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品 比库品
比库杀死大雁鸟
尊重佛陀的方法
所有供养品都一样
虔诚的女士和小偷
比库应该内心宁静
执着于老旧的衣服
仰慕佛陀
沙马内拉显神通
比库杀死大雁鸟
调伏手、足及言语,调伏居于主宰地位的心,内心喜悦、寂静、独处、知足的人,才是真比库。 (偈362)
有一位比库善于投掷石头,即使快速移动的目标,也能准确投中。有一天,他和另一位比库到河中沐浴,完毕后,他们坐着休息。这时候,他看见两只大雁鸟在天上飞,他告诉同伴,他可以用石头掷中其中一只的眼睛。说完之后,他就拾起一块鹅卵石,瞄准其中一只大雁鸟投了出去,结果如他所说的直接命中。大雁鸟一声哀号后,堕落在这年轻比库的脚下一命呜呼。
同伴目睹这件惨事后,向佛陀报告。佛陀告诫他:「比库!你为什么要杀大雁鸟呢?尤其身为比库,更应训练自己对众生要有慈悲心,并且精进求解脱。比库一定要调伏身、口、意(注)。」
(注)比库应遵守四净戒:1. 别解脱律仪戒(Patimokkha Sila)2. 根律仪戒(Indriyasamvara Sila)有关调伏感官的戒律3. 活命遍净戒(Ajivaparisuddhi Sila)有关生活清净(正命)的戒律4. 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 Sila)关系使用生活资具的戒律
尊重佛陀的方法
安住佛法,喜悦佛法,禅修佛法,思惟忆念佛法的比库,不退转。 (偈 364)
佛陀宣告四个月后即将般涅槃,很多尚未证得阿拉汉果的比库因此非常沮丧,精神恍惚,不知该怎么办。他们之中大部分的比库就日夜不离佛陀身边。但有一位达摩拉玛比库依然保持正常的作息,不来佛陀的身边。其他比库误解他的心意,便向佛陀报告。达摩拉玛比库于是恭敬地向佛陀解释,他对佛陀最崇高的顶礼就是在佛陀般涅槃之前,证得阿拉汉果。
佛陀赞叹他:「做得很好!敬爱、尊重我的比库应该像你一样。只有真正奉行佛法的人才是真正顶礼我的人。」
所有供养品都一样
对于名色(身心)没有「我」与「我所」的执着,不因困乏而哀愁的人,是真比库。 (偈367)
从前舍卫城中有位婆罗门,十分慷慨,经常布施佛陀和比库。
有一天,佛陀观察得知该婆罗门夫妇将可证得三果,于是就走到他们家门口去。这时候,正在用餐的婆罗门并没有看见佛陀,他的太太虽然看见佛陀,但害怕丈夫如果也看见佛陀的话,会把所有的餐点全部供养给佛陀,那么她就要再煮一次。于是她就挡在丈夫面前,防止他看见佛陀,然后慢慢地倒退到佛陀站的地方,轻声告诉佛陀:「尊者!我们今天没有食物可以供养。」但佛陀只是摇头。这婆罗门太太看见佛陀如此,遂无法控制自己地爆笑出来。
婆罗门看见太太的笑声时过身来,就看见佛陀和太太在家门口,剎那间,他明白过来了而大声叫道:「夫人,你真的毁了我!我们尊敬的老师到家门口时,妳就应该立刻通知我,怎么妳反而隐瞒我,真是大大的羞辱我了!」说着,他拿起装有米饭的盘子,走到佛陀面前,歉意地恳请:「尊者!请接受我这已经吃了一部份的米饭。实在很抱歉,供养你这种已经吃过的米饭。」
佛陀告诫他:「婆罗门,任何供养品对我来说都很好,不管吃过与否。」
这婆罗门非常高兴佛陀能够接受他的供养。他同时请教佛陀,如何界定比库,以什么标准来评定比库?佛陀明白他们对名色已经有相当的认识,就告诉他们:「婆罗门!不执着于身心的人就是比库。」佛陀接着向他们说法。
听完佛陀的说法后,这对婆罗门夫妇证得三果。
虔诚的女士和小偷
心怀慈悲, 法喜充满的比库, 证得清凉心和安乐(涅槃),涅槃是诸行解脱的究竟法喜。 (偈368)
比库,汲空舟(注1) 中的水,则舟去轻快。同理,断除贪欲瞋恚,则易证得涅槃。 (偈369)
断除五下分结和五上分结,同时勤修五根,涤除五着(注2) 的比库,是名渡瀑者 (注3) (偈370)
比库!勤修禅定,不可放逸,不要让心沉溺于欲乐。不要漫不经心,不要在吞下铁丸的时候才哭喊「真是痛啊!」(偈371)
没有智慧就没有正念,没有正念也就没有智慧;定慧具足的人,接近涅槃的境界。 (偈372)
居僻静处,调伏内心,如实知见正法的比库,领会凡人不能的喜悦 (注4) (偈373)
察觉五蕴生灭的人,喜乐安住。如实知见正法的人,明白如此的察觉可以引领至涅槃。 (偈374)
有智慧的比库应该调伏感官,知足,持戒,亲近清净、精进、有法益的人。 (偈375)
亲近精进清静的善友, 使自己和蔼可亲, 行为端正, 而法喜充满的人,就能灭尽诸苦 (不再轮回)。 (偈376)
从前有一位女士非常富有,她有个名叫输屡那的儿子出家为比库。有一次输屡那在回祇树给孤独园时经过家乡而遇见他母亲,他母亲就以他的名义筹划一个盛大的布施大会。他母亲听说他善于说法,就请他在大会上开示。他答应了,他母亲又为此搭了一个大帐蓬。包括他母亲在内,有很多人都来听他说法。
当他母亲正在听法时,一群小偷闯入她家。小偷的首领跑到大帐蓬去监视她,如果她知道家中遭窃而提早回家的话就要杀死她。可是当家中留守的女仆来通知她家里有小偷时,她只冷静的说:「让他们拿走我所有的钱财吧,我不在乎,不要在我听法的时候来打扰我。」说完后,打发女仆回去。
这时候,坐在她身边不远处的小偷首领也听见她与女仆的应答。她的话让他想到:「如果我们果真拿走这位有智慧且高贵的女士的钱财,将来一定会被处罚。也许甚至会遭到雷殛。」他这么一想就心生警惕,赶紧到她家去,命令属下归还所有财物,一齐去听输屡那说法。
输屡那说法完毕时,已经是破晓时分。小偷首领率领属下向输屡那的母亲认错并请她原谅。心性仁慈且信仰虔诚的她就原谅他们。这群小偷明白他们的恶行后,就出家加入僧伽为比库,并且得到输屡那的教诲后,到林子里去禅修。
佛陀也放光,告诫他们精进修行究竟清静。
注1:空喻色身,水喻心中的邪恶思想。
注2:贪、瞋、痴、慢与邪见。
注3:有四瀑流--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和无明瀑流。
注4:指八定:四色定和四无色定。
比库应该内心宁静
身口意净,寂静,弃绝世间乐的比库,是真正寂静安乐的人。 (偈 378 )
沙塔卡亚比库的前世是狮子。据说狮子猎到食物后,会休息好几天。沙塔卡亚比库的举止与狮子十分相似,很少移动,如果移动的话,也非常缓慢,但步伐稳健,而且他总是内心宁静、沉着。其他比库认为他的举止十分怪异,就向佛陀报告,佛陀听完他们的描叙后,说:「比库们!比库应该内心宁静沈着,比库的举止应该如沙塔卡亚比库。」
执着于老旧的衣服
自我警惕,自我反省,自我护卫,正念现前的比库,才能长住安乐 (偈379)
人是自己真正的护卫者,人是自己真正的皈依,因此人应调御自己,一如商人驯服良驹。 (偈380)
难迦拉苦拉是一位贫穷的工人。有一天,一位比库看见他穿着破旧的衣服正在耕种,就问他是否愿意出家为比库。他答应了,就把犁和旧衣服挂在一棵离精舍不远的树上,而出家为比库。
出家后不久,他对比库的生活心生不满,想还俗。每次生起这种念头的时候,他就到那棵树下去,并且谴责自己:「你还想穿上这老旧的衣服,再恢复工人的艰困生活啊!」如此自责之后,他对出家生活的不满就消失了。所以每次有所不满,他都去那里自我检讨。
其他比库问他为什么经常到那棵树下?他告诉他们:「我去找我的老师。」后来,他证得阿拉汉果,就不再去那棵树下了。比库们就略带讥讽地问他:「你现在怎么不再去找你的老师了呢?」他回答说:「我以前去找老师,是因为有需要,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比库们就去请教佛陀,难迦拉苦拉是否说实话?佛陀告诉他们:「他说的是真话,由于自我责备,难迦拉苦拉事实上已经证得阿拉汉果了。」
备注:可参考上周类似的故事:「年轻比库和破旧的衣服」。
仰慕佛陀
对佛法具有欢喜心,信心十足的比库,诸行解脱,证得究竟喜悦的寂静安乐境界。(偈 381)
跋迦梨是舍卫城里的一位婆罗门。有一天,他目睹佛陀到城里来化缘。佛陀安祥、沈着的外表深深吸引他,他更因为对佛陀的执着而出家,加入僧伽,俾能更亲近佛陀。出家为比库后,他总是靠近佛陀身边,而疏忽他的职责和修行。佛陀就告诫他:「跋迦梨,你这么注意我这不完美的肉身是不可能得到任何法益的。只有真正领会佛法的人才算是真正"看见"我。不能领会佛法的人,并没有"看见"我。所以你必须离开我的视线 (注)。」跋迦梨听见佛陀这么说后,十分沮丧,无法忍受下去,他就离开精舍,想要到山顶上,跳下来自杀。
这时候,佛陀清楚明白跋迦梨内心的痛苦,知道他可能因此丧失证得圣果的机会,就放光,使跋迦梨感觉佛陀好像就在他身边。跋迦梨果真马上忘记哀伤,内心安祥下来,正念也现前,他更决定要重新清净自己的内心。不久,他就证得阿拉汉果。
备注:执着障碍修行,所以佛法不鼓励偶像崇拜,不管任何宗教师多么崇高或神圣,都不应偶像崇拜之。佛陀的教法中,人必须自求解脱,不可依赖他人。
沙马内拉显神通
比库虽然年少,但精进修行佛法,照耀世间,一如无云遮掩的明月。 (偈 382)
修摩拿沙马内拉是阿那律陀尊者的弟子。虽然非常年轻,但由于累世以来的善业,他已经是阿拉汉了,并且具有神通力。有一次,阿那律陀尊者生病了,他就运用神通,离地而行,到距离精舍十分遥远,非常难以到达的阿耨达池去取水回来给尊者。后来,阿那律陀尊者和他一齐到东园鹿子母讲堂向佛陀顶礼问讯。
其他沙马内拉看他这么年轻,就揶揄作弄他。佛陀希望这些沙马内拉明白修摩拿沙马内拉的殊胜,就要沙马内拉们也到阿耨达池去汲取一瓶子的水,但所有的沙马内拉都没有办法。最后,在阿难尊者的要求下,修摩拿沙马内拉再次显神通,到阿耨达池取水回来给佛陀。
傍晚时分,众多比库聚在一起,向佛陀叙说修摩拿沙马内拉的神奇之旅。
佛陀说:「比库们!任何人热切修行佛法都可证得神通,即使十分年轻的人也可以。」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