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生活中的佛教 天台忏法与社会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16 16:49:09作者:心经全文网

  生活中的佛教

  天台忏法与社会和谐发展

  “天台止观”向有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观法、十境、百法成乘等,智者大师将其概括成“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和“圆顿止观”三种。圆顿止观不历次第,初后不二,一尘一香,法法互具,当处圆融。其修持之法,具如《摩诃止观》所述,此法门是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华顶峰妙悟后之极谈,是大师实践门之真髓。天台宗圆顿止观的修行方法,一向是以清净持戒、忏罪悔过为基础,进而修止观以得定发慧,这正与中国佛教行之久远的“礼忏”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中国忏法的精神含义与实践要领,皆源于天台的教观思想。而其中时常以忏悔罪业,来警惕自身之身口意三业,可使常人探取良知,对社会道德的提高,能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天台忏法对我们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能发挥其重大的作用。

  概 述

  “忏法”是指依诸经咒之说而忏悔罪过之仪则,故又名忏仪。依照这些仪则修行,则称之为修忏。忏悔原是将自己生活中所犯的过失,于一特定日,在众僧前告白,表示忏改悔过。释其义,则含有人类精神整体之六根忏悔,与身、口、意之三业忏悔两类。忏法之分类方法甚多,据道宣律师之《四分律羯磨疏》卷一,有制教忏与化教忏两种;据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二上及《金光明文句》卷三所载,忏分为事忏与理忏两种;另又分忏法为作法忏悔、取相忏悔和无生忏悔等三种。前二者属于事忏,后者属于理忏。

  此外,于佛前举行忏悔之前,须先行礼赞,称为礼忏仪;在忏悔之后再行发愿回向,称为忏愿仪。我国佛教中之忏法,起源于晋,盛行于南北朝,自南朝梁代以来,取自大乘经中的忏悔与礼赞内容,编成忏仪以种种形式流行,从而产生了许多礼赞文及忏悔文,俗称科仪。唐道宣律师编的《广弘明集》二十八卷《悔罪篇》中所载,有梁简文帝《涅槃忏启》、《六根忏文》、《悔高慢文》,沈约之《忏悔文》,梁武帝之《慈悲道场忏》、《金刚般若忏文》、《摩诃般若忏文》等。隋唐之间,佛教宗派渐起,由于各宗所主经典有别,则形成多种忏法。

  天台宗智者大师集其大成,撰有《法华三昧忏仪》、《方等三昧行法》、《金光明忏法》、《请观世音忏法》等四部忏法。

  其后,净土宗有善导大师撰《净土法事赞》,法照大师撰《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华严宗有宗密大师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华严经海印道场九会诸佛仪》。三阶教有信行法师撰《礼佛忏悔文》。密宗有不空译《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唐末悟达国师以宗密《圆觉经修证仪》述《慈悲水忏法》三卷,至今仍盛行。

  宋代可说是忏法的全盛时期,特别是天台宗的法师,承智者大师遗教,以礼忏为修习止观之行门,专务忏仪。天台宗巨匠知礼、慈云、志盘诸师既着忏仪,又行忏法,遂使忏法大行于世。

  金代有王子成所集之《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十卷,简称《弥陀忏法》行世。

  明初,太祖朱元璋屡建法会于南京蒋山,超度元代末期死于战争之亡灵。此后忏法即广为流行,僧侣常以应赴世俗之请而作忏法佛事,称“应赴僧”。“这些僧人以行瑜伽三密行法,又称为瑜伽教僧,略称教僧。洪武十五年(1382)制定佛寺为禅、讲、教三宗制度,并于南京能仁寺开设应供道场,令京城内外大小应赴寺院僧人集中学习,作成一定佛事科仪。洪武十六年(1383),由僧录司颁行。”此时的忏法转向应赴,与天台宗诸大师为求修证之作忏本意,开始有了距离。其后为求灭罪、消灾和济度亡灵为主要目的应赴佛事,和台、净、密各宗以修持为目的忏法同时发展。明末,云栖大师重订《水陆道场仪轨》、《瑜伽集要施食坛仪》(即后代流行的《水陆》与《焰口》)。影响所及,又有智旭大师撰《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受登法师撰《准提三昧行法》、《药师三昧行法》,禅修法师作《楞严忏法》,如惺法师作《龙华忏仪》等。到清代又有《准提忏法》、《药师忏法》、《供诸天科仪》等出现。现代通行的忏法有《梁皇宝忏》、《水忏》、《大悲忏》、《法华忏》、《药帅忏》、《净土忏》、《地藏忏》等。另有《金刚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千佛忏》、《万佛忏》等,亦为一般常行的忏法。

  中国汉传佛教由于历代祖师,特别是天台宗大师们的不断努力,编集了许多优秀的忏仪,如:《金光明忏法》、《方等三昧行法》、《法华忏》、《清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眯仪》、《炽盛光道场念诵仪》、《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忏》、《往生净土忏愿仪》、《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等等。忏内既有道理的解释,还加入了拜佛、念佛、诵经、持咒、观想等有极大忏悔与灭罪功用的内容,它融合了事忏与理忏,并以事忏和理忏包含了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在忏仪上十分强调忏悔的次第,更注重事忏与理忏的连贯性,而且汉传的忏法兼有忏悔、灭罪和修行的多种作用。

  天台诸大师有关忏的理论和实践,后面还会讲到,现先举唐代宗密大师,在他的《圆觉经修证仪》卷十六所说的.一段话,来做个说明:

  “夫忏悔者,非惟火恶生善,而乃翻染为净,去妄归真,故不但事忏,须兼理忏。事忏除罪,理忏除疑。然欲忏时,必先于事忏门中,披肝露胆,决见报应之义。如指掌中,悚惧恐惶,战灼流汗。口陈罪状,心彻罪根。根拔苗枯,全成善性,然后理忏,以契真源。”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忏仪有很强的连贯性。它先由事忏,然后进入理忏,理忏才容易达成;而事忏之后,冉行理忏,事忏才能圆满与究竟。

  在适用场合方面来说,我国汉传佛教的忏法,都是出家、在家四众通用的。

  我国忏法于有上述特点,易于彼大众所接受。加上各宗祖师的着力推行,连一向劝人念佛、反对经忏佛事的印光大师,《增广文钞·复邓伯诚居士书三》中,也劝邓居士修忏悔说:

  “佛经告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尢明,圆成佛道。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尚于二六时中礼十方诸佛,以期无明净尽,圆证法身,况其下焉者乎?而博地凡夫,通身业力,不生惭愧,不修忏悔,虽一念心性与佛平等,由烦恼恶业障蔽心原,不能显现。”

  故忏法一直在社会上广为流行。

  修忏是天台宗的重要行门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学风,由于受当时社会上文风的影响,南方的僧侣偏重于义学讲经;北方则以坐禅诵经为重,各执一隅,造成了“南论北禅”的局面。

  由于南朝的轻禅重讲,就使得当时的僧侣莫不倾心于经典义学的钻研,甚至失去自己实践修持之反省求道心。故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十内说:“夫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论。”北朝的佛教,则与此相反,侧重在坐禅与诵经,形成重禅轻讲的局面。

  北地的高僧,虽有精通经论而更以习禅为本务者,然大都以“无我之理”为修心之要,根基浅者就难免堕于无知,甚至陷入蒙昧之邪行,真实的教义研究反而无人问津。

  智者大师有鉴于此种时弊,遂将南朝的轻禅重讲与北朝的轻讲重禅之偏,予以均等,倡“解行并修”、“教观双运”之旨。大师之教观并重思想,于其巨着中历历可睹。《摩诃止观》则着重说明天台圆顿止观的修证方法,在该书的《修大行》这章文字中,列举了“常坐”、“常行”、“半行半坐”及“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的修法。至宋代,四明尊者更作《修忏要旨》,阐明以上四种三昧,及依止观修忏的要领、忏悔意义及修忏的功德,末尾以修忏悔系欲究竟圆顿止观作结,更显出修忏之殊胜作用。由于这个原因,故天台宗历代祖师,均对修忏十分重视。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实用的礼忏仪规。

  历代天台宗大德,皆继承智者大师的遗法,讲述之外,多以礼忏为天台宗修习止观之重要行法,故屡行不衰。

  法智(960—1028)大师讳知礼,是宋代“卓识超群,妙证一心三观、圆满三谛,深入止观妙旨的大德”。二十岁,随侍义通大师学天台教观,三年后就代座讲法,大师一生弘扬天台教观,不是讲道便是修持止观和从事着述与写经,是理论和实践兼具的高僧,故于天禧四年(1020)蒙真宗皇帝赐“法智大师”之号,被尊为“四明尊者”,为天台宗十七祖。

  咸平三年(1000),大师曾与遵式、异闻大师等为祈雨修“光明忏”,获应甚验。据史料载,大师一生曾修:

  《法华忏》,三七日为一期,共计5遍;

  《金光明忏》,十日为一期,共计20遍;

  《弥陀忏法》,七日为一期,共计50遍;

  《请观音忏》,七七日为一期,共计8遍;

  《大悲忏》,三七日为一期,共计10遍;

  又结十僧,长期修《法华忏》达3年;

  请十僧修《大悲忏》3年;

  又曾燃三指供佛,造佛像不计其数,每岁建念佛施戒会。

  据《佛祖统纪》卷八中的《知礼传》所载,宋天禧元年(1017),知礼与异闻等十人,结修《法华忏》,誓于三年满期,焚身供养《法华经》,大师虔敬修忏之心,由此可见。大师对于修证三昧也十分注意忏仪,曾作《金光明最胜忏仪》、《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及《修忏要旨》,今分述如下:

  1.《金光明最胜忏仪》,依《金光明经》所修之忏法,又作《金光明三昧忏》,略称《金光明忏》。《国清百录》卷一所载之本忏,传为智者大师所作,宋代有其同门遵式大师所撰的《金光明忏法辅助仪》,大师所集之忏加上“最胜”两字,是异于天台、遵式大师,而依据唐译《金光明最胜王经》的缘故。

  大师所集之忏,以顶礼十方三宝、香华供养、奉请、持咒、赞叹、供养及散洒、礼敬三宝、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旋绕自归等科,明礼忏之仪规。着重说明忏悔时必须运想顺逆十心,以明白过失及对治。

  2.《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是依唐伽梵达磨三藏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所作的忏法,略称《大悲忏》。本书特点是先述作忏原因,再判四种三昧,再详立十科行法之仪。在忏中更依《法华经》之奥义,细述开显之圆意,以作弘扬台宗止观实践法的先导,修此忏者宜加注意。大师在书中详述十科的三昧行法为:一严净道场,二净三业,三结界,四修供养,五请三宝诸天,六赞叹申诚,七作礼,八发愿持咒,九忏悔,十修观行。

  3.《修忏要旨》一卷。本书是法智大师于天禧五年(1021),受真宗皇帝所请,而举行修法华三昧三昼夜,以祈祷国泰民安的忏法道场时,受内侍俞源清之请,为其了达修忏法之要旨所着。本书旨在依《摩诃止观》及《法华三昧仪》以阐明法华三昧之要领,但其所述修忏要旨,非仅限于法华忏法,更及于大乘经典,以其着重于忏摩用心要,故修忏时所用之诵文则无记载。

  本书内容分为三章,首叙大乘经典的四种行法,包括常坐、常行、半行半坐和非行非坐,及修法华三昧之功德。次依《止观》及《法华三昧仪》之文,详述忏悔之意义。末后以修忏悔系欲究竟圆顿止观作结。本书前有科文,文末附有《香华运想偈》。全书文虽简短,然止观实修之大要皆已涵盖。

  上文已讲到顺逆十心是修忏之本,接下去必须明白什么叫做顺逆十心?

  先明顺流十心,顺流十心即是说众生由此十心,随顺烦恼流转生死之十种事:

  1.无始来今,由爱见故——无明昏暗,诸众生从无始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广造诸业;

  2.内计我人,外加恶友——谓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更惑我心,不修善业;

  3.不随喜他,一毫之善——说明渚众生既具内外恶缘,即内灭善心,外灭善事,再对他人所行善事,亦无随喜之心;

  4.唯遍三业,广作众罪——诸众生恣纵身、口、意的三业,无恶不作;

  5.事虽不广,恶心遍布——说明众生之起恶心遍布一切处所,常欲恼害于人;

  6.昼夜相续,无有间断——众生所起的恶心,是昼夜相续不断的:

  7.覆讳过失,不欲人知——谓众生有了过失之后,不自发露此恶行,无悔改之心;

  8.不畏恶道——说众生不明冈果,不知戒律,无恶不为,如此之人当堕恶道而不惧怕;

  9.无惭无愧——诸众生造了恶业之后,还不知惭愧;

  10.拨无因果——说诸众生邪见严重,拨无一切善恶因缘果报。

  逆流十心,是说修行者有此十种心,则可翻转除去由顺流十心所造之恶法,即:

  1.深信因果——深信因果,破除拨无因果之心;

  2.生重惭愧——破无惭愧之心;

  3.生大怖畏——破不畏恶道之心;

  4.发露忏——破覆讳过失之心;

  5.断相续心——破恶念相续之心;

  6.发菩提心——破遍布之恶心;

  7.断恶修善——修功补过,破三业造罪之心;

\

  8.守护正法——破善不随喜之心;

  9.念十方佛——破随顺恶友之心;

  10.观罪性空——破无明昏暗之心。

  总之法华三昧及其他所有三昧忏法之意,全在用逆流十心,以翻破顺流十心,修忏者则必须苦到恳切,甚至不惜身命力行。否则,悠悠泛泛,而欲求其感应道交,亦是不可能的。

  修忏能忏悔业障,使戒根清净,以利于三昧的修习;而修忏本身又是修三昧的行法,不过与现今的经忏佛事中的拜忏相比,则非可同日而语。因佛事之忏只重仪式,忽略了末尾最重要的一项——坐禅实相正观法,同时于前各项仪式之中,只重形式,很少兼具观行。如此,就有失祖师制忏之本意,虽是行忏,亦难以收到礼忏的应有效果。故天台学人欲以忏法进修三昧,必应熟知法智大师的《修忏要旨》,即本《摩诃止观》中智者大师所述修圆顿止观之事仪理观去行,日久当得大成就。对近代忏法弊端的反思

  先讲按忏仪礼忏灭罪之因。作法忏:就是于佛或众僧前坦白罪过,或通过诵戒、诵经、礼佛、念佛、持咒、观想等等来忏罪,依靠有关事相来达成忏悔的目的。取相忏:于定心中忏悔观修,以见到佛摩顶等瑞相为灭罪之验。无生忏:则是观察恶业的由来,了知业性本空,由无生之理的体会,而自然达到忏悔之目的。理忏:就是从理上对道理的了解,来达到忏悔的目的。

  念佛、礼佛:有很大功德,如“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洹沙。”《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说:“时药上菩萨说是过去五十三佛名已,默然而住。尔时行者即于定中,得见过去七佛世尊毗婆尸佛而赞叹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宣说五十三佛,乃是过去久远旧住娑婆世界,成熟众生而般涅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众生,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不堕恶道;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观无量寿佛经》说:“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持咒:《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干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祗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持《往生咒》之功德,非但能生净土,亦能灭重罪:“于佛像前胡跪合掌,日夜六时各诵三七遍,即灭四重、五逆,十恶、谤方等罪,悉得灭除。”

  由于中国的祖师大德所编的忏仪,大都将印度的三种忏融合在一起,它既可总忏各种罪业,而又能究竟罪源,所以非常方便。由于太方便了,后世之人也不注重、更不会去探讨原来祖师制忏的本意,礼拜时根本不全神贯注,只是依忏本文字从头至尾念诵一遍,礼佛几拜,便算了事。逐渐走向形式化,从而失去它本有之忏悔真义。

  有些地方,可能念诵得太熟了,只是像唱戏一般的演一遍,根本不假思索,如此作能消罪业吗?忏仪中的观想早给去掉了,没有了观想还算是修止观吗?

  更有甚者是把诵经、拜忏演变成了“经忏佛事”,有些地方明码标价,这也太商品化了,这就更不可与祖师制忏目的同日而语了。

  真要忏悔罪障,修忏者必须有发自惭耻与惧怕遭受苦报而有诚心之外,对所从事的忏悔方法,必须具足信心,要绝对相信它可以灭除本身的罪业。能有此心,又有何罪不可消灭呢?因为罪业依附于妄心的执着而有,一旦心中没有妄执,再重的罪业也消除了。所以我们再礼忏时就要理解刚才所说的道理,佛经所言不虚,我们只有至诚恳切地礼佛、念佛、诵经、持咒,就能灭除最重的罪。

  最后还须告诉大家的,就是经过如法忏悔后,罪一定能灭,但已忏悔之罪业,绝对不能重犯!为此,发心修证佛法的四众弟子,还要“善待忏悔”。

  修忏与和谐社会之关系

  佛教认为众生,包括人在内,都是依自己之业力而流转生死。佛教信徒要修行证果,必须持戒清净,如不慎而有所违犯,则须勤加忏悔,方可使染污的“三业”恢复清净。因而信仰佛教的人,慎守戒律如履薄冰,虽犯小罪亦当忏悔。

  忏悔是改过自新的无上良药,是佛教最慈悲的一面。有了忏悔,才能使犯错误者有改过的机会,免久沉罪恶的深渊。

  忏悔必须有惭愧心和知耻心,如能有此心,不管你造了大大小小的罪,不管轻重都可以依佛教的取相忏、无生忏得以忏除。但必须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可以忏悔,就不在乎作恶破戒,绝不能以为什么罪都可以忏悔,犯了戒以后再去忏悔就好了。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明知那种行为是不对的,却一再去作,便是无惭无愧的人,无惭无愧就乖离了忏悔的本意,这样的人做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时,一定不会有真心实意,其罪业也就不能忏除了。

  所以,作为一个佛教信徒,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不要犯错,如无意中犯了错误或破了戒,必须立刻发露忏悔;如果自恃忏悔可灭罪,便不在乎犯戒造业一错再错,那到业报临头时就后悔莫及了。

  《优婆塞戒经》中说:“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时定者,所谓现在、次生、后世。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心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之外,悉名不定。”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除了业报现前之外,不管过去造了什么罪业,只要有真实忏悔之心,都可以转变——重业可以轻受,轻业可以不受。所以,犯有过错的人应好好地忏悔。对于知错不再犯,具有惭愧心、知耻心,真心实意要消除业障、改过自新的人,不管他过去造了多大的恶业或犯了多重的戒,依照大乘佛教的取相、无生等忏法,都可以灭除罪业,重获清净。

  话再说回来,由于人的智商不一,理忏当然最好,但如未经事忏便直入理忏,除了上根利器之外,大多未能心安,所以必须经过依法忏悔之事忏。事忏是讲究形式的,例如:发露先恶,请求宽恕,悔后不作,乃至礼佛、念佛、持咒、诵经、拜忏……等等,都有它一定的形式。造业结罪有它的事相,事忏忏悔也不离事相。如此,便符合了“从因缘而生,则可从因缘而灭”(见《三昧水忏》)。如此,不论用作法忏还是取相忏,不论是礼佛或拜忏,都能将剩余的罪障消除。

  恶业虽然是虚妄、是空的,但造作之后,总会令心不安,如果不消除它,必然会牵引我们,为所造的恶业付出代价,以补偿欲伤害者的过失,这便是因果报应;不但要受恶报,它还会障蔽道业的进展,故忏悔对于修行者来说,十分必要!

  所以,忏悔对于佛教徒来说,是在实际修行中必不可缺的功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可以说人在一生之中,都不犯错误是没有的。《慈悲三昧水忏法》中说:“人之居世,谁能无过?学人失念尚起烦恼,罗汉结习动身口业,岂况凡夫而当无过?但智者先觉,便能改悔,愚者覆藏,逐使滋蔓。”因为犯错误就是造业,造了恶业就障住了修行前进的道路。

  因此,有许多同修都觉得自己业障深重,难解难消。据我与同道们——不管是出家师父,还是在家居士的长期接触,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业障很重,修行太难。看起来,业障又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如有的人在平时觉得很好,心态也很平衡,但一到用功修行之时,或遇事对境之时,就会觉得有障碍现前,这是心理上的障碍;又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的身体老有病,经常那里疼痛,这里不舒服,去看医生,连名医也看过了,还花了很多吃药的钱,但还是没有治好。这些就是业障,它既困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障碍了修行的进度,有的甚至产生了修行的退心。

  业障是什么?所谓业障,就是我们学佛修行的障碍,使我们难以达到修行的目标。因此,我们想修行有所成就,就必须先消除业障。

  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使我们产生这许多业障,业障又怎样去消除呢?我们要消除业障,必须先知道产生业障的原因,还必须懂得忏悔业障的正确方法。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本文讲天台圆顿止观的修忏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因为修忏关系到佛教徒的忏悔业障,也是佛教徒修行的好方法。

  业障重的原因不外乎“业重”与“福薄”,由于往昔所造恶业太多,今生缘熟,所以果报来临,这是业重;也因为过去所造善业少、恶业多,故福德较少,即是福薄。而且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在事相上我们要消除业障,必须培植福德,就是要多做有益于人类社会,乃至一切众生的善事功德。

  我们应做的善事之范围非常大,故可称之为“万善”。佛弟子应作之善,有世间善及出世间善二大类。永明延寿禅师于《万善同归》中说世间善有:“种树园林,造井厕桥梁,平治坑堑,开通道路,造立船筏,于要道建造亭台,在路旁栽植花果,济往来之疲乏,备人畜之所行;怀惭抱愧,常生庆幸之心,识分知恩,恒起报酬之想;敬养父母,承事尊贤。或称扬彼德,开举善之门。或赞叹其名,发荐贤之路。成人之美,助发勇心。喜他之荣,同兴好事。削嫉妒之虿刺,息忿恨之毒风。”

  又说出世间善有:“常于三宝中,恭敬供养无疲厌;深信正法,勤行六度;读诵大乘,行道礼拜;宝炬、苏灯续命供佛;散华供养,以华献佛;烧香涂香,悬幡塔庙,庄严佛事;称扬佛德,赞叹大乘,胜报无边,殊因最大。赞一偈有超劫成佛之功,颂一言获舌相妙音之报;劝请诸佛,不般涅粲,悲济含识;随喜赞善,助他胜缘;昼夜六时常行三事:一礼十方佛,忏三世罪。二随喜十方三世诸佛所行功德。三劝请诸佛初转*轮,及久住世间。行此三事功德无量,转近得佛;若作诸善,悉皆回向;发大愿者,万行之因,能长慈悲不断佛种,大事成办所作克终;造新修故,立像图真,兴建伽蓝,庄严福地;书写大藏,启发真诠;放人出家,绍隆佛种,开出离之道,施引接之门;成他大业,助发菩提,作增上之缘,为不请之友;饭僧设供,资备修行,开大施之门,建无遮之会;造经房禅室,或施华果园林,供给所须,助成道业;行道路、佛塔、僧房,除去砖石荆棘不净,乃至看病浴僧,义井圊厕,扶危拯急,济用备时;备办香水,澡浴众僧;瞻病施药,饮食知足;受一日戒,或持八关斋;起四无量之心,摄物同己;成四安乐之行,利益有情;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此外如忘身为法,禁绝邪师,建正法幢,断魔弱索,朗慧日于无明暗室,荫慈云于烦恼稠林,使信邪者趣三脱之门,俾执见者裂八倒之网;放生赎命,止杀兴哀,可断烧煮之殃,释笼罩之絷,续寿量之海,成慧命之因,于世出世法皆大有裨益。”

  简言之我们应做的实事是:持戒、布施、供养三宝、弘法利生、扶贫救灾、慈善助学等事。另外,在心理上要“怀惭抱愧,常生庆幸之心。识分知恩,恒起酬报之想”等。若能勤行以上之事,此即是不造恶业,多行善事功德。这不但可以培植本身的福德,也同时具有消除业障的功用。

  如果佛教徒都能勤于忏悔,不犯或少犯错误,并照着永明延寿大师所说的万善去做,不信佛的常人则只要做好世间善这一部分,那么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出现,故说佛教对构建和谐社会能做出大贡献。

  认识修忏意义为证圆顿止观而努力

  修忏之意义,上文已略有谈及。修忏时如法运想,不乖行仪,当具足十法,“以理观导于事仪,则一礼一旋,罪消尘劫;一灯一水,福等虚空。”故口说六根罪时,心存作法、取相、无生三种忏法,如是其罪可消,观法堪进。如只口唱诵而心不在焉,罪何能消。故修忏者欲破障显理,明心见性者,必须苦到忏悔而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修忏悔之法,当依《摩诃止观》中“若欲忏悔二世重障,行四种三昧者,当识顺流十心,明知过失;当运逆流十心,以为对治。此二十心,通为诸忏之本。”法智大师于《修忏要旨》中,亦说:“所谓逆顺十心,通于迷悟两派,故迷真造恶,则有十心逆涅槃流,顺生死海。始从无始无明起爱起见,终至作一阐提拨因拨果,所以沉沦生死,无解脱期,今遇三宝胜缘,能生一念正信,先人后己,改往修来,故起十心逆生死流,顺涅槃道,始则深信因果不忘,终则圆悟心性本寂,一一翻破上之十心。不明前之十心,则不识造罪之相,若非后之十心,则不知修忏之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