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生活禅”、“活在当下”、“欢喜自在”、“离苦得乐”等理念的推广,是否有可能成为对现实中不公平现象的妥协?菩萨低眉和金刚怒目又该如何去理解?
宗舜法师答: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心识的幻化,可以说它是我们招感的。也就是说,外面我们遭遇的各种境界,顺境产生悦意之感,逆境产生不快乐的感受,它的根源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心。你认为社会对你不公平的时候,可能忽略掉了你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态度是否公平。我们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活在当下”、“欢喜自在”、“离苦得乐”呢?假使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把我们个体的这个小环境建设好了,就会感染周围的改变。而且很多的东西是需要时间的。一个是方法要正确,一个是数量要够,这就是我们佛教里常说的要“如理如量”。对一件事物形态的改变,不是单纯以个人的观念来判断的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