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俱絺罗尊者问生死

发布时间:2019-10-04 09:32:05作者:心经全文网

俱絺罗尊者问生死

学佛,就是要学得可以清楚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但是谈何容易啊!不过,佛陀懂得用智慧来引导我们,首先要我们「心静」,心若能静下来,一切的境界就会很明朗。如此,即可反观自己,了解「我现在是怎么生活?」人若看得开,自然对生死就会放下、自在。

无明乃虚幻不实 应透彻放下

佛世时代,佛陀与弟子有段时间都住在王舍城的竹园精舍。由于弟子众多,所以有一群弟子由舍利弗带领住在灵鹫山。舍利弗「智慧第一」,比丘们心中若有疑惑也会请教他。

有天,摩诃俱絺罗尊者在打坐时,忽然想到:「自己是怎样出生的呢?人生为什么会有生死无明?」他打不开这些谜题,便起身走到舍利弗的禅房。俱絺罗很恭敬地对舍利弗说:「尊者,我心中有一点疑惑。佛陀常说众生是因无明聚集而衍生,到底无明在哪里?它是从哪里生出来?要怎样才能解开无明?」

舍利弗回答:「无明是出于无知;因为无知,所以不明白。其实,它就是从不了解『色、受、想、行、识』的虚幻不实而衍生,因为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人生从未离开过『色蕴』,看得到的东西都是色,色有生有灭。我们不了解物质为什么会有生灭,因此常会起执着心,那就是无明,再来是不了解『受』心中的感受。只要看到、听到或接触到的人事物,心中都会有种种的感受,看到顺意的就高兴;不顺意的就生气。若不知道感受的虚幻性,就会有烦恼,这也叫做无明。」

又说:「平常人感受后,就会有自己的想法,若境界过后还执着于形象,这也叫做无明。为什么有生死这种『行蕴』?也就是来自于执着。我们用『意识』来感受外面的境界,所以造作很多事后又心生后悔,这都叫做无明。若无法透彻明了『色、受、想、行、识』这五项,心就会解不开、放不下,这也叫做无明。」

观察生灭变异 反观自心明镜

\

舍利弗这段话是很抽象的道理,我们要怎样学佛,才能学到对「色、受、想、行、识」都完全透彻、了解?这就要凭我们自己去用心。譬如大地上的泥沙、石头、草、树木,甚至我们的人体,这一切都包括在「色蕴」中。

一株草为什么会从土里生长出来?是因为有草的种子和泥土、水分、阳光、空气聚合在一起,才会长出草来,而且花草长出来后,仍离不开泥土、水分、阳光和空气这些因缘,才能不断地成长,但草长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变黄、枯萎,这就是「行」的变化,行蕴不断地生灭变异。

人生也一样,一定是经过婴儿期、幼年期,然后少年、中年,再渐渐进入老年。在这段时间,到底是怎样长大?我想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都无法透彻了解,不只无法了解,对生灭无常的「识蕴」,也就是自己的想法、感受也无法透彻明白。

在医院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病患,各有不一样的人生观念。有的人很怕死,一生病就想到死的恐怖!因此,有的人不是真正病死,而是「怕」死,是心理的惶恐、郁闷,而加重他的病情,但也有些病人却很乐观,病也就比较容痊愈。

\

曾有位肝硬化的病患表示,在他「百年」之后,要将他的遗体捐给慈济医学院作为病理解剖,他表示自己这辈子对人类没什么贡献,在最后能将这副臭皮囊奉献给医学教育,内心感到很欣慰!如此洒脱、乐观的人,可以说已经将「色」蕴看透,他对生死早已看淡,不管「受、想、行、识」是否了解都已无关紧要。

初步的「色」看得开,一切也就能看得开,所以,要好好反观自心;心如能静下来,无明才不会笼罩着自己的身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