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大乘菩萨行位
超定
一、修证的意义
修证,包括:发心、修行、证果的全部修学历程。佛法有五乘的差别,主要为适应学佛的五类型人而宣说,如人天乘人,发的是增上生心,修戒、施、定的三福行,得人天福乐之果;声闻与缘觉二乘人,发出离心,修四谛与缘起法门,证阿罗汉与辟支佛果;菩萨乘人,发菩提心,修六度与四摄法,圆满菩提果。中国佛教徒常把修行二字挂在口里,强调修行的重要性,而对修行的实质内涵,往往是笼统颟顸,次第不明。探究全盘佛法,如经论所明,不出教理行果,或信解行证。依其内容,循五乘、三乘、大乘的三阶梯,有其相依与相摄的一贯历程。如单说修行,是修世间福德行?出世的智慧行?抑或入世的悲智大行?虽然佛法讲圆融,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必机械地去划分。但随学人程度不一,发心各异,修行的重点要求也就有差别。华严经说:「发心究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发心难。」我人修何行、得证何果,关键在于发心的阶段,如信心清净,具强烈的善法欲,而后才能锁定目标,勇往直前,如实修行。以修学大乘佛法为例,首先务必确立菩提心,为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此心此愿,尽未来际劫,永不退转。所谓「信为欲依,欲为勤依。」自然于菩提道上,欲罢不能了。倘若此一信愿发不起来,或轻如鸿毛,犹豫不决,那么面对既崎岖又长远的菩萨行,要他如何继续走下去?大乘正常道,从凡夫发心学菩萨,修共世间的十善法和十信行,要经十千劫才能成就信心,位登发心住,正式进入初阿僧祇的菩萨行列。由此可知,为何经说「发心」比「究竟」还难之深意。故此,在发起世俗菩提心的阶段,务必多闻正法,培养性空见,通达缘起如幻,渐渐地转迷成悟,使世俗菩提心转化而为胜义菩提心。真正做到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中国佛教有大乘八宗,主要的是天台、贤首、净土与禅四宗,前二宗以教观著称,后二宗以行持为特色。明清以来,台贤学者都归趣于禅净,尤以净土为佛教徒普遍的信行,教演天台或贤首,而行归于净土。这是简易的方便道之一,以大乘思想说,也是为成熟众生的广大难行道之过程。除往生净土而外,修天色身,或二乘的解脱道,都是为初学大乘,维护菩萨的信愿,而特别施设的善巧方便。
二、菩萨行位
今年印顺导师基金会主办的「佛法度假」,我以「菩萨道修证的历程」为题向大家报告,其中第三节「唯识论的五位」,为时间所限,内容引原文多,讲解文字少。兹藉此机缘,对唯识学的修证,增加若干资料,以便初学者略窥大乘相宗的修学次第。
1. 谁能悟入唯识性相?
成唯识论云:「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谁于几位如何悟入?谓具大乘二种姓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何位大乘二种种姓?一、本性住种姓,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姓,为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此二种姓,方能渐次悟入唯识。」
唯识学承袭部派阿毗达摩的论风,在大乘佛法各学派中,法相最繁琐,思想最严谨,组织最庞大的一体系。外人不明其底蕴,往往误认为是专供学术研究的一门学问,无助于佛法的修证;换言之,对于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无关宏旨。实则,「从禅出教」,瑜伽大乘是最重视禅观的一宗派。唯识性相的论证内容,如汪洋大海,深广无涯。但可肯定,绝非为理论而理论,为学问而学问,其目的无非是为佛法的修证。世亲论师作『唯识三十颂』,在初二十四颂明唯识相,次一颂明唯识性之后,即进一步阐明悟入性相的历程。首先要确认的是:谁能悟入此甚深义?
我们一向听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心者皆当作佛的论调,但唯识学即明确地宣说,众生有五姓差别:声闻种姓、独觉种姓、菩萨种姓、不定种姓、无性有情。以上五种姓,定性二乘和无性有情三类是不能成佛的;菩萨种姓决定成佛,不定姓的二乘,有因缘可以回小向大,修菩萨道而成佛。不过,依回小向大的时劫计算,显然不如直入的菩萨。如声闻初果,需再修八万劫后才入菩萨位,二果六万劫,三果四万劫,四果阿罗汉二万劫;独觉为一万劫后入菩萨位。所谓「菩萨位」是指十住的初发心住。等于大学里科系不同,学生转系得补修新选的学分。如依一般的比配,声闻初果,断三结,证空性,应是菩萨十地的欢喜地。
依论文解说,要渐次悟入唯识,需具大乘二种种姓:一、性种姓:无始以来从未有熏习正法,在他的本识中即有无漏种子存在。二、习种姓:发心以后,以闻思修三慧之力,使先天本有的无漏种子不断增长,俾为见道证无漏现行的因缘。这二种姓之分,系约无漏种子的未增长与已增长二位而说。唯识学上探讨种子的由来,有本有、新熏、本新俱有三说,所以菩萨的种姓,即依无漏的本有与新熏而分二。唯有这二种姓是能悟入唯识性相,证得无上菩提。摄大乘论云:「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已得逢无量诸佛出现于世,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修福智资粮菩萨。」这对于谁能悟入之意,阐述更清楚,即具四力的菩萨:闻熏习的因力、善友力、解甚深法的作意力、堪能实行六度的任持力。也即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的四预流支,这四种条件,正是菩萨见道的因缘。
2. 悟入唯识的位次
关于菩萨修行的历程,成唯识论分为五位:资粮、加行、见道、修习、究竟位。摄大乘论则合十地前的资粮与加行为胜解行地。唯识论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抉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菩萨行的重点,从初发心乃至究竟,都是在唯识性上用功,观万法非实,唯识所现;依止观力的强弱,有的是相似的解悟,有的是如实的证悟;证悟又有浅深之分,所以菩萨行位有高低的差等。
(一)资粮位:如论云:「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颂曰:「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从发菩提心,随顺于解脱分,于唯识无义之理趣深生信解,以其观慧求住唯识性,但因定力不够,处于散心位修菩萨行,不能使能所二取随眠(习气)伏灭,令不起现行。修唯识观以伏灭烦恼、所知二障为主,此初位菩萨,二障粗重的现行,虽尽力降伏它,而于微细二障及随眠,以止观力微故,还是力不从心。
(二)加行位: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即是暖、顶、忍、世第一法,名顺抉择分。经过资粮位,准备工作完成,为入圣道更加努力,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观能取所取皆空,伏除分别起的微细二障现行,又制止俱生起二障的粗现行,但他的观智还属有漏阶段,没有真正契入无相的唯识实性,也即未到达智理一如,能所双亡的无相法界。
在加行的四阶位中,其升进的次第是:暖位,依明得定,起下品寻思(观智),观所取空。顶位,依明增定,起上品寻思,同上观所取空。忍位,依印顺定,发下品如实智;下忍,印所取空,中忍,顺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双印能所取空。颂言「非实住唯识」,因根本无分别智未起,未通达圆成实性,则不能起后得无分别智,通达依他起如幻,只能证到没有别体能取和所取的遍计执无自性。
(三)通达位: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经加行无间,无分别智生,证悟二空真如,断除烦恼与所知二障的种子。此即十地菩萨初极喜地,从此生如来家,「于多有门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菩萨历程三大阿僧祇劫,从十住信行成就算起,至此第一阿僧祇劫圆满。
(四)修习位:颂曰:「无得不思识,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于上位见道,已具无分别智,断分别起我法二障。今为尽俱生起我法二障,再接再厉,趁胜进击,加强进修,令无分别智增明。论释:「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或离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能断,独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此智具斯二种义,故独名出世。」又「数修此(智)故,舍二粗重,二障种子立粗重名,性无堪任能违细轻故,令彼永灭故说为舍。此(智)能舍彼二粗重故,便能证得广大转依。」转依是「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遍计所执,即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
菩萨从登地以来,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圆满十波罗密多。最后,(五)、究竟位:「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至此成佛,三大阿僧祇劫满。
以上略述菩萨行位,供有志修证者之参考。语云:「万事起头难」;「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发心修行,从准备资粮做起,开始修十信行:信、进、念、定、慧、戒、施、护、愿、回向心;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而后转凡成圣登于十地。其主要禅观次第是:先观所取境空,唯识所现;次进观能观心也是空;后观此能观心空的空相亦复空。「究竟菩提归无所得」;「以无所得,得无所碍」;三身四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003年9月18日于观音丈室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