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代,得利于科学技术的发达,科学技术发达是给人类生活品质提升了,带来许多方便,可是付出的代价大家疏忽了
我们学佛知道,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那是讲标,不是讲本。本是什麽?本是居住在地球上的人贪瞋痴慢太严重。佛告诉我们,水灾是贪心的感应,火灾是瞋恚的感应,你看现在人脾气多大,小不如意就发脾气。日常生活当中,表现的急躁,中国人讲心浮气躁,冷静想一想一点都不错。心浮气躁就是贪瞋痴的表现,这是感,外面的应是什麽?水、火、风灾、地震,有感有应,这是治本。所以,佛教导我们「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天下太平,这个才真正解决问题。科学不能解决问题,科学只发现问题,不能解决。我们从哪裡解决?从自己本身解决起,这比什麽都重要,你本身的贪瞋痴降温了,也就是分别执着降温,你心清凉自在,你周边的环境也感觉得非常美好,无论你到哪个地方,风水家有句话说得好,「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真正有福的人到任何地方,不好的风水都变好了,他在那裡住上个二、三年,风水都变好,这是他的福报、善心、善行改变了环境。而心行不善的人,风水宝地他在那裡住上个二、三年,风水都坏了。这个话有道理,跟佛经讲的理论完全相应,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修行重要。
修行先修什麽?从内到外、从心到行,从外到内、从行到心都行。上根人、上上根人从内到外,快!中下根性的人不行,必须从外到内,从戒到定、到慧。从慧,慧一开,定就得了,戒就圆满,那是从内到外,从内到外是上上根人。像释迦牟尼佛他是这样的人,像六祖惠能大师也是这样的人,他没有修过戒定,一开悟之后,戒定圆满。我们不是上上根人,我们要肯定我们是中等以下这样的身分,所以必须学《弟子规》、学《感应篇》、学十善业、学沙弥律仪,再学大乘经教。我们现在是双管齐下,大乘法天天听,天天薰修,而真正的功夫要在生活上。这四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沙弥律仪》,这是我们真正的基础、扎实的功夫。每天用大乘薰习就进步很快,一定要学佛菩萨。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