰。言不为色作精粗二相也。肇曰。真天眼谓如来法身无相之目也。幽烛微形巨细兼睹万色弥广。有若目前。未尝不见而未尝有见。故无眼色之二相也。二乘在定则见。出定不见。如来未尝不定未尝不见故常在三昧也。

  于是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礼维摩诘足已忽然不现。

  肇曰。其所发明成立若此。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优波离。

  什曰。长夜誓愿世世常作持律。故于今持律第一也。肇曰。优波离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

  生曰。犯律者必有惧罪之惑也。原其为怀非唯畏苦困。已交耻所为也。

  不敢问佛。

  什曰。以佛尊重惭愧深故。亦于众中大恐怖故。复次将以如来明见法相。决定我罪陷于无浅。则永出清众望绝真路也。生曰。既违圣禁。加所为愚鄙。故不敢以斥问佛也。

  来问我言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

  肇曰。愧其所犯不敢问佛。以优波离持律第一故从问也。疑其所犯不知轻重。悔其既往废乱道行。故请持律解免斯咎也。生曰。违禁诚重。能改为贵。是以许有改法也。优波离解律第一故以问焉。疑者恐罪及己而犹有不至之异也。悔者既已惧之必自悔所为也。

  我即为其如法解说。

  肇曰。如法谓依戒律决其罪之轻重。示其悔过法也。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

  生曰。未知罪相犹封以致惧。既明所属而改之。法重封惧之情愈致深也。深乎惑者罪弥重矣。

  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什曰。犯律之人心常战惧。若定其罪相复加以切之。则可谓心扰而罪增也。若闻实相则心玄无寄。罪累自消。故言当直除灭也。肇曰。二比丘既犯律行疑悔情深。方重结其罪则封、累、弥.厚。封累既厚则罪垢弥增。当直说法空令悟罪不实。悟罪不实则封累情除。封累情除则罪垢斯灭矣。曷为不察其根为之决罪。扰乱其心重增累乎。生曰。除罪用术。于理既迂。又应病则是其方。乖之更增其病矣。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肇曰。覆释所以直除之意也。夫罪累之生因缘所成。求其实性不在三处。如杀因彼我。彼我即内外也。自我即非杀。自彼亦非杀。彼我既非。岂在中间众缘所成。寻之悉虚也。生曰。封惑本出人耳。彼罪岂当有哉。苟能体之。不复自缚于罪也。既不复缚罪。便是出其境矣。已出罪境者罪能得之乎。不在内者不在我心也。若在我心者不应待外也。不在外者不在彼事也。若在彼事者不应罪我也。不在中间者合我之与事也。罪为一矣。岂得两在哉。

  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什曰。以罪为罪则心自然生垢。心自然生垢则垢能累之。垢能累之则是罪垢众生。不以罪为罪此即净心。心净则是净众生也。生曰。引佛语为证也。心垢者封惑之情也。众生垢者心既有垢罪必及之也。若能无封则为净矣。其心既净其罪亦除也。

  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生曰。罪虽由心垢而致。悟之必得除也。向已明罪不在内外中间。故言心亦不在三处。

  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肇曰。寻知其本也。夫执本以知其末。守母以见其子。佛言众生垢净皆由心起。求心之本不在三处。心既不在。罪垢可知也。

  诸法亦然不出于如。

  肇曰。万法云云。皆由心起。岂独垢净之然哉。故诸法亦然。不离于如。如谓如本相也。生曰。心既不在三处。罪垢亦然也。反覆皆不得异诸法岂容有殊耶。则无不如也。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

  什曰。心相谓罗汉亦观众生、心实相得解脱也。今问其成道时。第九解脱道中观实相时。宁见此中有垢不。生曰。以优波离验之也。心相者无内外中间也。得解脱者不复缚在心也。以心相得解脱者无垢可见。

  我言不也。

  肇曰。得解脱时谓其初成阿罗汉。第九解脱。尔时心冥一义无复心相。欲以其心类明众心故先定其言也。

  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

  肇曰。群生心相如心解相。生曰。众生心相无垢。理不得异。但见与不见为殊耳。

  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什曰。罪本无相而横为生相。是为妄想。妄想自生垢耳。非理之咎也。肇曰。优波离分别罪相欲以除垢。罪本无相而妄生罪相。乃更增尘垢也。其言虽泛意在于是。生曰。垢实无也。在妄想中是垢耳。若无妄想垢即净也。妄想者妄分别之想也。

  颠倒是垢。

  生曰。见正转也。见转于内则妄分别外事也。

  无颠倒是净。

  肇曰。无罪而见罪颠倒也。

  取我是垢。

  生曰。取我相者不能废己从理也。既取我相见便转也。

  不取我是净。

  肇曰。见罪即存我也。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

  什曰。此已下释罪所以不可得也。生曰。诸法皆从妄想而有。悉如此也。

  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什曰。前心不待后心生竟然后灭也。肇曰。成前无相常净义也。诸法如电新新不停。一起一灭不相待也。弹指顷有六十念过。诸法乃无一念顷住。况欲久停。无住则如幻。如幻则不实。不实则为空。空则常净。然则物物斯净。何有罪累于我哉。

  诸法皆妄见。

  什曰。皆由妄见故谓其有耳。

  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肇曰。上明外法不住。此明内心妄见。俱辩空义。内外为异耳。夫以见妄故所见不实。所见不实则实存于所见之外。实存于所见之外则所见不能见。见所不能见故无相常净也。上二喻取其速灭。此四喻取其妄想。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什曰。奉律梵本云毗尼。毗尼秦言善治。谓自治淫怒痴亦能治众生恶也。生曰。作如此知无复犯律之咎也。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肇曰。若能知法如此乃名善解。奉法律耳。不知此法而称持律第一者何耶。令知优波离谬教意也。生曰。善解律为理也。

  于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优波离所不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说。

  肇曰。二比丘悟罪常净无复疑悔。故致斯叹。

  我答言自舍如来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

  肇曰。内有乐说智生则说法无穷名乐说辩也。此辩一起乃是补处之所叹。而况声闻乎。

  其智慧明达为若此也。

  肇曰。其明达若此。吾岂能及。

  时二比丘疑悔即除。

  什曰。有罪则忧怖自生。罪无则疑悔自灭也。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愿言令一切众生皆得是辩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罗睺罗。

  什曰。阿修罗食月时名罗睺罗。罗睺罗秦言覆障。谓障月明也。罗睺罗六年处母胎所覆障。故因以为名。明声闻法中密行第一。菩萨出家之日诸相师言。若今夜不出家。明日七宝自至为转轮圣王王四天下。王即于其夜更增伎乐以悦其心。于时菩萨欲心内发。罗睺罗即时处胎。耶输陀罗其夜有身。于时净居诸天相与悲而言曰。菩萨为欲所缠。迷于女色。众生可愍。谁当度者。即时变诸妓女皆如死人。甚可怖畏。令菩萨心厌。即劝出家。车匿牵马四天王接足踰域而去。到菩提树下思惟。苦行六年已夜成佛。时罗睺罗乃生生已佛乳母问言。悉达出家于是六年。汝今何从有身。若六年怀妊世所未闻。诸释闻之相与议言。此是不祥。毁辱释门。必是私窃。欲依法杀之。耶输曰。愿见大王尔乃就死。王于是隔慢与语。具以事诘问其所由。耶输如实自陈。我非私窃。是太子之胤耳。自太子出家我常愁毒寝卧冷地。故此儿不时成就耳。语王言。自看此儿颜貌色相为是孙子不。王即抱而观之。见其色相与太子相似。王乃流泪而言曰。真是吾孙子也。佛欲证明化作梵志。来入王宫见儿问言。汝名何等。答言。我名罗睺罗。梵志赞言。善哉汝以业因缘故处胎六年。所覆障故应名此也。王问何业因缘。答曰。我知业因缘。不知何业。佛后还国。罗睺罗见佛身相庄严。敬心内发愿欲出家。其母语言。此人出家得成圣道。道非汝分。何用出家。罗睺罗言。若令一人得道。我要当得使人剔发。发已垂尽唯有顶上少许。复言。若发都尽则与死人无异。决定汝心无从后悔。答言。国位宝珍无量妙乐我能弃之。况惜少发耶。道心坚固遂弃国出家。以舍利弗为和尚罗睺罗因缘及出家事以声闻法略说也。肇曰。罗睺罗秦言覆障。六年为母胎所障因以为名。弟子中密行第一。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睺罗汝佛之子。

  生曰。言其承圣之基。

  舍转轮王位。

  什曰。转轮王亦有不入胎者。如顶生王是也。昔转轮王顶上生疮。王患其痒痛。婆罗门欲以刀破之。王时怒曰。云何以刀着大王顶上耶。更有婆罗门。以药涂之。至七日头疮乃坏。视疮中见有小儿。威相端正取而养之。后遂为王。因从顶生故名顶生王。或有从肩臂手足等生。此皆从男女生也。佛若不出家则大转轮王王四天下。罗睺罗不出家。王一阎浮提。地下十由旬鬼神空中十由旬鬼神皆属罗睺罗为其给使。罗睺罗失会。其旨有四。一不见人根。应非其药。二出家功德无量。而说之以限。三即是实相而以相说之。四出家法本为实相及涅槃。出家即是二法方便。今虽主得已有其相。罗睺罗虽说出家之美。而不说其终之相。故违理丧真受屈当时也。二人虽俱说世家功德。而罗睺罗以四失乖宗。维摩、以四得应会。其得失相反差别若此也。生曰。罗云有转轮王相。王阎浮提也。

  出家为道。

  生曰。意云。不应舍此而出家也。

  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什曰。长者子见其毁形粗衣持钵救命。徒见其所弃之利。而未见其所得。自外而观可愍之甚。恋昔悲今冀其有利。故问其利也。肇曰。佛不出家。应为金轮王王四天下。罗睺罗不出家。应为铁轮王王一天下。以其所舍不轻。所期必重。故问其利也。生曰。然舍而出家。故当必有胜事耳。竟有何等利于此耶。

  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

  肇曰。不善知其根。为说有为功德利也。生曰。世荣虽乐难可久保。出家之理长乐无为。岂可同年语其优劣。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

  生曰。诸长者子本以贪乐存荣。为怀闻之更移其着。则乖出家利矣。于彼为不应故言尔也。

  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

  肇曰。夫出家之意妙存无为。无为之道岂容有功德利乎。生曰。正以无利无功德为出家理也。

  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

  生曰。贪乐是无穷法为有为也。

  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

  什曰。无漏道品一切法及律仪皆名出家法。出家法皆名无利也。若世俗法则受生死不绝。报利愈积。若出家法于今虽有。终期则无。何以言之。本欲假事以息事因有以之无。将出于功德之域入于无利之境。无利之境即涅槃也。今就有利而言无利。是因中说果也。肇曰。夫有无为之果必有无为之因。因果同相自然之道也。出家者为无为。即无为之因也。无为无利无功德。当知出家亦然矣。生曰。无为是表理之法故无实功德利也。

  罗睺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

  什曰。此即因中明涅槃相也。肇曰。伪出家者恶此生死尊彼涅槃故有中间三处之异。真出家者遣万累亡彼此。岂有是非三处之殊哉。生曰。彼者出家也。此者我也。中间者此二法也。功德之利出于此三。三既为无。何有功德利哉。

  离六十二见。

  什曰。无利故离见也。

  处于涅槃。

  什曰。出家法名为处。言是向涅槃处也。肇曰。既无彼此则离众邪见同涅槃也。上直明出家之义。自此下明出家之事。虽云其事。然是无事事耳。何则出家者以去累为志。无为为心。以心无为故所造众德皆无为也。

  智者所受。

  什曰。一切贤圣大人悉赞叹。受持出家法也。

  圣所行处。

  什曰。众圣履之而通也。肇曰。贤智闻之而从。众圣履之而通。可谓真出家之道乎。

  降伏众魔。

  肇曰。众魔四魔也。正道既夷邪径自塞。经曰。一人出家魔宫皆动。

  度五道。

  什曰。凡夫能出四趣。不能出于天道。出家求灭则五道斯越物我通度也。肇曰。五道非无为之路也。

  净五眼。

  肇曰。净五眼如放光说也。

  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彼。

  什曰。在家虽行善。然有父母妻子眷属之累。若物来侵害必还加报。是故在家是恼彼因缘。出家无此众累则恼因自息。故言不恼彼也。肇曰。道超事外与物无逆。何恼之有耶。

  离众杂恶。

  什曰。凡以杂心而兴福业皆名杂恶也。出家修善则灭除妄想。又为涅槃故离众杂恶也。肇曰。俗善虽善犹杂不善。道法真净故纯善不杂也。

  摧诸外道。

  什曰。出家不以摧物而诸恶自消。犹如日出众冥自灭也。肇曰。日月不期去闇而闇自除。出家不期摧外道而外道自消也。

  超越假名。

  什曰。缘会无实。但假空名耳。若得其真相即于假不迷。故名超越也。肇曰。万事万名虚假以生。道在真悟故超越假名。

  出淤泥。

  什曰。在家没欲泥。出家没见泥。今明真出家故总言出也。

  无系着。

  什曰。若有所系亦未为出家。一切不着是真出家也。肇曰。出生死爱见之淤泥。无出家爱道之系着也。

  无我所。

  什曰。于我所法中一切舍离。故言无也。肇曰。出家之道本乎无为。

  无所受。

  什曰。受义言取。取有四种。在家人有爱取。出家人有戒取见取爱取。真出家者无此四受。亦于一切法无所受也。肇曰。无四受也。欲受我受戒受见受。

  无扰乱。

  什曰。凡心有所在方便不息。是名扰乱。出家无事一切永离也。

  内怀喜。

  什曰。喜有二种。一者有现世功德。自然欣预。二者后得涅槃心常安悦。既具二喜。又无想着。乃真喜也。肇曰。夫扰乱出于多求。忧苦生乎不足。出家寡欲。扰乱斯无。道法内充。故怀喜有余。

  护彼意。

  什曰。谓能奖顺众生不乖逆其心也。

  随禅定。

  什曰。出家凡有三法。一持戒二禅定三智慧。持戒能折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能遮如石山断流。智慧能灭毕竟无余。今持戒清净则结薄。心静与禅相顺。故言随也。

  离众过。

  肇曰。诸长者子应闻出家无为之道。而示以有为功德之利。是由不随禅以观其根不审法以将其意。众过之生其在此乎。故因明出家以诫之也。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肇曰。若能不违上说。乃应出家之道。出家之道非存利之所能也。

  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

  生曰。无利之利真利也。故劝之耳。

  所以者何佛世难值。

  什曰。佛常在世。于罪者为难耳。肇曰。净名知其不得出家而劝之者。欲发其无上道心耳。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什曰。长者子不得出家。而重出家之美。所以深其恼耳。肇曰。非不欲出家。不欲违亲耳。

  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

  什曰。若发无上道心心超三界。形虽有系乃真出家。

  是即具足。

  什曰。虽为白衣能发无上心者便为出家具足戒行矣。生曰。出家本欲离恶行道。若在家而能发意即是足矣。亦为具足其道者也。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生曰。诸长者子既以有阂乖出家事。而闻在家有出家之理欣然从之。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阿难。

  什曰。秦言欢喜也。问曰。阿难持佛法藏。即其所闻足知无病。今云何不达。答曰。真实及方便悉是佛语。故二说皆信。又云。阿难亦共为方便也。肇曰。阿难秦言欢喜。弟子中总持第一。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

  生曰。佛而有疾。现去物不远。使得有企仰之情也。而用牛乳者。有遍应从此化故也。

  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

  生曰。未便乞乳。有待然乎。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

  生曰。晨非乞食时。必有以也。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

  生曰。以事对也。

  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

  肇曰。至人举动岂虚也哉。如来现疾之所度。净名致呵之所益。皆别载他经。生曰。于不达者为不应也。

  如来身者金刚之体。

  什曰。小乘人骨金刚。肉非金刚也。大乘中内外金刚一切实满。有大势力无病处故。生曰。如来身无可损若金刚也。

  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

  肇曰。夫痛患之生行业所为耳。如来善无不积。恶无不消。体若金刚。何患之有。生曰。且略示其无病理也。言都无致病之本。而有乐因普会。自应有何疾耶。

  默往阿难。

  肇曰。默然而往。

  勿谤如来。

  肇曰。如来无疾。言疾则谤。生曰。苟云是实为谤佛也。以此言之。无乞乳理故令还去焉。

  莫使异人闻此粗言。

  生曰。病为常近粗之极也。不达闻之必为然矣。

  无令大威德诸天。

  什曰。谓五净居天上别有清净诸天名世间顶。悉十住菩萨所生也。若闻此言则知阿难不达方便而生劣想。故诫言无令得闻。恐此似当时所宜非实言也。

  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

  生曰。彼推已无疾必达佛矣。而此言实病。不亦哂斯语之不得乎。

  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

  什曰。有罗汉名薄拘罗。往昔为卖药师。语夏安居僧言。若有须药就我取之。众竟无所须。唯一比丘小病受一诃梨勒果。因是九十劫生天人中受无量快乐。但闻病名而身无微患。于此生年已九十亦未曾有病。况佛积善无量。疾何由生。问曰。善恶相对报应宜同。五逆重罪一劫受苦。云何一果之善受福无量耶。答曰。罪事重而力微。善事轻而势强。譬有恶蛇将取人食。先吐毒沫在地。人践其上即时昏熟不能起去。然后以气吸之。三宝中作功德亦复如是。初作功德时。其事虽微冥益已深。然然方便引入佛道。究竟涅槃其福乃尽。

  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

  肇曰。转轮圣王随命修短终身无病。生曰。以事推之使人悟也。转轮圣王乃不及欲界诸天。但以人中少福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普胜三界。而有疾哉。

  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

  生曰。推事既尔。必应还去也。苟执不去。非徒佛有斯谤。我等亦受其耻也。

  外道梵志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

  生曰。师不可师之人。便应受此耻辱矣。

  可密速去勿使人闻。

  肇曰。正士闻则谓汝不达。邪士闻则谓佛实有疾。何名为法之良医。身疾不能救。而欲救人心疾乎。生曰。急宜还去也。

  当知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

  什曰。法身有三种。一法化生身。金刚身是也。二五分法身。三诸法实相和合为佛。故实相亦名法身也。

  非思欲身。

  什曰。非肉身即法化身也。非三界之形故过于三界。虽有生灭而无老病众恼十事之患故名无漏。无漏则体绝众为故名无为。形超五道非物之数故曰无数也。肇曰。三界有待之形名思欲身也。法身之义已记之善权。生曰。以向来语当知必如下说也。思欲是妄想之怀致病本也。如来身从实理中来。起不由彼。应有何病耶。

  佛为世尊过于三界。

  生曰。既以思欲为原便不出三界。三界是病之境也。佛为悟理之体超越其域。应有何病耶。言佛为世尊者。以明过于世间也。

  佛身无漏诸漏已尽。

  肇曰。夫法身虚微妙绝常境。情累不能染。心想不能议。故曰诸漏已尽过于三界。三界之内皆有漏也。生曰。虽出三界。容是最后边身犹是漏法。漏法岂得无病哉。佛既过之无复斯漏。何病之有耶。

  佛身无为不堕诸数。

  肇曰。法身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故现身有病。无为故不堕有数。生曰。虽曰无漏或有为也。有为是起灭法。虽非四大犹为患也。佛既以无漏为体。又非有为。何病之有哉。为则有数也。

  如此之身当有何疾。

  生曰。并合四句语也。

  时我世尊实怀惭愧得无近佛而谬听耶。

  肇曰。受使若此。致讥若彼。进退怀愧。或谓谬听也。生曰。近佛而谬。所以应惭也。谬必致罪不得不惧也。得无之言诚是从容之辞。而意在必谬也。

  即闻空中声曰阿难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恶世。

  什曰。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多岁数名由泓。多由泓名为劫。大劫如贤劫比也。大劫中有小劫。多诸恶事总名劫浊。善人既尽淳恶众生众生浊也。除邪见已诸烦恼如三毒等增上重者不以道理能障圣道必入恶趣。如是结使烦恼浊也。除四见已唯取邪见谤无因果罪福及圣道涅槃是名见浊也。大劫初时人寿无量。尔时佛未出世。后受命渐短人寿六万岁。尔时拘留孙佛出世。乃至百二十岁时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自后渐短乃至人寿三岁。百二十岁已下尽名命浊也。弥勒生时小劫更始人寿更长也。

  现行斯法。

  什曰。梵本云贫法。现病行乞等是贫法也。

  度脱众生。

  生曰。解阿难意使得取乳也。实如维摩诘语。但佛应五浊恶世自应尔。

  行矣阿难取乳勿惭。

  肇曰。以其愧惑故空声止之。如居士言。何有无漏之体婴世之患。但为度五浊群生故现斯疾耳。取乳勿惭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生曰。惭迹应在必行矣。故令取乳勿惭也。

  世尊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也是故不任诣彼问疾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四

  菩萨品第四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

  什曰。弥勒既绍尊位。又当于此土而成佛。众情所宗故先命之。弥勒维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维摩虽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弥勒虽大将有为而故辞行或此是分身弥勒非其正体。以此三缘故有致屈之迹也。弥勒不堪便应超命文殊。而兼命余人者。将以一虽不堪众不可抑故。推众求能广命之也。亦欲令各称所闻以尽维摩之美也。肇曰。弥勒南天竺婆罗门姓。出此姓即以为名焉。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五百弟子皆已不任故复命菩萨者。将备显净名难酬德也。生曰。弥勒者婆罗门姓也。虽生兜率为诸天师。犹以本姓称焉。以其亲承佛弟子。使亦宜在众菩萨先也。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

  什曰。是人中说法也。此天以弥勒将上为天师。豫怀宗敬。故常来听法也。

  说不退转地之行。

  什曰。即无生法忍也。维摩诘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记者。良由诸天见弥勒受记。故有补处之尊。遂系心成得。希想受记。故先明无受记。受记必由心生。故寻生以求记。生坏则记亡。故推世以去生也。肇曰。下呵云。实无发心亦无退者。以此而推。似存不退之行以劝发无上之心也。虽曰胜期。犹未免乎累。教迹不泯故致斯呵。然经云。补处大士心无不一。智无不周。应物而动。何阙之有。是由得失同怀修短迭应。利彼而动。无计诸己。故弥勒假有以启始。净名居宗以济终。互为郢匠器彼淳朴。虽复迹同儒墨致教不一。然相成之美实存其中矣。生曰。体如之行不复退转也。弥勒躬有此行而现得受记。今说之者将以引之使见利乐法。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生曰。阿耨多罗者无上也。三藐三者正遍也。菩提者彼语有之此无名也。实则体极。居终智慧也。然有三品。声闻也辟支佛也佛也。二乘各于其道为菩提耳。非所谓菩提也。唯佛菩提为无上正遍菩提也。一生者无复无量生余一生也。有两句义矣。

  为用何生得受记乎。

  生曰。弥勒向说行意以受记引之耳。不为说受记也。而彼生着情。便贪记以有行。斯则复是见菩提可得也。是以维摩诘即推弥勒受记为无。以呵其说行之意。遣彼着也。然后乃更释其见菩提心焉。夫受记者要以四事合成。一一推之皆无也。四事者。一以人受记为主。二以体如为本。三无无量生。四在一生中得佛。交在一生中。而以之受记。要应先推一生也。一生者举八万岁生唯一念现在。余皆过去未来也。故言为用何生得受弥勒记乎。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肇曰。发无上心修不退行受记成道。弥勒致教之本意也。今将明平等大道以无行为因无上正觉以无得为果。故先质弥勒。明无记无得然后大济群生一万物之致以弘菩提莫二之道也。夫有生则有记。无生则无记。故推斥三世。以何生而得记乎。

  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

  肇曰。别推三世明无生也。过去生已灭。已灭法不可谓之生也。生曰。无复有也。

  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

  肇曰。未来生未至则无法。无法以何为生。生曰。竟未有也。

  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肇曰。现法流速不住。以何为生耶。若生灭一时则二相俱坏。若生灭异时则生时无灭。生时无灭则法无三相。法无三相则非有为也。若尽有三相则有无穷之咎。此无生之说亦备之诸论矣。三世既无生。于何而得记乎。生曰。生时已去未始暂停。岂可得于中成佛耶。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肇曰。证无住义也。新新生灭。交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为变乎。生曰。引佛语证不住也。即时者不待变也。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

  什曰。实相常定故名正位。向以因缘明生非真实故无受记。今明生既非真则无生。无生则常定。常定中无受记也。

  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生曰。次推无无量生也。夫无无量生者。体生是无故得之矣。苟体生是无。而无无量生者。无无量生。复何有哉。斯乃为正位者也。正位者永与邪别也。然则既以无无量生为正位者。无有受记。理自明也。以得菩提故有受记。复云无得菩提耳。前推生直推其体。今推无无量生。以正位推之者。生本根于痴爱。是有者之所惑。故宜于外推其体也。无无量生。原在悟理。是得者之所达。自应以正位于内明之也。

  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肇曰。上推有生无记。此推无生亦无记也。无生即七住无相真正法位也。此位为理。无记无成。弥勒于何受一生记乎。生曰。并质之也。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

  肇曰。如虽无生灭。而生灭不异如。然记莂起于生灭。冥会由于即真。故假如之生灭以明记莂之不殊也。生曰。复次推体如也。如生者。体如之时我本无如。如今始出为生也。如灭者。如是始悟中名义。尽菩萨最后心为灭也。夫为得佛之因。既在于始。又在其终。故言为从如生灭得受记耶。别本云从如起灭。什曰。此亦因其所存而遣之也。夫受记要由得如。本未得而今得。似若有起。如起则累灭。亦似有物于如中灭。故先问其起灭以明无起灭。一切人皆如以下更明如理无二无受记也。

  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肇曰。如非不生灭非有生灭。非不生灭。故假以言记。非有生灭。以知无记。生曰。如是悟理之法。故即以明之也。理既已如。岂复有如之生灭哉。苟无生灭。与夫未体者不容有异。何得独以为无上道之因耶。若非因者不得以之受记也。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肇曰。万品虽殊未有不如。如者将齐是非一愚智以成无记无得义也。生曰。复次推人受记也。受记诚非为悟之法。已有体如在前。故复取其所体贴之以事。事既皆如。然后推焉。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肇曰。凡圣一如岂有得失之殊哉。生曰。夫如者无得与不得异也。既无得与不得异。而弥勒得者。是假以不得为得也。若弥勒以不得无得者。一切众生不得便应亦是此得之理矣。然则言众生亦应受记者。以明无弥勒实受记也。二者直二事也。异者二相殊也。其事既二。然后相与为异。故先言不二。后言不异也。已取如事在上。是以释但举如义也。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肇曰。无相之相是菩提相也。生曰。菩提既是无相理极之慧。言得之者。得即是菩提相也。果是其相则非实矣。苟得非实。一切众生亦是此之得理也。所以然者。菩提本无不周。众生即是其相故也。夫授记言得菩提者。悬指之耳。今云弥勒得者。就语之也。既就得时而无得相。岂应悬指有得乎所指。苟已验无为。指理自冥矣。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肇曰。本性常灭。今复何灭也。生曰。既得菩提至于灭度。于灭度中又无灭度也。故复极就其终以验之焉。灭度非慧。事止于灭。故不得如菩提释也。然终既至灭。始灭验矣。始若果灭。终岂灭哉。终苟不灭。众生亦此灭矣。唯验终以悟始者知其然耳。举佛明之者。佛既亲得灭度。又为悟之极。必可以定之也。且佛终日灭度众生。然知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是尽为灭而不灭也。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

  什曰。梵本云诳也。生曰。既无受记。岂得以受记引之耶。若引之以虚为诱诳也。

  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肇曰。平等之道实无发心亦无退者。而以不退之行诱其发心示其美记者何耶。生曰。明不应存行也。于发有退故须不退行耳。既无发退。何用行为。若恶发中有退而须不退行者。犹未免退矣。非所以不退。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肇曰。菩提以寂灭为相。生死同相。而诸天卑生死尊菩提。虽曰胜求更生尘累。宜开以正路令舍分别。曷为示以道记增其见乎。生曰。释诸天见菩提心也。先诃然后教矣。诃以遣着。教以释见。着为咎累。宜以诃遣之。见谓涉理。须以教释之焉。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肇曰。自此下大明菩提义也。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其道虚玄妙绝常境。听者无以容其听。智者无以运其智。辩者无以措其言。像者无以状其仪。故其为道也。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故能幽鉴万物而不曜。玄轨超驾而弗夷。大包天地而罔寄。曲济群惑而无私。至能导达殊方开物成务玄机必察无思无虑。然则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无不为者。其唯菩提大觉之道乎。此无名之法固非名所能名也。不知所以言故强名曰菩提。斯无为之道。岂可以身心而得乎。生曰。若见有菩提可得者则有相情也。苟以相为情者。岂能不以之起身心行乎。若以身心行求菩提者。则求之愈远者也。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什曰。菩提有三所谓罗汉缘觉如来。三人漏尽慧通达无阂乃名菩提。此已下叹菩提真解妙同实相。欲拟心求解亦当如是。亦明菩提即是实相以遣其着也。实相是菩提因亦名菩提也。余句类可寻知也。肇曰。妙会真性灭诸法相。故菩提之道与法俱寂。生曰。既不以相得菩提则无菩提相矣。若不能灭诸相者。岂得以寂灭为体哉。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肇曰。观生于缘。离缘即无观。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肇曰。行生于念。无念故无行也。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

  肇曰。诸见断妄想离乃名菩提也。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肇曰。真道无欲障诸愿求也。

  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

  肇曰。入谓受入可欲。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肇曰。不异三空菩提义也。随顺本相谓之如。故系之以顺。常住不变谓之性也。故系之以住。到实相彼岸谓之际。故系之以至。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什曰。六识对于六尘未始相离。菩提所解出六尘之表。故言离也。肇曰。意与法为二。菩提无心。何法之有哉。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肇曰。无心于等而无不等。故谓若虚空也。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什曰。智慧是菩提知他心也实相是智之因亦名知他心也。肇曰。菩提不有故无生灭。菩提不无故了知众生心也。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肇曰。诸入内外六入也。内外俱空故诸入不会。诸入不会即菩提相也。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肇曰。生死所以合烦恼之所缠。离烦恼故无合。无合即菩提也。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肇曰。外无形色之处。内无可名之实也。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肇曰。菩提无取舍。犹化人之无心也。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

  肇曰。内既常静。外乱无由生焉。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肇曰。性无不净故寂无不善。善寂谓善顺寂灭常净之道也。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肇曰。情有所取故攀于前缘。若离攀缘则无所取也。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肇曰。万法同体是非一致。不异于异者其唯菩提乎。

  无比是菩提无可谕故。

  肇曰。第一大道无有两迳独绝群方。故以无谕。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肇曰。诸法幽远难测。非有智之所知。以菩提无知故无所不知。无知而无不知者微妙之极也。生曰。种种明之者美而咏之也。岂曰为美以发人情矣。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生曰。弥勒先引使乐法。然后维摩诘除其病情。所以得忍也。斯则相与成化。有何屈哉。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

  生曰。托在常出实有以也。

  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

  生曰。城门是人所凑处故得因广化功也。作礼者迹同乡党现修长幼礼也。

  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

  生曰。交从外来。故可寄问以取其来自有从也。

  答我言吾从道场来。

  什曰。以光严心乐道场故。言从道场以发悟其心也。光严虽欲得道场。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为广说万行。万行是道场因。而言道场者是因中说果也。复次佛所坐处。于中成道故名道场。善心道场亦复如是。广积众善故佛道得成。是以万善为一切智地。乃真道场也。肇曰。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光严志好闲独。每以静处为心。故出毗耶将求道场。净名悬鉴故现从外来。将示以真场启其封累。故逆云吾从道场来。从道场来者。以明道无不之场无不在。若能怀道场于胸中遗万累于身外者。虽复形处愦闹迹与事邻。举动所游无非道场也。生曰。得佛之处也。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

  肇曰。会其所求故寻问也。生曰。夫得佛由行。行乃是道之场矣。然寄在地成地有其名耳。既据答于常。是从地来也。又迹在不闇。故复得问何所是以招下答之焉。

  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肇曰。修心进道无乱之境便是道场耳。若能标心为主万行为场不越方寸道自修者乃真道场也。曷为近舍闲境而远求空地乎。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万行之本。坦进道之场也。自此已下备列诸行尽。是修心之闲地弘道之净场也。生曰。以无虚假为怀者必得佛也。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肇曰。心既真直则能发迹造行。发迹造行则事业斯办众行俱举也。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肇曰。既能发行则树心弥深。树心弥深则功德弥增者也。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什曰。道心明正不随异路不错也。肇曰。直心本行转深则变为菩提心也。此心直正故所见不谬。凡弘道者要始此四心。四心既生则六度众行无不成也。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肇曰。施不望报无相行也。夫言有不失。无言无不失有。有无异说而不乖其本者其唯大乘道乎。何则言有以明非无。不言有也。言无以明非有。不言无也。然则万行虽殊以无相为体。无而不无故即有为实。有而不有故施戒为一。然此经前后至于辩列众行有无不同。苟能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也。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肇曰。未有戒具而愿不具者。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阂故。

  肇曰。忍忿则心存怀忿则心阂。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肇云万法弥广。现若目前智慧之能也。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

  肇曰。等心怨亲欲其安乐慈行也。

  悲是道场忍疲苦故。

  肇曰。见苦必赴不避汤炭悲行。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

  什曰。慈虽假想与众生乐乐从慈起。还见其受苦其心悲恻。则入悲心欲令常得此乐。次入喜心。喜心虽是假想而作意欲令常乐。故异于慈心也。复次慈心与乐。喜心直观其得乐其心欢喜耳。肇曰。以己法乐乐彼同悦喜行也。

  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肇曰。夫慈生爱。爱生着。着生累。悲生忧。忧生恼。恼生憎。慈悲虽善而累想已生。故两舍以平等观。谓之舍行也。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肇曰。解脱八解脱也。观青为黄观黄为青。舍背境界从心所观谓之背舍。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什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种。施下人以财。施上人以法施二爱语。爱语复有二种。于下人则以暖言将悦。于上人则以法语慰谕。皆以爱心作爱语也。三利行。利行亦有二种。下人则为设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则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种。同恶人则诱以善法同善人则令增善根。随类而入。事与彼同故名同事也。肇曰。方便起乎弘化。四摄生乎来众焉。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肇曰。闻不能行。与禽兽同听也。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什曰。或以事伏心。或以理伏心。今正观则以无常等观制伏其心也。肇曰。心之性也强梁则观邪。调伏则观正也。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什曰。道品断受生故名舍有为。亦以空空三昧等舍三三昧及一切善法故名舍也。肇曰。三十七品无为之因也。

  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什曰。小乘中说四谛。大乘中说一谛。今言谛是则一谛。一谛实相也。俗数法虚妄。谓言有而更无。谓言无。而更有。是诳人也。见余谛谓言必除我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诳也。今一谛无此众过故不诳人也。从一谛乃至诸法无我是诸法实相。即一谛中异句异味也。由此一谛故佛道得成。一谛即是佛因故名道场也。肇曰。四谛真实无虚诳也。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肇曰。十二缘起因缘相生无穷尽也。悟其所由则智心自明。智心既明则道心自成。然则道之成也乃以缘起为地故即以为道场也。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肇曰。烦恼之实性、众生之无我、诸法之空义。皆道之所由生也。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肇曰。此即是佛所得也。虽则非佛名为场总名为佛佛即道也。上以菩萨行为场。今果中以佛为道。众事为场也。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阂故。

  肇曰。降魔兵而不为所动。游三界而不随其趣。演无畏法音而无难。具佛三十二业而无阙。三明通达而无阂。斯皆大道之所由生也。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一切智故。

  什曰。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以一念则豁然大悟具一切智也。肇曰。一切智者智之极也。朗若晨曦众冥俱照。澄若静渊群象并鉴。无知而无所不知者其唯一切智乎。何则夫有心则有封。有封则有疆。封疆既形则其智有涯。其智有涯则所照不普。至人无心。无心则无封。无封则无疆封疆既无则其智无涯。其智无涯则所照无际。故能以一念一时毕知一切法也。一切智虽曰行标。盖亦万行之一耳。会万行之所成者其唯无上道乎。故所列众法皆为场也。生曰。一念无不知者始乎大悟时也。以向诸行终得此事故以名焉。以直心为行初。义极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处乎。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

  生曰。若行上诸行皆使应诸波罗蜜者。无复生死往来也。然有之者随应出也。出若为应。岂非道场来耶。推向所明。便知其然矣。

  住于佛法矣。

  肇曰。若能应上诸度以化天下者。其人行则游道场。止则住佛法。举动所之无非道场也。生曰。应悟群生为佛义矣。既从行来而理极于斯故云住也。

  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

  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亦名为恶中恶。恶有三种。一曰恶。二曰大恶。三曰恶中恶。若以恶加己还以恶报。是名为恶。若人不侵己。无故加害。是名大恶。若人来供养恭敬。不念报恩而反害之。是名恶中恶。恶中恶魔王。恶最甚也。诸佛常欲令众生安隐。而反坏乱故言甚也。肇曰。波旬秦言或名杀者或名极恶。断人善根因名杀者。违佛乱僧罪莫之大故名极恶也。

  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

  什曰。释是佛弟子。知其不疑故作释形来也。持世不作意观他心故不见也。生曰。魔者害人智慧命之称也。恶中之恶谓之波旬也。夫善恶理隔无相干之道。况乎至善之与极恶得相恼哉。而有其事者。皆大权菩萨托以为化然也。诚以为托要使迹全是也。迹是为何。此虽善交是人。彼虽恶居为天。天可以恶降迹。人亦标善致改。可假之良其不然乎。状若帝释者。帝释是佛弟子。常宗有道。故以其状使持世不觉也。持世迹在沙门。而沙门以化人为体。彼有非法必致教矣。可得因之有女事惑焉。

  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我意谓是帝释。

  肇曰。魔以持世宴静欲乱其心。若现本形恐不与言。故变为释像。时持世不以通观故谓是帝释也。生曰。彼事是帝释也。持世据人言之故可云尔也。

  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

  什曰。憍尸姓也。字摩迦陀。肇曰。憍尸迦帝释姓也。

  虽福应有不当自恣。

  生曰。以供养而来故善之也。从女弦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者复为罪之根也。

  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

  生曰。五欲者五情所欲也。夫用为自恣。宝之必深。若觉其无常。然后能以之求本矣。

  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什曰。若虽有命而不能行道。无异禽兽之命。若于今能不惜身命修行善者。则来世所得命必能修善行道。是名清净之命。非为使生也。肇曰。坚法。三坚法。身命财宝也。若忘身命弃财宝去封累而修道者。必获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烧。劫数终而不尽。故名坚法。以天帝乐着五欲不虑无常故劝修坚法也。生曰。以求善本事也。身既无常。便应运使为善。命既危脆。便应尽以行道。财有五家。便应用为施与。此皆无常所不能坏。谓之坚法也。

  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

  生曰。因其说法故可诡以从善。实欲以女乱之。

  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

  肇曰。持世菩萨时为比丘也。生曰。向教其行施。彼既从之。理应为受。然非所宜。夫施者之怀唯欲人取。故言勿以向语其施要我使受也。言沙门释子者明己理所不应。非苟逆人善也。

  此非我宜所言未讫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

  生曰。因其不觉故复可得托语。以明魔不能隐于己也。斯则力能制之矣。将欲使魔惧有不得不与之迹。固者非虚焉。

  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肇曰。以持世未觉故发其状也。将化诸女故现从其索。我为白衣。应受此女。曷为以与沙门释子乎。生曰。施本唯欲舍物。不应择主。既能行之便应与我。我是受此物者。

  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我。

  生曰。既不能隐于维摩诘。知力必不如。复得发斯念也。

  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

  肇曰。净名神力之所制也。生曰。现尽魔之神力也。

  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

  肇曰。净名以魔迷固故化导之也。生曰。非维摩诘则是持世也。亦可魔自作之耳。

  魔以畏故俯仰而与。

  生曰。权其轻重留女。故当胜自不得去也。

  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什曰。女人从主为心。属魔则受邪教。属菩萨则从道化。故受而诲之。肇曰。在魔故从欲教。在我宜从道教也。生曰。既以与我便属于我。不得不从我教也。

  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复言汝等已发道意。

  生曰。发道意不可苟从于人。故复为说法使其悟。然后为发也。

  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什曰。夫鱼之为性惟水是依。女人之性唯乐是欲。初发道意自厉修善。未能乐也。积德既淳则欣乐弥深。经难不变。履苦愈笃。内心爱乐外无余欢。令其以此自娱。则厌天乐。自此以下列万法者。旨取法中之乐不取法也。肇曰。女人之性唯欲是乐。以其初舍天乐故示以法乐。夫能以弘道为美积德为欣者。虽复经苦履难而不改其美。天地所重无易其欣。以此自娱乐之极也。岂五欲之所存。自此下备列诸行以明超世之道。至欢之所由生也。生曰。入理未深不能无乐。若无有代必思旧乐而退矣。故说法乐以易其昔五欲乐也。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曰乐常信佛。

  生曰。魔天以不信正为本。故令信佛也。夫理本无定。苟能乐之则为乐矣。既乐而恒。又益乐也。

  乐欲听法乐供养众。

  什曰。三宝中生信也。肇曰。信而后悦莫若三宝也。

  乐离五欲。

  什曰。是信戒也。得四信时先信法次信佛后信僧及戒也。问曰。四信云何先信法次信佛后信僧及戒耶。答曰。譬如人重病服药。若病愈则信药妙。药妙必由师则信师也。虽师妙药良要由善看病人则信看病人也。三事虽妙。要由我能消息则信我也。法中四信亦复如是。观实相见谛时烦恼即除则信法妙也。三宝虽妙要行之由我。我戒业清净故累病得除则信戒也。深信四法心常悦豫。可以谐神通性。故非天乐所拟哉。

  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

  什曰。如方便品中说也。肇曰。善恶必察何乐如之。

  乐随护道意。

  什曰。谓能将御无上道心。令不忘失不错乱也。肇曰。将护无上道心令无差失。

  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

  什曰。如羼提比丘。虽割截身体心愈欣乐恬然无变。法中生乐类如此也。

  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

  什曰。世俗慧中不能生乐。要得无漏慧离尘垢则至乐自生也。

  乐广菩提心。

  什曰。令众生同己。无所齐限故言广也。肇曰。彼我兼得谓之广也。

  乐降伏众魔。

  肇曰。众魔四魔也。

  乐断诸烦恼。

  肇曰。诸烦恼众结之都名。

  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严道场。

  肇曰。道场如释迦文佛菩提树下初成道处三千二百里金刚地为场。诸佛各随国土之大小而取场地之广狭无定数也。

  乐闻深法不畏。

  什曰。心无近着。心不邪疑。又能信诸佛有不思议法。故能闻深法心不生畏也。肇曰。乐法之情不深者。闻深法必生畏也。

  乐三脱门不乐非时。

  什曰。功行未满则果不可得。未至而求得是非时行也。肇曰。三脱空无相无作也。缚以之解谓之脱。三乘所由谓之门。二乘入三脱门不尽其极。而中路取证。谓之非时。此大士之所不乐也。

  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阂。

  什曰。我学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学。所习不同名不同学。处同则乐。处异亦夷。其心平等无增减也。肇曰。异我自彼。曷为生恚。非同学外道党也。

  乐将护恶知识乐近善知识乐心喜清净。

  什曰。于诸禅定及实法中清净喜也。肇曰。清净实相真净法也。

  乐修无量道品之法。

  什曰。是上所说之余一切善法也。肇曰。法乐无量。上略言之耳。生曰。始于信终于道品。背随魔所病而明义焉。

  是为菩萨法乐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

  肇曰。先闻空声畏而言与非其真心。故欲俱还。生曰。本不实与故可得唤其还去也。复恐其不去以天宫诱之。夫本同而变反化则易。将女还宫。实在斯也。

  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

  生曰。既已属人不得自在。若欲窃去彼自有力俱不得脱也。答其唤还之语矣。

  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肇曰。已属人矣。兼有法乐。何由而反也。生曰。明已自更有乐不乐五欲乐也。答其以天宫诱之之语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

  什曰。先无真与之心。见维摩诘教化已毕知其不惜。故请之耳。

  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

  肇曰。净名化导既讫。魔知其不吝。故从请也。菩萨之道一切无吝。想能见还也。生曰。女诚不乐天宫故不去。苟主遣之亦不得自在。故还乞之也恐不必得。是以说法也。

  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什曰。居士以女还魔则魔愿具足。故因发愿令众生得法愿具足。此是维摩诘愿也。肇曰。因事兴愿菩萨常法也。以女还魔魔愿具满。故因以生愿。愿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如魔之愿满足也。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

  肇曰。昔在魔宫以五欲为乐。今在菩萨以法乐为乐。复还魔天当何所业耶。生曰。既不复乐于魔宫。当复有理使乐之不耶。

  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

  肇曰。将远流大法之明以照魔宫痴冥之室故说此门也。生曰。以此法门便得乐魔宫也。

  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

  肇曰。自行化彼则功德弥增法光不绝名无尽灯也。

  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肇曰。报恩之上莫先弘道。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

  什曰。从父得。不从非法得。故名父舍也。肇曰。元嗣相承祖宗之宅名父舍焉。

  设大施会。

  什曰。大施会有二种。一不用礼法但广布施。二用外道经书种种礼法祭祀兼行大施。今善德礼法施也。生曰。婆罗门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言已承嫡继业于父舍然也。寄之可以致明法施之大矣。

  供养一切沙门。

  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异学能大论议者。名外道也。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什曰。乞人有三种。一沙门二贵人三下贱。随其所求皆名为乞人也。

  期满七日。

  什曰。是第七日。所以乃至第七方来讥者。欲令其功德满心淳熟也。生曰。本期七日而满也。须满然后呵者。满为功成必恃焉。

  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

  肇曰。天竺大施会法于父舍开四门。立高幢告天下。诸有所须皆诣其舍。于七日中倾家而施。以求梵福。时净名以其俗施既满将进以法施。故先讥其所设以明为施之殊也。生曰。非谓大也。

  当为法施之会。

  生曰。施从理出为法施也。为会谓辨具足也。

  何用是财施会为。

  什曰。见其布施不行随喜而反讥嫌者。施有三种。一财施二心施三法施。以财施人为布施。慈心等心与人乐为心施。说法利人名为法施。亦菩萨所行众善皆为饶益众生。饶益众生有二种。一即时饶益。二为饶益因。此二者皆名法施。今欲令善德行法施心施故去其财施。也。肇曰。夫形必有所碍。财必有所穷。故会人以形者不可普集。施人以财者不可周给且施既不普财不益神。未若会群生于十方而即之本土。怀法施于胸中而惠无不普。以此而会。会无不均。以此而施。施不遗人。曷为置殊方而集近宾。舍心益而独润身乎。生曰。财是有限之物。施从此出。理自不得普而等也。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

  生曰。旨问法施会为大之理也。

  法施会者无前无后。

  什曰。财施不能一时周则有前后。若法施之会一时普至。若一起慈心。则十方同缘。施中之等莫先于此。故曰无前后也。

  一时供养一切众生。

  生曰。佛为真梵天也。行法以供养则祠之矣。终必生其境也。又此为施理无不周亦无不等。无不等者不先于此而后彼也。无不周者能一时与之。

  是名法施之会。

  肇曰。夫以方会人。不可一息期。以财济物。不可一时周。是以会通无际者弥纶而不漏。法泽冥被者不易时而周覆。故能即无疆为一会。而道无不润。虚心怀德而万物自宾。曷为存濡沫之小惠舍夫江海之大益。置一时之法养而设前后之俗施乎。

  何谓也。

  肇曰。群生无际而受化不俱。欲无前无后一时而养者何谓耶。生曰。问为会之方也。

  谓以菩提起于慈心。

  什曰。起慈心也。有三种。凡夫为生梵天。二乘则为求功德。菩萨则为求佛度脱众生。今欲令其为求佛道而起慈心。自此已下随文求义。不必尽类。但令不乖法施耳。肇曰。夫财养养身。法养养神。养神之道存乎冥益。冥益之义岂待前后。经曰。一人出世天下蒙庆。何则群生流转以无穷为路。冥冥相承莫能自反。故大士建德不自为身。一念之善皆为群生。以为群生故愿行俱果。行果则己功立。愿果则群生益。己功立则有济物之能。群生益则有反流之分。然则菩萨始建德于内。群生已蒙益于外矣。何必待哺养启导然后为益乎。菩提者弘济之道也。是以为菩提而起慈心者。一念一时所益无际矣。生曰。施是救物之怀。以四等为主。故先明焉。然要在行实四等也。虚则不成法施会矣慈本所念在彼。理不得偏。不偏念者唯欲普益也。菩提既无不等。又能实益。若以此理为怀。岂虚也哉。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

  什曰。若起悲而不为救物者。乖于悲也。当为救物而起悲心。肇曰。大悲之兴救彼而起。所以悲生于我而天下同益也。生曰。悲本所念在苦欲拔之也。若以实救为悲。悲之大者也。

  以持正法起于喜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则见众生乐故起喜心。今欲令持正法故起喜心。心于法中生喜也。肇曰。欲令彼我俱持正法。喜以之生也。生曰。喜本欣彼得离非法。是意存法也。若以持正法为喜。喜之实者也。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为舍怨亲故行舍心。今欲令其为平等智慧一切舍离以行舍心。复次舍心中唯见众生无分别想。同于无明。欲令其舍心中行智慧也。肇曰。小舍舍于怨亲。大舍舍于万有舍万有者正智之性也。故行舍心以摄智慧。生曰。舍以舍憎爱为怀也。摄智慧慧无不摄也。若以无不摄慧为舍者。舍亦无不舍也。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以化犯戒起尸波罗蜜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

  肇曰。忿生于我。无我无竞。别本云。以无我法起忍。什曰。初行忍时则为我求福。习行既深则忘我而忍。复次若能即我无我则无受苦者。无受苦者故能无事不忍。若以无我行忍则其福无尽。譬如水中生火无能灭尽者也。

  以离身心相。

  什曰。远离有二种。身栖事表名身远离。心无累想名心远离。于身心不着亦名为远离也。

  起毗梨耶波罗蜜。

  肇曰。精进之相起于身心。而云离身心相者。其唯无相精进乎。

  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

  什曰。令其为佛道故以起禅。不为乐及受福。复次梵本中。菩提相亦名寂灭相。当为此相起禅也。肇曰。菩提之相无定无乱。以此起禅。禅亦同相。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什曰。欲令其标心大觉不为名利也。肇曰。在佛名一切智。在菩萨名般若。因果果名也。然一切智以无相为相。以此起般若。般若亦无相。因果虽异名其相不殊也。

  教化众生而起于空。

  什曰。是弃众生法也。当为化众生而起空也。肇曰。存众生则乖空义。存空义则舍众生。善通法相。虚空其怀。终日化众生终日不乖空也。

  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

  什曰。无相则绝为。故诲令不舍也。肇曰。即有而无。故能起无相。即无而有。故能不舍。不舍故万法兼备。起无故美恶齐旨也。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

  什曰。无作不作受生行也。无作则绝于受生。故诲令为示现而起无作也。肇曰。作谓造作生死也。为彼受生者非作生而受生也。是以大士受生常起无作。

  护持正法起方便力。

  什曰。无方便慧则取相。取相则坏正法。有方便慧则无取相。无取相则是持正法。

  以度众生起四摄法。

  肇曰。非方便无以护正法。非四摄无以济群生。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

  肇曰。念佛法僧施戒天六念也。

  于六和敬起质直心。

  什曰。欲令众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业。二以慈心起口业。三以慈心起意业。四若得食时减钵中饭供养上座一人下座二人。五持戒清净。六漏尽智慧。若行此六法则众常和顺无有乖诤。昔有二众共行诤。佛因是说六和敬也。肇曰。以慈心起身口意业为三也。四若得重养与人共之。五持戒清净。六修漏尽慧。非直心无以具六法。非六法无以和群众。群众不和非敬顺之道也。

  正行善法起于净命。

  肇曰。凡所行善不以邪心为命。

  心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人起调伏心。

  肇曰。近圣生净喜。见恶无憎心。

  以出家法起于深心。

  什曰。出家则能深入佛法具行净戒。肇曰。出家之法非浅心所能弘也。

  以如说行起于多闻。

  肇曰。闻不能行非多闻也。

  以无诤法起空闲处。

  什曰。与物无逆又不乖法是名无诤。当为此而起闲居也。肇曰。忿竞生乎众聚。无诤出乎空闲也。

  趣向佛慧起于宴坐。

  肇曰。佛慧深远。非定不趣。

  解众生缚起修行地。

  什曰。谓修禅定道品法也。当为兼解众缚起修行地。不应自为而修行也。肇曰。己行不修安能解彼矣。

  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

  什曰。一切善法分为二业。谓福德慧明业也。六度中前三度属福德。后三度属慧明。二业具足必至佛道。譬如两轮能有所至。福德业则致相好净土诸果报也。慧明业得一切智业者也。

  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

  肇曰。大乘万行分为二业。以智为行标故别立智业。诸行随从故总立德业。凡所修立非一业所成。而众经修相净土系以德业。知念说法系以智业。此盖取其功用之所多耳。未始相无也。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

  肇曰。决定审理谓之智造心分别谓之慧。上决众生念定诸法相然后说法。故系之以智。今造心分别法相令入一门。故系之以慧也。别本云。智业慧业。什曰。二业中慧明胜。故有二种分别。内自见法名为慧。外为众生知其心相决定不疑而为说法名为智也。

  断一切烦恼。

  什曰。即慧明业也。

  一切障阂。

  什曰。还总福德慧明二业。二业具则罪阂悉除。下二句亦总二业也。

  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

  肇曰。无善不修故无恶不断也。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什曰。佛法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出世者名为助佛道法也。肇曰一切智慧即智业也。一切善法即德业也。助佛道法大乘诸无漏法也。智德二业非有漏之所成。成之者必由助佛道法也。生曰。若尽以一切智慧一切善法为助佛道之法者。法施会必办矣。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

  肇曰。若能备上诸法。则冥润无涯。其为会也不止一方。其为施也不止形骸。不止形骸故妙存济神。不止一方故其会弥纶。斯可谓大施。可谓大会矣。

  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

  生曰。无不与大之极。

  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什曰。若行财施但名施主不名福田。若行法施亦名施主又名福田。肇曰。福田。谓人种福于我。我无秽行之稊稗。人获无量之果报。福田也。生曰。施主易。受施难也。要当德必能福然后是耳。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

  什曰。既用其礼法。亦以其有福德智慧故以为坐之宗主也。

  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时心得清净。

  肇曰。心累悉除得清净信也。

  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直百千以上之。

  生曰。七日施而此物在者。最所重也。而以上维摩诘者。现崇法施情也。

  不肯取。

  什曰。本来意为说法故。亦为讥财施故。怀此二心。所以不受者也。

  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

  肇曰。上直进以法施。未等致施之心。故施极上穷下。明施心平等。以成善德为施之意也。

  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

  什曰。以彼佛威德殊胜国土清净。将欲发起众会令生胜求。故先奉施后使其见也。

  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

  什曰。为善德现将来果报如此之妙也。

  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生曰。分作二分者欲以明等也。现神力验法施也。

  变成四柱宝台。岂财施能为之乎。是法施会然也。故能无不周耳。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

  什曰。施佛以地胜故心浓。施贫以地苦故悲深。是以福田同相致报一也。

  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肇曰。若能齐尊卑一行报以平等悲而为施者。乃具足法施耳。生曰。用心如此非财之施也。乃所以具足法施会也。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肇曰。三万二千菩萨皆说不任之缘。文不备载之耳。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五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

  肇曰。文殊师利秦言妙德。经曰。已曾成佛名曰龙种尊也。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

  什曰。言乃超出我上。岂直诸贤。此盖深往之情耳。岂其实哉。肇曰。三万二千何必不任。文殊师利何必独最。意谓至人变谋无方隐显殊迹。故迭为修短应物之情耳。孰敢定其优劣辩其得失乎。文殊将适群心而奉使命。故先叹净名之德以生众会难遭之想也。其人道尊难为酬对。为当承佛圣旨行问疾耳。

  深达实相。

  肇曰。实相难测。而能深达。

  善说法要。

  什曰。此文不便。依经本应言以要言说法。谓能简要之言折繁理也。肇曰。善以约言而举多义。美其善得说法之要趣也。

  辩才无滞智慧无阂。

  肇曰。辞辩圆应而无滞。智慧周通而无阂。

  一切菩萨法式悉知。

  什曰。谓神通变化诸威仪也。

  诸佛秘藏无不得入。

  什曰。如密迹经说身口意是也。肇曰。近知菩萨之仪式。远入诸佛之秘藏。秘藏谓佛身口意秘密之藏。

  降伏众魔。

  肇曰。众魔四魔。

  游戏神通。

  什曰。神通变化是为游引物。于我非真故名戏也。复次神通虽大。能者易之。于我无难。犹如戏也。亦云。于神通中善能入住出自在无碍。肇曰。游通化人。以之自娱。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肇曰。穷智用尽权道故称度也。

  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肇曰。其德若此。非所堪对。当承佛圣旨然后行耳。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

  什曰。余声闻专以离苦为心。不求深法故不同举耳。五百弟子智慧深入乐闻深法。所以俱行也。

  百千天人皆欲随从。

  肇曰。大士胜集必有妙说故率欲同举也。

  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

  肇曰。庵罗园在城外。净名室在城内也。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

  什曰。将欲明宗故现空相以发兴也。尽敬致供必称其所安。以文殊乐虚静故应之以空也。生曰。发斯念者因以空室。示有虚纳之怀。有去故空。密在用标宗致也。现神力者念之使也。

  及诸侍者。

  生曰。为妨已陪侍者须别将。又以明体夫宗致无舍群生之怀。苟不弃之莫非皆侍矣。

  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肇曰。现病之兴。事在今也。空室去侍以生言端。事证于后。唯置一床借座之所由也。生曰。众多室小。虽床亦妨。且坐卧行立本随人体所宜须之便设。何必在豫。以此去之。岂曰不延。乃所以有客故尔而实设之待须者。将现神力以表说理之功。功既非测。以验所说是实。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生曰。见之者得其旨也。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

  什曰。若默然无言。以宾主不谐。赞言善来者欲明宾来得会。主亦虚受也。

  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肇曰。将明法身大士举动进止不违实相。实相不来。以之而来。实相无见以之相见。不来而能来。不见而能见。法身若此。何善如之。生曰。既以体理为怀。来则旌其为不来相之来矣。有不来相之来者善之极也。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

  生曰。如是者谓前理尔也。若者设使来不能自表于不来。既来不复更来。来为不来相居然显矣。体之无功。我何有善哉。

  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

  生曰。来本生于不来来者尚无所从而来。况来者可得更来耶。以去对来相明也。

  所可见者更不可见。

  肇曰。明无来去相成净名之所善也。夫去来相见皆因缘假称耳。未来亦非来。来已不更来。舍来已未来。复于何有来去。见亦然耳。其中曲辩当求之诸论也。生曰。已备前文故不复广之也。

  且置是事。

  肇曰。虽贪微言而使命未宣。故且止其论而问疾矣。

  居士是疾宁可忍不。

  什曰。若病重难忍则废其道业也。问疾轻重宁可忍不也。

  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

  什曰。外道经书唯知有三大病不知地大。佛法中说四大病。病之所生生于四大增损。四大增损必自有因而然。故问其因起也。

  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肇曰。使命既宣。故复问疾之所由生也。是病何因而起。起来久近。云何而得灭乎。生曰。作问实疾之迹以求假病之意也。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道融曰。众生受痴故有爱。有爱故受身。受身则病。以彼病故则我病生矣。众生有病而我病生者。明为物故生毗摩为物来久故知不近也。下言彼病灭则我病灭。明其起病不齐限众生也。新学菩萨未能久处生死为一切起病。故明大士旷怀处疾。推其前际以发心为始。寻其后际则与众生俱灭。新学闻之局心自旷。病生灭二句言虽在病意在明悲。故但说病生灭久近。久近既明则大悲自显。是以先答生灭后答大悲起也。此集以明宗为本。而先说大悲者。有二门入佛法。一大悲二智慧。阶浅至深。弘之有渐。故先说大悲后说实相也。什公作空解云。痴无前际。无前则亦无中后。病亦如是无久近也。此中不似有空义。故别记私通如上。肇曰。答久近也。菩萨何疾。悲彼而生疾耳。群生之疾痴爱为本。菩萨之疾大悲为源。夫高由下起。疾因悲生。所以悲疾之兴出于痴爱。而痴爱无绪莫识其源。吾疾久近与之同根。此明悲疾之始。不必就己为言也。生曰。夫现疾之意欲拔众生无始痴爱尽其无穷之源。虽我今生而实无我今生。意存彼昔义。乃是彼昔病。然则病起于有痴爱之时。非适今也。不以一切言之者。今答病久义不在普故也。然泛云痴爱普亦在其中矣。又不以众生言之者。菩萨无复痴爱。居然有属故也。

  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肇曰。答灭也。大士之病因彼生耳。彼病既灭吾复何患。然以群生无边痴爱无际。大悲所被与之齐量。故前悲无穷。以痴爱为际。后悲无极。与群生俱灭。此因悲所及以明悲灭之不近也。生曰。痴爱是众生染病之源。源尽其病亦除也。菩萨之病本在于此。而彼病既愈得无灭乎。又菩萨病以泛济为主。众生有不蒙者。彼自不应从。化非有偏也。然则虽曰一人病愈菩萨便愈。乃所以是一切众生得不复病然后菩萨病灭也。以众生言之者。菩萨友亦有病。不得不以别之也。

  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

  肇曰。夫法身无生况复有形。既无有形病何由起。然为彼受生不得无形。既有形也不得无患故随其久近与之同疾。若彼离病。菩萨无复病也。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

  生曰。问本在前。今答居后。故称之焉。不先答者。其病之因以生灭而显故也。

  菩萨病者以大悲起。

  肇曰。菩萨之疾以大悲为根。因之而起答初问也。生曰。自非大悲病不妄起也。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

  肇曰。空室之兴事在于此。问室何空又无侍者。无侍者后别答。生曰。问疾既毕次问室空意也。夫人所住自应有资生之物。而今廓然。其故何耶。又凡病者理必须侍。亦莫知其所。复何在乎。并问二事者。以侍者在空而别故也。

  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肇曰。平等之道理无二迹。十方国土无不空者。曷为独问一室空耶。生曰。有今可得而去。居然非实。以明诸佛国土虽若湛安然亦空矣。诸佛国者有佛之国也。举此为言者。良以佛得自在尚不能使己国为有。况余事乎。亦以是人情所重故标为悟端也。

  又问以何为空。

  什曰。室中以无物为空。国土复以何理为空耶。肇曰。室以无物为空。佛土以何为空。将辩毕竟空义。生曰。犹存国安为有。不悟同此所无。然居言其同。以何独得之耶。

  答曰以空空。

  什曰。无以无物故。空以国土性空。即是毕竟空故空也。肇曰。夫有由心生。心因有起。是非之城妄想所存。故有无殊论纷然交竞者也。若能空虚其怀冥心真境。妙存环中有无一观者。虽复智周万物。未始为有。幽鉴无照。未始为无。故能齐天地为一旨而不乖其实。镜群有以玄通而物我俱一。物我俱一故智无照功。不乖其实故物物自同。故经曰。圣智无知以虚空为相。诸法无为。与之齐量也。故以空智而空于有者。即有而自空矣。岂假屏除然后为空乎。上空智空。下空法空也。直明法空。无以取定故内引真智外证法空也。生曰。上空是空慧空也。下空是前理空也。言要当以空慧然后空耳。若不以空慧终不空也。岂可以我谓为不空哉。

  又问空何用空。

  什曰。若法性自空则应直置而自空。诸贤圣复何用空慧空诸法耶。肇曰。上空法空。下空智空也。诸法本性自空。何假智空然后空耶。生曰。若理果是空。何用空慧然后空耶。自有得解之空慧。此空即是慧之所为。非理然也。何可以空慧然后空便言理为空哉。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什曰。上空是空慧也。下空是法空也。虽法性自空不待空慧。若无空慧则于我为有。用此无分别空慧故得其空则于我为空也。肇曰。智之生也起于分别。而诸法无相故智无分别。智无分别即智空也。诸法无相即法空也。以智不分别于法即知法空已矣。岂别有智空假之以空法乎。然则智不分别法时。尔时智法俱同一空无复异空。故曰以无分别为智空故智知法空矣。不别有智空以空法也。生曰。向言空慧者。非谓分别作空之慧也。任理得悟者耳。若以任理为悟而得此。然后空者。理可不然乎哉。

  又问空可分别耶。

  什曰。问解空慧也。向虽明空慧不见空有分别。未明慧体空无分别。故问此空慧可分别耶。肇曰。上以无分别为慧空故。知法空无复异空。虽云无异而异相已形。异相已形则分别是生矣。若知法无异空者。何由云以无分别为智空故知法空乎。故问智空法空可分别耶。智法俱空故单言一空则满足矣。生曰。即空之言。空似有相。有相便与余事分别也。空苟分别而慧不分别者。则空与慧异矣。空既异慧。复不从慧来也。

  答曰分别亦空。

  什曰。慧异于空则是分别。虽有分别其性亦空也。肇曰。向之言者有分别于无分别耳。若能无心分别而分别于无分别者。虽复终日分别而未尝分别也。故曰分别亦空。生曰。夫言空者。空相亦空。若空相不空。空为有矣。空既为有。有岂无哉。然则皆有而不空也。是以分别亦空然后空耳。

  又问空当于何求。

  肇曰。上因正智明空。恐惑者将谓空义在正不在邪。故问空义之所在。以明邪正之不殊也。生曰。言之诚已尽。然而惑者犹未能全信。故复请效斯语以悟之焉。前推理实为空极。分别亦空。空则无相矣。若果以无相空为实者。于何求之得其然耶。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什曰。上明毕竟空则无法不空。然造心求解要必有津。求津之要必有所惑。惑之所生生于见异。异之甚者莫过邪正。邪正之极莫过于此。故问于何求。而答以二法也。肇曰。夫邪因正生。正因邪起。本其为性。性无有二。故欲求正智之空者。当于邪见中求。生曰。夫以相为怀者。极不出六十二见。见则邪矣。而此中无空。空不然乎。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生曰。若六十二见以存相为邪者。复于何求得其然邪。

  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肇曰。舍邪见名解脱。背解脱名邪见。然则邪解相靡。孰为其原。为其原者一而已矣。故求诸邪见当本之解脱也。生曰。解脱者解脱结缚也。若存相不邪。不可去矣。而解脱中无之者。故知诸见理必然也。言诸佛者明妙必同。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生曰。若诸佛解脱解脱结缚者。复于何求得其然耶。

  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肇曰。众生心行即缚行也。缚行即解脱之所由生也。又邪正同根解脱一门。本其真性未尝有异。故求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也。生曰。心行者不从理为怀也。怀不从理者缠缚生死不相出也。若一切众生心行中都无解脱者。故知解脱解脱之也。心行亦六十二见耳。但其为义不同故取之有彼此。若无以明诸佛解脱为解脱结缚。犹未足以验六十二见为邪。若无以明六十二见为邪。亦不足以验空之为实。是以次请问则明矣。别本云。六十二见诸佛解脱众生意行。什曰。二见有之根邪之极也。解脱有之终正之妙也。众生意行二见之中也。此三聚法众情所滞决定见其异也。夫取相兴惑因兹而起。反迷求宗亦必至于此。三性同致故展转相涉者也。

  又仁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

  肇曰。世之侍者唯恭己顺命给侍所须谓之侍者。菩萨侍者以慢己违命违道者同其大乖和以冥顺侍养法身谓之侍者。所以众魔异学为给侍之先也。

  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

  生曰。魔乐生死则住其中矣。若不就化永与之乖。岂得使悟有宗、理乎。

  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什曰。言不见其有异相也。肇曰。魔乐着五欲不求出世。故系以生死。异学虽求出世而执着己道。故系以邪见。大士观生死同涅槃。故能不舍。观邪见同于正见。故能不动。不动不舍故能即之为侍也。生曰。亦不舍诸见也。魔与外道是背理之极。而得其宗已。自此以外复何言哉。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

  什曰。即事而观若无病而云有。又未见其相故求其相也。肇曰。既知病起之所由复问由生之疾相也。四百四病各有异相。大悲之疾以何为相乎。将明无相大悲。应物生病者虽终日现疾终日无相也。生曰。问疾之状应在空前。前以答依实妨问空意。又空义既明。其状乃显故也。

  维摩诘言我病无形不可见。

  肇曰。大悲无缘而无所不缘。无所不缘故能应物生疾。应物生疾则于我未尝疾也。未尝疾故能同众疾之相而不违无相之道。何者大悲无缘。无缘则无相。以此生疾疾亦无相。故曰我病无形不可见也。生曰。病是形。理有必可见。而无其实故言尔也。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什曰。上答无形不可见。即是说毕竟空也。就言亦似是有病不见。故生此问耳。肇曰。或者闻病不可见。将谓心病无形故不可见。或谓身病微细故不可见。为之生问也。病于身心与何事合而云不可见乎。生曰。夫身为受病之本。心为觉痛之主。病或合之为无形矣。故假兹以问。乃致明病无所寄然后尽无形也。

  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

  什曰。无身故无病也。

  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什曰。心无真实故无病也。肇曰。身相离则非身。心如幻则非心。身心既无。病与谁合。无合故无病。无病故不可见也。生曰。身本殊表故言离相也。心动无方故言幻也。身心既无。何所合哉。

  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

  什曰。此将明病所由起。病所由起不以一事。必由四大假会而生。假会而生则病无自性。病无自性则同上不可见也。此虽明病所因起。乃明所以无病也。肇曰。身之生也四大所成。上总推身。今别推四大曲寻其本也。生曰。身心本是四大合之所成。身心可无四大或有。而四大各起百一诸病。便可是之故无形也。复得寄斯为问以明因四大有病无实形矣。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

  肇曰。四大本性自无患也。众缘既会增损相克患以之生耳。欲言有病本性自无。欲言无病相假而有。故病非地亦不离地。余大类尔也。

  而众生病从四大起。

  生曰。实因之也。

  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肇曰。四大本无病亦不有。而众生虚假之疾从四大起。故我以虚假之疾应彼疾耳。逆寻其本彼我无实。而欲观其形相。何耶。生曰。亦是因之而非实病。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谕有疾菩萨。

  肇曰。慰谕有疾应自文殊。而逆问净名者。以同集诸人注心有在。又取证于疾者。乃所以审慰谕之会也。此将明大乘无证之道以慰始习现疾菩萨故生此问也。生曰。夫慰谕有疾本是无疾所为。维摩诘既能无之。故次以问焉。虽为菩萨而未免病者。不能不为病所苦。以之恋生而畏死也。苟有恋生畏死之情。必以增生死也。是以同道之体宜相慰谕。慰谕之方除其此怀。此怀若除生死。几乎息矣。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

  什曰。凡有三种法。谓世间法出世间法观无常而厌身者是声闻法。着身而不观无常者是凡夫法也。观无常而不厌身者是菩萨法。今为病者说菩萨法。以此处病则心不乱也。肇曰。慰谕之法应为病者说身无常去其贪着。不应为说厌离令取证也。不观无常不厌离者凡夫也。观无常而厌离者二乘也。观无常不厌离者菩萨也。是以应慰谕初学令安心处疾以济群生不厌生死不乐涅槃。此大士慰谕之法也。生曰。夫恋生者是爱身情也。情既爱之无有厌己。苟曰无常岂可爱恋哉。若能从悟。不期遣惑而惑自亡矣。亡乎惑者无复身也。虽已亡惑无身。终不掇理。于理不掇必能穷之。穷理尽性势归兼济。至于在惑之时。固应患惑求通。求通之怀必以无常厌身。然则厌身出于在惑。非理中怀也。

  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

  生曰。理若无常则以失所爱致恼。曲辩之。八苦之聚尤不可恋也。向在惑以无常厌离。今亦取苦乐涅槃乐。就理为言。岂得然乎。

  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

  生曰。凡爱身者起于着我。苟是无常而苦。岂有宰之者乎。若无宰于内。复何以致恋哉。亦据其患惑人用之独善而已。既在悟怀谓之教导也。

  说身空寂。

  什曰。随其利钝故说有广略。譬如大树非一斧所倾。累根既深非一法能除。或有虽闻无常谓言不苦。则为说苦。既闻苦便谓有苦乐之主。故说无我及空也。

  不说毕竟寂灭。

  肇曰。虽见身苦而不乐涅槃之乐。虽知无我不以众生空故阙于教导。虽解身空而不取涅槃毕竟之道。故能安住生死与众生同疾。是以慰谕之家宜说其所应行。所不应行不宜说也。生曰。既无能为宰。我身何有耶。若不有身。恋复从何生乎。所言空寂明无实耳。非谓无也。然此四句皆随义作次。理尽兼矣。

  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

  什曰。利根者闻上四句则能处疾不乱。自此已下便为钝根者也。说近切之言谕其心也。今日之病必由先罪故教令悔先罪也。既言有先罪。则似罪有常性入于过去。故为说不入过去去其常想也。肇曰。教有疾菩萨悔既往之罪。往罪虽系人。不言罪有常性从未来至现在从现在入过去也。生曰。夫恋生畏死者恐有罪故也。若能改而悔之则出其境矣。复何畏哉。是以教悔前罪以除其畏也。此则据缘故耳。不言有实。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

  什曰。令其推己而悲物也。当念言。我今微疾苦痛尚尔。况恶趣众生受无量苦也。肇曰。劝疾者推己之疾愍于他疾也。生曰。我有智慧犹有疾苦。况乃不达者乎。推己愍彼。是兼济之怀。岂得自畏死焉。

  当识宿世无数劫苦。

  生曰。无数劫来经苦无量。如何一旦忽忘之耶。

  当念饶益一切众生。

  什曰。无数劫来受苦无量。未曾为道。为道受苦必获大利。既以此自谕。又当念饶益众生令得此利也。肇曰。当寻宿世受苦无量。今苦须臾。何足致忧。但当力励救彼苦耳。生曰。念欲饶益一切众生者方入生死不得有畏也。

  忆所修福。

  什曰。外国法从生至终所作福业一一书记。若命终时傍人为说令其恃福心不忧畏也。肇曰。恐新学菩萨为疾所乱。故劝忆所修福悦其情也。生曰。若有福者所生必胜。有何畏哉。

  念于净命。

  什曰。净命即正命也。自念从生至今常行正命必之善趣。吾将何畏也。肇曰。勿为救身疾起邪命也。邪命谓为命谄饰。要利存生也。生曰。行善之时本为得道度世。未始求利衣食。尚不畏为生死所牵。况罪苦者乎。

  勿生忧恼。

  生曰。忧之无益。徒以致恼耳。

  常起精进。

  什曰。虽身逝命终而意不舍也。生曰。因病致懈。懈乃愈生其忧。勤与命竞。恒患不至。岂复容恼哉。

  当作医王疗治众病。

  什曰。令其因疾发弘誓。如是诸病无能救者。当作法医疗众病也。肇曰。当为大法医王疗治群生之疾。自疾何足忧乎。生曰。唯当勤求疗方以兼一切。勿起忧恼。徒苦而无益也。

  菩萨应如是慰谕有疾菩萨令其欢喜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肇曰。上问慰谕之宜。今问调心之法。外有善谕内有善调。则能弥历生死与群生同疾。辛酸备经而不以为苦。此即净名居疾之所由也。将示初学处疾之道故生斯问也。生曰。夫心为事驰无恶不作。譬犹放逸之马难可禁制。是以波流生死莫出其境。将欲自拔要在伏而调之。调伏之方必有道也。譬犹调马以埒。岂能不从。既得其道然后伏矣。而菩萨未免乎疾者。必为病切所牵愈难制也。故复问之尔焉。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

  生曰。苟为病切所牵不得不推病理也。病理是无。何能牵我哉。夫从缘起者已自非有。况乎惑想颠倒所生者哉。

  无有实法谁受病者。

  肇曰。处疾之法要先知病本。病疾之生也皆由前世妄想颠倒。妄想颠倒故烦恼以生。烦恼既生不得无身。既有身也不得无患。逆寻其本。虚妄不实。本既不实谁受病者。此明始行者初习无我观也。生曰。又无所病也。既无所病。病又无矣。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

  什曰。四大是身之本。本既无主故身亦无我也。

  身亦无我。

  肇曰。释无我义也。四大和合假名为身耳。四大既无主。身我何由生。譬一沙无油聚沙亦无也。主我一物异名耳。生曰。夫计我者或即以身为我。或谓身中有我也。今推身为理。唯以四大合成无复别法。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四大四矣我则一矣。苟云处中为主之矣。然其无主则我无中矣。身为一也我亦一也。苟云即是身是之也。然无我则我不即也。我果是无。何所病哉。

  又此病起皆由着我。

  什曰。病起有一事。一者由过去着我广生结业。结业果孰则受于苦。二者由现在着我心恼。着我心恼故病增也。

  是故于我不应生着。

  肇曰。我若是实。曷为生病。生曰。复原此病本空。而有病者皆由着我起也。若能于我不着。病何有哉。

  既知病本。

  什曰。着我是也。

  即除我想及众生想。

  什曰。此三者事同而义异耳。肇曰。病本即上妄想也。因有妄想故现我及众生。若悟妄想之颠倒则无我无众生。生曰。既知病由着我而起。便应即除之也。众生虽即是我。而将欲推众法合中无我。故以帖之征现此义焉。

  当起法想。

  什曰。此假法以遣我。犹人养此怒以灭彼怒也。肇曰。我想患之重者。故除我想而起法想。法想于空为病。于我为药升降相靡故假之以治也。生曰。除之为何。教起法想。起法想者非谓着法也。

  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

  生曰。众法者阴界入也。合成身者明其为因也。言但者因中无我也。

  起唯法起灭唯法灭。

  肇曰。释法想也。五阴诸法假会成身。起唯诸法共起。灭唯诸法共灭。无别有真宰主其起灭者也。既除我想唯见缘起诸法故名法想。生曰。起灭者是果也。言唯者果中亦无我也。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

  生曰。此下二句又明因果即非我也。众法合成之时相缘而起。相缘起者不能不相起。非能相起也。若能相起者必有相起之知。而所知在彼不在于己。反覆为相知矣。是即自在为我义焉。

  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

  肇曰。万物纷纭。聚散谁为。缘合则起。缘散则离。聚散无先期故法法不相知也。生曰。从缘起者亦不能不从起。非能从他起也。若能从起者必有从起之知。而所知在己不在于彼。故无相知之义也。是亦自在为我义焉。

  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

  什曰。向以法遣我。自此以下以空遣法也。

  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是即大患我应离之。

  肇曰。法想虽除我。于真犹为倒。未免于患故应离之。生曰。夫以法想除我想者。岂复有法生着也哉。有于言迹生惑故次除之。又兼得对明以尽其义焉。

  云何为离离我我所。

  肇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若离我我所则无法不离。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诸法皆以为我之所有。我之所有是对我之法。我既已无所有岂独存乎。

  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

  生曰。向直云二事耳。今言要当离二事相对为二然后是离也。

  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

  肇曰。有我我所则二法自生。二法既生则内外以形。内外既形则诸法异名。诸法异名则是非相倾。是非相倾则众患以成。若能不念内外诸法行心平等者。则入空行无法想之患。内外情尘也。生曰。内者我也。外者一切法也。此则相对为二矣。谓不念之行于平等为离也。

  云何平等谓我等涅槃等。

  肇曰。极上穷下齐以一观乃应平等也。生曰。涅槃虽非无。是表无之法也。故于外法中指举此一事以对我明等也。

  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

  肇曰。即事无不异。即空无不一。

  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

  生曰。名下无实。

  如此二法无决定性。

  肇曰。因背涅槃故名吾我。以舍吾我故名涅槃。二法相假故有名。生本其自性性无决定。故二俱空也矣。生曰。无定尔也。

  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

  生曰。亦以言迹除之也。义以粗妙故云尔也。

  空病亦空。

  什曰。上明无我无法而未遣空。未遣空则空为累。累则是病。故明空病亦空也。肇曰。群生封累深厚不可顿舍。故阶级渐遣以至无遣也。上以法除我。以空除法。今以毕竟空空于空者。乃无患之极耳。生曰。空理无病。病有空耳。就病言之故谓空为病也。

  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

  什曰。受谓苦乐舍三受也。若能解受无受。则能为物受生而忍受三受也。生曰。诸受者谓三受也。既观病空三受皆无也。能无三受者三受自除也。非是欲舍故有入受为化之情焉。

  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

  肇曰。善自调者处有不染有。在空不染空。此无受之至也。以心无受故无所不受。无所不受故能永与群生同受诸受。诸受者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也。佛法未具众生未度不独灭三受而取证也。生曰。据患受之情欲求无灭之者。必取其足能除患之处以为妙极。不复希尽理也。是则证明无义。中道而止矣。

  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

  什曰。我功德智慧之身尚苦痛如是。况恶趣众生受苦无量耶。即起悲心志拔苦也。生曰。向有入受为化之情。是大悲心也。大悲为何。设身有苦以念恶趣众生而拔济之。前虽观病空正可使情不惑苦。未得便实无之。若久观理明后生则无矣。是以言设身有苦也。以念恶趣众生者。言我在人中有福。又资智慧之明犹尚有苦如是。况三恶道中无福慧者。但念恶趣者。夫在生死皆不免之。故以为发大悲之缘矣。

  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

  肇曰。要与群生同其苦乐也。生曰。自非调伏则不免三恶道矣。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什曰。谓妄见者所见常乐净等法也。所以言无者。不以有乐净法而以无除之。直为除妄想病耳。无法可除故能处之不除其法也。生曰。调伏除其所惑之有。不除法有也。

  为断病本而教导之。

  肇曰。诸法缘生聚散非己。会而有形。散而无像。法自然耳。于我何。患之生者由我妄想于法自为患耳。法岂使我生妄想乎。然则妄想为病本。法非我患也。故教导之兴但除病本不除法也。生曰。病本断然后病除也。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

  生曰。所取之相为攀缘也。有者彼有之矣。

  从有攀缘则为病本。

  什曰。上说菩萨自寻病本以理处心。故能处疾不乱。今明为断众生病故推其病原。然后应其所宜耳。机神微动则心有所属。心有所属名为攀缘。攀缘取相是妄动之始病之根也。肇曰。攀缘谓妄想微动攀缘诸法也。妄想既缘则美恶已分。美恶既分则憎爱并炽。所以众结烦于内万疾生于外。自慈以往巧历不能记。本其所由微想而已。故曰攀缘为本。生曰。向言有之。今言始有也矣。

  何所攀缘谓之三界。

  肇曰。明攀缘之境也。三界外法无漏无为。其法无相。非是妄想所能攀缘。所能攀缘者三界而已耳。生曰。三界之法耳。非实理也。

  云何断攀缘。

  肇曰。既知其根。何由而断。

  以无所得。

  生曰。以无所得理断之也。

  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肇曰。所以攀缘。意存有取。所以有取。意存有得。若能知法虚诳无取无得者。则攀缘自息矣。

  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

  生曰。二见无所得也。

  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肇曰。内有妄想外有诸法。此二虚假终已无得。生曰。二见本以得内外法为怀。智慧观之理无内外。然后二见不复得内外也。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

  生曰。菩提以实济为道。菩萨若能如是。虽未得之便是有矣。

  若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慧利。

  肇曰。若能善调其心不怀异想。而永处生死断彼苦者。是菩萨菩提之道。若不能尔。其所修行内未足为有慧外未足为有利也。生曰。无慧利于物也。

  譬如胜怨乃可为勇。

  生曰。己及所亲皆无复怨也。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

  生曰。菩萨念众生如亲无异。若不除其老病死怨。便是己怨亦不除矣。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什曰。解病非真故能处之不乱也。言若以病为真有。则病不可除。众生无边病亦无尽。无尽之病其性实有云何可度。即时迷乱心生退转。若病非真易可除耳。悲心即生弘誓兼济也。生曰。又以此念起大悲心也。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者。言己已达也。众生病亦非真非有者。云彼不悟也。是欲教之令知此法也。然其起大悲之怀。已自备于前文。故今但明念而已矣。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

  什曰。谓未能深入实相。见有众生心生爱着。因此生悲名为爱见大悲。爱见大悲虚妄不净。有能令人起疲厌想故应舍离也。肇曰。若自调者应先观己病及众生病因缘所成虚假无实。宜以此心而起悲也。若此观未纯见众生爱之而起悲者名爱见悲也。此悲虽善而杂以爱见有心之境。未免于累故应舍之。生曰。作上二观起大悲之时。若于观中有爱念心。又见众生而欲拔济之者。为爱见大悲也。

  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

  什曰。心本清净无有尘垢。尘垢事会而生。于心为客尘也。

  而起大悲。

  肇曰。心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菩萨之法要除客尘而起大悲。若爱见未断则烦恼弥滋。故应舍之。生曰。爱见是惑想所起为客尘也。除之乃可以起大悲者矣。

  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

  什曰。若因爱生见悲者有疲厌也。

  若能离此无有疲厌。

  生曰。若以爱拔之增必舍焉。既见而无除。能尽化哉。

  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

  什曰。若能除爱见。即弃舍结业受法化生。自在无碍也。肇曰。夫有所见必有所滞。有所爱必有所憎。此有极之道。安能致无极之用。若能离此。则法身化生无在不在。生死无穷不觉为远。何有爱见之覆疲厌之劳乎。生曰。在在生者无疲厌故也。岂为爱见所覆然耶。

  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

  肇曰。爱见既除法身既立则所生无缚。亦能解彼缚也。生曰。大悲既不为爱见所覆而生者。不复于生缚也矣。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

  肇曰。将因缚解释内调之义也。

  贪着禅味是菩萨缚。

  什曰。贪着禅味有二障。障涅槃及菩萨道也。肇曰。三界受生二乘取证皆由着禅味。所以为缚。生曰。贪报行禅则有味于行矣。既于行有味报必惑焉。夫惑报者缚在生矣。

  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肇曰。自既离生方便为物而受生者则彼我无缚。所以为解也。生曰。欲济群生而生者为方便生也。以本不为己故报无惑焉。

  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肇曰。巧积众德谓之方便。直达法相谓之慧。二行俱备然后为解耳。若无方便而有慧未免于缚。若无慧而有方便亦未免于缚。生曰。复广缚解义也。方便凡有二种。一造行有功终致妙果。二以之为化使必成遂。慧亦二种。一为观理伏心。二为于观结尽。观理伏心者三乘所同偏执则缚在小也。若以为化方便用之则不缚矣。行功致果者。有结便受三界之报则缚在生也。若得结尽之慧则解矣。

  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

  什曰。观空不取。涉有不着。是名巧方便也。今明六生已还未能无碍。当其观空则无所取着。及其出观净国化人则生见取相心爱着。拙于涉动妙于静观。观空慧不取相。虽是方便而从慧受名。此中但取涉有不着为方便。故言无方便而有慧也。七住以上其心常定动静不异故言有方便慧也。肇曰。六住以下心未纯一。在有则舍空。在空则舍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无俱涉。所以严土化人则杂以爱见。此非巧便修德之谓故无方便。而以三空自调故有慧也。

  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

  生曰。观理伏心必恶生死。以为化方便造之而得耳。

  是名有方便慧解。

  肇曰。七住以上二行俱备。游历生死而不疲厌。所以为解。

  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

  什曰。七住以还又优劣不同也。此明新学不修正观不制烦恼。故言无慧也。而能修德回向仰求大果。故言有方便也。若能修四念处除四颠倒。是名离烦恼慧也。又善能回向心不退转。是能求方便也。六住以还虽通在缚境。若能具此二法则是缚中之解也。上说无相慧及涉有不着方便。是二门出世间法也。此说有相慧及能求方便。是二门世间法也。肇曰。不修空慧以除烦恼。是为慧也。而劝积众德有方便也。

  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生曰。虽以无结免缚于生。容可资以成小。故须言回向也。

  是名有慧方便解。

  肇曰。上有方便慧解。今有慧方便解。致解虽同而行有前后。始行者自有先以方便积德然后修空慧者。亦有先修空慧而后积德者。各随所宜其解不殊也。离烦恼即三空自调之所能。积德向菩提即严土化人之流也。前后异说互尽其美矣。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

  肇曰。非真以下无缚之观也。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无我是名为慧。

  什曰。上四句杂说世间出世间慧方便。今此四句偏明出世间慧方便。亦云。上统慧方便。此旨明处疾中用慧方便故能不灭身取证也。若以身为有病至则恼。若知身非实则处疾不乱。出世间慧亦有深浅。无常则空言初相。故先说无常。无常是出世间浅慧也。

  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

  什曰。生死可厌而能不厌。善处崄难故名方便也。肇曰。大乘四非常观即平等真观故名为慧。以平等心而处世不倦故名方便。慰谕之说即其事也。

  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

  什曰。离身则无病故不相离。又云。身病一相故不相离也。

  是病是身非新非故。

  什曰。此明身病实相无有新故。说出世间深慧也。

  是名为慧设身有疾而不永灭。

  生曰。虽云方便有慧。而方便中不复更有慧也。以方便造慧者。慧中又有方便也。是以明之而因广义焉。

  是名方便。

  什曰。不取可灭之相故能不灭。是方便力也。涉有应取相而不取相。不取相则理与有绝。而能涉有巧于难事。故名方便也。肇曰。新故之名出于先后。然离身无病。离病无身。众缘所成。谁后谁先。既无先后则无新故。新故既无即入实相。故名慧也。既有此慧而与彼同疾不取涅槃。谓之方便。自调初说即其事也。慰谕自调略为权智。权智此经之关要。故会言有之矣。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

  生曰。观察得失亦调伏矣。

  不住其中。

  生曰。若欲除不调伏。必以调伏为怀。

  亦复不住不调伏心。

  肇曰。大乘之行无言无相。而调伏之言以形前文。今将明言外之旨。故二俱不住。二俱不住即寄言之本意寄言之本意。即调伏之至也。生曰。不以调伏为怀耳。非不调伏也。

  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

  肇曰。不调之称出自愚人。调伏之名出自声闻。大乘行者本无名相。欲言不调则同愚人。欲言调伏则同声闻。二者俱离乃应菩萨处中之行。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

  肇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住涅槃。而复不灭度。是以处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

  非凡夫行。

  什曰。凡夫行者有三种。善不善无动行。无动行色无色界行也。上二界寿命劫数长久。外道以为有常。不动义也。佛亦因世所名而名之也。

  非贤圣行。

  什曰。谓行三脱而不证也。

  是菩萨行非垢行非净行是菩萨行。

  肇曰。不可得而名者也。

  虽过魔行而现降伏众魔是菩萨行。

  肇曰。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无者。其唯大乘行乎。何则欲言其有无相无名。欲言其无万德斯行。万德斯行故虽无而有。无相无名故。虽有而无。然则言有不乖无。言无不乖有。是以此章或说有行或说无行。有无虽殊其致不异也。魔行四魔行也。久已超度而现降魔者示有所过耳。

  虽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

  什曰。功行未足而求至足之果名非时求也。肇曰。一切智未成而中道求证名非时求也。

  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

  什曰。观无生是取证法。不入正位明不证也。肇曰。正位取证之位也。三乘同观无生。慧力弱者不能自出。慧力强者超而不证也。

  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是菩萨行。

  肇曰。观缘起断邪见之道也。而能反同邪见者。岂二乘之所能乎。

  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着是菩萨行。

  什曰。四摄法也。四摄是爱念众生法。今明爱而不着也。肇曰。四摄摄彼慈惠之极。视彼犹己而能无著也。

  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

  什曰。心识灭尽名为远离。远离即空义也。不依者明于空不取相也。肇曰。小离离愦闹。大离身心尽。菩萨虽乐大离而不依恃也。

  虽行三界。

  什曰。现生三界。

  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

  什曰。处而不惑也。肇曰。三界即法性。处之何所坏焉。

  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是菩萨行。

  肇曰。行空欲以除有。而方殖有德也。

  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

  肇曰。行无相欲除取众生相。而方度众生也。

  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

  肇曰。行无作欲不造生死。而方现受身也。

  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

  肇曰。行无起欲灭诸起心。而方起诸善行。

  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

  什曰。六度是自行法。自行既足然后化人。化人乃知众生心。今虽自行而已能知彼。复次第六度观法无相。不以无相为碍。亦能知众生心也。肇曰。六度无相行也。无相则无知而方遍知众生心行也。

  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

  肇曰。虽具六通而不为漏尽之行也。何者菩萨观漏即是无漏。故能永处生死与之同漏。岂以漏尽而自异于漏乎。

  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是菩萨行。

  什曰。四无量行则应生四禅地。今偏言梵者。以众生宗事梵天举其宗也。亦四禅地通名梵耳。

  虽行禅定解脱三昧。

  什曰。禅四禅也。定四空也。解脱八解脱也。三昧空无相无作也。

  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

  肇曰。取其因而不取其果。可谓自在行乎。

  虽行四念处而不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

  什曰。虽观此四法。而不永灭而取证也。肇曰。小乘观身受心法离而取证。菩萨虽观此四不永离而取证也。

  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

  什曰。精进即四正勤也。不取故言离也。肇曰。小乘法行四正勤功就则舍入无为。菩萨虽同其行而不同其舍也。

  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

  什曰。虽现学神足实已神通自在也。肇曰。虽同小乘行如意足。而久得大乘自在神通。如意足神通之因也。

  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

  肇曰。小乘唯自修己根不善人根。菩萨虽同其自修而善知人根。令彼我俱顺也。

  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

  什曰。尽明现行浅法而内已实入深法也。肇曰。虽同声闻根力觉道。其所志求常在佛行也。

  虽行止观。

  什曰。初系心在缘名为止。止相应名为观也。

  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

  肇曰。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观助涅槃之要法。菩萨因之而行。不顺之以堕涅槃也。

  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

  肇曰。修无生灭无相行者本为灭相。而方以相好严身也。

  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

  肇曰。虽现行小乘威仪。而不舍大乘之法。

  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

  肇曰。究竟净相理无形貌。而随彼所应现若干象也。

  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

  肇曰。空本无现而为彼现。

  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肇曰。虽现成佛转法轮入涅槃。而不永寂还入生死修菩萨法。如上所列。岂二乘之所能乎。独菩萨行耳。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六

  不思议品第六

  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

  什曰。法身大士身心无倦。声闻结业之形。心虽乐法身有疲厌。故发息止之想。身子于弟子中年耆体劣。故先发念不用现其累迹。又以维摩必悬得其心。故直念而不言也。寻下言诸大人当于何坐。似是推己之疲以察众人之体恐其须故发念之也。

  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

  生曰。前除座待须。故舍利弗发须之念也。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

  什曰。不直讥而问者。欲现其所念乖理进退入负门也。

  求床座耶。

  肇曰。独寝床旨现于此。舍利弗默领悬机故扣其兴端。净名将辨无求之道。故因而诘之也。生曰。须座之念迹在有求。有求则乖法。非所以来意者也。

  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

  什曰。不取法相理会于法名为求法。若取相生着。心与法乖。非求法也。

  不贪躯命何况床座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

  肇曰。真求乃不求法。况安身之具乎。自此下遍于诸法明无求义也。

  非有界入之求。

  肇曰。界十八界。入十二入也。

  非有欲色无色之求。

  肇曰。无三界之求也。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苦断集灭证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肇曰。有求则戏论。戏论则非求。所以知真求之无求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着非求法也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若着处所是则着处非求法也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见闻觉知。

  肇曰。六识略为四名。见闻眼耳识也。觉鼻舌身识也。知意识也。

  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肇曰。法相如此。岂可求乎。若欲求者其唯无求乃真求耳。生曰。夫求法者非谓求也。以无复诸求为求耳。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肇曰。大乘法眼净也。

  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言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

  什曰。自知而问者。欲令众会取信也。借座彼国其义有二。一者欲现诸佛严净功德致殊特之座。令始行菩萨深其志愿也。二者欲因往反之迹使化流二国也。肇曰。文殊大士游化无疆。必见诸国殊妙之座。净名欲生时会敬信之情。故问而后取。示审其事也。生曰。先问之者。欲明后所致是实也。

  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

  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

  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之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

  肇曰。净名虽以神力往取。彼佛不遣亦无由致。

  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苞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无所妨阂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坐当自立身如彼座像其得神通菩萨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能升。

  什曰。维摩神力所制。欲令众知大小乘优劣若此之悬也。亦云。诸佛功德之座非无德所升。理自冥纯。非所制也。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于是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便得坐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阂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肇曰。夫有不思议之迹显于外。必有不思议之德着于内。覆寻其本权智而已乎。何则智无幽而不烛。权无德而不修。无幽不烛故理无不极。无德不修故功无不就。功就在于不就故一以成之。理极存于不极故虚以通之。所以智周万物而无照。权积众德而无功。冥寞无为而无所不为。此不思议之极也。巨细相容殊形并应。此盖耳目之粗迹。遽足以言乎。然将因末以示本托粗以表微。故因借座略显其事耳。此经自始于净土终于法供养。其中所载大乘之道无非不思议法者也。故嘱累云。此经名不思议解脱法门。当奉持之。此品因现外迹故别受名耳。解脱者自在心法也。得此解脱则凡所作为内行外应自在无阂。此非二乘所能议也。七住法身已上乃得此解脱也。别本云。神足三昧解脱。什曰。同体异名也。夫欲为而不能则为缚也。应念即成解脱无不能名为解脱。能然而莫知所以然。故曰不思议也。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

  什曰。须弥地之精也。此地大也。下说水火风地其四大也。惑者谓四大有神。亦云最大。亦云有常。今制以道力明不神也。内之纤芥明不大也。巨细相容物无定体明不常也。此皆反其所封拔其幽滞。以去其常习。令归宗有涂焉。

  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

  什曰。或者亦云。时为常法。令修短改度示不常也。

  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菩萨一毛孔普使见之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着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着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舍利弗我今略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是时大迦葉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肇曰。所乖处重故假言应号泣耳。二乘忧悲永除尚无微泣。况震三千乎。

  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

  肇曰。迦葉将明大小之殊抑扬时听。故非分者宜致绝望之泣。己分者宜怀顶受之欢也。

  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

  肇曰。但能信解魔不能娆。何况行应者乎。

  大迦葉说是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维摩诘语大迦葉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

  肇曰。因迦葉云信解不可思议者魔不能娆。而十方亦有信解菩萨为魔所娆者。将明不思议大士所为自在欲进始学故现为魔王。非魔力之所能也。此明不思议。亦成迦葉言意。

  又迦葉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琉璃车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

  什曰。结业菩萨于施度将尽而未极。是以不思议菩萨强从求索。令其无惜心尽具足坚固。亦令众生知其坚固。亦使其自知坚固。肇曰。凡试之兴出于未分。不思议大士神通已备逆睹人根。何试之有。然为坚固彼志故不须而索。不须而索者同魔试迹。故以试为言耳。岂待试而后知耶。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

  肇曰。截人手足离人妻子。强索国财生其忧悲。虽有目前小苦而致永劫大安。是由深观人根轻重相权。见近不及远者非其所能为也。

  譬如龙象蹴蹋非驴所堪。

  肇曰。能不能为谕。象之上者名龙象也。

  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

  肇曰。智慧远通。方便近导。异迹所以形。众庶所以成。物不无由而莫之能测。故权智二门为不思议之本也。

  观众生品第七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什曰。众生若有真实定相者。则不思议大士不应徒行逼试令其受苦。以非真实易可成就。故行恼逼也。复次佛法有二种。一者有二者空。若常在有则累于想着。若常观空则舍于善本。若空有迭用则不设二过。犹日月代用万物以成。上已说有故今明空门也观众生为若此。众生神主我是一义耳。如一痴人行路遇见遗匣匣中有大镜。开匣视镜自见其影。谓是匣主。稽首归谢舍之而走。众生入佛法藏珍宝镜中取相计我弃之而去。亦复如是。亦如一盲人行道中遇值国王子坚抱不舍。须臾王官属至加极楚痛强逼夺之然后放舍。如邪见众生于非我见我。无常苦至随缘散坏乃知非我。亦复如是。如空中云近之则无也。真实慈观诸法空则是真实慧。真实慧中生无缘慈名为真慈。亦以慈为本为人说真实法名真慈。亦慈为本然后行布施等众行为名。或以自性为名。或以所因为名。自此已下例可寻也。肇曰。悲疾大士自调之观微言幽旨亦备之前文矣。然法相虚玄非有心之所睹。真观冥默非言者之所辩。而云何不证涅槃与群生同疾。又现不思议其迹无端。或为魔王逼迫初学。斯皆自调大士之所为也。自调之观彼我一空。然其事为喻乃更弥甚。至令希宗者惑亡言之致。存己者增众生之见。所以无言之道难为言也。将近取诸喻远况真观。以去时人封言之累。故生斯问也。生曰。上不思议是应化众生之迹。无方应之。似有众生之情矣。有众生情者不能为化。故须问焉。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肇曰。幻师观幻知其非真。大士观众生亦若此也。生曰。非不有幻人。但无实人耳。既无实人。以悟幻人亦无实矣。苟幻人之不实。众生岂独实哉。

  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炎如呼声响如空中云。

  肇曰。远见有形。近则无像。

  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肇曰。经有定数。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燋谷牙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

  肇曰。阿那含虽有暂退必不经生也。

  如阿罗汉三毒。

  什曰。大乘法中云通三界外轻微耳。

  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

  肇曰。七住得无生忍心结永除。况毁禁粗事乎。

  如佛烦恼习。

  肇曰。唯有如来结习都尽。

  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

  肇曰。心驰动于内息出入于外。心想既灭故息无出入也。

  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

  肇曰。未有入涅槃而复受身者。

  如无烟之火。

  肇曰。火必因质。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肇曰。慈以众生为缘。若无众生慈心何寄乎。将明真慈无缘而不离缘成上无相真慈义也。生曰。既悟众生不实必自兼物。是以有慈矣。然复似无所加慈。故复次问之焉。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

  生曰。理常皎然若此。而众生乖之弥劫。菩萨既以悟之。能不示诸。此假为观意设念。非实念也。

  是即真实慈也。

  肇曰。众生本空不能自觉。故为说斯法令其自悟耳。岂我有彼哉。若能观众生空则心行亦空。以此空心而于空中行慈者。乃名无相真实慈也。若有心于众生而为慈者。此虚诳慈耳。何足以称乎。生曰。必能实济。非虚念而已矣。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

  什曰。知诸法寂灭无生。因此生慈而不失寂灭。故以寂灭为名也。肇曰。七住得无生忍已后所行万行皆无相无缘与无生同体。无生同体无分别也。真慈无缘无复心相。心相既无则泊然永寂。未尝不慈未尝有慈。故曰行寂灭慈无所生也。自此下广明无相慈行以成真实之义。名行虽殊而俱出慈体故尽以慈为名焉。生曰。欲以众生如幻为说之者。是即如幻慈也。凡曰可以为慈莫不皆然。是以推而名之。不复甲乙言也。如幻已自辨之于前。无所释也。下既无辨。得不释乎。

  行不热慈无烦恼故。

  肇曰。烦恼之兴出于爱见。慈无爱见故无热恼也。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肇曰。慈被三世而不觉三世之异也。

  行无诤慈无所起故。

  什曰。见法有起则与法诤也。肇曰。彼我一虚。诤讼安起。

  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

  什曰。内外内外入也。内外为二。相对为合。肇曰。内慈外缘俱空无合。

  行不坏慈毕竟尽故。

  肇曰。无缘真慈慈相永尽。何物能坏。

  行坚固慈心无毁故。

  肇曰。上明外无能坏。此明内自无毁。

  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

  肇曰。真慈无相与法性同净也。

  行无边慈如虚空故。

  肇曰。无心于覆而心无所不覆也。

  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

  什曰。秦言杀结使贼也。此从除结中生。因以为名。亦能除结故因能受名也。肇曰。阿罗汉秦言破结贼。嫉恚邪疑诸恼结因慈而灭。可名罗汉矣。

  行菩萨慈安众生故。

  肇曰。菩萨之称由安众生。慈安众生可名菩萨。

  行如来慈得如相故。

  肇曰。如来之称由得如相。慈顺如相可名如来。

  行佛之慈觉众生故。

  什曰。群生长寝菩萨觉之。肇曰。自觉觉彼谓之佛也。慈既自悟又能觉彼。可名为佛也。

  行自然慈无因得故。

  什曰。无因即自然。自然即无师义也。肇曰。大乘之道无师而成谓之自然。菩萨真慈亦无因而就。可名自然乎。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什曰。唯佛菩提能解一切法一相一味也。今无相解中生慈故远同菩提也。肇曰。平等一味无相之道谓之菩提。无相真慈亦平等一味。可名菩提也。

  行无等慈断诸爱故。

  什曰。凡夫有爱结而行慈则可与等。爱断行慈者无能等也。肇曰。二乘六住已下皆爱彼而起慈。若能无心爱彼而起慈者。此慈超绝可名无等。

  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

  肇曰。济彼苦难导以大乘大悲之能。慈欲彼乐亦导以大乘。可名大悲也。

  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

  肇曰。疲厌之情出于存我。以空无我心而为慈者。与生死相毕无复疲厌也。

  行法施慈无遗惜故。

  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吝法财者。可名法施也。

  行持戒慈化毁禁故。

  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为杀盗不兼化者。可名持戒。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

  什曰。若能行忍。则内不自累外不伤物。故言护彼我也。凡此中慈上行字梵本中无。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不护彼己致忿诤者。可名忍辱也。

  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

  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不荷负众生者。可名精进也。

  行禅定慈不受味故。

  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以乱心受五欲味者。可名禅定也。

  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

  什曰。行未满而求果名不知时也。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为不知时行者。可名智慧也。

  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

  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不权现普应者。可名方便也。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什曰。其心质直有罪必悔不隐其过此二业也。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心有曲隐不清净者。可名无隐耳。

  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什曰。直心中犹有累结。今深入佛法无杂想也。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杂以浅行者。可名深心。

  行无诳慈不虚假故。

  什曰。身业直正不诳物也。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虚假无实者。可名无诳也。

  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

  什曰。梵本云住涅槃乐。肇曰。未有得真实慈而不令彼我得佛乐者。可名安乐。

  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肇曰。自上诸名皆真实慈体自有此能。故有此名耳。不外假他行以为己称也。真慈若此。岂容众生见乎。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什曰。功德及功德果报悉施众生。此布施救苦众生也。三等尽就施中明等。若广说亦应如慈等。肇曰。因观问慈。备释四等也。哀彼长苦不自计身所积众德。愿与一切。先人后己大悲之行也。生曰。夫欲拔苦。要当舍己之乐以济之也。又为实悲矣。

  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肇曰。自得法利与众同欢喜。于彼己俱得法悦。谓之喜。生曰。慈悲既以益之。唯喜而无悔也亦为实喜矣。

  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祐。

  什曰。亦施中明空也。

  无所希望。

  什曰。现世不求恩。未来不求报也。声闻行四等不能实益众生。今菩萨行四等已实能利益众生。故四等皆名大也。肇曰。大悲苦行。忧以之生。慈喜乐行。喜以之生。忧喜既陈则爱恶征起。是以行者舍苦乐行平观众生。大乘正舍行报俱亡。故无所希望也。三等俱无相无缘与慈同行。慈行既备。类之可知也。生曰。虚想众生以舍憎爱者。非实舍也。若能不望功德之报。舍之极者也。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什曰。为物受身而未离结业。结业之体未能无畏。必有所依然后能克终大业。故问其所依趣能不废退也。肇曰。生死为畏。畏莫之大。悲疾大士何所依恃而能永处生死不以为畏乎。生曰。行实等者必入生死也。而据生死言之。是可畏之境。苟未能免或为所得。菩萨何所依怙不畏之耶。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什曰。如来功德如是深妙。我当得之。宁可以此微苦而生疲厌。一心求佛道直进不回则众苦自灭恐畏斯除。亦以念为依亦以求趣为依肇曰。生死之畏二乘所难。自不依如来功德力者。孰能处之。生曰。夫以等入生死者必欲济生死也。苟以济而入终成如来果矣。若以利重推之。故不应难于小苦。又乃有此冥报。生死岂能加诸苦。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什曰。欲依趣如来功德。要标心有在。故问其所住也。生曰。若直欲济而入或不必能济。不必能济不成大果。故复问入当何住也。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肇曰。住化一切则其心广大。广大其心则所之无难。此住佛德力之谓也。生曰。明以济而入必住度脱中者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生曰。所谓度脱必有所度。有所脱故问之焉。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肇曰。将寻其本故先言其末也。生曰。度烦恼之河脱烦恼之缚矣。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生曰。问众生既有烦恼当作何行乃得除之耶。

  答曰当行正念。

  生曰。夫有烦恼出于惑情耳。便应观察法理以遣之也。然始观之时见理未明心不住理。要须念力然后得观也。念以不忘为用。故得存观焉。别本云正忆念。什曰。正忆念通始终兼精粗。凡非邪想念不乖理皆名忆念也。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生曰。问正念为行也重问也。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肇曰。正念谓正心念法。审其善恶善者增而不灭恶者灭令不生。生曰。以不生不灭为行。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什曰。恶法生则灭之。未起不令生也。善法不灭令其增广也。生曰。念力而观为造理之初。始是制恶就善者。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肇曰。既知善之可生恶之可灭。将两舍以求宗。故逆寻其本也。生曰。夫一善一恶者迭为根本。永无判也。要当求其本原而观之者然后判矣。

  答曰身为本。

  什曰。身谓五阴也。肇曰。善恶之行非身不生。生曰。所以为善恶者为身故也。

  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

  什曰。由欲着情深故广生结业。亦以爱润所以受生。是以于诸结中偏举欲贪也。肇曰。爱为生本长众结缚。凡在有身靡不由之。生曰。欲者贪使在我故受身者矣。

  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什曰。法无定相。相由惑生。妄想分别。是好是丑。好恶既形欲心自发。故为欲本也。肇曰。法无美恶。虚妄分别谓是美是恶。美恶既形则贪欲是生也。生曰。妄分别法故有可贪着也。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

  什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先见有无然后分别好恶。然则有无见是惑累之本妄想之初。故偏受倒名也。肇曰。法本非有。倒想为有。既以为有然后择其美恶谓之分别也。生曰。惑心内转为倒。然后妄分别外事。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

  什曰。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无住则穷其原更无所出。故曰无本。无本而为物之本。故言立一切法也。肇曰。心犹水也。静则有照。动则无鉴。痴爱所浊邪风所扇涌溢波荡。未始暂住。以此观法何往不倒。譬如临面涌泉而责以本状者未之有也。倒想之兴本乎不住义存于此乎。一切法从众缘会而成体。缘未会则法无寄。无寄则无住。无住则无法。以无法为本故能立一切法也。生曰。所谓颠倒正反实也为不实矣。苟以不实为体。是自无住也。既不自住。岂他住哉若有所住不得为颠倒也。

  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

  肇曰。若以心动为本。则因有有相生。理极初动更无本也。若以无法为本。则有因无生。无不因无。故更无本也。生曰。无住即是无本之理也。

  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

  肇曰。无住故想倒。想倒故分别。分别故贪欲。贪欲故有身。既有身也则善恶并陈。善恶既陈则万法斯起。自兹以往言数不能尽也。若善得其本则众末可除矣。生曰。一切诸法莫不皆然。但为理现于颠倒故就颠倒取之为所明矣。以此为观。复得有烦恼乎。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

  什曰。无宅无神。随宅主有优劣故神有精粗。未曾有室故以天女为神也。生曰。外国亦以神为天也。夫有福之家必有福神附焉。是以菩萨托为之矣。是入生死事也。

  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

  什曰。诸菩萨上嫌其室空。今所以供养。将以宅主处疾故其神承旨而致供也。肇曰。天女即法身大士也。常与净名共弘大乘不思议道。故现为宅神同处一室。见大士集闻所说法。故现身散华欲以生论也。生曰。现女神散华者。示卑而重法。以敦仰法之怀。密欲因事畅理以明不畏生死故虽入而不染也。若畏而避之愈致着也。

  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

  生曰。任之自堕。

  至大弟子便着不堕。

  什曰。天以此未曾有室无杂教故毁贱小乘显扬大道。所以共为影响发明胜致也。生曰。虽曰天力使然。招之自有在矣。

  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肇曰。将辨大小之殊故使华若此。生曰。夫制饰华者。本欲除其好情也。苟无情于好饰。终日在己岂有犯哉。而用神力去华恶其着身者。盖托全戒。将明恶必致好虽欲顺律乃反违其意矣。然则以致好之本排之。岂可去乎。故因事以明斯义。理亦如事也。

  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生曰。怪而问之。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肇曰。香华着身非沙门法。是以去之。一义华法散身应堕。不堕非华法也。生曰。不如律法。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

  别本云。不如法分别。什曰梵本云不净。沙门绝于饰好故以华为不净也。

  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

  什曰。华性本不二故无分别也。生曰。华性无实。岂有如法不如法之分别。哉。

  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肇曰。华岂有心于堕不堕乎。分别之想出自仁者耳。生曰。如法不如法出惑想之情耳。非华理然也。

  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分别是则如法。

  肇曰。如法不如法在心不在华。生曰。若体华理无好恶者。乃合律之法耳。

  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生曰。非直不致着亦不能使着也。

  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

  什曰。如一罗刹变形为马。有一士夫乘之不疑。中道马问士夫。马为好不。士夫拔刀示之问言。此刀好不。知其心正无畏竟不敢加害。若不如是非人得其便也。生曰。恐畏之时情已怯弱故得便者矣。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

  生曰。华香致好则增生死。然恶之者是畏生死也。

  色声香味触得其便。

  生曰。苟曰恶之。好得便矣。

  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

  生曰。既已离恶。正使五情所欲陈列于前不复能使好之矣。

  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

  什云。问曰。菩萨结习亦未尽。云何不着耶。答曰。有二种习。一结习二佛法中爱习。得无生忍时结习都尽。而未断佛法爱习。亦云。法身菩萨虽有结习。以器净故习气不起也。肇曰。着与不着一由内耳。华何心乎。生曰。向恶华去之。虽非结病然是其习矣。习尚招华着身而不可去。况有结乎。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什曰。梵本云几久也。肇曰。止净名大乘之室久近妙辩若此乎。生曰。既已屈之。便嫌其止室为天。而不欲便相指斥故寄久为问焉。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

  肇曰。将明第一无久近之义。故以解脱为谕解脱即无为解脱也。生曰。止室是有缚矣。如解脱明无实缚矣。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肇曰。解脱之道无形无相。逆之不见其首。寻之不见其后。眇莽无朕。谓之解脱。若止此犹解脱久近不可知者。乃大久也。生曰。舍利弗前问意虽云止室。而语交在久。于不达者取之便谓向答是矣。苟答其语则云如舍利弗解脱来久也。今舍利弗解脱来实久。止室得不久乎。止室既已有久。不复得同解脱也。是以不得不以久为问焉。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肇曰。逆问其所得令自悟也。耆年所得无为解脱。宁可称久乎。生曰。言耆年解脱之为久。亦何所似乎。

  舍利弗默然不答。

  肇曰。言久于前责实于后。故莫知所答也。生曰。既言解脱无久。迹为实无也。解脱苟以无为实者。言亦实有也。有无相乖。岂可得以言解脱。是以托用斯默以明解脱非实无矣。解脱既非实无然后止言。乃可得必同之矣。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肇曰。五百弟子仁者智慧第一。默然何耶。生曰。默然似有所不达故尔也。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肇曰。向闻如解脱请始终难知说以为久。而解脱相者非心所知非言所及。将顺解脱无言之旨。故莫知所云焉。生曰。不知其会也。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

  肇曰。舍利弗以言久为失。故默然无言谓顺真解。未能语默齐致触物无阂。故天说等解以晓其意也。生曰。有会矣乎。

  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

  生曰。夫解脱者我解于缚也。不偏在我故不内也。亦不偏在缚故不外也。会成解脱又不两在。

  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

  生曰。我为内。所说为外。合之为两间矣。

  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

  肇曰。法之所在极于三处。三处求文字解脱俱不可得。如之何欲离文字而别说解脱乎。生曰。舍利弗向言解脱无所言说故默者。是谓言说异于解脱。既明无异故诫之焉。

  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肇曰。万法虽殊。无非解脱相。岂文字之独异焉。生曰。无不是解脱相故也。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

  肇曰。二乘结尽无为为解脱。闻上等解乖其本趣故致斯问。生曰。以佛言离淫怒痴为解脱而问之耳。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

  生曰。增上慢人以得法为怀。不能即淫怒痴为解脱也。故验终以语之令其悟耳。

  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肇曰。卑生死尊己道谓增上慢人也。为此人说离结为解脱。若不卑生死不尊己道者。则为说三毒诸结性即解脱无别解脱也。二乘虽无结慢。然卑生死尊涅槃。犹有相似慢结。慢者未得道言已得以生慢。生曰。以无执为怀者。不复待验然后悟矣。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

  什曰。有为果言得。无为果言证。

  辩乃如是。

  肇曰。善其所说非己所及。故问得何道证何果。辩乃如是乎。生曰。既解而善其言也。要有所得有所证然后有如此之辩。故问之焉。

  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

  什曰。若见有得证则情有所封。有所封则有所阂。有阂则无辩。以无得证故能若是也。肇曰。夫有阂之道不能生无阂之辩。无阂之辩必出于无阂之道。道有得有证者必有所不得有所不证。以大乘之道无得无证故无所不得无所不证。从此生辨故无所不辨也。生曰。无得为得。无证为证。故辨如是也。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为增上慢。

  肇曰。若见己有所得必见他不得。此于佛平等之法犹为增上慢人。何能致无阂之辨乎。生曰。若有得者则不得也。以不得为得增上慢矣。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

  什曰。伏其德音知其不常。然则未测其所乘故问其志也。肇曰。上直云无得无证。未知何乘。故复问也。生曰。三乘同以无得为怀。故不知为何志也。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

  肇曰。大乘之道无乘不乘。为彼而乘。吾何乘也。生曰。随彼为之。我无定也。

  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

  什曰。非谓有而不嗅。谓足于所闻不复外求耳。依喻义可知也矣。

  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

  肇曰。无乘不乘乃为大乘。故以香林为谕。明净名之室不杂二乘之香。止此室者岂他嗅哉。以此可知吾志何乘也。生曰。维摩诘居此室而应者。大明宗极之理也。而宗极之理无取小义。此则表佛功德外勋矣。

  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

  肇曰。大乘之法皆名不可思议。上问止室久近欲生论端。故答以解脱。今言实年以明所闻之不杂也。生曰。诸天鬼神暂入此室。尚无不发大意而出。况我久闻妙法乎。然则不能不为大非能为大矣。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生曰。既闻妙法又见未曾有事。岂得不为大哉。

  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

  生曰。应主在慈。岂不有照时乎。而不见之者彼自绝耳。非室无也。

  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

  什曰。其室清净无逆气恶神。垢缘绝故垢不生也。恶神起如十头罗刹入一王体怒害即生。是其类也。肇曰。入此室者烦恼自息。生曰。此室常表于理。见之乃为入耳。果得入之不复为诸垢所恼矣。

  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众宝积满周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閦佛宝德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

  生曰。佛理常在其心。念之便至矣。

  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

  什曰。如有方寸金刚数十里内石壁之表所有形色悉于是现。此室明彻其谕如此。

  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乎。

  肇曰。显室奇特之事以成香林之义。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

  肇曰。汝以无碍之智受有碍之身而不转舍何耶。

  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

  肇曰。止此室来所闻正法未觉女人异于男子。当何所转。天悟女相焉十二年而已乎。欲明此室纯一等教无有杂声故齐此为言耳。天为女像为生斯论矣。

  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

  肇曰。万物如幻无有定相。谁好谁丑而欲转之乎。

  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

  肇曰。将成幻化无定之义。故现变而问令其自悟也。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所转。

  什曰。此从解中据理而言。

  而变为女身。

  肇曰。吾不知所以转而为此身。如之何又欲转之乎。

  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

  肇曰。仁者不知所以转而转为女身。众女亦不知所以转而为女也。若仁者无心于为女而不能转女身者。则众女亦然不能自转。如何劝人转女身乎。此明女虽无定相而因缘所成不得自在转也。

  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

  肇曰。如舍利弗实非女而今现是女像。众女亦现是女像实非女也。男女无定相。类己可知矣。

  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肇曰。佛语岂虚妄哉。

  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肇曰。将推女相之所在。故复身而问。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肇曰。欲言有在今见无相欲言无在向复有相。犹幻化无定莫知所在也。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肇曰。岂唯女相诸法皆尔。称佛所说以明理不可易。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肇曰。既知现相之无在。又问当生之所在。

  天曰佛化所生。

  什曰。不直说无生而说生者。欲据有生相结而理无生灭者也。

  吾如彼生。

  肇曰。此生身相既如幻化。没此更生岂得异也。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肇曰。岂我独如化。物无非化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肇曰。身相没生可如幻化。菩提真道必应有实。故问久如当成。

  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肇曰。所期必无。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

  肇曰。圣人还为凡夫何有是处耶。

  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

  肇曰。彼圣人为凡夫。我成菩提道。无处一也。

  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肇曰。菩提之道无为无相自无住处。谁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

  肇曰。据得以问。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什曰。菩提性空故超于三世。菩提既空则无得佛。无得佛者则亦无菩提。缘会而生。理不相离。故有无宜同也。肇曰。世俗言数有三世得耳。非谓菩提第一真道有去来今也。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

  什曰。佛道深妙有之真极。己所未得犹谓不无。即其所得了其非有。故问令推己以悟佛也。肇曰。罗汉入无漏心不见得道。入有漏心则见有得。今问以第九解脱自证成道时见有得耶。欲令自悟无得义也。

  曰无所得故而得。

  什曰。以其解法无得则理会于法。故因其所会假名为得。肇曰。推心而答也。无得故有得。有得则无得。此明真得乃在于不得。

  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什曰。二乘取证无得俱同。但大乘悟法既深。又无出入之异耳。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曾已供养九十二亿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肇曰。上但即言生论。未知其道深浅。净名傍显其实以生众会敬信之情。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七

  佛道品第八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

  什曰。因上章天女随愿受身流通佛法故广圆应之迹以明通达之功也。肇曰。上云诸佛之道以无得为得。此道虚玄非常行之所通。通之必有以。故问所以通也。生曰。应化无方为佛之道既能体之为通达矣。

  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

  什曰。非道有三种。一者恶趣果报。二者恶趣行业。三者世俗善业及善业果报也。凡非其本实而处之皆名非道。处非而不失其本。故能因非道以弘道。则通斯通矣。譬如良医触物为药故医术斯行遇病斯治。

  是为通达佛道。

  肇曰。夫以道为道非道为非道者。则爱恶并起垢累兹彰。何能通心妙旨达平等之道乎。若能不以道为道不以非道为非道者。则是非绝于心。遇物斯可乘矣。所以处是无是是之情。乘非无非非之意。故能美恶齐观履逆常顺。和光尘劳愈晦愈明。斯可谓通达无碍平等佛道也。生曰。既出其表而行之者皆应化然也。因天女即是其事故广之焉。

  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

  什曰。五无间罪业也。地狱至饿鬼恶趣果报也。肇曰。五逆罪必由恼恚生。此罪舍身必入地狱受苦无间也。菩萨示行五逆而无恼恚。是由不以逆为逆故能同逆耳。若以逆为逆者孰敢同之。

  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肇曰。罪垢地狱因也。示受其报实无其因。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

  肇曰。痴慢偏重多堕畜生。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

  肇曰。悭贪无福多堕饿鬼。

  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什曰。梵本云至色无色界。凡夫生彼则谓为涅槃第一最胜。今有为而生不以为胜也。肇曰。上二界道受有之因。虽同其行知其卑陋也。

  示行贪欲离诸染着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阂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肇曰。示行三毒而不乖三善也。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

  肇曰。示行六弊而不乖六度也。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什曰。虽迹与谄同。而实不乖正。所谓善方便随诸经义也。肇曰外现随俗谄伪内实随经方便也。

  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什曰。言其谦下为物所凌践忍受无慢。犹如桥梁也。肇曰。使物皆践我上取卑下之极也。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

  肇曰。烦恼显于外。心净着于内。

  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肇曰。外同邪教。内顺正慧也。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什曰。处非不舍其本则胜习愈明。故不待闻而后说也。肇曰。声闻不从人闻不能自悟。况能为人说所未闻。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肇曰。大悲大乘法。非辟支佛所能行。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什曰。手能出宝广施无尽。肇曰。手出自然宝周穷无尽。

  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

  什曰。佛种姓即是无生忍。得是深忍名曰法生。则已超出下贱入佛境也。肇曰。得无生忍必继佛种。名生佛种姓中也。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

  什曰。天力士坚固端正身也。

  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肇曰。那罗延天力士名也。端正殊妙志力雄猛。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肇曰。法身大士生死永尽。况老病乎。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

  什曰。如太子慕魄比也。

  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

  什曰。渡处名为济也。

  度诸众生。

  肇曰。津河可度处名正济。险难处名邪济。佛道名正济。外道名邪济也。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

  肇曰。遍入异道。岂曰慕求。欲断其缘耳。

  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肇曰。现身涅槃而方入生死。自上所列于菩萨皆为非道而处之无阂。乃所以为道。故曰通达佛道也。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

  什曰。自相遇以来维摩独说。似是辩慧之功偏有所归。今令彼说欲显其德者也。亦云。推美以为供养也。

  何等为如来种。

  什曰。种根本因缘一义耳。因上大士随类化物通达佛道。固知积恶众生能发道心。能发道心则是佛道因缘。故问佛种也。亦云。新学欲得佛而未知佛因。故问其因也。肇曰。既辩佛道所以通。又问其道之所出也。维摩文殊迭为问答应物而作。孰识其故。生曰。如来种是拟谷种为言也。向以示众恶为佛。今明实恶为种。故次反问焉。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

  什曰。有身谓有漏五受阴也。义云。有身应是身见。身见三有之原结累根本。故直言身见。身见计我欲令得乐则能行善。故为佛种也。肇曰。有身身见。夫心无定所随物而变。在邪而邪在正而正。邪正虽殊其种不异也。何则变邪而正改恶而善。岂别有异邪之正异恶之善超然无因忽尔自得乎。然则正由邪起善因恶生。故曰众结烦恼为如来种也。

  无明有爱为种。

  什曰。向总说。此开为二门也。一切结属二门。故偏举二门也。自此已下次第广开者也。

  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

  什曰。四倒为因五盖为果。是则名曰生死两轮。两轮既具六趣斯游。

  六入为种。

  什曰。义言六情爱也。爱为生本故偏广开也。

  七识住为种。

  什曰。初禅中除劫初梵王及劫初诸小梵自后合为第一识住。劫初唯有梵王未有余梵。梵王念欲有余梵。余梵尔时遇会来生。梵王因起邪见谓是己造。余梵亦自谓从梵王生。虽有精粗其邪想不异。是名异身一想。第二识住也。二禅形无优劣而心有若干。除入解脱种种异念。是名一形异想。是第三识住也。三禅形无精粗心无异想。所谓一乐想。第四识住也。并无色前三地是名七识住也。识住识得安住也。识念分明无有恼患无坏者是名为住。恶趣则苦痛坏。四禅则无想坏。非想灭定坏。亦彼地心想微昧念不分明。故识不安住也。问曰。欲界亦恶趣所坏。云何立识住也。答曰。取地坏不取界坏。欲界恶趣善趣趣乖地异。苦乐殊致义不相涉。故不相坏也。又义云。应为七使也。

  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

  什曰。爱我怨家憎我知识恼我己身。一世则三。三世为九。义云。九结也。

  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肇曰。尘劳众生即成佛道。更无异人之成佛。故是佛种也。生曰。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也。斯为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实为悟矣。苟在其事而变其实为悟始者。岂非佛之萌芽起于生死事哉。其悟既长其事必巧。不亦是种之义乎。所以始于有身终至一切烦恼者。以明理转扶疏至结大悟实也。

  曰何谓也。

  肇曰。夫妙极之道必有妙极之因。而曰尘劳为种者何耶。生曰。佛为至极之慧。而以众恶为种未可孑孤。故问云尔。

  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

  什曰。苦法忍至罗汉无生至佛皆名正位也。言无为而入者。由取相见故入正位而取证。又言见无为无为者尽谛。尽谛是其证法决定分明。见前二谛时虽无反势未决定分明。言据其决定取证处。

  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生曰。以现事明之也。见无为入正位者。苦法忍已上结使已断既至其所始为见之。以本欲舍生死求悟。悟则在生死外矣。无复不舍即悟之义。故不能复发菩提心也。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生曰。谕入正位。

  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

  什曰。言其见深而高也。肇曰。我心自高如须弥之在众山也。

  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生曰。谕见无为也。此二谕以明萌发其事焉。

  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什曰。谓为众生无鞅数劫以烦恼受身深入生死。广积善本兼济众生。然后得成佛道。所以为种也。

  譬如不下巨海终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肇曰。二乘既见无为安住正位。虚心静漠宴寂恬怡。既无生死之畏而有无为之乐。澹泊自足无希无求。孰肯蔽蔽以大乘为心乎。凡夫沉沦五趣为烦恼所蔽。进无无为之欢退有生死之畏。兼我心自高唯胜是慕。故能发迹尘劳标心无上。树根生死而敷正觉之华。自非凡夫没命洄渊游盘尘海者。何能致斯无上之宝乎。是以凡夫有反覆之名。二乘有根败之耻也。生曰。无价宝珠是海之所成。一切智宝亦是烦恼所作也。要入烦恼海中求之然后得矣。此一谕以明既不舍结有反入义焉。

  尔时大迦葉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

  肇曰。迦葉自知己心微弱不能发大道意。至于胜求乃后五逆之人。伤己无堪。故善文殊之说。

  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肇曰。凡夫闻法能续佛种。则报恩有反复也。声闻独善其身不弘三宝。于佛法为无反复也。又法华云。二乘中止终必成佛而此经以根败为谕。无复志求。夫涅槃者道之真也妙之极也。二乘结习未尽闇障未除。如之何以垢累之神而求真极之道乎。以其三有分尽故假授涅槃。非实涅槃也。此经将以二乘疲厌生死进向已息潜隐无为绵绵长久。方于凡夫则为永绝。又抑扬时听卑鄙小乘。至人殊应其教不一。故令诸经有不同之说也。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

  肇曰。净名权道无方隐显难测。外现同世家属。内以法为家属。恐惑者见形不及其道。故生斯问也。生曰。普现色身以通达佛道为迹也。问此义者。欲明其事要必有本反于生死之致。故能无不入矣。是以答终戒品便云所为无方也。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智度菩萨母。

  生曰。所谓菩萨以智慧为主。而智慧以内解为用。有母义焉。

  方便以为父。

  什曰。穷智之原故称度。梵音中有母义故以为母。亦云。智度虽以明照为体。成济万行比其功用不及方便。故以为母。正方便父。梵音中有父义。方便有二种。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证。二以实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渐悟。方便义深而功重。故为父也。肇曰。智为内照权为外用。万行之所由生。诸佛之所因出。故菩萨以智为母以权为父。生曰。方便以外济为用。成菩萨道父义也。

  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什曰。菩萨如来通名导师。以新学谓其未离受生应有父母。今欲显其以法化生绝于受身。故答之以法也。生曰。菩萨以上至佛也。

  法喜以为妻。

  什曰。如二禅中自欣离下地故生喜。亦于诸善及实法深心爱乐发大欢喜。以此自娱外无余欣。喜为乐具。其谕如妻也。肇曰。法喜谓见法生内喜也。世人以妻色为悦。菩萨以法喜为悦也。生曰。妻以守节为欣。失节则忧。喜于法者此之谓也。

  慈悲心为女。

  什曰。慈悲性弱从物入有。犹如女之为性弱而随物也。肇曰。慈悲之情像女人性。故以为女。生曰。慈悲以外适为用。有女义焉。

  善心诚实男。

  什曰。诚实之心于事能辨。犹男有贞固之性济成于家业也。肇曰。诚实贞直男子之性。亦有为恶而实。故标以善心。生曰。其心既善加以诚实。必能干济菩萨家而成大业。有男事焉。故云诚实男也。

  毕竟空寂舍。

  什曰。障蔋风雨莫过于舍。灭除众想莫妙于空。亦能绝诸问难降伏魔怨。犹密宇深重寇患自消。亦云。有非真要时复暂游。空为理宗以为常宅也。肇曰。堂宇以蔽风霜。空寂以障尘想。生曰。于缘为有是外有也。自性则无为内虚也。可以庇非法风雨而障结贼之患。是舍之理也。

  弟子众尘劳。

  什曰。众尘即尘劳众生。化使从己令受正道也。

  随意之所转。

  什曰。转令从己化也。肇曰。尘劳众生随意所化无非弟子也。生曰。转众尘之愚以为智慧之明。岂非从化义哉。

  道品善知识。

  什曰。三十七品三乘通用。菩萨兼以六度为道品。取其亲附守护利益成就。义同三益。故类之知识。

  由是成正觉。

  肇曰。成益我者三十七道品也。可谓善知识乎。生曰。益我以道。由之而成善友义也。

  诸度法等侣。

  什曰。或有虽为知识不必能为克终之伴。或虽为伴而不为知识。又言伴侣明善始令终必至道场也。肇曰。六度大乘之要行。发心为侣。俱至道场吾真侣也。生曰。我本欲到诸法彼岸而假诸度得至。伴之良者也。

  四摄为妓女。

  什曰。四摄聚众。犹众妓之引物也。肇曰。四摄悦众以当妓女也。生曰。悦以取人四摄理也。

  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肇曰。口咏法言以当音乐。生曰。悦耳致乐莫善于此。

  总持之园苑。

  什曰。总持广纳为众妙之林。奇玩娱心犹如园苑也。生曰。持诸法使不得散失为园苑义也。

  无漏法林树。

  生曰。无漏之法既根深不可拔。又理高而扶疏为树之像。漏法不复得间错其间。林之义矣。

  觉意净妙华。

  什曰。华之体合则不妙。开过则毁。开合得适乃尽其妙也。调顺觉意亦复如是。高则放散。下则沉没。高下得中乘平直往。开合之相其犹净华也。生曰。七觉以开悟为道。无染为净。华之法者也。

  解脱智慧果。

  什曰。解脱无为果也。智慧有为果也。生曰。结尽为解脱也。从智慧生即以名之。终期所得为果矣。

  八解之浴池。

  什曰。水之为用除垢去热。解脱之性亦除执去阂也。生曰。八以拟八方也。解脱者除垢怀也。故有浴池义焉。

  定水湛然满。

  生曰。止则能鉴。水之义也。既定意足湛然满矣。

  布以七净华。

  什曰。一戒净。始终净也。身口所作无有微恶。意不起垢。亦不取相亦不愿受生。施人无畏不限众生。二心净。三乘制烦恼心断结心乃至三乘漏尽心名为心净。三见净。见法真性不起妄想。是名见净。四度疑净。若见未深当时虽了后或生疑。若见深疑断名度疑净。五分别道净。善能见是道宜行非道宜舍。是名分别道净。六行断知见净。行谓苦难苦易乐难乐易四行也。断谓断诸结也。学地中尽未能自知所行所断。既得无学尽智无生智。悉自知见所行所断。通达分明。是名行断知见净。七涅槃净也。生曰。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知见净。六行知见净。七断知见净。此七既以净好为理。而从定水中出。义为水中华焉。

  浴此无垢人。

  什曰。无垢而浴者。为除热取适也。菩萨无结而入八解者。外将为众生内自娱心也。肇曰。总持强记万善之苑也。于此苑中树无漏之林敷七觉之华。结解脱之果严八解之池。积禅定之水湛然充满。布七净之华罗列水上。然后无垢之士游此林苑浴此华池。闲宴嬉游。乐之至也。岂等俗苑林水之欢乎。觉意七觉意也。解脱有为无为果也。智慧即果智也。生曰。浴此则乃无复垢矣。

  象马五通驰。

  什曰。驾大乘车游于十方自在无阂。兼运众生俱至道场也。生曰。五通不疾而速。以谕象马。

  大乘以为车。

  生曰。驾以大乘车矣。

  调御以一心。

  什曰。一心梵本云和合。道品心中有三相。一发动二摄心三名舍。若发动过则心散。散则摄之。摄之过则没。没则精进令心发动。若动静得适则任之令进。容豫处中是名为舍。舍即调御。调御即和合也。譬如善御迟则策之。疾则制之。舒疾得宜则放之令去。纵步夷涂必之所往也。生曰。一心谓舍也。若无复高下迟疾。便宜任之以一心矣。

  游于八正路。

  肇曰。五通为象马。大乘为上车。一心为御者。游于八正道也。生曰。八正为通衢而游其上矣。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

  什曰。严饰足于体不假外也。生曰。相好为严饰具者也。

  惭愧之上服。

  什曰。旨取其防非止恶。犹衣服可以御风寒也。肇曰。惭愧。障众恶。法身之上服。生曰。衣服障形者耻露其丑也。惭愧不为恶事此之谓者也。

  深心为华鬘。

  什曰。深心信乐故能修善处善之先。犹鬘之在首。又云。深心发明众善。亦如华鬘饰形服也。肇曰。深心法身之上饰。犹华鬘之在首。生曰。华鬘者既为首饰。而束发使不乱也。深心是检行之初。故以谕焉。

  富有七财宝。

  什曰。信戒闻舍慧惭愧也。处家则能舍财。出家则能舍五欲及烦恼也。由信善故持戒。持戒则止恶。止恶已则进行众善。进行众善要由多闻。闻法故能舍。能舍则慧生。故五事次第说也。五事为宝。惭愧为守人。守人于财主亦是财。故七事通名财也。生曰。财宝有七。其理无穷。富之极者也。

  教授以滋息。

  生曰。教授众生。是与人之长善也。

  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什曰。行自行也。以七财为本。又彼我兼利。复以此福回向佛道。七财弥增则利之大也。肇曰。七财信戒闻舍慧惭愧也。世人以玉帛为饶。菩萨以七财为富。出入法宝与人同利。兼示以滋息之法。令如说修行回向佛道。此利之大者也。生曰。如所说修行既收外益。而可以易得大宝。故为大利也。

  四禅为床座。

  什曰。言四禅取其似床座能离三患也。一离毒螫。二离垢尘。三离湿冷。四禅亦离三患也。离嗔恚毒、贪欲尘、睡眠冷。离此三患安隐快乐也。肇曰。世人为毒螫下湿所以伐木为床。菩萨为下界毒恶故以四禅为床。生曰。四以拟四方也。禅以安乐为理。床之象者也。

  从于净命生。

  肇曰。四禅高床修净命之所成。生曰。净命为禅之巧功。

  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

  什曰。向说床则眠其安寝。安寝则觉之有法。故次说乐。外国贵人眠时要先敕乐人。明相出时微奏乐音。然后乃觉。今以多闻法音觉其禅寝也。肇曰。外国诸王卧欲起时奏丝竹。自觉菩萨安寝四禅。多闻以自觉。生曰。外国贵人卧欲觉时。作乐以觉之也。从闻而悟者此之谓也。

  甘露法之食。

  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着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亦云。劫初地味甘露。食之则长生。佛法中则实相甘露养其慧命。是真甘露食也。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也。泥洹是不死之法。故以谕焉。

  解脱味为浆。

  什曰。味有四种。一出家离五欲。二行禅离愦乱烦恼。三智慧离妄想。四涅槃离生死。亦有二种解脱。一解脱烦恼。二解脱于阂也。亦云。爱性无漏名之为渴。爱断则得解脱。解脱止爱渴故名浆。四味亦以除爱渴故为浆也。肇曰。无漏甘露以充其体。八解脱法浆以润其身也。生曰。爱为缚之本。以无厌为怀。若渴之须水则大苦矣。若解脱之者以无渴爱为浆。无苦为味也。

  净心以澡浴。

  什曰。心净则无染。无染即为浴。亦名游八解也。生曰。净于心垢为澡浴也。

  戒品为涂香。

  什曰。净戒除秽不假香也。肇曰。净心为澡浴之水。戒具为涂身之香。生曰。戒在形而外勋为涂身香也。

  摧灭烦恼贼。

  什曰。烦恼有二种断。一遮断。二永断。摧灭遮断也。下降伏四魔永断也。上说资养四体。体既平健则广兴事业。自此已下是说其事业。生曰。自此已下明其有所云为。

  勇健无能踰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什曰。外国破敌得胜则竖胜幡。道场降魔亦表其胜相也。肇曰。外国法战诤破敌立幡以表胜。菩萨摧烦恼贼降四魔怨乃立道场建胜相也。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

  肇曰。知无起灭则得法身。无复生分。为彼有生。故无往不见。自此已下尽叹菩萨变应之德。以法为家故其能若此。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肇曰。未尝觉彼己之异也。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肇曰。知空不舍有。所以常处中。

  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仪无畏力菩萨一时能尽现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或示老病死。

  什曰。如佛欲化弗迦沙王。故现作老比丘。亦如四城门所化比也。

  成就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有阂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众生有常想照令知无常。

  什曰。或实烧或不实烧。不实烧者。二日乃至三四日出时。众生见烧相即悟无常。还摄不烧也。

  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经书禁咒术工巧诸伎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世间众道法悉于中出家。

  什曰。以同习相感先同而后乖也。出家人有德为物所宗。故现入出家修德引物也。

  因以解人惑而不堕邪见。

  肇曰。九十六种皆出家求道。随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其见也。

  或作日月天。

  什曰。劫初时未有日月亦未有众生。幽冥处初不见日月。故为作日月令得照明也。

  梵王世界主或时作地水或复作风火。

  什曰。劫初地未成。以神力令六方风来吹水结而成地。或见人入海船欲没时。为化作地令得安隐。至须水火风处。皆应其所求也。或化作或以身作也。食及药中亦如是也。肇曰。遇海漂人则变身为地。水火风皆随彼所须而自变形也。

  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

  什曰。或令除病或得升仙。因而化之使入正道。外国有奇妙药草。或似人形或似象马形。似象马者有人乘之径凌虚而去。或但见闻此药众病即消也。

  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先救彼饥渴却以法语人。

  肇曰。菩萨法身于何不为。或为药草令服者病除。或为饮食令饥渴者得饱满。

  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

  什曰。将来世劫尽时。刀兵起人寿十岁。婆须蜜从忉利天下生王家作太子。化众人言。我等祖父寿命极长。以今嗔恚无慈故致此短寿。是故汝等当行慈心。众人从命恶心渐薄。此后生子寿二十岁。如是转续至弥勒时八万四千岁也。

  化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若有大战阵立之以等力菩萨现威势降伏使和安。

  什曰。两阵相对助其弱者。二众既均无相胜负。因是彼此和安矣。

  一切国土中诸有地狱处辄往到于彼勉济其苦恼一切国土中畜生相食啖皆现生于彼为之作利益。

  什曰。如过去世时人无礼义。欲残害长老。猴象及鸟推敬长老。令人修善咸相和须。如大智度论中说。

  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

  肇曰。欲言行禅复受五欲。欲言受欲复现行禅。莫测其变。所以愦乱也。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肇曰。自非静乱齐旨者。孰能为之者也。

  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肇曰。反欲以顺。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祐利众生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我心憍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

  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萨现为力士服其高心。然后润以法水。

  其有恐惧者居前而慰安先施以无畏后令发道心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开导诸群生令住戒忍慈。

  什曰。世无贤圣。众生下劣不入深法。故化以戒忍也。

  见须供事者现为作僮仆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随彼之所须得入于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给足之如是道无量。

  生曰。应适无方。皆是佛之道矣。

  所行无有涯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假令一切佛于无数亿劫赞叹其功德犹尚不能尽。

  肇曰。其权智之道无涯无际。虽复众圣殊胜辩犹不能尽。

  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痴冥无智者。

  肇曰。下士闻道大而笑之。日月虽明何益瞽者。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八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

  什曰。有无迭用。佛法之常。前品说有。故次说空门。复次从始会以来。唯二人相对。余皆默然。今欲各显其德。故问令尽说。亦云情惑不同。发悟有因。令各说悟。广释众迷。夫胜会明宗。必以令终为美。今法坐将散。欲究其深致。广说不二。乃尽其妙也。问曰。亦有三四乃至无量法门。云何独说不二耶。答曰。二事少而惑浅。余门事广而累深。二尚应破则余可知也。复次万法之生必从缘起。缘起生法。多少不同。极其少者。要从二缘。若有一缘生。未之闻也。然则有之缘起。极于二法。二法既废。则入于玄境。亦云二法门摄一切法门。问曰。云何不破一耶。答曰。若名数之则非一也。若以一为一。亦未离于二。遣二则一斯尽矣。复次无相之一。名假而实立。实立则体与相绝。故直置而自无也。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生曰。既悟其一则众事皆得。故一为众事之所由也。

  各随所乐说之。

  肇曰。自经始已来所明虽殊。然皆大乘无相之道。无相之道。即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即第一义无二法门。此净名现疾之所建。文殊问疾之所立也。凡圣道成。莫不由之。故事为篇端。谈为言首。究其所归一而已矣。然学者开心有地。受习不同。或观生灭。以反本或推有无以体真。或寻罪福以得一。或察身口以冥寂。其涂虽殊。其会不异。不异故取众人之所同。以证此经之大旨也。生曰。所以无方。其道皆入不二故也。今令人人说之。以为成验。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灭者灭生耳。若悟无生。灭何所灭。此即无生法忍也。此菩萨因观生灭以悟道。故说己所解。为不二法门也。下皆类尔。万法云云离真皆名二。故以不二为言。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妙主常存我也。身及万物我所也。我所我之有也。法既无我。谁有之者。

  不眴菩萨曰。

  什曰。不眴有三义。一如天。二爱敬佛身。谛观不眴。三心无尘翳慧眼常开。

  受不受为二。

  什曰。受不受取相。不取相也。亦有漏五阴名为受。无漏名不受也。亦云受心不受心。如阿毗昙心说。

  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

  什曰。遣不受也。

  无作。

  什曰。言不复作受生业也。

  无行。

  什曰。心行灭也。

  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有心必有所受。有所受必有所不受。此为二也。若悟法本空。二俱不受。则无得无行。为不二也。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

  什曰。如洗秽物。至尽乃净。净则尽。尽则无净也。

  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净生于垢。实性无垢。净何所净。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

  什曰。惑心微起名为动。取相深著名为念。始终为异耳。无取遣受也。肇曰。情发为动。想我为念也。

  不动则无念无念即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言一欲以去二。不言一也。言无欲以去有。不言无也。而惑者闻一。则取一相。闻无则取无相。故有二焉。

  妙臂菩萨曰。

  什曰。以施报故。手能出无尽宝物。如五河流。故名妙臂也。

  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弗沙菩萨曰。

  什曰。二十八宿中鬼星名也。生时所值宿。因以为名也。肇曰。弗沙星名也。菩萨因以为字焉。

  善不善为二。

  什曰。一切有漏善心。及善身口业。无漏乃至涅槃名为善。一切烦恼所作身口业名不善也。

  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

  什曰。三界烦恼。烦恼相应。及烦恼所作身口业尽名罪。一切有漏善。尽名为福。

  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

  什曰。金刚置地。下至地际。然后乃止。实相慧要尽法性。然后乃止也。肇曰。金刚慧实相慧也。

  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师子意菩萨曰。

  什曰。师子度水。要截流直度。曲则不度。此大士以实智慧。深入诸法。直过彼岸。故借以为名也。

  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着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阂者是为入不二法门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

  什曰。世间三界也。出世间。一切无漏有为道品法也。

  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

  什曰。出义生于入也。无入生死故。无出世间也。

  不溢。

  什曰。梵本云流也。

  不散。

  肇曰。夫有入则有出。有出必有溢。有溢必有散。此俗中之常数。

  是为入不二法门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

  什曰。上言无为。三无为也。今明究竟涅槃也。

  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然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缚然生死之别名。解灭涅槃之异称。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

  什曰。无常是空之初门。破法不尽。名为不尽。若乃至一念不住则无有生。无有生则生尽。生尽则毕竟空。是名为尽也。

  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有为虚伪法。无常故名尽。实相无为法。常住故不尽。若以尽为尽。以不尽为不尽。者皆二法也。若能悟尽不尽。俱无尽相者。则入一空不二法门也。

  普守菩萨曰。

  什曰。万善所持。众圣所护。故名普守焉。

  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什曰。妄见有我。解则无我。言无我为遣我耳。非复别有无我法也。

  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非我出于我耳。见我实性者。我本自无而况非我也。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

  什曰。无明能生明。故不异于明。明由无明生。故不异于无明。无明故不可取。能生明故不可舍。明亦如是。非无明故不可离。无明生故不可取。譬如莲华色虽严洁。所因不净推其所因。心不生着也。

  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明慧明也。无明痴冥也。见无明性。即是为明。若见明为明。即是无明故不可取也。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色即是空。不待色灭然后为空。是以见色异于空者。则二于法相也。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

  什曰。外道法中有五大。佛法中有四大。此四种于作法中。最大故称为大。

  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四种四大也。空种空大也。此五众生之所由生。故名种。然四大之性。无前后中。无异空大也。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存于情尘故三毒以生。若悟六情性。则于六尘。不起三毒。此寂灭之道也。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以六度为妙因。回向一切智者二也。若悟因果同性。入于一相。乃应不二。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即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三行虽异。然俱是无缘解脱。故无心意识也。无缘既同。即三解脱无异。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

  生曰。有相则有对。有对则为二。不系一与三也。

  佛即是法。

  生曰以体法为佛。不可离法有佛也。若不离法有佛是法也。然则佛亦法矣。

  法即是众。

  生曰。亦以体法为众。

  是三宝皆无为相。

  肇曰。无相真智。佛宝也。实相无为。法宝也。修无为道。僧宝也。三宝虽异。皆无为相也。生曰。乖理为造。故三宝皆无为也。

  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心无阂菩萨曰身身灭为二。

  什曰。身五受阴也。身灭涅槃也。

  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则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诸法生时空生。灭时空灭。身存身亡。亦何以异。而怀惊惧于其中乎。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业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三业虽殊。无作一也。诸法之生。本于三业。三业既无。谁作诸法也。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

  什曰。福行欲界善行。能得乐报也。罪行十不善道。能得苦报也。无动行色无色界行。不动义如通达佛道中说也。

  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即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福欲界善行。罪十恶之流。不动色无色界行也。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因我故有彼。二名所以生。若见我实相。则彼我之识。无由而起。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即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得在于我。相在于彼。我不得相。谁取谁舍。

  月上菩萨曰闇与明为二无闇无明即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

  什曰。旨明此中知照灭无有明闇也。

  无闇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二乘入灭尽定。六根尽废。心想都灭。虽经昼夜不觉晦明之异。谕菩萨无心于明闇耳。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世间无缚。曷为而厌。涅槃无解。曷为而乐。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实相慧眼之境。非肉眼所见。慧眼尚不见实。而况非实。虽曰无见。而无所不见。此真慧眼之体。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

  什曰。说曲辩也。

  无说。

  什曰。说一往说也。

  无示。

  什曰。显现其相。言是善是恶。名为示也。

  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肇曰。上诸人所明虽同。而所因各异。且直辩法相。不明无言。今文殊总众家之说。以开不二之门。直言法相不可言。不措言于法相。斯之为言。言之至也。而方于静默犹亦后焉。生曰。前诸菩萨。各说不二之义。似有不二可说也。若有不二可说者。即复是对二。为不二也。是以文殊明无可说乃为不二矣。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什曰。如佛泥洹后六百年有一人。年六十出家。未几时颂三藏都尽。次作三藏论议。作论已思惟言。佛法中复有何事。唯有禅法我当行之。于是受禅法。自作要誓。若不得道。不具一切禅定功德。终不寝息。胁不着地。因名胁比丘。少时得成阿罗汉。具三明六通。有大辩才。善能论议。有外道师。名曰马鸣。利根智慧一切经书皆悉明练。亦有大辩才。能破一切论议。闻胁比丘名。将诸弟子往到其所。唱言一切论议悉皆可破。若我不能破汝言论。当斩首谢屈。胁比丘闻是论。默然不言。马鸣即生憍慢。此人徒有空名。实无所知。与其弟子舍之而去。中路思惟已。语弟子言。此人有甚深智慧。我堕负处。弟子怪而问曰。云何尔。答曰。我言一切语言可破。即是自破。彼不言则无所破。即还到其所。语胁比丘言。我堕负处。则是愚痴。愚痴之头。非我所须。汝便斩之。若不斩我我当自斩。胁比丘言。不斩汝头。当斩汝结发。比于世间。与死无异。即下发为胁比丘作弟子。智慧辩才世无及者。广造经论。大弘佛法。时人谓之。为第二佛。夫默语虽殊。明宗一也。所会虽一。而迹有精粗。有言于无言。未若无言于无言。故默然之论。论之妙也。肇曰。有言于无言。未若无言于无言。所以默然也。上诸菩萨措言于法相。文殊有言于无言。净名无言于无言。此三明宗虽同。而迹有深浅。所以言后于无言。知后于无知。信矣哉。生曰。文殊虽明无可说。而未明说为无说也。是以维摩默然。无言以表言之不实。言若果实岂可默哉。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肇曰。默领者。文殊其人也。为彼持言所以称善也。生曰。言迹尽于无言。故叹以为善矣。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香积佛品第十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

  什曰。舍利弗独发念者。其旨有三。一者结业之体。未能无资。二绝意大方。乐法不深。三推已有待。谓众亦然。处弟子之上。宜为众致供也。肇曰。置座设食。拟宾之常。而待客先发者。欲以生论耳。舍利弗时会之长。故每扣兴端。生曰。不念弟子者。以其自有乞食法也。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

  什曰。能于前法。自在无阂。无阂则累想宜废。亦云。解脱为用。厌身舍着。而今念食乖致何深。肇曰。佛说八解脱。乃是无欲之嘉肴。养法身之上膳。仁者亲受。谓无多求。然方杂食想。而欲听法。岂是无举来求之情乎。生曰。八解脱以不净观为初。而食是不净之物。既以体八为怀者。岂复有欲食之情哉。又法中无食可欲盖不可以欲食闻之乎。

  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

  什曰。不化作者。恐致欺妄之嫌故。不设常食。以非净妙无利益故。欲令此众见清净国。又因香饭。得弘道意。故因其须食请饭香积也。生曰。常食是生欲法也。除欲食为未曾有食矣。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是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此诸大众莫不目见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言诸仁者谁能致彼佛饭。

  肇曰。既现彼国。推有力者。令取饭也。

  以文殊师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

  肇曰。文殊将显净名之德。故以神力。令众会默然矣。

  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

  肇曰。励未成也。

  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肇曰。进始学也。

  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什曰。不言无而言少者。明身为病本本宜弃也。肇曰。将示有身不得无患。故致问如来。犹云少病少恼。

  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

  什曰。佛事谓化众生。

  令此乐小法者。

  别本云。乐少之人。什曰。乐不胜远者。皆名为小。非但小乘也。

  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什曰。欲令闻而信者发道心也。此三事请饭之意也。肇曰。余卑逊言也。彼土因香以通大道。此国众生志意狭劣。故请香饭之余。以弘佛事也。

  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

  肇曰。彼诸大士。皆得神通。然不能常现在前。又其土纯一大乘不闻乐小之名。故生斯问也。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彼菩萨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

  肇曰。闻彼佛称此佛菩萨功德。故欲同举功德也。

  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着心。

  什曰。大怒则狂。大喜亦迷宜摄汝香防其惑因。问曰。若然者云何不摄香饭。答曰。佛神力故。能杜其惑原。发其道意。故不摄也。

  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

  什曰。耻深则陨。愧浅亦恼。二患交至。去道逾缅。上言惑着。此言鄙耻。二文互显。约其文也。

  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阂想所以者何十方国土皆如虚空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薰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

  肇曰。异香入体。身心怡悦。

  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

  什曰。彼国无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国政。今言主众所推也。肇曰毗耶离国无有君王。唯有五百长者。共理国事。月盖众所推重故名主。自此下皆闻香而后集矣。

  见其室中菩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

  生曰。以其向念故教食也。亦欲因以明食之为理。泥洹是甘露之法。而食此食者。必以得之。故饭中有甘露味焉。

  大悲所薰。

  什曰。薰义有三。一大悲果报。二悲心所念。三以慈眼视之。生曰。使人得悟。为外薰也。岂曰食能大悲力矣。然则饭之为气。大悲所薰矣。

  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什曰。食此饭应发大心建大业。是名报恩。报恩名为消也。肇曰。先示受食法也。此饭大悲之果。悲意所设。悲心所兴。故名大悲所薰。以限意食之则不能消。若知此饭大悲所成。不可思议。发道心而食者则消报施主恩。无限阂意也。生曰。饭出大悲则无限矣。而限言少者。则乃不消也。

  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

  肇曰。不思议食。非二乘所及。故生是念也。

  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

  肇曰。无量福慧。即香饭之因。夫有无量之因。必有无量之果。若因可量。果亦可量。如来无量福慧。岂是声闻小智所能量乎。

  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揣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所以者何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

  肇曰。如来具五分法身无尽功德。报应之饭如何可尽矣。

  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不赐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又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

  什曰。举其多也。上云说法。亦不必有言说。有因通教功同说耳。肇曰。其土非都无言。但以香为通道之本。如此国因言通道。亦有因神变而得悟者。

  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肇曰。此三昧力。能生诸功德也。

  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佛以何说法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

  什曰。如来说法。其要有三。一软善语。二刚强语。三杂说。善行乐果软善语也。恶行苦果刚强语也。赞善毁恶杂说也。肇曰。圣化何常。随物而应耳。此土刚强。故以刚强之教而应焉。

  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

  肇曰。遍示八难处也。

  是愚人生处。

  肇曰。外道异学。名愚人生处也。

  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生报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

  什曰。梵本云。杂说也。凡不为善及涅槃。而起心口业。悉名杂说也。肇曰。华饰美言苟悦人意名无义语。

  是贪嫉是贪嫉报是嗔恼是嗔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吝是悭吝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嗔恚是嗔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是愚痴报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

  肇曰。如律藏说。

  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障阂是不障阂。

  肇曰。犯律有罪重而不障道。有轻罪而障道者。亦有三障。业障报障烦恼障也。

  是得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肇曰。以其难化故。示罪福之若是也。

  譬如象马[怡-台+龍]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

  什曰。马有五种。第一见鞭影。即时调伏。第二得鞭乃伏。第三以利锥。刺皮乃伏。第四穿肌乃伏。第五彻骨乃伏。众生利钝亦有五品。第一但见他无常。其心便悟。第二见知识无常。其心乃悟。第三见兄弟亲戚无常。其心乃悟。第四见父母无常。其心乃悟。第五自身无常。极受苦恼。复加以苦言。然后乃悟也。

  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肇曰。非钩捶无以调象马非苦言。无以伏难化。

  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

  什曰。晦迹潜明自同贫乞。自同贫乞则与相接。接则易邻。故为贫所信乐也。肇曰。诸佛平等迹有参差。由群生下劣志愿狭小故。佛隐自在力同其贫陋。顺其所乐而以济之。应感无方不摄净秽。此未曾有也。

  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维摩诘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

  肇曰。成其所叹也。

  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什曰。譬如良医遇疾疫劫中。医术大行广施众药。所疗者众致供无量。菩萨大士处不净国。亦复如是。众恶弥滋兼济乃弘。十事法药广疗众病。化广利深一超万劫。肇曰。行不在久贵其有益焉。

  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

  什曰。痴有二种。一者一切法中痴。二者于诸佛深法中不能明了。不净国中有二种痴。净国中唯有佛法中不了痴也。

  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

  肇曰。夫善因恶起净由秽增。此土十恶法具故十德增长。彼土纯善故施德无地。所以百千劫行不如一世也。别本云。十恶业。什曰。十恶业有上中下。上地狱报中畜生报下饿鬼报。一品中复有三品。如是九品。不善三恶道中受九品苦报者也。

  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什曰。深行菩萨非所疑也。今浅行者。处不净国恐其行浅功微未能自拔。譬如少汤投之大水。亦如少力之人入水救溺。未能兼济则与彼俱沦。故问以何为法得生净国也。肇曰。将厉此土始学菩萨令生净国。故发斯问也。

  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肇曰。代彼受苦不自计身。所有功德尽施众生。岂以有益而想其报乎。若不为众生应久入涅槃。为彼受苦令其先度。彼去我留非代。谓何此饶益之至一法也。

  等心众生谦下无阂。

  肇曰。怨亲不殊。卑己厚人。等心尊卑。情无介然。二法也。

  于诸菩萨视之如佛。

  肇曰。菩萨众生之桥梁。三宝之所系。视之如佛则增己功德。三法也。

  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肇曰。佛所说经闻则信受。不以未闻而生疑惑。四法也。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肇曰。三乘虽异归宗。不殊。不以小大而相违背。五法也。

  不嫉彼供。

  什曰。推其致供之由由于宿行。嫉之无益宜应修善。以理处心故嫉不生也。

  不高己利。

  什曰。若修善持戒得利养时当自念言。彼供养功德非为我也。假令有我。彼不见为。理既无我。高竟无主。如是思惟则高心自灭也。

  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什曰。即于上彼供己利二事中。自调伏心。调伏心如向说。三句合为一事。肇曰。他种他获。曷为而嫉。己种己得曷为而高。于是二中。善自调伏六法也。

  常省己过不讼彼短。

  什曰。如一比丘林中坐禅。时至须食持钵出林。路逢恶贼。恶贼引弓射之。比丘恕他自责不生恶心。又指腹语贼。汝应射此。我为腹出林故致斯恼。此腹之罪耳。省己恕物类如此也。不讼彼短。不如彼钝根维那就地舐秽求人短也。省己过乃至求诸功德通为一事。肇曰。省己过则过自消讼彼短则短在已。七法也。

  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

  肇曰。尘垢易增功德难具。自非一心专求。无以克成具此八法。则行无疮疣。终生净土矣。

  维摩诘文殊师利于大众中说是法时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九

  菩萨行品第十一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肇曰。至人无常所。理会是邻。如来净名虽服殊处异。然妙存有在。所以来往兴化。共弘不思议道也。因遣问疾。所明若上。今将诣如来封印兹典。故先现斯瑞以启群心者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肇曰。大士所为非小道所及。故问其缘者也。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

  什曰。维摩诘劝共见佛。旨可寻也。一者见其诚心欲遂其本意。二者欲令证明香饭多所发悟。三者以其怀胜远游宜令实反。故欲共诣佛所咨请遗法。

  与诸菩萨礼事供养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肇曰。有益时也。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着地。

  什曰。世相迎送。必结驷轻骑。大士迎送。则运以妙通。

  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肇曰。净名置座于地。将先致敬也。

  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座即皆受教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什曰。欲称大士神奇。将以厉狭劣之想也。

  唯然已见于汝意云何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肇曰。向与文殊俱入不思议室。因借宝座睹其神力。兼食香饭乘掌而还。莫测其变。故自绝于图度。此经大旨。所明不思议道。故往往多显不思议迹也。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

  什曰。问曰上品香气普薰三千。阿难云何不闻耶。答曰。非分故近而不闻。今有以得闻也。肇曰。如来将辨香饭之缘。故令阿难闻也。

  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肇曰。彼菩萨众香国菩萨也。所以独言彼者。欲令舍利弗自显一食之香。因明香饭之多益也。

  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难言此所从来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

  什曰。七日乃消有二因缘。或有人食香饭饭不时消。心必厌舍故不令久也。亦云应得道者。饭气时薰不过七日。必成圣道。如道迹七生。七步蛇啮等势不过七。事不须久故不令过七。肇曰。七日势消饭常力也。若应因饭而阶道者。要得所应得然后乃消也。生曰。不过七日也。

  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

  肇曰。入无漏境。名入正位焉。

  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

  什曰。见谛十六心也。问曰。食香饭云何得道。答曰。体安心静发未曾有意。饭尚如此。何况道耶。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极大信乐深达因果。即解缘起解缘起则见实法也。肇曰。成无著果。名心解脱者。

  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

  生曰。七日之内。必有所得矣。然一食之悟亦不得有二阶进也。止一生补处者。佛无因得故也。无生菩萨及正位之人。岂复假外方得进哉。而今云尔者。以明此饭为宣理之极。备有其义焉。

  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什曰。神足变化。说法度人化之常也。饭本充体而今得道。故叹未曾有。佛以化人为事。凡是化人皆名佛事。以阿难谓佛事之妙。妙尽于此。故下广明佛事。以广其心也。肇曰。饭本充体乃除结缚。未曾闻见也。生曰。佛以应悟为事。而香饭能之。未曾有者也。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肇曰。阿难具香饭所益。谓佛事理极于此。故广示其事。令悟佛道之无方也。此土众生。见佛妙光自入道。检亦有余益。但以光为主下皆类此。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

  什曰。佛直居宗静默。令菩萨弘道以化人也。肇曰。有佛默然居宗。以菩萨为化主也。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肇曰。有纯以化为佛事。如须扇头比。

  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

  什曰。或出华果或出名香或放光明或为说法也。肇曰。佛于下成道树名菩提。此树光无不照香无不薰。形色微妙随所好而见。树出法音随所好而闻。此如来报应树也。众生遇者自然悟道。此土以树为化之本也。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什曰。昔阎浮提王。得佛大衣。时世疾疫。王以衣着标上。以示众人。归命病皆得愈信敬益深。因是解脱此其类也。肇注同。

  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

  肇曰。众香国即其事也。一义饮食以舌根通道。园观以眼根通道也。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

  什曰。或一相二相乃至众多相。随所应见而为现相。亦云以佛形像。如萍沙王以佛像与弗迦沙王因是得悟也。下言佛身全现身也。肇曰。好严饰者示之以相好也。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

  什曰。除却形色廓然无像。令其空心虚静累想自灭。亦如文殊师利灭众色像。现虚空相以化阿阇世王也。肇曰。好有者存身以示有。好空者灭身以示空。如密迹经说也。八相虽在身而身相不一。所因各异故。佛事不同也。

  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肇曰。所因虽殊。然俱入律行也。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谕而作佛事。

  什曰。于梦中悟感众生也。下六事为现不真形色。令悟深理焉。肇曰。自有不悟正言。因谕得解者。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肇曰。即此娑婆国之佛事。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

  什曰。有形色无言教如维摩诘默然成论比也。

  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肇曰。有真净土纯法身菩萨。外无言说内无情识。寂莫无为而超悟于事外。非是言情所能称述。此佛事之上者也。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肇曰。佛事者以有益为事耳。如来进止举动威仪俯仰乃至动足未曾无益。所以诸所作为。无非佛事。上略言之也。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

  什曰。烦恼根本有四。三毒及等分也。二万一千尘垢属一病。四病故八万四千也。总说则八万四千。别相则无量。今言八万四千。则摄无量故为门也。肇曰。三毒等分此四。烦恼之根也。因一根生二万一千烦恼。合八万四千。因八万四千。出无量尘垢故名门也。

  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什曰。佛事有三种。一以善作佛事。光明神力说法等是也。二无记虚空是也。三以不善八万四千烦恼是也。譬如药师或以良药。或以毒药治人病也。佛亦如是。以烦恼如佛以爱度难陀也。嗔恚化恶龙比也。肇曰。众生皆以烦恼为病。而诸佛即以之为药。如淫女以欲为患。更极其情欲然后悟道。毒龙以嗔为患。更增其忿恚然后受化。此以欲除欲以嗔除嗔。犹良医以毒除毒。斯佛事之无方也。生曰。若投药失所。则药反为毒矣。苟曰得愈毒为药也。是以大圣为心病之医王。触事皆是法之良药。

  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肇曰。若能应会无方美恶斯顺。无事不为。为之无非佛事。乃名入诸佛法门耳。生曰。苟达其一众事皆毕。

  菩萨入此门者。

  肇曰。七住已上豫入此门。

  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阂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肇曰。佛无定所。应物而现。在净而净在秽而秽。美恶自彼于佛无二。曷为自生忧喜于其间哉。是以豫入此门者。见净不贪己分不高。睹秽不阂乖情不没。故能生真净心。知佛平等而应迹不同。此窥[門@俞]之徒非平等信也。自不入佛事门者。孰能不以净秽为心乎。生曰。菩萨既入此门。便知佛土本是就应之义。好恶在彼于我岂有异哉。所贵唯应。但叹应生之为奇也。

  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

  生曰。无地为空。而地出其中矣。

  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

  什曰。谓化现身也。下言身色等。真报应之身也。

  其无阂慧无若干也。

  肇曰。佛慧如空应形犹地。不以地异而异空。不以空一而释地也。生曰。色身是外应之有。出无阂慧中。而无阂慧无色身也。

  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姓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

  生曰。诸佛色身虽复若干。而一一佛无不有之。故无不等矣。

  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

  什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觉也。见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梦故言觉也。肇曰。秦言正遍知。见法无差谓之正。智无不周谓之遍。决定法相谓之知。生曰。若不等者。便有所不尽。不得名为正遍觉人也。

  名为多陀阿伽度。

  肇曰。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而来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圣同辙。故名如来亦名如去。生曰。如者谓心与如冥。无复有不如之理。从此中来。故无不如矣。

  名为佛陀。

  什曰。多陀阿伽度。秦言如来亦言如去。如法知如法说故名如也。诸佛以安隐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隐去。此佛亦如是去也。佛陀秦言觉也。凡得道名为觉。觉有二种。一于四谛中觉。二于一切法中觉。觉而不尽。则非真觉故无觉名也。如佛问舍利弗三问不答。天女问默然无言。此未免于睡也。言遍言如言觉。此三名则是体极之称。足以明诸佛同等异于二乘也。肇曰。秦言觉生死长寝莫能自觉。自觉觉彼者其唯佛也。此三句盖体极之称。若如上佛事。有一毫不等者。则不足以名三号具足也。生曰。于结使眠中而觉。故得心冥如也。

  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

  生曰。无不知无不能者。岂可穷之哉。言阿难不能尽受。亦何足用美其广。意在以称菩萨能尽受之矣。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

  肇曰。三句之义无穷若此。其道平等理无不极。岂容优劣于其间哉。

  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阿难白佛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肇曰。阿难于五百弟子中。多闻强记第一。今闻佛事。乃自审寡闻也。生曰。阿难岂不知己之多闻本有在乎。自取不达。以申佛之意也。

  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肇曰。物有于上不足于下有余。不可以下有余而量于上也。

  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

  肇曰。一时即向来所现一时若此。况尽其事。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

  什曰。虽奉圣旨。及见不净劣想自发。由忆念佛教起想微耳。既了平等。诚心自悔也。肇曰。初见秽土生下劣想。谓诸佛菩萨亦有升降。闻此佛事乃自悔责也。

  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什曰。彼亦不必专以香为佛事。故请言教法也。亦将欲遍至十方化不净国。故请杂法也。亦以远游异刹。不宜虚反又以彼诸菩萨。必问其上要。故禀异闻也。亦欲令彼菩萨知恩故请。云何令知恩。彼诸菩萨处清净国。但食香饭自入律行。常乐则亡其乐。亡其乐则亡其所由。所由者佛。而彼昧之。是不知恩也。若闻下二门苦而后得乃悟自然得者因妙而功深也。肇曰。既知佛事之难议。故欲请法而反土。将宣扬如来不思议道。令本国众生念佛功德也。生曰。请还彼土法也。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无阂法门。

  什曰。尽有二种。一无为尽二有为尽。有为尽。无常迁灭尽也。无为尽。智慧断令灭尽也。今言尽门。是有为无常尽也。言无阂于二事不阂也。不尽功德有为。无凡夫阂也。不住无为无二乘阂也。

  汝等当学。

  生曰。欲还彼土。迹在舍此之彼。是自济之怀。于菩萨为缚矣。若解脱之者。是其法也。

  何谓为尽谓有为法。

  生曰。有为是无常尽灭之法也。

  何谓无尽谓无为法。

  肇曰。有为法有三相故有尽。无为法无三相故无尽。生曰。无为则不尽矣。

  如菩萨者不尽有为。

  什曰。谓一切善。是有为功德也。一切有为悉是大累。可以遣累故有宜存。譬如无量怨贼在彼大城。城中有人来降。因是人得破怨贼。故虽是贼亦应供养之。

  不住无为。

  肇曰。有为虽伪。舍之则大业不成。无为虽实。住之则慧心不明。是以菩萨不尽有为。故德无不就。不住无为。故道无不覆。至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净而净不以为欣。处秽而秽不以为戚。应彼而动于我无为。此诸佛平等不思议之道也。夫不思议道。必出乎尽不尽门。彼菩萨闻佛事平等不可思议。所以请法。故佛开此二门。示其不思议无阂之道也。生曰。此土有苦是有为也。彼土无苦是无为也。若缚在欲尽有为住无为者。盖是此土患苦之情。非彼土然也。然则寄还彼土。以明法实得祛此缚矣。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什曰。慈悲佛道根本也。声闻无此故。尽有住无也。欲不尽有为成就佛道。要由慈悲。故先说也。肇曰。慈悲乃入有之基。树德之本。故发言有之。生曰。菩萨之行凡有二业。功德也智慧也。功德在始智慧居终。不尽有为义在前。故功德不尽之也。住无为义在后。故智慧不住之也。不尽有为。是求理不舍生死之怀。以慈悲为本。故始明之焉。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什曰。志求佛道。其心深固。譬如种树根深难拔。故历劫愈明。不暂失也。肇曰。发心不忘。是众行之中心者也。

  教化众生终不厌倦。

  别本云。心不厌倦。什曰。恼之者众鲜能无厌。以大悲为本。故涉苦弥勤。虽魔怨逼试。心不生倦。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

  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动。乃名根也。如有一人到舍利弗处求出家。舍利弗观其宿命。八万大劫不种善根。弃而不度。往五百弟子所。尽皆不受。于是到祇洹门下。悲泣懊恼。佛从外还见而问之。其人具以事答。佛即种种责舍利弗。汝智慧不深不见人根妄轻贱人耶。佛即受其人。赞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着身便成沙门。佛为说法即得阿罗汉。舍利弗问佛。此人何时种泥洹善根。佛言乃往昔过去无央数劫有佛名人可。时有一人。入林取薪虎从林出欲食其人。其人上树虎在树下。其人极大恐怖。时佛从空中飞过。其人见已称南无佛。心生信乐极厌生死。深心誓愿愿离此苦。因此善根今得解脱。时舍利弗。向佛悔过举身投地深自悲叹。佛言。譬如石中有金。愚人不知弃而不取。金师见之知其中有金。即以两囊鼓而出之。众生无明石中有智慧金。今汝智慧不深故弃而弗度。如来深见根本。以禅定智慧囊鼓而出之也。

  无有疲厌。

  肇曰。慈悲为根发心为心。然后顺四摄化众生。护正法种善根。以此众德茂其枝条。道树日滋不尽有为也。下诸行愿枝条之流。及其日滋日茂以成不尽义。耳度舍慈悲道树不建。众德损耗自隐涅槃。谓尽有为法也。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什曰。万善无常随意所成。故须方便回向佛道。如瓶沙王被系在狱。狱孔中遥见佛于山上往来。心大欢喜应生兜率天。在中闻毗沙门天王食香。以饿死故心甚乐着。我今当往生彼食处。即时于毗沙门楼上化生。小既回向大亦宜然。肇曰。方便回向进善之要行。故常安住焉。

  求法不懈。

  什曰。求法不勤。果报未应。则生邪见。谓无所得。是故行者。求法不懈怠也。

  说法无吝。

  什曰。梵本云无师倦。外道师为弟子说法。法之要者则握而不与。菩萨则尽其所怀。故言无师倦也。

  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

  肇曰。不以结生。曷为而畏。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

  肇曰。未学当学。所以不轻。已学当成。故敬如佛。

  堕烦恼者令发正念。

  什曰。念邪则生累。念正则累消。故化令正忆念。

  于远离乐不以为贵。

  什曰。出家离欲及禅定智慧。离诸妄想。悉名远离乐。假以求道非所贵也。肇曰。独善之道何足贵乎。

  不着己乐庆于彼乐。

  别本云。不着己乐。庆于他乐。什曰。凡夫见他乐则生嫉。他苦则心安。自乐则生着自苦则心动。菩萨则不然。见他乐不嫉其心随喜。他苦心动欲令解脱。自乐不着自苦心安。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什曰。禅定有三种。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禅生高慢我心。小乘禅独善求证能烧众善坏无上道根。于菩萨则为恶趣。故视之如地狱也。肇曰。禅定虽乐。安之则大道不成。菩萨不乐故。想之如地狱也。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什曰。意存兼济故乐游无畏。肇曰。生死虽苦大道之所因。菩萨好游故。想如园观也。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

  什曰。本无施意。因彼来求发我施心。则于我为师。故起师想。如月氏王出行游观。有数千乞人。在路侧举手唱声各请所须。王问大臣。此是何人何所陈说。臣答言。乞人也。王智慧利根即解其意。语大臣曰。彼等我大师。非乞人也。汝不解其言耳。彼所须者。为我说法非为乞也。彼言我等前世亦作国王。不修布施故受斯报。王今不施后亦当尔。以此故当知是我大师也。肇曰。乞者虽欲自益而实益我。故想为善师也。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

  什曰。舍诸所有。谓身命及国城妻子悉能弃舍。给施众生。给众生时。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明见因果施而无悔也。肇曰。凡所施与妙期有在。又审因果之不虚也。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

  肇曰。戒为人护。毁戒则无护。菩萨自己有护。故欲护无护者也。

  诸波罗蜜为父母想。

  什曰。取其能生法身也。亦云子有所须。则咨之父母。菩萨所须。则求之六度。取其饶益比之父母也。肇曰。余四度行转深。法身之所由生。故想为父母也。

  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什曰。助成圣道。令其尊胜。犹人有眷属益其贵也。肇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犹人有眷属相助成者也。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

  什曰。上说始种善根。今明修习增进。修习增进名为行。万善斯行无所齐限。亦云不以劫数为限也。肇曰。上云种善根。此云无齐限。转增广也。

  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什曰。取彼净国相。然后修行称之故致净国。与彼无异。是名以彼成己也。肇曰。为好饰者。净土。不得不尽净土之美。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

  肇曰。开四门恣求者所取。无碍大施法也。此施相好之所因。别本云。行无阂施。什曰。或施心足而财少。或财足施心少。二事不具。则不能应无方之求。今二事兼具故。能无所齐限。恣物所求焉。

  除一切恶。净身口意。

  什曰。身口意净故众恶悉除。因净则果妙相妙之所以具也。肇曰。此明当大施时。诸恶悉除三业悉净。故致净相之报也。

  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

  什曰。勇明其有力。上说意净。此说有力净而有力。故大愿果成也。肇曰。生死长久苦毒无量。自非智勇孰能处之。

  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

  肇曰。不以佛难及。倦而不修矣。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肇曰。烦恼之寇密固难遣。自非慧剑。无以断除。

  出阴界入。

  什曰。烦恼既尽则随法化生。法化之身超出阴界入也。

  荷负众生。

  什曰。必令究竟不中弃也。

  永使解脱。

  肇曰。法身超三界。阴界入所不摄。故言出。若受阴界入身处情尘之内。则自同羁琐安能济彼。

  以大精进摧伏魔军。

  什曰。魔天魔也。肇曰。魔兵强盛。非怠者所能制也。

  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什曰。无取相念也。凡夫行有念智慧。则高慢益甚。是故菩萨求无念智也。肇曰。真智无缘故无念为名。俗智有缘故念想以生。

  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

  肇曰。不以无欲。而舍世法自异。

  不坏威仪。

  什曰。和而不同。

  而能随俗。

  肇曰。同俗俯仰不失道仪。天下皆谓我同己。而我独异人。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

  肇曰。见形不及道者。非通变无以导焉。

  得念。

  肇曰。正念。

  总持。

  什曰。以念持念。持能持法。故既言念又言持。亦云众念增长。则成持也。

  所闻不忘。

  肇曰。由上二种持也。

  善别诸根断众生疑。

  肇曰。慧也。

  以乐说辩演说无阂。

  肇曰。乐说辩四辩之一也。上云念定持辩。此云念持慧辩。定慧互有其用。迭在四门者也。

  净十善道受天人福。

  什曰。以不堪受道故为说法也。肇曰。不为福报修善。名为善净。然为物受报。报在欲界人天也。

  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别本云。四无量令生梵天。什曰。欲使作梵天请转法轮。处尊别物也。亦菩萨自行。自生梵天也。

  劝请说法随喜赞善。

  肇曰。修四等即开梵道也。现为梵王请佛说法。随喜赞善以弘正教。如尸弃之流也。

  得佛音声。

  什曰。是赞善报也。肇曰。经云有八种音。亦云有六十种音。密迹云。佛不思议音。应物无量也。

  身口意善。

  肇曰。如来三不护法也。

  得佛威仪。

  肇曰。凡所举动。一则如来音声。三不护威仪。皆佛事也。菩萨虽未全具。然豫入其境故言得也。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

  肇曰。善法谁不修。贵在深胜也。

  以大乘教成菩萨僧。

  肇曰。僧徒虽众。所贵大乘。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本。

  肇曰。放逸乃众恶之门。丧道之根。心无放逸则无善不集。善法无量。故略言本也。

  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肇曰。修如上法自行化彼。功德日茂不尽有为也夫善有为法变坏物耳。废舍不修则日耗日尽矣。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

  肇曰。自此下皆无为观行也。观无为必睹恬怕之乐。而能不证涅槃永处生死。名不住无为也。空无相无作。三乘共行。而造观不同。二乘空观唯在无我。大乘空观无法不在。以无法不在故空法亦空。空法既空故能不证空。

  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肇曰。二乘无相唯在尽谛。大乘无相在一切法。二乘无作不造生死。大乘无作万法不造也。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肇曰。诸法缘会而有。缘散而无。何法先有待缘而起乎。此空观之别门也。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

  什曰。无常则无法不灭。灭而不断故。故修善不厌。亦观无常是泥洹道。泥洹道则背善本。今不住无为故不厌有也。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

  什曰。无我则众生空。空而非无。故诲人不倦也。

  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

  肇曰。二乘以无常为无常。故厌有为善法。以苦为苦故恶生死苦。以无我为无我。故怠于诲人。以寂为寂故欲永寂。菩萨不以无常为无常。故能不厌善本。不以苦为苦。故不恶生死。不以无我为无我。故诲人不倦。不以寂为寂。故不永寂也。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什曰。远离有三。一离人众五欲。二离烦恼。三诸法性空远离。今观性空远离。而不厌善也。肇曰。远离无为之别称耳。虽见无为远离之要。而身心不离有为善也。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肇曰。诸法始无所来。终无所归。虽知无归。而常归善法也。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肇曰。虽见无生。而处生荷彼也。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

  肇曰。凡诸无漏与无为同。体自无相皆无为行也。虽见无漏。而与彼同漏。同漏有二。有为入生死。实未断漏者。有已尽漏而现不断者。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肇曰。法性无业何所修行。虽知无行而教必以行者也。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肇曰。诸法之相唯空唯无。然不以空无舍于大悲也。

  观正法位。

  什曰。谓无生灭。取证法也。

  而不随小乘。

  肇曰。正法位者。观无为取证之地也。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

  肇曰。诸法因缘所成。虚假无本。以何为实以何为主。虽知如此然本愿未满。不以功德定慧虚假而弗修也。生曰。不住无为。是穷理将入生死之怀。以满愿为极。故终明之焉。

  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肇曰。备修上法。则不证无为。证谓观无为自证道成。自证道成即住无为也。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

  肇曰。上直明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未释所以不尽所以不住。夫大士之行行各有以。妙期有在。故复对而明之。夫德之积也。必涉有津。若住无为。则功德不具也。

  具智慧故不尽有为。

  什曰。上一门中现一义。今明一门中兼具二义。若不住无则不尽有。不尽有则不住无也。肇曰。智之明也必由广博。若废舍有为则智慧不具。生曰。总翻前也。所以欲住无为者贪其乐耳。福德既具便自常乐复何贪哉。所以欲尽有为者恶其苦耳。智慧苟备已自无苦。有何恶哉。

  大慈悲故不住无为。

  肇曰。慈悲入生死。岂住无为之所能者也。

  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肇曰。满愿由积德。岂舍有为之所能。生曰。别翻前也。以慈悲为怀者。不得贪己乐也。欲满本愿者。不得计己苦也。此取功德前句智慧后句。略举二端为备也矣。

  集法药故不住无为。

  肇曰。采良药必在山险。非华堂之所出。集法药必在险有。非无为之法所出焉。

  随授药故不尽有为。

  肇曰。废舍有为则与群生隔绝。何能随而授药。生曰。翻前则是反入生死。必能救众人。故有下四句也。集法药者。使备有诸法理也。为功德意矣。随授药者知其所主随病授也。为智慧意矣。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

  肇曰。习知众生病。必知病所尽岂无为之所能乎。生曰。解其病相。功德意也。

  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肇曰。灭众生病必造有治。岂尽有为之所能。生曰。达病所应。智慧意也。

  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肇曰。二法虽异而行必相因。故对而辩之。明行名有以造用不同也。

  是名尽无尽无阂法门汝等当学。

  肇曰。不尽有为。故无阂德之累。不住无为故无独善之阂。此二无阂门。是菩萨弘道之要路。佛事无方之所由。劝彼令学示其佛事不思议道。令必审诸佛无若干也。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什曰。若自有慧眼。则能玄照不待观形。若无慧眼。则对形而隔。故问其所以。何等观如来。复次观佛有三种。一观形二观法身三观性空。问言汝三观中作何等观耶。下尽以性空答。此章悉用中百观破相义。明如来性空。更无异义。故不疏问耳。肇曰。向命文殊共来见佛。虽复举目顺俗而致观不同。如来逆睹其情将显其来观之旨。以明佛事不可思议。故知而问也。生曰。维摩诘向命诸菩萨。共来见佛。迹在人相佛焉。然见佛者。非谓形接得见便为见也。是以问之以明见焉。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肇曰。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称也。其道虚玄固以妙绝常境。心不可以智知形不以像测。同万物之为。而居不为之域。处言数之内。而止无言之乡。非有而不可为无。非无而不可为有。寂寞虚旷物莫能测。不知所以名。故强谓之觉其为至也。亦以极矣。何则夫同于得者得亦得之。同于失者失亦得之。是以则真者同真。伪者同伪。如来灵照冥谐一彼实相。实相之相即如来相。故经曰。见实相法为见佛也。净名自观身实相。以为观如来相。义存于是。生曰。若谓己与佛接为得见者。则己与佛异相去远矣。岂得见乎。若能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不复相异。以无乖为得见者也。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

  生曰。若以见佛为见者。此理本无。佛又不见也。不见有佛乃为见佛耳。见佛者见此人为佛从未来至现在从现在入过去。故推不见三世有佛也。过去若有便应更来。然其不来明知佛不在过去矣。未来若有便应即去。然其不去明知佛不在未来矣。现在若有便应有住。然其不住明知佛不在现在矣。

  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

  肇曰。法身超绝三界。非阴界入所摄。故不可以生住去来而睹。不可以五阴如性而观也。生曰。向云不见佛者。或是已不能见非无佛也。故复推无佛可见以尽之焉。人佛者五阴合成耳。若有便应色即是佛。若色不即是佛。便应色外有佛也。色外有佛又有三种。佛在色中色在佛中色属佛也。若色即是佛。不应待四也。若色外有佛。不应待色也。若色中有佛佛无常矣。若佛中有色佛有分矣。若色属佛色不可变矣。色者色之事也。如者色不异也。性者无本为色也。既言其事。事或可改。故言如也。虽曰不改本或不然。故言性也。然则要备三义。然后成色义也。是以如性五事亦不得而殊也。至识皆同之焉。既无所见乃为见实也。以实见为佛。见实所以见佛也。

  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肇曰。法身如空。非四大所起造也。生曰。向虽推无人相佛。正可表无实人佛耳。未足以明所以。佛者竟无人佛也。若有人佛者。便应从四大起而有也。夫从四大起而有者。是生死人也。佛不然矣。于应为有佛常无也。

  六入无积。

  生曰。夫有人佛者。要从六入积而或出也。既无有积。夫有人佛乎。五是四大所造。故就六以明之焉。

  眼耳鼻舌身心已过。

  肇曰。法身过六情。故外入无所积。生曰。上言六入无积故无人佛者。正可无后世人佛耳。未足以明今亦无也。故复即六入云已过也。六入已过者无积为甚久矣。

  不在三界。

  生曰。上言六入已过。容正在有六处。过或不及无六入处也。故复云不在三界矣。

  三垢已离。

  肇曰。既越三界。安得三界之垢。生曰。三垢已离故不在三界也。以无三为不在三矣。

  顺三脱门。

  生曰。顺三脱门。故离三垢也。以三离三也。

  三明与无明等。

  肇曰。法身无相体顺三脱。虽有三明而不异无明也。生曰。顺三脱门则等明无明也。三脱门既三而明。故复就三明言之也。

  不一相不异相。

  肇曰。无像不像故不可为一。像而不像故不可为异。生曰。等者两共等也。两共等者不一不异也。

  不自相不他相。

  肇曰。不自而同自。故自而不自不他而同他。故他而不他无相之身。岂可以一异自他。而观其体耶。生曰。有自有他则异矣。

  非无相非取相。

  肇曰。既非无物之相。又非可取之相。生曰。若无相为一矣。又不可取无一异相也。

  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

  生曰。顺三脱门则到彼岸矣。若有到则不到也。无到不到然后为到耳。此岸者生死也。彼岸者涅槃也。中流者结使也。

  而化众生。

  肇曰。欲言此岸寂同涅槃。欲言彼岸生死是安。又非中流而教化众生。此盖道之极也。此岸生死。彼岸涅槃。中流贤圣也。生曰。夫化众生使其断结离生死至泥洹耳。而向言无三。似若不复化之。故云尔也。然则三不无矣。

  观于寂灭而不永灭。

  肇曰。观于寂灭。观即寂灭。灭而不灭岂可形名。生曰。既云化众生。复似见有众生。故言观寂灭也。观寂灭者。非永灭之谓也。

  不此不彼。

  生曰。若化众生。似复在此在彼也。在此在彼者应化之迹耳。非实尔也。

  不以此不以彼。

  肇曰。不此而同此。故此而不此不彼而同彼。故彼而不彼。岂复以此而同此以彼而同彼乎。此明圣心无有以而同也。生曰。虽云不在此不在彼。或复可以此彼之迹化之矣。此彼是众生所取。非佛以也。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肇曰。夫智识之生。生于相内。法身无相故。非智识之所及。生曰。既不在此彼。又不以此彼。岂可以智知识识言其尔哉。

  无晦无明。

  肇曰。明越三光。谁谓之闇。闇踰冥室。谁谓之明。然则在闇而闇在明而明。能闇能明者。岂明闇之所能。故曰无闇无明也。生曰。明不在迹为晦矣然理不得在耳非为晦也迹反有明为明矣。然是彼取得可非为之明也。

  无名无相。

  肇曰。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生曰。迹中有名。佛无名矣。相为可名之貌也。

  无强无弱。

  肇曰。至柔无逆谁谓之强。刚无不伏谁谓之弱。生曰。运动天地非为强也。应尽无常亦非弱也。

  非净非秽。

  肇曰。在净而净谁谓之秽。在秽而秽谁谓之净。然则为强弱净秽者。果非强弱净秽之所为也。生曰。相好严身非其净也。金枪马麦亦非秽也。

  不在方不离方。

  肇曰。法身无在而无不在。无在故不在方。无不在故不离方。生曰。东感则东西感则西岂在方哉。然是佛之应。复不得言方非佛也。故言不在不离也。

  非有为非无为。

  肇曰。欲言有耶。无相无名。欲言无耶。备应万形。生曰。若有则有为若无则无为。而佛既无此有。又不无有。何所是有为无为哉。

  无示无说。

  肇曰。非六情所及。岂可说以示人。生曰。应见者示应闻者说也。佛本无示无说耳。

  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

  生曰。以六度为体。故能有如向之应耳。而度有度者。则不度也。无度不度。然后度耳。

  不诚不欺。

  肇曰。不可以善善。不可以恶恶。生曰。六度以诚实为道也。而诚有诚者则。不诚矣。无诚不诚。然后诚耳。

  不来不去。

  生曰。既度既诚便应有感为来。感尽则去也。若有此来去者。复不能来去也。

  不出不入。

  肇曰。寂尔而往泊尔而来。出幽入冥。孰识其动。生曰。来为出。去为入也。

  一切言语道断。

  肇曰。体绝言径。生曰。稍结之也。言以六度无相为佛。岂可得以言语相说之乎。

  非福田非不福田。

  生曰。以无相为佛故。能使人供养得福为福田矣。若使是者则有相乎。

  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

  肇曰。无相之体莫睹其畔。孰知田与非田应与不应乎。生曰福田则应供养。非福田则不应供养也。

  非取非舍。

  肇曰。取之则失真。舍之则乖道。生曰。福田故应取。非福田故应舍矣。

  非有相非无相。

  肇曰。寂寞无形非有相也。相三十二非无相也。生曰。若是福田为福德人也。福德之人则有相禄矣。

  同真际等法性。

  生曰。无相便是之矣。谓佛为异故言同等。

  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

  肇曰。无相之体。同真际。等法性。言所不能及。意所不能思。越图度之境。过称量之域。生曰。既同真际等法性。岂可以意而量之哉。过诸称量者。言非所及之谓也。

  非大非小。

  肇曰。大包天地不可为小。细入无间不可为大。能大能小者。其唯无大小乎。生曰。言小则大包天地。言大则细入无间。

  非见。

  肇曰。非色故非见也。

  非闻。

  肇曰。非声故非闻也。

  非觉。

  肇曰。非香味触故。非三情所觉也。

  非知。

  肇曰。非法故非意所知也。生曰。非徒不可见闻觉知。亦无可作见闻觉知者矣。

  离众结缚。

  肇曰。无漏之体绝结缚。生曰。既无见闻觉知。于何生结缚哉。

  等诸智同众生。

  生曰。岂复容智出于群智。自异于众生哉。

  于诸法无分别。

  肇曰。等实相之智。同众生之性。浑然无际岂与法有别乎。生曰。于一切法。都无复分别情也。

  一切无得无失无浊无恼。

  肇曰。无得故无失。无清故无浊。事外之体何可恼哉。生曰。有失为浊。既浊成恼也。自此以下明佛无相理中无之也。

  无作无起。

  生曰。有浊有恼。便是作起后身。

  无生无灭。

  肇曰。法身无为。绝于施造。孰能作之。令起生之使灭乎。生曰。既作起后身。则有生灭者矣。

  无畏无忧无喜无厌。

  生曰。若有生灭是可畏法也。便欣生而忧灭矣。忧欣无已故可厌也。

  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

  肇曰。法身无寄绝三世之有。三灾不能为其患。始终无以化其体。恬淡寂泊无为无数岂容忧畏喜厌于其间哉。生曰。既无忧欣。不复受诸有也。

  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生曰。都结之也。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

  肇曰。穷言尽智莫能显示。来观之旨为若是者也。

  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什曰。见其神德奇绝。来处必尊。故问其所从也。维摩恐人存没生。故下反问以明无没生。亦云或有谓维摩生分未尽。故问其没生。下答不尽善不长恶。明生分尽也。不直答者。一欲屈声闻。二不欲自显所从之美也。肇曰。上云如自观身实相。实相无生。而今现有生。将成其自观之义。故以没生问之也。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

  肇曰。逆问其所得。以证无没生也。所得法即无为无相法也。三乘皆以无相得果也。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肇曰。以己所得。可知法相。复问奚为。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肇曰。生犹化存死犹化往。物无不尔。独问何为。

  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

  肇曰。先定没生之相也。生曰。是生死之理。而不实也。

  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

  什曰。凡夫死时起恶灭善。既生则众恶增长。菩萨则不然。复次凡夫善本尽故。命终长颠倒恶心。然后受生。菩萨则不然。法化清净。随意所之故无此一患。无此一患则虽迹有去来。而非没生之谓也。上先以性空。明无没生。今以法化自在。明无没生。求之二门。则没生无寄。而问没生失之远矣。肇曰。善恶者皆是虚诳相续之相。败坏法耳。然凡夫生则长恶。没则尽善。菩萨生则长善。没则尽恶。没生虽同长尽不一。然俱是虚诳败坏之相。何异幻化耶。生曰。生死尚不实。不应致问。况都无之耶。生死没者。福德尽故也。生者必长诸恶也。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

  肇曰。上答无生此出生处。应物而唱未始无益。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肇曰。此土方于余国。怒害最多。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闇而共合也但灭众生烦恼闇耳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什曰。为下欲修净国及往生者。现其刹也。不遥现而接来者。将显维摩神力故也。即事则情悦而悟深故。举令现此事耳。肇曰。既睹大众渴仰之情。将显净名不思议德。故告令现本国。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

  肇曰。屈尊为难。故言乃至。

  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者。

  什曰。华上或现化佛。或放光明。及说法种种变现。发悟众生也。肇曰。彼菩提树。及妙莲华皆能放光明。于十方作佛事。及华上化佛菩萨。亦于十方作佛事。皆通取来也。

  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来听受经法。

  肇曰。欲天报通。足能凌虚然彼土以宝阶严饰为游戏之路。故同以往反也。

  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

  肇曰。严净之土福庆所集。人天之报相殊。未几。故同路往反有交游之欢娱也。

  妙喜世界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腻吒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

  什曰。梵本云如断泥。今言如陶家轮。明就中央断取如陶家轮。下不着地。四边相绝也。

  入此世界犹持华鬘示一切众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

  肇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非三昧之力。无以运神足之勋。

  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

  什曰。断取明不尽来。

  置于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

  肇曰。大通菩萨逆见变瑞。为众而问其余天人未了。而问。恐畏未尽。故求救护。

  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

  肇曰。登高必由其本。求果必寻其因。

  现此妙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

  肇曰。十万为一那由他也。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土所应饶益其事讫已还复本处举众皆见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

  肇曰。将因舍利弗明圣集难遇经道难闻。故别问汝见不。

  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

  肇曰。因其所见而生愿也。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

  肇曰。自庆之辞。

  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

  肇曰。手得经卷。虽未诵持。如人已得宝藏未得用耳。上直以闻通况。今别结其德品其升降也。

  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

  肇曰。行应于内。护念于外理会冥感。自然之数耳。

  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

  肇曰。是人即佛所护念人。

  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则有如来。

  肇曰。随所止之室。书持此经。当知其室即有如来。书持重于手得也。

  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取一切智。

  肇曰。若闻是经。能随义而喜者。斯人会得一切智故言取。

  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肇曰。明一四句为他人说。其福多于随喜。故言即是受记。前言取者。以会归为言耳。未及记耳。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十

  法供养品第十三

  尔时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

  什曰。维摩诘接妙喜世界来入此境。及上来不思议事。皆昔来所见。未有若此之奇也。放光等所明实相。广散难寻。此经略叙众经要义。明简易了故叹未曾有也。亦云会我为妙。故叹未曾有也。肇曰。说经将讫舍利弗已庆美于上。帝释复欣其所遇。而致叹也。此经言虽简约而义包群典。坐不踰日而备睹通变。大乘微远之言。神通感应之力。一时所遇理无不尽。又以会我为妙。故叹未曾有也。

  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众生闻是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

  什曰。若累深信薄者。经涉生死究竟必得。若善积而悟深者随愿辄成之。久近不以劫数为限也。

  何况如说修行。

  肇曰。是法即上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法也。如我解佛义深远难遇。若闻能诵持者必得不疑。况如说修行者。斯人之德自列于下也。

  斯人则为闭众恶趣。

  肇曰。八难众趣。

  开诸善门。

  肇曰。人天涅槃门也。

  常为诸佛之所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

  肇曰。四魔怨也。

  修治菩提。

  什曰。梵本菩提下有道字。道即趣菩提道也。

  安处道场。

  肇曰。在道场成佛道名菩提。今虽未成。便为修治佛道安置道场中。

  履践如来所行之迹。

  肇曰。如说修行则同佛行。

  世尊若有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者我当与诸眷属供养给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是经处我亦与诸眷属听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当令生信其已信者当为作护。

  肇曰。天帝欣其所遇故致未曾之叹。兼欲护养以弘其道矣。

  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说吾助尔喜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什曰。梵本此菩提下有法字也。生曰。经说佛慧则慧在经矣。经苟有慧。则是佛之法身矣。

  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

  肇曰。善其护持之意也。三世菩提不思议道。皆陈在此经。若受持护养则为供养三世诸佛。故助汝喜。生曰。夫以衣食供养者存其四体而长之也。若受持读诵此经。既全其理。又使日增于佛法身。不亦有供养义乎。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一劫或减一劫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至诸佛灭后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以一切华香璎珞幢幡伎乐微妙第一若一劫若减一劫而供养之于天帝意云何其人植福宁为多不释提桓因言多矣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亿劫说不能尽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读诵修行福多于彼。

  肇曰。供养之福。以方慧解般若。诸经类有成挍。生曰。衣食供养本以施功致福。非求理之法。据此正可生人天之中。终不得成佛也。供养法身者。以佛所体为怀。至于大悟智慧。而以相比。岂可同年而语其优劣哉。

  所以者何诸佛菩提皆从是生。

  生曰。体此经理。终成菩提。故从中生。

  菩提之相不可限量。

  生曰。菩提无相。不可以意限量之矣。

  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肇曰。高木必起重壤。瑾瑜必生荆岫。所以无量之果必由无量之因。诸佛菩提皆从习此经而生。菩提之道以无相为相。无相之相不可限量。因是生福福何可量也。生曰。以无相为受持之福。福无尽者也。

  佛告天帝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曰大庄严佛寿二十小劫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菩萨僧有十二亿天帝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七宝具足王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安至满五劫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

  肇曰。上以财供养受持即法供养也。如来将成法供养义。故引成事以为证焉。

  其王一子名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

  什曰。冀或有大德诸天殊特供养。若有过此慕欲及之。云虽尽己所珍。不能上悦圣心。冀所珍之外有以畅其诚心。故发斯念更惟胜供也。肇曰。极世肴珍。无以摅其至到之情。冀所珍之外别有妙养以畅其诚心。又宿缘将会故生斯念也。生曰。引过去以验供养法身为胜也。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

  什曰。若财供养则于佛无用。于众生无益故非所欣也。如来积劫本为众生。若奉顺经典如说修行。则称悦圣心乃真供养也。肇曰。药王如来知其将化。故变为空神而告之。生曰。法供养者行法即为供养也。

  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供养佛言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

  什曰。三藏及杂藏菩萨藏五藏经也。上四藏取中深义说实相等。故得为深经也。从此至下十方三世诸佛所说。尽是广叹佛所说深经。未明受持修行法供养义也。生曰。先明经也。深经者谓佛说实相法。以为菩萨道也。

  一切世间难信难受。

  生曰。实相理均岂有深浅哉。世间情与之反。信受甚难。非其所及故为深也。

  微妙难见。

  生曰。妙绝人心。见之难矣。

  清净无染。

  肇曰。深经谓方等第一义经也。其旨深玄非有心之所得。微妙无像非明者之所睹。超绝尘境无染若空。欲以有心有明而信受见者。不亦难乎。自此下美深经之旨。诸佛所说深经即佛法身也。夫财养养四体。法养养法身。若能护持斯经。令法身增广者。此供养之上也。生曰。无相可取故不得生垢。若能见之垢亦除也。

  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

  什曰。要须禅定等诸功德。非但智慧分别之所能得也。亦云要用实智慧。然后能了非分别取相所能解也。肇曰。第一义经微远无相。自非明哲孰能分别。业之差别虽由分别。然非分别之所能得得之者。其唯无分别乎。故曰非但分别也。生曰。要积功德然后会矣。

  菩萨法藏所摄。

  什曰。凡为菩萨说法能成就菩萨。皆是菩萨法藏所摄也。生曰。是菩萨所体。而物莫能窥也。

  陀罗尼印印之。

  什曰。总持有无量。实相即总持之一。若经中说实相。实相即是印。以实相印封此经。则为深经也。复次印梵本言相实相也。以实相为经标相也。肇曰。菩萨法藏之所摄。故非小乘之宝。总持印之所印。固非域中之道。总持所印所印必真。法藏所摄所摄必宝。既藏以法藏印以总持。岂是常人所能开发。以明法宝深固难可窥[門@俞]也。生曰。陀罗尼者持也。若持实相不失。于诸天人魔梵之中。不复畏有不通之义。譬若生印为信关津诸禁。莫能呵留果是印持。所印之经则无有阂。

  至不退转。

  生曰。理无退处。从之必至。

  成就六度。

  什曰。言此经能令人不退成六度也。肇曰。不退所以至六度。六度所以成大乘。大乘之所出莫不由斯典也。生曰。非但不退而已。乃极诸法边涯焉。

  善分别义。

  生曰。义谓言中之理也。而此经善分别之。

  顺菩提法。

  什曰。深经所说于理无差。故言善分别善分别故顺菩提也。肇曰。善分别实相之义。顺菩提无相之法也。生曰。正以载菩提法为经故无乖矣。

  众经之上。

  什曰。举其深者。于众经为上也。肇曰。三藏十二部方等为第一。生曰。九十六种众经之上。

  入大慈悲。

  什曰。深经能令人入也。肇曰。深经所以建慈悲。所以弘。入之者。必以大慈大悲乎。是以方等深经皆入大慈大悲。合为一体也。生曰。明见法理。必能示诸不达。

  离众魔事。

  什曰。凡非法缘悉魔之事。

  及诸邪见。

  肇曰。魔四魔见六十二见也。

  正教既弘众邪自息。

  生曰。魔邪皆起于惑。若体此经则离之矣。

  顺因缘法。

  什曰。若法定有则不生灭。若法全无亦不生灭。不生灭则与因缘相违。深经所说非有非无。非有非无故顺因缘法也。生曰。说不违因缘理也。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

  肇曰。法从因缘生。缘则无自性。无自性则无主。无主则无我人寿命。唯空无相无作无起。此深经之所顺也。生曰。此则因缘法矣。

  能令众生坐于道场。

  生曰。坐道场时思惟十二因缘。如此故得成佛。

  而转法轮。

  肇曰。深经之所能也。生曰。既成佛复能使人悟斯法。

  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

  什曰。以深经能成佛道转法轮。则天人蒙度。所以群圣共叹深经也。肇曰。既有此能故有此誉。生曰。叹誉法轮。

  能令众生入佛法藏。

  肇曰。未有舍背深经。而能入佛法藏者。生曰。体此经者。入佛法藏也。

  摄诸贤圣一切智慧。

  肇曰。一切贤圣之智。无离深经也。生曰。三乘皆同以其理为悟。故无不摄。

  说众菩萨所行之道。

  肇曰。菩萨所行其道无方。八万众行皆陈之深经也。生云。虽曰总摄贤圣智慧。而二乘不尽其理。唯是菩萨所行之道而已。

  依于诸法实相之义。

  什曰。经说实相故经依于实相也。生曰。言不远宗也。

  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之法。

  肇曰。不依实相辩四非常者。非平等教也。依实相乃曰明也。生曰。依诸法实相之义。则尽然表不得不无常。而无无常相也。

  能救一切毁禁众生。

  什曰。小乘法中。五逆罪及犯四重禁。则皆弃而不救。大乘深法则无不救也。生曰。体之则出毁禁罪之境也。

  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

  肇曰。毁四禁犯五逆。小乘法所不能救。众魔外道贪着豪姿。小乘法所不能灭。能救能灭者其唯大乘方等深经乎。生曰。恐失其有。

  诸佛贤圣所共称叹。

  肇曰。诸佛共称以明其法必真也。生曰。唯诸佛贤圣。得其为美故叹之。

  背生死苦。

  生曰。体之则结尽泥洹也。

  示涅槃乐。

  肇曰。生死虽苦背之至难。涅槃虽乐识之者寡。自非深经孰启其路。生曰。既达因缘法。则知息之为乐矣。

  十方三世诸佛所说。

  肇曰。诸佛虽殊其道不二。古今虽异其道不改。以明第一义经常一不差也。美深经讫于是也。生曰。十方三世诸佛。无不必同也。

  若闻如是等经。

  肇曰。大乘深经其部无量。故言等也。

  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

  什曰。上来赞叹深经。今始更明受持宣行行法供养也。肇曰。如是等经尽诸佛法身也。若闻斯经能信解护持宣示分别。令大法增广者名法之供养。养成法身也。生曰。以受持读诵是守护之义。故名法供养。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

  什曰。上章明奉顺经典。真法供养也。如说修行通举六度也。十二因缘以下。明得无生忍以实智慧随顺实法也。肇曰。上以信解护持宣示弘布以为法养。今明内行应顺为法供养也。诸法即深经所说六度诸法也。生曰。如经说而修行者最深者也。故别明之焉。

  随顺十二因缘。

  生曰。情不复乖因缘理也。

  离诸邪见。

  生曰。既顺因缘理。则离有无诸邪见。

  得无生忍。

  生曰。顺因缘理无复邪见者。无生法忍也。

  决定无我无有众生。

  肇曰。不悟缘起故有邪见之迷封我之惑。若如说行则得明慧。明见十二因缘根源所由。故能离诸邪见得无生忍。无复吾我众生之想也。见缘如缘谓之随顺。明白有无谓之决定。皆智用之别称也。

  而于因缘果报。

  生曰。无生忍之为见也。则决定矣。虽无我无众生而非无受报之主也。

  无违无诤。

  什曰。见法如法故。无违。无违故无诤也。

  离诸我所。

  肇曰。无违无诤即随顺义也。五受阴身及家属所有因缘果报。即我所也。若能明见因缘果报之性。顺而无违则离诸我所也。上直观因缘知无造者。故离我见。今观因缘果报知无属者。故离我所见也。生曰。亦离我所。

  依于义不依语。

  肇曰。至义非言宣。寻言则失至。且妙理常一语应无方。而欲以无方之语定常一之理者不亦谬哉。是以依义不依语者见之明也。生曰。不复逐语取相而昧其理也。

  依于智不依识。

  肇曰。六识识六尘而已。不能分别是非。分别是非其唯正智乎。是以行者依智不依识也。生曰。若识以着为情。智以达理为用。终不复从识乖智也。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肇曰。佛所说经自有义旨分明。尽然易了者应依。亦有应时之经诡言合道圣意难知。自未了者不可依也。生曰。辨理者为了义经也。虽曰巧辞而无理者。为不了义也。

  依于法不依人。

  什曰。佛言我泥洹后。当依止四法以为大师。所谓四依法也。明此四法可依止可信受也。依于法不依人者法谓经教也。当依经法不可以人胜故背法依人也。法有二种。一文字语言二义法。莫依语也。义亦有二种。一识所知义二智所知义。识则唯求虚妄五欲不求实利智。能求实利弃五欲故。依智所知义不依识所知义。为求智所知义故依智也。智所知义亦有二种。一了义经二不了义经。不了义经如佛说杀父母无罪未分别。是不了义也。若言无明是父爱是母。生死根本故名父母。断其本则生死尽。故言杀之无罪既分别是了义经也。复次若佛言佛是人中第一。涅槃是法中第一。如是等皆名了义也。是故当依了义经莫依不了义经。肇曰。法虽由人弘。而人不必尽应于法。法有定楷人无常。则所以行者依法不依人也。生曰。人行理无非法为法也。苟曰有法不遗下贱。若无法者虽复极贵极高。亦不从之。

  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肇曰。法即下因缘法也。上顺因缘知法无生。今顺因缘知法无尽也。法从缘而有从缘而无。其有不从未来来。其无不归入过去。故曰无入无归也。生曰。复随顺法相无入无归之义也。无入无归尽不为实也。

  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什曰。此即四依中如实法也。上十二因缘。明如说修行随顺因缘故得无生法忍。今明行四依依十二因缘如实相也。肇曰。无明十二之根本。无明既灭余缘亦灭也。毕竟谓始终常灭不复更灭。始终常灭不复更灭。乃所以成无尽灭义也。生曰。毕竟灭者终要然也。终既要灭生岂有哉。生若不有其谁有灭耶。则无入无归也。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

  肇曰。灭尽义一。既曰毕竟灭而曰无尽者何耶。夫灭生于不灭。毕竟常灭则无不灭。无不灭则灭无所灭。灭无所灭。即是无尽义也。

  不复起见。

  肇曰。上观因缘无生离常我等诸见。今观因缘无尽离断灭等诸见。

  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肇曰。若能顺行深经明见缘起。具足四依离诸见者法养之上也。上直明诵持此内行应顺。故言最上也。生曰。讽诵读说已上于衣食供养。此又最上也。

  佛告天帝王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

  什曰。柔谓软钝也。于实相法未能深入。软智软信随顺不违。故名柔顺忍也。肇曰。心柔智顺堪受实相。未及无生名柔顺忍。

  即解宝衣严身之具以供养佛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愿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萨行。

  什曰。四魔合为三怨。一烦恼二天魔三外道也。如来灭后月盖道力未具。若不加威神则为魔所坏不能降伏。故请加威神。肇曰。闻法供养欣欲行之。然经道深远非己力所弘。故愿加威神也。

  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记之曰。

  什曰。欲令后人信伏。故记其守护法藏也。

  汝于末后守护法城天帝时王子月盖见法清净闻佛授记以信出家。

  什曰。若俗秽自缠乖于净法。知非处秽之所弘道。故出家修净以弘净法矣。

  修集善法精进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萨道。

  什曰。明其无阂。如通达佛道中说也。

  得陀罗尼。

  什曰。是闻持也。

  无断辩才。

  什曰。辩才无尽随其说之久近不中断也。

  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辩才之力。

  什曰。以神通力故能现变知心。闻持力故不失所闻。辩才力故能等为人说。有此三力故能宣布遗法者也。

  满十小劫药王如来所转法轮随而分布。

  肇曰。分布法轮。即弘法养也。

  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即于此身化百万亿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十四那由他人深发声闻辟支佛心无量众生得生天上天帝时王宝盖岂异人乎今现得佛号宝炎如来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从迦罗鸠孙驮为始得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月盖比丘则我身是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无比。

  肇曰。吾成正觉由法供养。以是可知法养为上矣。

  是故天帝当以法之供养恭敬于佛。

  肇曰。行法养。即恭敬佛也。

  嘱累品第十四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什曰。言此经是菩提之因。

  付嘱于汝。

  什曰。不付阿难以其无有神力不能广宣故不付也。维摩非此土菩萨故不嘱也。文殊游无定方故不嘱。嘱弥勒者以于此成佛故也。佛自以神力宣布欲成弥勒功业故也。肇曰。不思议经即佛无上菩提之道。其道深远难可克成。吾无量劫不惜身命肉施踰须弥血施过江海。勤苦积集今始得就。哀彼长迷故垂之竹帛。然群生薄德魔事炽盛吾道多难。非汝不弘嗣正之第。所以重嘱累之也。

  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广宣流布。

  什曰。用神通则能消伏魔怨。广宣无碍矣。

  于阎浮提无令断绝。

  肇曰。城高则卫生。道尊则魔盛。自非神力无以制持。故劝以神力矣。

  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

  什曰。若不闻此经或坠二乘。则失大乘善利也。

  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发希有心当以顶受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

  肇曰。法之通塞损益若是。故劝弥勒顶受广说者矣。

  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

  什曰。若好杂句应授之以文若好深法即诲之以义。要宜知其相。故为辩二相也。肇曰。行之深浅各有异相。得失两陈以厉护持法者也。

  何谓为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

  肇曰。文者何耶。妙旨之蹄筌耳。而新学智浅未能忘言求理。舍本寻末唯文饰是好。

  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

  肇曰。妙旨幽深微言反俗。自非智勇孰能深入耶。

  若好杂句文饰事者当知是为新学菩萨若于如是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

  肇曰。无染无著经之深者。自非久行孰能无畏。

  弥勒复有二法名新学者。

  什曰。将欲令人信乐深经。慎新学之过。故广记新学过也。

  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

  什曰。始闻则惊。寻之则疑疑则起谤。

  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二者若有护持解说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

  肇曰。一毁法二毁人。

  有此二法当知是新学菩萨为自毁伤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

  肇曰。上虽闻深经不能信解。今虽信解不能行应。历明诸失以试后学也。

  何等为二一者轻慢新学菩萨而不教诲。

  什曰。自恃深解故生慢也。肇曰。虽解深义未为心用。尊己慢人不能诲益。此学者之外患也。

  二者虽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

  什曰虽不生慢而有取相之累也。肇曰。因其所解而取相。分别虽曰为解。未合真解。此学者之内患也。

  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说。

  什曰。叹佛上来所说经及辩菩萨异相也。

  我当远离如斯之恶。

  肇曰。一生大士岂有如斯之恶咎闻而后离耶。发斯言者为未离者耳。

  奉持如来无数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力。

  什曰。以神通加其念力令不忘也。问曰。昔时魔常来下坏乱学人。今何因不来。答曰。优波掘恩力。故佛在世时有外道萨遮尼犍。大聪明能论议。心大高慢。知佛法尊妙意欲出家问佛言。我若出家智德名闻如佛不。佛言不得。又问得如舍利弗不。佛言不得。如是一一问五百弟子。乃至问得如罗睺罗不。答言。不得。于是尼犍言。我出家既不得如佛。又不得如弟子。何用出家。又问后当得不。佛言后世无诸大人。然后当得。尼犍命终已。佛泥洹后百年阿育王时生。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有大名声。教化国人令得阿罗汉。除度夫不度妇度妇不度夫。不在数中。但取夫妇俱时得阿罗汉者。以算子数之积算满屋。后泥洹时以算子烧身。不假余物。未泥洹时尝于林中坐禅。见一饿狗饥羸将死。常减食与之。诸比丘各分食而与。狗遂腹胀欲死。时诸比丘各各坐绳床。围绕守视诵经说法。狗以善心视诸比丘。又闻法音命终已生第六天。有大威德与魔王共坐。时狗已臭烂彼魔心念。何因有此大人与我共坐。观其本缘乃知是狗即大嗔恚。是优波掘比丘使是臭狗与我共坐。当作方便令其毁辱。时优波掘林中坐禅入灭尽定。魔即以天上严饰华鬘系额上已广语四众将共视之。此比丘于空闲处严饰如是。云何名为清净有德。须臾优波掘从定起觉头有华鬘。知是魔为即指之汝是魔王。即取死狗变为华鬘。极大严饰。语魔言。汝以鬘供养我我还以鬘报汝。汝可着之便以神力系鬘着魔王颈。系已还成死狗。膖胀蛆烂甚大臭恶。魔以神力去之而不能得。至帝释所帝释不受。自还六天乃至梵天皆悉不受。无能为解语言汝自还去求彼比丘。即至优波掘所。求解臭鬘。优波掘即与要誓。汝从今日乃至法尽。莫复来下坏乱学人。又我虽见佛法身不见色身。汝今为我变作佛形。若能如是当解汝鬘。魔即受其誓便语比丘言。我作佛时莫向我礼。于大林中变为佛身相好具足放大光明。作诸弟子皆如舍利弗等。大众围绕从林间来。优波掘欢喜踊跃忘其要誓即为作礼。魔言云何违要而向我礼。优波掘言我自作佛意礼耳。于是臭鬘自然得解。魔言佛真大慈悲。我种种恼佛佛不报我。而今比丘见报如是之甚。比丘言佛大慈大悲自能容忍我小乘之人不能如是。魔不来因缘略说之也。肇曰。冥启其心增其善念也。

  使受持读诵为他广说。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立。

  肇曰。定己功于未然。息众魔之候却。

  佛言。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尔喜。于是一切菩萨合掌白佛言。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有是经卷读诵解说者。我当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两百由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是时佛告阿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阿难言。唯然。我已受持。要者世尊当何名斯经。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如是受持。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利。舍利弗。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