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先生姓袁,名黄,字坤仪,江南吴江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距今四百多年。《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教导儿子的四篇家训。我们从中观察,改过自新也是相当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前二十年很辛苦,到晚年功夫成熟,断恶修善也就愈来愈容易了。
印光大师为《了凡四训》写了一篇序文,非常重要。序文开端说:“圣贤之道,唯诚与明。”“诚”是真诚,真诚是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性。“明”是智慧,这种智慧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不是外来的。一个人如果能用真心本性处世,就称为圣人,在佛法里就称为佛菩萨。由此可知,佛圣与凡夫的差别,在于用心不同。佛圣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凡夫则用妄心。真心才纯善!《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大乘经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不是佛?因为现在不用真心,用妄心了。妄心就是虚情假意,妄心会造无量无边的罪业。用真心,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福德。世间人求福,多半不知道福是从真心流露出来的,一切灾祸都是妄心变现的。佛儒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导人们舍妄心用真心,这是基本的道理。
所以,儒佛的教学都是从“诚敬”开始,一分诚敬自然流露一分智慧,十分诚敬流露十分智慧,没有诚敬就谈不上智慧!诚敬具足,那么,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过去、现在、未来,超越时间、空间,这样的智慧德能你就有了。
但是,今天为什么仍有很多人执迷不悟呢?《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种智慧、德能和相好,人人本具,个个不无,它是平等的;“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句话告诉我们,今天把本有的智慧(本明)变成了无明、妄想,把无量德能变成分别,无量的相好变成执著、烦恼,这是迷而不觉。迷而不觉是凡夫,觉而不迷是佛菩萨,所以凡圣就在一念之间。
可是往往迷得太久,而且一直都是用妄心行事,就会真的迷失了真心本性。妄心,最基本的就是以为“我”为中心。圣人大德教我们从‘根本修’,就是要把执著“我”这个错误的观念修正过来,就是要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真正放下了这些,则我各项事业就会一帆风顺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