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熟
异熟在【大毗婆沙论】有记载:何故名异熟?答:异类而熟,故名异熟。熟有二种。...
-
佛慢
佛慢是一种特殊的身心状态,很难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它表现为充满自信与智慧,...
-
忿怒本尊
忿怒本尊背后却不是光芒,而是火焰,象征着证悟空性的智慧,以证悟空性的智慧摧...
-
那若六法
那若六法是一个体认心性的法门,而大手印的修习,则与这些瑜伽法有关。它对我们...
-
四灌顶
四灌顶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宗教仪式,也是每个相当层次的僧人所必须履...
-
苦行僧
苦行僧也叫禁欲者或苦行修道者,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成...
-
兜率天
兜率是欲界的第四天。释尊成佛以前,在兜率天,从天降生人间成佛。未来成佛的弥...
-
丛林制度
丛林制度原来专指禅宗的僧团制度,明、清之,则泛指所有汉传佛教寺院制度,而在...
-
三分科经
三分科经[出法华经文句] 三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
-
不空三藏
不空三藏翻译的经典数量非常多,有很多显宗类的经典,比较重要的有《大方广如来...
-
真谛三藏
真谛三藏是一种尊称,一般在中国是专指通晓经、律、论三藏,并从事翻译三藏的高...
-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祖...
-
四大部洲
四大部洲是十法界中人道众生所居住的地方,位于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
-
苦空无常无我
苦空无常无我:在大乘经典《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居士以实相法解释为:“诸...
-
空门
空门泛指佛法,在佛学上,本质上的“空”和现象上的“有”是统一的。“空门”在...
-
二时临斋仪
从“二时临斋仪”的内容可知,在早、午斋供之前,首先要供养诸佛、菩萨,然后供...
-
增上缘
增上缘的意思就是,一种能够令本来已经答存在的东西变得更加、倍增、增加性地更...
-
入定
入定即入于禅定,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
-
观照
观照是华夏民族静坐修炼出来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物质现象。它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精...
-
五阴炽盛
五阴炽盛五阴又名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能盖覆真如法性,...
-
四正勤
四正勤中的勤,不怠之义;断,断障之义,或以精勤心断除怠慢心。正勤之梵语为 s...
-
四重二谛
四重二谛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只有‘离言空性’,没有丝毫法生。”因为到了第四...
-
三资粮
念佛就是实行信、愿、行,这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旅费、资粮;资粮就是旅费,就是...
-
老衲
佛家讲老衲,其实老衲是大智慧,人心要能像佛一样装下三千大千世界的事事物物。...
-
结缘
结缘一般为造立寺塔道观、刻印经书而喜舍财物称为结缘;又人与人之间,以欢喜心...
-
朝山
朝山是风水术语,指穴前远方高大秀丽之山,如宾主相对,成天然朝拱的形状,主大...
-
开示
开示意思是:指点的意思,指点迷津,讲解问题,解决方法的意思,而且开示是一件...
-
无学果
无学果又称无学位、无学果、无学道、无学地。指断尽一切烦恼,已得阿罗汉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