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修行图解

发布时间:2022-11-25 10:55:51作者:心经全文网

  修行图解

  一、 图表

  二、解说

\

  此图,外面的大圆,代表佛性;里面的黑点,表示心中的妄念亦称烦恼。坛经云:「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修行修心,心若无妄念,即能明心见性,故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但众生有佛性,为何不能成佛呢?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知不见;是故应当勤修方便,断坏烦恼。」虽然烦恼的心念有无数,归纳来说莫过于贪、瞋、痴三种,以图中三大黑点来表示。因三毒而障碍我们成佛,故行者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然一切的烦恼皆由贪、瞋、痴所起,而此三毒又从何来?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故此三毒,是由妄想、执着所产生的。

  而自性妄执皆因无明所起,何谓无明?大乘起信论说,无明为不觉;不觉即是愚痴。以十二因缘中叙述,众生的生死轮回,全因无明所致,故当转「无明」为「明」。又当如何转?涅槃经云:「若与烦恼诸结俱者,名为无明。若与一切善法俱者,名之为明。」故行者当依诸佛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图,里面的-表示心中的恶念、瞋念;+表示心中的善念、贪念。善念、恶念皆是妄念,此念皆依自性妄执而起分别、对待。

  分别善恶、正邪、顺逆、好坏、吉凶、祸福、夭寿、美丑、贫富、贵贱、智愚、胜败、强弱、大小、多寡等。因此,面对境界,心有取舍,喜欢即生起贪心,想要执取拥有;讨厌即生起瞋心,想要舍弃远离;时时生起贪瞋之心,即是愚痴的表现。所以于生活中心常不平、不满,故不能以平常心来处世。

  因为有分别心,故产生人我的对待,甚至对立及抗衡,金刚经中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由此衍生人与人之争斗,家与家之争好,国与国之争胜,故人类的争端,永不止息。

  众生因不明白“诸法实相,缘起性空”的真相,故以自己无知的想法、看法、作法,来面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的人生。那该如何修正此观念呢?坛经有云:「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若能了悟诸法空相,自然不起妄想,心无取舍,念无贪瞋,则生平等空慧,而以平常心来过生活,平等心来待人,时时心中保持平静的状态。

  此图,里面的▲表示念头。有情的众生必然有心念,念头只是念头,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了不可得,故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要因各种妄念,而产生困扰;应要于此,生起觉性。

  涅槃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不但念头如此,世间一切事物,皆不离此法则。我们举五蕴来观察:

  从身体来说,不舒服时,观察苦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苦的感觉便会消失;当苦的感觉消失时,舒服的感觉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乐的感觉便会消失;当乐的感觉消失时,不苦不乐的感觉就会生起,再观照它,不苦不乐的感觉就会消失;当不苦不乐的感觉消失时,苦乐的感觉又会再度生起。这就是五蕴中的色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从感受来说,不快乐时,观察苦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苦的感觉便会消失;当苦的感觉消失时,快乐的感觉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乐的感觉便会消失;当乐的感觉消失时,不苦不乐的感觉就会生起,再观照它,不苦不乐的感觉就会消失;当不苦不乐的感觉消失时,苦乐的感觉又会再度生起。这就是五蕴中的受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从想法来说,有想法时,观察它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它便会消失;当旧的想法消失时,新的想法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此想法便会消失。当此想法消失时,其他的想法又会生起,再观照它,此想法亦会消失。这就是五蕴中的想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从心念来说,有念头时,观察它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它便会消失;当前念消失时,后念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此念便会消失。当此念消失时,后念又会生起,再观照它,此念亦会消失。这就是五蕴中的行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从意识来说,有概念时,观察它的生起,只要一直观照着它,它便会消失;当旧的概念消失时,新的概念就会生起,但只要继续观照它,此概念便会消失。当新概念消失时,其他的概念又会生起,再观照它,其他的概亦会消失。这就是五蕴中的识蕴,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除了静中观察五蕴,于日常生活行动中亦当如是:苦事有生有灭,乐事有生有灭;好事有生有灭,不好之事有生有灭;顺境有生有灭,逆境有生有灭。一切现象,皆有生有灭,无有一法,不是生灭;当深观至此,行者的心,自然渐渐不再对任何事物产生执着。

  此图里面的○,表示执空的念头。原本众生执有「我」及「我所」有的一切,经行深观照五蕴的空相,终于发觉身、心、世界,皆是因缘所生之法,实无不变的主体。「我」只不过是五蕴的和合及展现,且世间的所有事物也随着各种因缘而形成;既然「无我」,那么「我所」执着的一切就会脱落。

  现在的我是缘生,总有一天会缘灭;缘灭之后,必然随着过去的因缘和现在的条件再度重新缘生;未来亦是这样。若是具有强烈的贪瞋痴的条件,则缘生为三恶道;若贪瞋痴较弱,而有持戒、修善、禅定等夹杂的条件,则缘生到三善道;若已具足戒定慧,则缘生为三圣道;若福慧圆满,心地清净,则缘生为佛道。

  从「妄执」的分别,到诸行「无常」,进而认识「我」的本质是「无我」,此时唯有寂静的感觉,心念好似静止的状态,但不可沈守空寂而执空;应再思惟「无我」的真实义,才能了悟生命的意义,及万物生生不息的由来。

  无我即是空,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自性,故坛经云:「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剎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但空并非没有作用,而是遇缘则生,妙用无穷无尽,故坛经又云:「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此图里面的+,不是善念,而是正念。众生虽有善念,但此善念常带有动机及目的,称之有相布施;菩萨明白实相,故有正念,利益一切众生心不执着,称之无相布施。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相」有生灭来去,「性」无生灭来去。着相不能见自性如来,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自性无来去,故又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而离相方能见性,故云:「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但凡夫执事迷理,因为不明实相,而着此现象,随着生灭而生起诸多的烦恼,以致流转生死,苦不堪言。那么何谓实相?实体(空)无有生灭之相,简称无生,故维摩经云:「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无生则无灭,离一切生灭现象,方能解脱自在。

  但无生却能生一切万法,无我却能千百亿化身,故诸佛、菩萨各有其愿力,随着缘生度一切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故法华经云:「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此图,无明已明,转迷为觉,迷时众生,觉时为佛;心佛众生,本无差别,只缘迷悟,故有不同。圆中的空白并非顽空,而是清净无染的自性,无念已无妄念,故念念清净,但清净的自性却能生一切万法,故坛经云:「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但为何又有三乘之别?什么又是涅槃呢?所谓涅槃即是佛性,见性才是彻底的解脱。依涅槃经说:二乘人不见佛性,故声闻乘称为小涅槃,缘觉乘称为中涅槃;菩萨少见佛性,故菩萨乘称为大涅槃;佛彻见佛性,故一佛乘称为大般涅槃。

  那怎样才能达到大般涅槃的境界?当转识成智。前图皆有八个符号,代表八识;此图已转八识成四智。然智与识其体本同,只是转名不转体。迷时用识,悟了生智;迷时名阿赖耶识,悟时则名如来藏。故坛经云:「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六七识为因,五八识为果,故因转果则转。第六识的特性,即是妄想、分别,第七识的特性,即是执着。今妄想、执着已破,故一切种智则生。

  又该怎样转识成智?即是息妄显真。妄念之所以向外攀缘,且执着不断,皆因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以及自己生命的本质,故执事迷理,见相着相,不是着有的常见,便是着无的断见,各执取一端,而不能见到真相的全貌。

  佛性即是中道,不落空有一边,涅槃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从有生有灭的法相,悟道不生不灭的法性,见到缘起性空之理体;再由不生不灭的法性,展现有生有灭的法相,见到性空缘起的妙用。不但见空,亦见不空,故言:「实相无相,无不相。」心经亦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相因性有,故色不异空;性由相显,故空不异色;一切即一,故色即是空;一即一切,故空即是色。

  行者当深观缘起中道,自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即明白自心作佛,「见性」即见到心性本空,「成佛」即因般若的空慧而彻底觉悟,故此三事,即是吾人之一心。

  所谓:「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利根者顿悟顿证,钝根者渐悟渐修。凡修行当依自身的条件来修学,但皆不离解行并进,定慧等持。今以此修行图解,供养诸位,自悟自修,自成佛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