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一次我们选定《晚晴集》,跟诸位同修作一个研习,一定也要把这个因缘,给诸位作个简单的报告。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要帮助自己,同时也有义务要帮助别人。究竟我们要从什么地方做起呢?我们冷静的观察、思惟,就知道古圣先贤的教训早已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古时候人心纯朴,每一个人都能安分守己。在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古圣先王他们行不言之教,天下没有纷争,人人都过著安乐的生活。往后,知识水准逐渐提升,也就是所谓知识开了;诸位要记住——知识是智慧变成了情识。于是人就有心机、有巧诈,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就叫时代潮流;这个潮流越演越烈,到今天可以说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人意见太多,思想太复杂了,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不正确的?换句话说,邪正是非没有人能够辨别。这是一切动乱的根源,一切痛苦的来源。
如何能够救自己?如何帮助别人?还是古人所说的:‘返朴归真’、‘回头是岸’。这是真的!真正回头,就真正领悟到真理,体会事实,自然得到真实的受用,这就是现在人所谓的‘自在幸福’,佛法里讲的‘菩提涅槃’。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不能不顺著时代的潮流,否则,什么都行不通;能顺应潮流,又在这里面学习返朴归真,这就叫作学佛。
学佛首先要把佛教认识清楚。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给我们说的一切经,现在归纳成为‘大藏经’。这么多的经典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可见得佛陀教育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的密切。
在这个大时代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人的知识,超过古人不知道有多少倍。中国在乾隆时候编了一套‘四库全书’,从乾隆到今天,这两百多年所出版的东西,超过四库全书不晓得多少倍!再加上现代人生活的方式跟古人不同,没有古人那么优闲,那么有时间;我们哪有时间去读一切书!要读,第一、没有能力,第二、没有时间。这怎么办?所以在三、四年前,这个道场(达拉斯佛教会)在筹备期间,我就希望道场建立之后,能在这里搜集一些图书,大家发发心,多用一点时间来看;看的时候,把好的句子摘录下来,一本书二、三条,四、五条,把这么多的书,统统摘录下来,印成一本;念这一本,统统都念到了。这个好啊!这叫大功德。
这部丛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是佛经的精华录,就是将大藏经,浓缩成一册。第二部是四库全书的精华录。第三部是四库汇要的精华录。第四部是史鉴精华录,摘自二十五史、通鉴这些的。第五部是群书精华录。这是五种,合起来的总名称叫‘中国传统学术精华’。这对于我们自己的修学,对于大众的帮助,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一桩大事。
今天我们选择《晚晴集》就是一个范例。《晚晴集》是弘一大师平常读经的时候,将经典里面好的句子,对于身心修养确要的经文摘录下来,编成这一个小册子。他每一段都有出处,从哪部经摘录下来的,都注得很清楚,所以我们也在短短的时间,读了很多的经论与祖师的语录了。他的选择当然跟我们不一样,这是各人见解不相同,需要不相同。《晚晴集》总共一○一条,第一条是从《金刚三昧经》节录的一句,第二条是《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面的,第三条是《华严经》修慈分里面的,大师底下都注明出处。用这样的方法,使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将来变成一册,这一本子会是全世界最好的书。为什么呢?这里面没有一句话是废话,对我们的修养、处世、待人、接物,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字字都是精华。今天我们来讲弘一大师的《晚晴集》,这就作一个试验;将来这一部书编成之后,在全世界弘扬宣讲,就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方式,所以这是新构想的第一课,非常有意义。这种方式、这种方法,将来流传在世间,就很值得纪念了。
不过,有一些同学告诉我:‘我们的程度太有限了,恐怕没有能力去选。’我说:‘就是因为你能力有限,才要你去选。’为什么呢?如果程度高的,像弘一大师《晚晴集》选的一○一条,一半以上都太深了,看不懂!一般人看不懂的我们不要,你能看得懂,别人就看得懂;你要看不懂,别人也看不懂;选它干什么?我们选出来的东西要大众化,希望中学生的程度就能看得懂,这才能普及。要是选得太深、太高了,一般人看不懂,那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弘一大师这一○一条,如果再把它节录,恐怕只变成十一条,我们只取它十分之一。所以这工作大家放心,有时间读书,你在笔记本上节录,选好之后,把这个东西交给我们佛教会,我们来会集,再整理出来。
选择的重点,就是治病。这些典籍、这些书就像宝山,我们到山上去采药;‘选择’就是采药。采药干什么?治病。现代人害什么病呢?伦理没有了、道德没有了,这是病根。所以我们选择的重点,就是伦理道德。从治疗效果上来说,我们有五个目标:第一、要能够帮助自己幸福快乐。第二、要帮助我们家庭的美满。第三、要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第四、要帮助国家的富强。第五、要能够维系世界和平。我们希望能达成这五个目标,而它的大根大本是建立社会和全世界的伦理道德观念,所以我们从古今中外典籍里面去节录。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希望每一个人多努力,自己平常多读读书,也做节录。
除此之外,我还想到必须要找专门的人来做这个工作。这专门的人到哪里去找呢?最后我想到中国大陆,找退休的教中文、教中国史地的老教授。我希望能找十个人,在北京大学、或其他大学里面,我们设一个研究机构,请这些老教授每一天去翻书作节录;经费我们来供养,就是希望能够在学校里,成立两个特别的研究所编纂‘中国传统学术精华’。我想在大陆上有不少有心人,我们把这个构想传达到那里,一定能够引起共鸣。希望五年能够完成,十年之后,这世界上最好的一本书就可以流通了。当然,这样的书一定要分门别类;弘一大师所集的没有分类,这等于是原始资料,第二次就要分类了。这也是我今天选择跟大家研究《晚晴集》的因缘。
弘一律师自号晚晴老人,他的号很多,别号大概有七、八十个,大概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晚晴老人’是取自李义山‘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的诗句。律师于辛已年掩关西禅寺,在关房里面集佛经祖语警句二卷,前四十九条是上卷,之后是下卷,所以叫做《晚晴集》。
这本教材跟经典不一样,经典是有连贯性的,这本子每一条都是独立的。所以来听经的人不需要连贯听,他哪一天来都可以,即使迟到了,听到的也是完整的,所以这个好处就太多了。
一、元无我人,为谁贪嗔?
(3)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这个‘见’,当作看见讲。这一段经文也是值得我们每天去警惕的。‘嗔恚’是三毒之根;多嗔就是很容易发怒,很容易动嗔恚心,那当然就会跟一切众生结怨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不知不觉常犯这个毛病。所以有时候我们自己问:为什么自己智慧不开?为什么自己修行功夫不得力?为什么自己没有进步?同修们常常这样告诉我。这个反省对的,没错啊!但到底为什么呢?问题都出在贪、嗔、痴上。贪、嗔、痴没断掉,所以才出这么多毛病。
《华严》不是普通经典,是佛对法身大士所说的。菩萨立志存心,是要自度度他,如果还有嗔恚,还跟人结怨,他这个目标就达不到了。十方现在诸佛世尊都见到,都会这么说:‘为什么这个人发菩提心想求菩提涅槃,他还会生嗔恚心?还会跟人结怨?’这与他的心愿恰恰颠倒!所以才感叹的说:‘这个愚痴人就是因为嗔恨的缘故,所以他的烦恼不能断,解脱不能证得。’在三德密藏法身、般若、解脱中,烦恼断了,就证得解脱;解脱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在。换句话说,他不能解脱,必定是多烦恼、不自在;自己都度不了,怎么能救度一切众生?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嗔恚冤结。冤结还有一种讲法,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十善厚友’,十善是很厚的朋友;‘十恶冤家’,此处冤结也可以指十恶。如果我们嗔恚心很重,再加上十恶,这在佛法里面修学,就不会有结果了。
(6)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这一部经在台湾也有单行本流通。一切众生的大病是贪、嗔;嫉妒是嗔恚的一部分。佛在一切经论里头常常劝勉我们,要把贪、嗔、痴三毒烦恼断掉,这是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基础。因为我们心里面有三毒,所以才会遇到外面的毒害;假如我们心里头没有三毒,喝毒药就像喝甘露一样,它不起作用。为什么?里头没有毒。这好像化学反应少了催化剂,它起不了作用!我们被毒虫、毒兽咬伤、螫伤了,要生惭愧心。为什么呢?我们心里头有毒,才遭受外面的毒害。我们在传记里看到,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住的寮房,里面有虱子、跳蚤、蚊虫,他都不驱除。侍候他的小和尚想把它们赶走,印光大师叫他不要赶。
侍者问:‘为什么呢?’
‘我的德行不够,留著它们,让我生惭愧心,改过自新。’
老和尚到七十岁以后,不管他住哪个房间,再去找这些虫,一个都找不到;别人住的房间,蚊虫、苍蝇什么都有;他老人家一去住,它们都搬家了,都走了。你要问为什么呢?就是此地讲的贪、嗔、痴三毒没有了,不会招来这些毒害。印光大师作一个样子给我们看,教我们这个修学方法是正确的。他可以做得到,也就是说明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所以要远离贪嫉(嫉是嫉妒)。
‘能净心中贪欲云翳’,‘云翳’是比喻云彩能够遮住日月;‘翳’是现在讲的白内障,白内障能把视觉障碍住,这就好比贪嫉一样,能够舍离这个,云翳就没有了。‘犹如夜月,众星围绕’,这就好比恢复到晴空了。晚上有明月、众星,没有云彩遮住,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这个意思。
(7)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生死是大事,能够真正知道了生死,才算是一个觉悟的人。如果还不能够发愿了生死,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不能够离开六道轮回;纵然得人天福报,也不是究竟的,所以不能算是个真正觉悟的人。真正觉悟,在这一生中,一定要了生死,一定要出三界,一切大小乘佛法,都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法门来说,实在是平等、无有高下的;但是就我们自己修学来说,确实有难易。像这里说的,这就难了,‘生死不断’就是轮回不能超越。出不了轮回,什么原因呢?‘贪欲嗜味故’。‘嗜’是嗜好;‘贪’是讲贪爱,范围太广大了,无论对什么,就是贪爱的心没有断。‘欲’是欲望。世出世间一切法,你还喜欢这个,喜欢那个,这就糟了,问题来了,这就是不能出三界的原因,我们一定要知道。知道之后,才能够舍离,晓得这些东西对我们是重大的伤害。我们过去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修行不能成功,没出得了三界,就是被这个害了。从今天起,我明白了,认清楚了,再也不受它的害了,这才能成功,才能出得了三界。
‘养怨入丘冢’,‘丘冢’是坟墓。要是不断贪、嗔、痴,不断欲望、嗜好,就等于养了这些怨家。养的结果,它就送你到坟墓去啊!‘虚受诸辛苦’,这句话说得太妙了。这是说什么呢?你一世的修行都落空了,还是回去搞六道轮回。所以这一首偈子说的,就是我们自己本人生生世世修行的写照。就是这个修法,所以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样讲我们多少能够体会到一些——修行是在心地上用功夫,是在实际生活上改变自己,不在形式;形式上的修行,就是最后那一句话‘虚受诸辛苦’。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黄念祖老居士在《谷响集》末后说得好,今天这个时代修行:第一、同修贵精不贵多。什么叫精?大家志同道合,都是真修实炼的,不是要人多凑热闹。我们看《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教导他们那一班,只有十二个人;人数不多,但是个个成就。那还得了!所以人数贵精不贵多,这才是同修。第二、道场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是什么呢?是香火很盛,道场很热闹,很兴旺,这是凡夫所看的,这叫形式。实质是讲求什么呢?道场里头真的有学有道。‘学’是经论,真正在研究经论;‘道’是真正在修行。第三、在净宗里头来说,修行一定要重清净心。《弥陀经》上所讲的一心不乱;《无量寿经》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要重视这个;其他什么神通感应,那东西都不重要,不重视这些东西。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是针对现在佛教弊病所发的。我们要觉悟、要记取。
(8)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诸法集要经
这也是一首偈,从比喻上说的,都是事实真相。前面两句是说人命无常。‘掣电’就是闪电,比喻短暂。《金刚经》上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确实如此——石火电光。‘乾闼婆城’是幻相,不是真实的;‘类’,跟这个是同类的。我们世间所有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你要执著有常、有我,那就苦啦!这是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万法无常,真正明了事实真相,你的心当然清净了,就不可能看到世间的事情还会动念。顺自己意思的,就动了欢喜心;不合自己意思的,就动了嗔恚心,这叫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什么呢?把事情都看作是真的,不知道这东西都是假的,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哪有一样是真的!所以六根对外面的境界,清净无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不起心、不动念,这就对了。
(9)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这本集子里,讲到嗔恚之害的很多,可见得这桩事情是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时时刻刻都提醒我们的。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恚心一起,许许多多障碍就来了。佛门也说‘火烧功德林’;火就是嗔恚之火;一发脾气,功德就没有了。功德跟福德不一样,发再大的脾气,福德不会烧掉的,但是功德就没有了。那功德到底是什么呢?功德是定慧。你看定心,一发脾气定就没有了,定没有了,智慧跟著也没有了;所以功德是定慧,跟福德不一样,这个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可知嗔恚之害,能够破一切善法。
‘坏好名闻’,‘名闻’就是今天讲的荣誉;为社会大众所尊重、赞叹的,这个荣誉也会因嗔恚而破坏。所以嗔恚的坏处是:今世(佛说法的那个时代)、后世人都不会喜欢见到嗔恚之因,以及嗔恚的果。
(14)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贪、嗔、痴里面这个嗔恚,对我们修行障碍最大。佛在《楞严经》上跟我们讲世间的现象讲的比其他经典详细;其他的大乘经说到宇宙的状况多半都讲六道,《楞严经》讲七趣,就是六道之外还加了一道。这一道是什么呢?仙道。七趣的经文很长,讲地狱道几乎占全文的二分之一,这也就是说把地狱这一道讲得特别详细。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要我们认识清楚,小心谨慎不要堕地狱,地狱道的业因就是嗔恚。三恶道中,贪爱是饿鬼道的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嗔恚是地狱道,所以它的伤害最大。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在这一方面对我们的教训也特别多,所以在此地开导我们说:‘嗔,是失佛法的根本’。
什么叫佛法?佛是觉的意思;法就是一切万法。佛法合起来讲,就是对于一切万法觉而不迷,都能够正确的认识、了解一切万法;可是人一嗔恚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掉了,对于一切万法必定会错认,所以叫失佛法之根本。
‘坠恶道之因缘’,刚才讲了嗔恚心重,在六道里面是堕得最深的。‘法乐之冤家’,这个乐是快乐的乐。这一次在圣荷西讲经,也遇到几位同修给我说,学佛学了好几年,总是精进不起来,还常常退转,问我是什么原因?有没有什么方法令他不退转?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能不退转,那成佛不要三大阿僧只劫;佛给我们说,娑婆世界众生学佛总是退退进进,都是这个现象。但是为什么会退呢?那是在佛法修学过程当中,没有得到法乐,就是一般人讲的法喜。假如在修学过程当中得到法喜,怎么会退转呢?那么为什么得不到法喜呢?功夫不够。如果你能够把这一个难关突破,你就会得到法喜;得到法喜纵然退,退的时间短,退的幅度也小,就会常精进了。所以一定要用功,不真正用功,法喜得不到。
所以古人教学,五年学戒——五年遵守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去用功,他得到法喜了,第一个阶段就毕业了、成就了,那个时候他就可以离开老师,到外面去参学。所以一定要有这个程度,法喜非常重要,要认真努力。如果得到法喜的人,精神饱满,不容易疲倦。为什么呢?我们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佛法也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得到法乐能够勇猛精进。我们看古今的大德们,修学不疲不厌,吃的粗茶淡饭,睡眠的时间很少,精进不懈,那个精神从哪儿来的?从法乐上来的。三毒也是我们法喜的障碍,是法喜的冤家,它来阻碍你。
‘善心之大贼’,心里面有三毒烦恼,虽然很想作善事,很想修善行,往往不能成就,被它障碍了。‘种种恶口之府藏’,就是口过多,口业比较重,这是我们时时刻刻要警惕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世、待人、接物之间,时时刻刻能够回光返照,那就是真正的修行。这个回光返照,就是觉察,马上觉悟;在禅宗里,这就是观照的功夫。
(20)元无我人,为谁贪嗔?圭峰法师
这条看起来好像很容易懂,其实是非常难懂。难在什么地方呢?我与人,这是世间法里都承认的——有我、有你、有他,怎么会说没有呢?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这是很高的境界。世间人以妄为真,不能够辨别一切法的真假。即使现代科技相当的发达,对于这一切事物的真相渐渐明了,那也只是极少数的科学家,一般大众仍然不明了;用佛法来讲,就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依旧执著这个身是我,依旧执著这一切缘生之物是确实存在的,这是有人、有我、有法。佛在经上说凡夫执有,就指这一桩事情。小乘人——阿罗汉、辟支佛就执著空,他们知道万法皆空,确确实实没有人、我。执著有,这毛病就是烦恼、业障、轮回,所以六道轮回是这么来的。但是执著空有没有毛病呢?也有毛病。执著空,虽然六道轮回没有了,但是万物的真相他见不到;见‘万物真相’就是大乘法里一般讲的明心见性,这是万法真相大白。所以执著空,也是障碍。唯有菩萨遵从诸佛如来真实的教诲,两边都不执著,不得已给它取个名字叫‘中道’;如果执著中道,那又坏了,不可以执著的。所以说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才能够真正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元无我人,为谁贪嗔?’这个境界阿罗汉就见到了,阿罗汉贪、嗔、痴、慢,这些烦恼统统断尽了,确实没有了,所以这一句话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我们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后,如果常常用来提醒自己,帮助自己断烦恼,帮助自己念佛功夫成片,确实是一个好方法,所以应当要常常警惕。
(40)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蕅益大师
这是读书人的毛病、习气,这些东西会障碍清净心。为什么呢?它是激发感情的。诗词歌赋引发人的感情、喜怒哀乐,这就障了道。道是什么呢?是清净心,是如如不动。所以佛教诫初学守持八关斋戒,就清清楚楚教导我们,不可以唱歌、跳舞、看戏,这是绝对有碍道心的。诗词歌赋跟这个是一类的,所以不可以贪著,这是妨碍正法,要把它舍弃得干干净净。如果是没有学佛之前学的,在学佛之后拿它作为接引众生的工具,这个很好,未尝不可。以前没有学,现在出了家,再去拼命学,那就大错特错了。弘一大师的艺术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学的,出家之后他用书画来接引大众,跟众生结文字缘结得很深,这个可以的。为什么呢?它已经不妨碍道心了。所以这情形我们一定要晓得。我们过去没有学,现在就不要再学了,一心一意去读经、念佛,这是我们的正事,这是正法。
‘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逐’是追逐;不可以随顺,不可以希求。‘悭’是吝啬;‘贪’是贪爱;嫉妒、‘我慢’就是贡高我慢,这些都是烦恼习气。烦恼断都断不了,还要天天增长,那还得了吗?我们每一天念佛,求什么?求一心不乱,求功夫成片;有了这些障碍,就作不到啦!所以这是我们时时刻刻要警惕的。烦恼一定要远离,分别执著一定要舍掉,把我们念佛功夫上的障碍排除了,我们得一心、得念佛三昧那就有指望,这一生往生才有把握啊!
(41)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蕅益大师
‘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谁有过失?觉得自己很能干、很了不起,看到别人都有过失、都不顺眼,这就是有人相、我相。《金刚经》上讲四相具足即非菩萨;这不是菩萨。四相都没有,这就是菩萨。这是诸佛心目当中承认的菩萨。如果还有我相、人相,纵然受了许许多多次的菩萨戒,也不是菩萨,这个要知道的。三归五戒、菩萨戒,是可以重受的;受戒熏习可以的,哪里有传戒都可以去受,一次一次的熏习。同学们要记住,归依一生只有一次就够了,我们是归依三宝,不要搞人情佛事,也不是归依某一个法师;所以归依三宝的时候,这一个法师是代表僧团来传授归依,不是归依他一个人,因此一生归依只有一次。假如归依的意义不懂,我们这边有传授三归依的录音带,回去多听几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重受,没有必要搞人情佛事。归是回头;依是依靠。‘三宝’是自性三宝——觉、正、净。自性觉是佛宝;自性正是法宝;自性清净是僧宝。这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而不是归依某一个人。说我归依某一个法师,这是大错特错;这个话说出来,要叫真正懂得佛法的人笑话的啊!
‘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一味痴呆’,这是讲真正修行人的态度,特别是禅宗。禅宗在参究,那个功夫得力的时候,真的是如痴如呆;这是形容用功的样子。‘深自惭愧!’我们比古时候人,真比不上;比起民国初年这一些大德们,我们也比不上;所以有什么好贡高、我慢的呢?跟他们比一比,我们实在是惭愧至极。人家那样发愤、勇猛、精进,我们自己还在这里懈怠;这怎么能成就呢?自以为聪明,叫‘劣智’,不是真智慧。‘慢心’是我慢;自以为了不起而瞧不起别人,这是修道最大的障碍,大师在此地教我们,要痛自改革。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作法、说法。首先必须要知道自己的过失,然后才把过失修正,这样功夫得力,功夫才能够进展。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他就无行可修了。经论里头常常给我们说,等觉菩萨都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过失,还在认真的痛自改革,他才能成佛啊!何况我们在凡夫位,哪里说没有过失呢?过失、毛病、习气太多太多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为什么要读圣贤书?印光大师劝初学的人念《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为什么?无非是找自己的毛病而已。这三部书就像镜子一样,天天拿镜子照照自己,看脸上有没有肮脏,把脏去掉;读经是看心里头有没有肮脏?思想、见解、心地清不清净?帮助我们改过自新。这个太重要了,这叫真正修行。所以说功夫得力不得力,都在这里。每一天因循苟且,一天天混日子,不得了啊!光阴空过了,没有比这个更可惜了!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一定要知道的。
二、知苦·厌苦·求离苦
(51)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浮,无可乐者!佛说无量寿经
佛告诉我们的,实实在在对于人生、对于这个世界,要有厌离心——住久了,住厌烦了,想离开,一定要有这个意念;这样才真正能放得下,西方净土才容易得到。这世间生死老病,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痛苦,不但贫穷人痛苦,富贵人一样有痛苦。‘恶露’是说我们这个身体不干净,毛细孔流的汗是污秽的,七窍所流出来都是不干净的,叫恶露。在四念处里头也说‘观身不净’;我们这个身体不干净。‘不浮’就是不真实,是虚假的,而且是非常脆弱的。这都是我们自己要知道的,这是事实真相,有什么可乐呢?念佛这个法门,叫作一生成就的法门;不但是一生成就,它实实在在是一生究竟圆满的成就,所以是非常非常的稀有啊!为什么念佛不能往生呢?身心世界放不下啦!佛这几句话是告诉我们身心世界的真相,这个真相要是看到了,自然就肯放下,晓得这个没有什么值得留恋、欢乐的,才能真正放下;一放下,你往生净土的障碍就没有了,西方路上才能够一帆风顺。
(66)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西斋禅师
‘猬’是刺猬;同修当中可能有人没有见过,但是电视节目‘动物奇观’里头有。刺猬的刺很硬,它遇到大的动物来侵害它,就缩成一团,周身的刺张开,那是自卫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确实非常有效果。‘刺’就好比是苦事,娑婆世界苦事太多太多了,说之不尽啊!我们自己必须要知道,必须要认清楚;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不适宜我们在这个地方居住,苦难太多了。
(59)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叶禅师
‘声色’是什么?娱乐的环境。人都喜欢这种场合;修道人要晓得这是地狱、苦海,那叫火宅。佛说的话句句都是真实,这种地方是堕落的场所,绝对不是一个好地方,它让人心不能清净,让人在这里面动感情,起贪、嗔、痴、慢。
‘诸宝物,作苦具想’,世间人喜欢珍宝;我也常常说这些东西是什么?叫破铜烂铁。一个人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才真正自在、舒服啊!带一个镯子,跟带个手铐有什么两样?所以我连手表都不带了,跟枷锁差不多!我时间也不要了。人家问我:‘几点钟呢?’诸位会告诉我。诸位有时间,我没有。我问的是诸位的时间,我没有时间,我也没有几月几号。‘苦具’,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啊?所以要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我们现在毕竟功夫还不到,不能说不吃饭;但是要少吃,要吃的简单,越简单越健康。世间人讲求饮食,特别是中国人,做出来的花样很多,结果吃得一身都是病——病从口入。外国人身体比我们健康,原因在哪里呢?他们的饮食简单。所以你细心去观察,就会发现:越是简单的饮食,那真正叫健康的饮食。中亚地区,吃的都是很粗糙,但是人都长寿,九十岁左右的人很多,到处可见。他们为什么会健康长寿呢?饮食简单、烦恼少、忧虑少、分别少,这是他们健康长寿真正的因素。三餐饭吃饱了,什么事都没有了。法师在此地教我们,要把饮食看作脓血,衣服看作铁皮,只要能够温饱就可以了,不可以奢求,我们的身心才会自在,才不会被外境所牵。
(52)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观无量寿佛经
这是《观无量寿佛经》韦提希尊者所说的,就是韦提希夫人讲的。我们看她觉悟了,我们有没有觉悟呢?‘无忧恼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她亲眼看见的,在那当时她是遭了家庭的变故,是很大的灾难,痛不欲生,求释迦牟尼佛示现好的地方,她想去往生,这个世界她不愿意住了。佛很慈悲,并没有给她一个地方,而是把十方的世界,以佛的神力变现在她的眼前,让她自己去看;看来看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个地方最好。所以她就请求世尊帮助她,她想生到阿弥陀佛的世界,这是她自己选择的,不是世尊介绍的。‘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阎浮提,是指我们这个地球,这地方的环境不好,不喜欢在这个地方多住,想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韦提希夫人这一个举动,实实在在是惊醒我们这些迷惑颠倒、留恋娑婆世界的人,我们读了以后应当要警惕。
(68)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袁宏道是古人,他与我们相去几百年;几百年前,他就觉得这个世间是五浊恶世,我们今天这个世界,浊恶到了极处啦!不要讲修行人,现在好像西方的科学家也说出来,这个地球如果大家再不重视环保,五十年之后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五十年快啊!快得很,怎么办呢?环保有没有方法改善呢?我告诉诸位:没有方法。为什么没有方法呢?这个染污的根源从哪里来的?佛告诉我们:‘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报是环境;正报是人心。现在人心贪、嗔、痴、慢、嫉妒,染污达到了极处,这是物质染污的根源。换句话说,要想改善环境的染污,要从哪里去改善呢?从人心,从净化人心著手;心净则土净,外面环境自然就清净了。如果我们不懂得保护清净心,要去外头想尽方法来改善染污的环境,所收的效果是非常非常有限。那么换一句话说,五、六十年之后,如果真的像科学家所说的,这个地球上不适合人类居住了,那我们到哪里去呢?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啊!念佛要不赶快求生净土,这还得了吗?‘浊’就是污染、染浊,是从现象上讲的。‘恶’是从业因上讲的,我们心恶,行为也恶,感得身心世界都污染了,叫五浊恶世。这是将浊恶分成五大类,《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在此我们不要细说了。
‘寒热苦恼’,这是形容浊恶之相。实实在在有许许多多的征兆显示,例如这些年来全球气候不正常了,已有不少人注意到,这不是好现象啊!天时失常,这就是有灾难的预兆。‘秽相熏炙’,这一句话意思就是说,外面的环境影响我们心理,心理又影响外面的环境,互为影响,它不往善的影响,是往浊恶这一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的身心跟外面的世界,浊染是越来越严重;现在实在讲,严重到非常可怕的程度。今天在美国还比较好一点,同修们大多数都从台湾来的,现在你们要回到台湾,在台北市住上一个月,你就会深深感受,住在那里气都喘不过来,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饮食方面都有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读这一段文的时候,亲身经历这个境界,体会就非常的深刻。美国这个地方地大人稀,比较好一点;可是实际上,它还是在被污染,而且这个污染一天一天地严重。
(58)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天如禅师
这是天如法师教我们时常有这样高度的警觉。‘刑戮’是什么呢?就像是被绑到刑场里面去,要杀头了。这要命啊!你心里头恐惧;这时候要求救,会一心求救。所以往往死刑犯,在执行死刑的那个时候,他念佛往生,是真的往生了。什么原因呢?他那个时候念佛的心恳切真实,没有一点妄想。不要以为他一生作了许许多多的罪业,那是另外一桩事情;他临终念佛之恳切、一心,是我们平常人比不上他的。在大藏经里面阿阇世王,这个人在世的时候,就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说的,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五逆十恶他统统都做尽了,这个罪业报在阿鼻地狱;他到临终时,地狱相现前,他心里生了大恐怖,这个时候他心专、心诚念佛求生净土,他真的生净土了。他生到西方净土是什么样的品位呢?在我们想来——还不是下品下生。世尊告诉我们,他是上品中生。不得了啊!由此,我们才真正明白,往生西方净土是两种人:一种是平时念佛,积功累德而往生的;另外一种人是造作许多罪业,临终忏悔求生净土的。忏悔往生的品位就看他忏悔的力量、忏悔心的真诚。他要是完全真诚之心,那个品位一下就提得很高,像阿阇世王有那么高的品位,真是我们一般人无法想像的,那是忏悔的力量而生的。一个人在遇到极大灾难的时候,往往他的心能专能诚。
‘若在狴牢’,‘狴牢’就是监狱;人坐在监狱里面也是想求救。或者是‘怨贼所追’,怨家债主在追逐,在要命,这是在逃命的时候。或是‘水火所逼’,遇到灾难了。这个时候‘一心求救’,专念一句阿弥陀佛。‘愿脱苦轮’,往往在这个时候成就了。新加坡对许多死刑犯,现在还用吊刑。有些死刑犯接受、信仰佛法,上断头台的时候,念阿弥陀佛,真的往生了,那个瑞相非常之好。通常吊刑都是七孔流血,但是他们上吊台之后,面目端庄,火化的时候有舍利;舍利非常之好,我看过的,放在手上像宝石一样,丢在地下声音非常清脆。不可思议啊!这是新加坡李木源居士的功德,他是专门到死囚犯里头,劝他们念佛求生净土的。那些死囚听了这个法门之后,死心塌地专修,人一百八十度完全改变,连监狱里头的典狱长见到他们都不能不佩服;家里人去探监的时候,都劝家人念佛,不要为他们伤心,他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很多啊!
(73)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蕅益大师
‘大慈父’就是阿弥陀佛;‘归命’就是归依的意思,所以归依也翻成归命。
三、达观·真观·平等观
(37)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蕅益大师
此地这个‘观’,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人生观、宇宙观。我们的心量太小了,起心动念都是自己,都想到自己本身的利益,或者想到自己的家庭,再大一点是自己的亲属朋友。现在能够想到照顾亲戚朋友的不多了,心量太小啊!心量小,绝不能超越六道;也绝不能往生净土。为什么呢?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量都很大,都发了菩提心,要普度众生。我们读《无量寿经》就很清楚,《无量寿经》里上、中、下三辈,无论是哪一辈往生,经上都是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换句话说,九品统统是发菩提心的人,可见得发菩提心非常重要。在四十八愿里面,第十八愿就是一向专念,第十九愿就是发菩提心,所以四十八愿里头这两愿非常重要。菩提心是真正觉悟的心;觉悟世间无常,生死事大,人生是真苦啊!极乐是真实不虚,依照佛陀的教诲,老实念佛,决定得生;要有这样的见地,这样的决心、毅力,这才能把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什么叫放下?不再把它挂在心上了,这叫做放下。我们心里头牵挂著是什么呢?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这就对了;这就是蕅益大师在此地讲的‘超方特达’。‘方’是十方;‘超方’是超越十方;‘达’是通达无碍。这个心,就是楞严经上讲的常住真心,我们的真心显露了。诸佛与大菩萨用真心,我们也用真心,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29)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莲池大师
这个我们容易懂,不难体会。世间不容易看破,可是你要看戏就比较容易了,人生也不过就是一场戏而已。当我们梦醒的时候,想一想梦中那个境界还能够记得很清楚;人生也跟梦境一样,确实不真实。所以何必要为难自己?何必要造作恶业?佛在经上常常劝我们,这世间‘万般将不去’,没有一样能带走的;‘唯有业随身’。你说这多可怕!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决定不造恶业;在这世间我们吃亏上当,还是欢欢喜喜,绝不在意。为什么会不在意呢?因为晓得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心自自然然是平静的,自自然然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这就对了。
净宗这个法门,最极殊胜、无比殊胜的是,教我们抓到一个真实——抓住阿弥陀佛,决定求生净土。这是其他宗派法门里面没有的;其他宗派要想超越三界,六道轮回,一生得到圆满成就,给诸位说: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话,华严会上文殊、普贤何必要求生净土呢?在我们中国这将近两千年来,历代祖师大德,禅宗开悟了,教下大开圆解了,最后都念佛求生净土。念佛求生净土,那是彻底究竟觉悟的人。他知道什么呢?他知道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这一个是真的;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我们这一生非常非常幸运遇到这个法门。
(30)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莲池大师
‘达’是通达。‘达宿缘之自致’,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三世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致’是自自然然现前的。‘了’是明了;明了万境皆空。‘境’是外面境界;都不是实在的。我们自己一生是果报而已,这是佛在经上说明的。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佛给我们答覆:‘人生酬业。’‘酬’是酬偿;‘业’是从前造的业。造善业,现在就有善果;造恶业,现前就要受恶报。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情——因缘果报。没有别的啊!这才是真正的事实。所以晓得人生在世是因缘果报;作大官、发大财的,是过去修福所得的福报;聪明智慧的,是从前修法所得的果报;贫穷下贱,是过去生中修不善业得的果报,没有一样是勉强的,真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就是‘宿缘之自致’。人要把这一个事实看清楚了,人生里头什么味道都没有了,‘成败利钝’,一场空啊!什么是成功?成功在哪里?失败了,败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成功等于零,失败也等于零。所以对于这个世间一切自自然然就兴趣、味道都没有了,心里面就清淡了,智慧才真正现前,才能够彻底见到世出世间的真相。一般人为什么见不到真相,他在这个乱哄哄里头,兴趣可浓;你们现在还有没有兴趣?这《晚晴集》集得很好,真的要常常读它,每一句里头意味非常的深长。
(21)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
‘报’是指我们的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是业报之身。‘缘’是我们这一生当中所遭遇的环境。如果缘要跟境合起来讲,那缘就是人事环境,境就是物质环境;如果没有这个境,单单用一个缘,这个缘就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包括在其中,也就是我们一生的遭遇。我们这个报身跟一生的遭遇,都是虚幻不实,这是真的。可是知道真相的人不多。为什么呢?假如知道真相,他就自在了,就没有后悔,也没有烦恼、忧虑,也不会打妄想。世间人把我们这个报跟缘,都当作真实的,这是绝大的错误。所以觉悟的人,他的生活随缘,随缘就自在了。不觉悟的人他不肯随缘,他要造作,是这底下讲的‘强为’,‘为’是作为;勉强要以自己的心意去造作,实在讲,那都叫造业。
‘浮世几何’,‘浮’就是虚浮,虚假不是真实的。‘世’是讲世间。‘几何’是说时间的短暂;我们在这个世间,寿长的不过百岁,毕竟这个世间一百岁的人是少之又少,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从前人讲七十岁的寿命就很难得。现在这个社会虽说医药发达,饮食比从前进步,人的寿命好像延长了,其实仔细的观察,并不见得!意外死亡的人多啊!贫穷落后的地区也多。如果整个世界的人,年龄平均一下,恐怕还不到七十岁。所以浮世几何大家要觉悟,我们在这个世间的光阴太短,一切太虚假了。祖师在此地劝勉我们,要明了事实的真相。如何过日子呢?‘随家丰俭’,这就是随缘。‘丰’是富有;家庭富有,那是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多。诸位要记住前面这个报缘,离不开因果的关系。如果前生修得好,这一生家庭富有,就安分过著富有的生活;如果前世修得不好,这一生果报很困苦、贫穷,也安分守己过著贫贱的生活,这就对了。人能够安分守己,这是觉悟的人、是明白人,随缘度日。
‘苦乐逆顺,道在其中。’道是什么呢?‘道’是觉悟的心。无论是苦乐;无论境缘是顺境,还是逆境,心里头清楚、明白,心清净不动。道从哪里见到呢?从什么地方去培养呢?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在经典里面,大迦叶尊者修苦行,就是此地讲的苦逆;逆境苦行,迦叶尊者心地清净,智慧圆满。《华严经》上善财童子生在富贵家庭,他那个环境是乐,是顺境,可是善财童子没有被境界迷惑,他也清楚、明白,也如如不动。这个一定要真正觉悟的人,不被环境所转,就得自在了。所以道在其中。
‘动静寒温’,‘动静’是指我们日常的活动,生活状况。‘寒温’是指一年四季的变化,也就含著环境的变化。我们自己生活的活动以及我们环境变化当中,如果在这里面要不能够觉悟,被环境所转,那就要生惭愧心,就应当要忏悔。忏悔是改过自新。所以末后两句是大师点醒我们,教我们在这个地方学习警惕。真正修道人明白无论境缘的顺逆,无论我们生活环境上苦乐,统统都是障碍。障碍发生在哪里呢?发生在自己的迷惑颠倒,不知道事实的真相,这个才产生障碍。
(27)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仁潮禅师
‘琐琐含生’,‘琐琐’就是琐碎的意思;也就是微小,微不足道。琐琐含生,就是我们常讲的芸芸众生。‘营营来去’,‘营’是形容匆匆忙忙,像蚂蚁、蜜蜂一样;这是争名夺利,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等’是等于。世间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东奔西跑,就像器皿里面的蚊子在哪儿闹哄哄的。就这么一回事情啊!
‘一化而生,再化而死’,生死是变化。‘化海漂荡,竟何所之?’‘化海’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六道轮回。十法界的变化,到什么时候才结局呢?
‘梦中复梦,长夜冥冥’,人在世间确确实实是梦中之梦,这一句话若不是过来人说不出来的。几个人晓得人生在世间是梦中之梦?等到哪一天证到阿罗汉果了,就恍然大悟——从前都是大梦一场啊!又等到明心见性,证得法身大士,想到阿罗汉,也是一场梦。我们六道岂不是梦中之梦吗?真的,境界往上提升,这个事实真相就见到了。
‘执虚为实,曾无觉日!’这是讲六道的众生把假的当作真的,无始劫来到今天,从来没有觉悟过,这就苦了。下面是对于三宝的赞叹:‘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为我们讲经说法,把这个事实真相说明白,我们怎么晓得人生、宇宙的真相!这一段话文句虽不多,但是把六道众生的状况都给我们描绘出来了。
(45)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六道众生就是这样的,想稍稍停止一下都不可能,都得不到。‘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六道生死轮回,一般众生迷惑在其中,不肯出离。六道里头轮回就像登春台。‘春台’是什么?春天游春,放春假游春热闹得很,搞六道轮回就像搞那个热闹一样;佛与菩萨看众生这个现象,痛心哪!流泪啊!但是这一些迷惑颠倒的众生不知不觉,麻木不仁,有什么法子呢!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无非是唤醒我们;历代的祖师大德苦口教导,也无非是唤醒我们而已。佛祖对我们的恩德,就是从这一方面说的;要不是他们提醒我们,我们确确实实不容易觉悟。
(75)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
这是佛菩萨眼里看众生——可怜悯者。可怜在什么地方呢?‘欲’是欲望,就是烦恼;‘念’头是妄想。烦恼、妄想没断,只要这两样东西在,道的根就产生了障碍,被这两样东西毁坏了。所以诸位要想道业成就,先要把欲念断除,纵然不能断除,要一天一天把它看轻,把它放下,这才有救;如果欲念未除,天天在增长,那就没希望了!纵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是枉然,还是要搞六道轮回,所以‘佛之视汝,将何以堪’?
(39)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师
这一句话我们真的能够深深体会蕅益大师的苦口婆心。世间人一生能觉悟就非常难得了;觉悟要早,越早越好,这样成就越大、越扎实,晚了总是勉强。所以这一句话,如果自己没有真实功夫,蕅益大师的苦心不容易体会到。我们看佛教的历史、《高僧传》、《居士传》,古人修行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就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得禅定的、得一心的都成就了;我们今天搞一辈子,前途还是渺渺茫茫,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个原因在哪里呢?不能不去探讨。他们觉悟得早,放下得早啊!所以他就早成就了。我们闻法太晚了,放下就更晚;要放下才有一点成就,若不放下是毫无成就可言。一定要放下!‘幻梦尘劳’,通常讲的就是身心世界;就是把一切虚妄不实、假的统统放下。‘尘’是污染的意思;‘劳’是劳苦,这些没有一点利益,这个要放下。‘戒定智慧’是性德,是真实的,所以要勤修戒、定、智慧,在这上真正下功夫。戒、定、智慧充满在我们生活范畴之中,我们要时时刻刻见得到,时时刻刻会修,那就对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什么叫‘本心’呢?禅宗讲的真如本性;教下讲的菩提心;《起信论》里面所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观经》里面所说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儒家所讲的诚意、正心,这都是本心。大乘佛法讲的四弘誓愿;六度之心——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进心、禅定心、般若心,这是大乘菩萨的本心;净土宗里面,《无量寿经》在经题上所标榜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是本心。如果就净宗来说,总归纳起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这个心要失掉了,立刻就要忏悔。什么叫‘忏’?什么叫‘悔’?‘忏悔’在古代译经,称作梵华合一。因为‘忏’是忏摩,梵语音译;‘悔’是中国的。名词第一个字是梵语,第二个字是中国语(华语),梵华合译。‘忏摩’的意思是发露;就是我自己有过失,我给人说出来了。显露,是不隐藏;自己的过失要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责备,都来教导我,忏是这个意思。‘悔’是改过自新,悔改的意思。所以忏摩跟悔改很接近。
能真正悔改,心地就清凉、自在了。所以在这一句里面,本心要很清楚。我们清净心、平等心失掉了;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觉心失掉了、慈悲心失掉了,立刻就要忏悔,要把它恢复过来。诸佛如来、祖师大德劝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的人——老实念佛,就是我们第一个本心,因为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宗门教下所讲的本心,统统都包括了。一旦佛号断掉了,忘记了,马上觉悟,佛号立刻就提起来,这就是忏悔。这个诸位同修一定要明了。
忏悔不是叫你老念著:我这事情做错了,那个又做错了。这是天天在后悔,不叫忏悔,是继续再造罪业——每想一次,就又造一次;还怕造的不够多吗!所以过去做错事情,知道了就好,下一次不再造过错,这叫真正的忏悔、真实的忏悔、圆满的忏悔、究竟的忏悔、彻底的忏悔。给诸位说,就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是无上的忏悔法门,就是五逆十恶的罪业都能够彻底忏除;如此,怎么不清凉、怎么不自在呢?
(55)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灵芝元照律师
这是大师教我们专修专弘。灵芝一生专弘戒律,提倡持戒念佛,求生净土,他成功了。在《净土圣贤录》、《往生录》里面都有他。这也是给我们作一个榜样,我们的修学要专,不能太杂。律是一切宗派共同的科目,不管学哪一宗、哪一个法门,不能不持戒。佛教虽然宗派很多,它有三个法门是共同科目,一定要修的。第一是戒律。第二是法相唯识,它是理论,通各宗各派的,不能违背这个原理。第三是净土,这是归宿,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以净土为归宿,那就对了,决定不错,决定成就。所以灵芝大师提倡持戒念佛,对于修净土的人有很大的贡献。
(2)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这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具备的观念。我们学佛的同修对佛菩萨都很尊重,都乐意供养;但是对于众生,疏忽掉了,不知道尊重、承事和供养。试问:我们供养泥塑木雕的菩萨有什么作用呢?这些泥塑木雕的菩萨须要我们去供养他吗?我们去供养他,他知道吗?诸位一定要晓得,佛像是一个象征,这种设施启发我们的心智——见到佛,我们知道要尊重佛。《华严经》、《圆觉经》上说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无量寿经》上说,一切皆成佛。所以我们随顺、供养、承事众生,就是随顺、承事、供养诸佛。
现在问题又来了,假如这个众生无恶不作,思想行为都是违逆本性,我们要不要随顺?好在世尊在世的时候,弟子代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世尊告诉我们:‘不可以随顺。’我们对于善行、善事要随顺,对于恶行、恶事不随顺。见到众生作恶,我们要以真诚的心、慈悲的心去劝导;劝导不听就随他去,不要再说话,这在佛法里面叫‘默摈’——我不赞叹你,我也不说你的过失。佛的教导真正教我们实践隐恶扬善,见到任何人的恶事,我们绝口不提,也不要放在心里。我们的心清净、善良,心里只记好事,不记恶事。如果心里头记很多恶事,你的心就很恶,心就不清净了,这个一定要懂,要明白这个道理。‘随顺’,《华严经》上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里头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无条件的。总而言之,字字句句都能够帮助我们恢复性德。
所以佛陀教育是世出世间最好的教育,我们在佛菩萨这个地方所学的,就是完全应用在处世接物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它是最好的教育。而这些教训要把它作到,一定要依智慧。普贤行是建立在六度的基础上,这个不能不知道;好像盖房子一样,一层一层盖,普贤行愿那是最高的一层,好像五层大楼,它是第五层。第五层建在哪里?建在第四层上。第四层是什么呢?是大乘菩萨。大乘菩萨是六度,六度里面最重要是般若波罗密——般若度。普贤行是般若度的发挥,般若度的发扬光大,也就是智慧之行。六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学上,三学是戒、定、慧。三学的基础是建立在十善,这是人天乘。十善的基础是建立在五德的基础上,所以最根本的是五德。五德,我们中国伦理上,是以孔老夫子作为典范的;当年学生们谈论到老师的德行,所有学生都公认我们夫子有五种美德——温、良、恭、俭、让。
我们以这个基础来修学十善,十善一定圆满;再以十善的基础修三学;用三学的基础修六度;以六度的基础修普贤行。净宗学会在行门上提倡的德目,就是这么来的。在我们提倡的德目中,又加了一个六和;六和是属于戒律,这里特别提出来。现在我们大家不和。这个不得了啊!六和的确是根本大戒,所谓‘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所以无论是家庭、团体,和合非常重要,不可以不和;不和,就没有前途,自己跟团体都会毁灭,都不可能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修六和。如此,一定能够令一切众生欢喜,令一切诸佛欢喜。
(4)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佛印证他说得非常正确,说得非常好。‘自伤’,就是自己伤害自己。‘快论’就是非常痛快的言论。这一句的意思是我们把一切众生都看作佛;它的效果就是生平等心。你看《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正觉’。平等心怎么修法?迦叶尊者教我们用这个方法修。我也遇到不少的同修,来问我这个问题。
我说:‘你家里供的有佛像?’
他说:‘有,家里有佛堂,供有佛像。’
我说:‘想想看,你这一生当中最讨厌哪个人?最恨哪一个人?你把这个人写个长生牌位放在佛像的旁边,每天作早晚课拜佛,也拜他一拜,把他跟佛看成一样。’
还有同修告诉我:‘我这样作了。不行!我见了他还讨厌,那怎么办?’
这是功夫不够,继续认真努力去修,修到哪一天见到这个人,不讨厌了,且要尊重他了,这就对了。要这样的学法,这是修平等心。心平等,自然就觉悟了;心平等,也就清净了。所以清净、平等、觉,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一个得到了,三个统统得到。
(18)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飞锡法师
这一条也有很浓厚的禅味,它从比喻上说。‘鼻有墨点’,我们鼻子上有个黑点、墨点。‘对镜恶墨’,我们照镜子,看到镜子里那个鼻子上的黑点很讨厌。‘但揩于镜’,要把镜子上那黑点擦去。能擦得掉吗?当然擦不掉。这搞错啦!用这个比喻底下一桩事。
‘好恶是非’,是非就好像鼻子上那个墨点。‘对之前境’,外面的境界,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前面那个比喻,大家听了都觉得很好笑,都知道那是个愚痴的人;但是我们自己是不是就是那个愚痴的人?可能就是。所以底下讲‘不了自心,但尤于境’,是非好恶这个念头生起来了,当然是有外面境界来引你的,外面境界是缘,是引发的。这个时候一心责备外面境界,就好像揩镜子一样,‘其可得耶?’是非好恶的念头一起来,回光返照,观察自心,这个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所以真正修行人,他时时刻刻照顾自己,不太理会外面的境界,他知道外面境界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没有是非,没有好恶;是非好恶,都是在自己迷心里面发生的。迷,不是真的,是假的。觉,迷就没有了;不觉它就存在,一觉它就没有了。
‘洗分别之鼻墨’,这是聪明人,看到镜子里头鼻子有黑墨,去把鼻子洗干净,镜子里头就没有啦!‘则一镜圆净矣!’镜子没有污染。‘万境咸真矣!’是非好恶在内心里面消除了,外面境界是纯真的。‘执石成宝矣!’石头跟一个宝石,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现在科学发达了,这个事情更是证明了,万法平等,万法一如,没有高下之分。《金刚经》上讲这个世界是‘一合相’。‘一’是什么呢?就是今天科学所讲的基本物质,如原子、电子、中子,乃至更微细的;佛经上叫作‘微尘’。所有一切万物,都是它组合的,它的原料是同样的东西。一组合的相啊!矿物是它组合的,植物是它组合的,动物、人也是它组合的,地球是它组合的,太空也是它组合的,一合相啊!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给我们讲清楚了。‘一合相’,就是平等的相。所以一切现象是怎么来的呢?缘聚缘散;缘聚不生,缘散不灭;所以一切万相不生不灭,这个叫真相。这真相逐渐为现代的科学证明了、证实了,所以万相哪有不清净的?所有一切不清净、一切的污染,都是我们自己迷失了真相,在境相里面起了错觉,看错了、想错了;才有好恶、是非。‘执石成宝’,沙粒、石头跟宝石没有两样,是完全相同。沙粒,是一合相;金刚钻(宝石),也是一合相。相同的嘛!没有两样;现在用化学一分析,只是它们排列的方式不一样,除这个之外,哪有不相同的?人就迷惑颠倒,认为这个是贵,那个是贱。‘众生即佛矣!’石跟宝一样,众生跟佛也没有差别。
四、少欲知足·静默养道
(10)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前面有几条劝我们离嗔恚、断三毒(贪嗔痴);这个是劝我们少欲知足。人生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幸福快乐的生活。幸福快乐从哪里来呢?给诸位说,决定不是从修福当中来,你看看今天社会上,作总统的、作大官的,乃至于发大财的资本家,这有大福报,都是修福来的。他们快不快乐呢?不快乐。幸不幸福呢?不幸福。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痛苦不堪。由此可知,幸福快乐修福得不到;修福只能得财用不缺乏,真正的幸福得不到。真正幸福要修道才会得到。什么叫道呢?清净心是道。这一句教给我们少欲知足,这是道。‘欲’是五欲六尘,是我们生活决定不能够缺少的。什么叫少欲呢?五欲六尘的受用够了就行了,不必要贪多,那就叫少欲。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很舒适,生活很优游自在,这个人就是真正有福;绝对不在他有多少财富,多少产业,那个不见得是福报。所以知足少欲之人,心地坦然,没有烦恼,没有忧虑、牵挂,你说他多自在。‘无所忧畏’,‘忧’就是忧虑;‘畏’就是恐惧;心里不安都没有,真正能作到心安理得。理,得到了,明了了,心就安;理得,也就是说道理明白了,事实真相清楚了。
‘触事有余,常无不足’,‘触事’是六根接触六尘。‘有余’是智慧有余,他不迷;他能力有余,处世、待人、接物都作得恰到好处,这就叫触事有余。所以怎么不快乐呢?当然快乐。
(11)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这首偈子,弘一大师在这里注得很好。这是世尊弟子中,有一位周利槃陀伽尊者,他根性很钝,我们现在这个道场里的同修,大概都找不到一个像他的。他的哥哥教他念四句偈,他念了三个月都念不出来,看这位尊者,笨到这种程度。最后,哥哥就放弃教他了,叫他不要出家,回家去,这么笨,僧团里你没有缘分的。他就哭哭啼啼的很难过。释迦牟尼佛看到了,把他叫回来,教他两句偈(半偈)。后来他念会了,以后证得阿罗汉果,大开圆解,辩才无碍。这是有典故的,世尊就说出了。周利槃陀伽为什么得这个果报呢?他前世是三藏法师,是讲经弘法的;但是吝法,教人自己留一手,不肯统统教给别人,所以这一世就得吝法的果报——愚痴;吝财,得贫穷果报。
‘身、语、意业不造恶’,这是第一句,这个意思我们很容易懂得,表示三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就是对于一切有情众生(动物),我们不恼害它,也不要叫它生烦恼,因为它们是有感情,有知觉的。‘正念观知欲境空’,这一句是智慧。观,是观察、观照;如此便能知道欲、境这两桩事情都是空的。‘欲’是我们的享受——五欲六尘;‘境’是我们所接触外面的环境。如果用心、色二法来讲,欲是心法,境是色法,两样都不是真实的。《心经》上就是讲这个问题,法相宗《百法明门论》也是讲这个问题。你看百法里面给我们说的,前面九十四种叫有为法;有为法里面,有心法、心所法,这个地方‘欲’就包括了;‘境’,色法也包括了。所以一切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一个心,一个色;在此地是一个欲,一个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空,不但心法是空,色法也是空,这是教我们观慧。为什么教你不造恶?为什么不要恼害有情?因为万法皆空。
‘无益之苦当远离’,对自己身心修养没有真实利益的苦行,不必修。大乘经里常说的,跟小乘不一样。小乘修苦行,著相修;大乘不修苦行,因为晓得那是空的,不是真实的。所以大小乘对于宇宙人生的观法也不一样。但是佛在戒经里常常赞叹苦行,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人能吃苦,才能够断绝一切的贪、嗔、痴、慢;能过清苦的日子,对种种色法享受,不去追求,不去争取,心就安啦!自然很快乐,所以佛常常赞叹。虽然无益的苦行不须要去修,但是生活还是过得平淡一点的好。当然生活不能太苦,太苦佛也不赞成,佛不赞成过得很苦;能略略有一点苦是好事情,常常警惕,以苦为师;想这个世间无常,没有什么好留恋的,这就能够激发道心,有这样好处。
释迦牟尼佛教周利槃陀伽后面是哪两句呢?‘守口摄意身莫犯’,跟前面意思差不多。‘如是行者得度世’,能够照这样子修行的人,可以了生死,超越三界。所以佛就用这两句话教周利槃陀伽,当时教的时候也很困难,教上一句,下一句忘掉了;教下一句,上一句又忘掉了,好不容易他才能把它记住。所以讲业障深重,我们比起周利槃陀伽是幸运太多了;他都能成就,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
(12)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律部
‘名誉、利养’,我们今天所说的争名夺利,这可以说是世间人,自古以来,大家拼命要追求,拼命去争取的。‘乐’,这个字念去声;是爱好的意思。为了名利造许许多多的罪业,你要夺取的,必然要伤害人,这伤害人甚至于不择手段,不怕因果,不怕报应,只争取眼前一点点的小利,不知道后患无穷,所以佛说那是迷惑颠倒的人,他要这个东西。真正觉悟的人他不要,纵然这东西得到了,也不要。为什么呢?避免祸害,成全功德。所以有利,这利给大众去享受,自己不须要,这是聪明人,是真正觉悟了的人。我们冷静想一想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是不难明了的。人在世间一切的享受,不外乎衣、食、住、行。衣服够穿就行了。吃,又能吃多少呢?很有限。居住,晚上睡的再舒服,床做得再大,身体也不过就六尺长、两尺宽而已,再大的床也不能同时占用。所以说实在话,人生在世享受真的非常有限。我在美国看到有很多华丽的大房子,他们请我去看看,我坐在那里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很自在;我不操心,我在那里真的享受;主人就可怜了,天天打扫、维护,一天到晚为这个房子操心,多可怜!但他请我去享受。所以聪明人不作糊涂事,房子越小越好,收拾容易,负担也很轻,生活没有压力,这个人就是很幸福、很快乐的人。所以快乐永远是觉悟的人才有,迷人、愚人决定没有快乐。下面‘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的比喻容易懂,也许诸位看了,会想有这么严重吗?真的是这么严重。
(13)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智者大师
‘色声香味触’是佛门里面讲的五尘,如果加一个‘法’,就是六尘。‘法’是属于知识,属于心法;其他五种是属于物质,是我们六根接触的物件。眼所见的叫‘色’,耳所听的叫‘声’,鼻所闻的叫‘香’,舌所尝的叫‘味’,身所接触的叫‘触’。外面的环境很容易迷惑人,很容易令人生起贪、嗔、痴、慢;为了追求物欲上的享受,生出种种的罪业。‘令生爱著’,‘著’是执著。佛在一切经论里常常提醒我们,修行就修这个。行,是生活行为;生活行为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错误,把这些错误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五尘,不可以爱著,但可以尽情的去受用它,这个叫得大自在;如果一爱、一执著,毛病就生了,心被境转了,自己作不了主,这叫凡夫,叫迷惑颠倒。佛菩萨对五欲六尘的享受,他没有动念头,也没有爱、取、有,决定不执著,他的本事就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也就是学这个。学心里头确确实实在享受的时候,或者享受以后,我们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定的,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就对了。
(32)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人怕冷,就想到夏天多好;夏天太热了,又想到还是冬天好。这叫什么?打妄想。现代跟从前不一样了,如果觉得这个地方天太热了,冬天好,就会飞到阿拉斯加那边去;如果嫌太冷了,往赤道那边飞——很热、很暖和。现在这些都可以兑现,以前不能兑现,叫打妄想。如果把妄想舍掉了,心安就理得了,是‘安身处处同’,这要真功夫,不是真功夫不行。
一九五三、四年的时候,台湾第一次印大藏经。那时候大藏经很不容易推销,所以佛教会就发起环岛宣传。当时有佛教会的理事长章嘉大师,还有道源老和尚、煮云法师,好像还有东初法师等共有十几位法师环岛去宣传,劝寺庙,劝有钱的居士请大藏经。那时夏天很热,章嘉大师他是西藏这一个派系的活佛,他衣服穿得很厚,一层一层的;汉人法师穿的衣服就比较单薄,夏天比较舒适一点。尤其是道源老和尚,他很瘦、不胖,还一直拿把扇子,扇呀扇;章嘉大师端坐在那里,若无其事。有人就问大师:‘您穿得这么多,不热吗?’
章嘉大师说:‘心静自然凉。’
道源法师听了之后,就惭愧得不得了。(这事情是煮云法师告诉我的。)这个真的是要功夫,是要境界;穿那么多,他不热,这个是真有功夫,不是假的。所以真正到忘我,真正到忘境,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草食胜空腹’,‘草食’是吃很粗、很不好的饮食。‘空腹’是挨饿。‘草食胜空腹’,粗食总比没有东西吃要好得多。‘茅堂过露居’,‘茅’是茅草,就是小茅篷,非常简陋;住在这种地方比住在树下、外面,那要强得多了。‘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主要就在后面这一句,劝导我们人要知足、要随缘。一个人一生能知足,能随缘,叫真快乐,真正的享受,这个才是真实有福之人。一切都随缘,不要去起心动念,打妄想——我要做些什么?我要怎样做?那叫自找麻烦。佛陀教我们要有愿,不要有欲望。我们要有弘法利生的大愿,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但是不可以有一个心,我要想什么方法帮助人,想什么方法解决问题,那叫自找烦恼,自找苦吃。这样说起来,我有愿又不去实行,这个愿不就落空了吗?愿不落空,愿要实行,在没有能力实行的时候,每天早晚课诵发愿,那就是有这个心;如果有缘分,我们就做——缘少,就少做;缘多,就多做;没缘,就不做。这才自在!
也许同修们听到、见到这佛教化缘、募缘,这在古时候是没有,尤其是化小缘,没有过的;所以从前人修行能成就。佛菩萨、祖师大德向什么人化缘呢?向大施主一个人。你看地藏菩萨九华山那个道场,是向闵公老他一个人化的;哪里是到处化小缘,那不累死人啦!我们如果对于这一些不了解,依照一些陋俗——不好的风俗习惯——去作的话,对我们道业会造成了重大的障碍。
我第一次印经是一九七一年,在台北讲经的时候,印《了凡四训》这本小册子,那时候需钱很少;以后我要印什么书,我们也不跟人家化缘,人家供养的多,我们就多印;供养少,就少印;没有,就不印。我绝不计划著今天要作多少事情,那就要去求人;求人很苦啊!不能干这个事情。在台湾有两个道场,一个是华藏图书馆,董事长是馆长;另外一个是华藏讲堂,简丰文居士在那里负责管理。我都跟他们两位说,我们不化缘,一切随缘,就是钱多了,多做;钱少,少做;没钱,不做。没钱,多好啊!没钱,我们才快乐;偏偏有人送来,那就替他用;我们绝对不去找人化缘,‘找’那叫傻瓜,那就不如法了。如此,无论怎么样做,心都是清净的,这个一定要懂得。我们这个道场也是如此,是诸佛菩萨来护持,靠我们找信徒来护持,这太吃力了,太累了,宁可不干!和尚要化缘维持道场,我连和尚也不当啦!这个太苦啦!不能干,这要知道。所以要知足常乐,这是真正的快乐;烦恼、忧虑、牵挂都没有了,这才自在。
(36)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蕅益大师
‘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受益之处’,人生有顺境、逆境;对于大多数初学的人来说,逆境未必不好,顺境未必好。会处大众的人,会运用环境的人,顺、逆境界都能成就自己。在逆境里头——事事都不顺心;特别是人事环境更是不顺(处人难),也就是处处都有冤家债主来为难、障碍你,这是逆境。我们在这种环境,如果自己能够回光返照——他为什么不去刁难别人,就刁难我呢?这是果报。果必有因,他来找我麻烦,这是我过去生中跟他有过节,现在碰到一块了,怨憎会啊!我要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我安心忍受,这个结在这一生当中就解开了。这多自在!同时在这个环境里,修真实的忍辱波罗密,我们在修忍;在这种环境里面修清净心,那个心才叫真清净。这就是佛法里常讲的逆增上缘,帮助我们、成就我们,这是真实受益之处。
‘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赞叹’是美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顺境实在讲比逆境更可怕,逆境对于一个毅力坚强的人,反而会激发他认真努力,发愤图强,反而成就人。顺境最容易淘汰人,人会痴迷在这个境界里面,大师教我们‘尽情看作毒药毒箭’。顺境这个东西会引诱你,叫你不知不觉的起了贪、嗔、痴、慢,把你无始的烦恼——三毒——勾引出来;它真毒,不是假毒。世间人几个觉悟!杀、盗、淫、妄,佛在经典上给我们说‘十恶是冤家’,它是来害你的;可是世间人都把它看作好朋友,都舍不得离开它,那道业怎么可能成功呢?不但道业不能成就,世间所修的一点善福都被它折弄完了。修福都修不成啦!它是帮助你造罪业,不让你修善福,你说可怕不可怕?所以过去出家人生活非常简陋,原因就怕什么?一个舒适的环境把自己道心给泯灭了,怕这个。现在环境不一样了,如果照从前那种苦行的环境,恐怕这里头一个人都没有,都走光了。这是我们自己一定要警觉到的。
(15)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这是偈颂的体裁,四句是一首,我们一首一首的来看。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凡夫学道法,真正发心学道,要想道业成就,自己一定要晓得,学道只可以自知,不必给人说。为什么呢?你给别人说,别人未必会相信;不但不相信,他还要来毁谤。毁谤,就造罪业了。为什么会来谤法呢?谤佛、谤法、谤僧造这么重的罪业,是你给他增上缘叫他作的,他将来堕落三途,你也跑不掉啊!阎罗王一审问:‘为什么毁谤三宝?’他说:‘某某人跟我说的。’就把你牵涉进去了,这是真的。所以佛菩萨教化众生,有的时候说,很慈悲;有的时候不说,不说也是慈悲。佛菩萨有能力观机,晓得说出他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就不说。我们凡夫没有观机的能力,那么最好少说,甚至不说,这个就没有错失。
‘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这第二首教我们修学的态度。‘谛观’,是仔细的观察;‘少言说’,是少说话。‘人重德能成’,这样修持,众人自自然然尊重你,自己的道德慢慢就培养成了。‘远众’,‘众’是指都市、繁华、热闹的地方,修道的人要离它远一点。为什么呢?我们道业还不坚固,常常在热闹场合当中,不知不觉就被这繁华的气氛污染了,使自己退失了道心,这就错了。所以古时候初学的修道人,为什么选择在深山,不但远离都市,连乡村都远离,他跟外面社会完全断绝,心容易清净。但在今天这个社会,就不行了。这一个事实释迦牟尼佛很清楚,他老人家在法华经里面就说过了,末法时期劝化众生,实在讲就是指现在这个时代,要以大乘法劝人,不要用小乘法。什么原因呢?大乘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大乘是开放的,小乘是保守的。今天在这个时代劝人保守,没有人乐意听;要说开放,大家点头,这个不错,还蛮有道理。所以今天修行要远离一切繁华,真不容易!纵然住在深山,装个电视,天天看到花花世界,没有法子修行,因为电视广播,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摆在你眼前,搞得你心花撩乱,精神不安,这些东西都是妨碍道业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晓得在现前这个生活环境当中,我们应该要如何来修学,找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远众近静处’,居住的环境要安静。
‘端坐正思惟’,此地这个‘端坐’,我们不要把它看呆了。祖师大德教我们修行,我们以为一天到晚就坐在那里,你要这样看,就死在句下。你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讲坐禅,并没有真的叫我们在打坐。什么叫坐呢?‘坐’是取不动的意思。我们人坐著很稳重,不动;心不动叫坐,不是讲身,是讲心;在五欲六尘当中不动心,这个叫坐。什么叫禅呢?禅是不著相。外不著相,叫作禅;内不动心,叫作坐。‘坐禅’是这个意思。假如搞错了,弄一个蒲团在那里打坐,祖师一看,摇头——你把我的意思全错会了。所以《华严经》的鬻香长者,是专门修禅的。他在什么地方修呢?在市场修。每天哪个地方热闹,就到哪儿去逛。经上讲他在市场坐禅;他不是坐,他在那里逛,他在那里欣赏,他样样都看,那是修行。看是什么呢?样样都清楚,样样都不执著;他不著相,样样都看的明了,但他没有起心动念,这叫坐禅。所以诸位要懂得‘端坐’就是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因此你的思想见解当然正确,这叫正思惟。
‘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真正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观察自己的身心,观察自己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注意这些与佛的教诲相应不相应:若相应,我们身心在道上;不相应,我们就离开道了,修行是常常在这上用功夫。‘口勿说他短’,少去批评人,少说是非,少说长短,这个很重要。身、口、意三业,口业是最容易犯的。不管有心,或者无意,都是过失,都造成了障碍。这个障碍,有的时候障碍自己的道业,有的时候还障碍大众的修学,那个罪业就更深了。‘结舌少论量’,‘论’是议论;‘量’是度量,就是衡量的意思;用现在的话,就是批评。少发议论,少去批评。‘默然心柔软’,‘默然’是清净的样子,心非常清净;‘柔软’就是慈悲。清净慈悲,是从这儿生出来的,不是造作、勉强可以得来的;这个要自自然然,清净慈悲就流露出来了。
‘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无知’,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大智若愚。这个很难,一个真实无所不知的人,看起来他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功夫,这个就是德行。‘聋盲’是比喻,好像是个聋子、瞎子一样,其实,他什么都明了,样样都清楚。‘内智怀实宝’,内里面有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宝藏;佛门讲的三宝——觉、正、净,那就是真实的宝藏,这自性的性德三宝,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显露,真正的证得。‘头陀’是苦行,在生活上不求享受,一切随缘,所以日子过得很潇洒、很自在。喜欢‘闲静’,优闲清净,这叫真正的享受。‘对修离懈惰’,在修持方面懈怠、堕落他都能够离开了,可见得他永远是精进不退的。这一节是唐朝时候终南山,我们中国律宗的开山祖师——道宣律师所说的。
(16)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岩禅师
我们虽然不参禅,有一些禅机对我们也有启示,对念佛也有警惕的作用。像这几句,就是很好的警惕。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这个毛病?‘处众’,是跟大众相处;‘处独’,是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没有第二个人的时候。底下就是韬光养晦,要懂得这个道理,决定不能炫耀自己,要知道潜藏——能若不能,智若无智——这样好;自己的才华不要向外面表露,那是愚痴人作的事情,真正聪明人不会露出来的。下面都是比喻。怎样才能作到韬光养晦呢?‘若哑’,像哑巴不会说话一样;‘若聋’,别人说什么没听见;‘如痴如醉’,像一个糊里糊涂的人。‘埋光埋名’,‘光’就是智慧,表露在外面大智若愚;‘名’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知名度,真正修行人不要这个东西,名要一出去了,麻烦就来了。中国有句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肥。’猪一肥,人家就要杀它啦!人一出名,那麻烦就来了——嫉妒、障碍、陷害、毁谤都来了。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
‘养智养慧’,要培养自己的真实智慧;这个‘智’要靠‘养’才能够得到,不是学,‘学’,得不到的啊!要知书读的再多,听讲再多,这属于知识,不是智慧,我们必须要把它辨别清楚。知识就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博学多闻,且记得很多,这样仍然‘不足以为人师’。为什么呢?不是自己领悟的,都是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智慧是自己的,不是外来的。智慧从哪里来的呢?从定里面来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定’就是清净心,要养啊!这个是修养。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就豁然开悟了,那个叫作智慧。诸位要知道了这个事实真相,就晓得为什么前面教我们韬光养晦,目的是使我们的心定下来,不被外面环境所动。心在境界里面永远是清净,所以‘随动随静’,在大众相处的时候动啊!一个人独居的时候是静啊!‘忘内忘外’,这个忘是不执著了,内外都不执著,这个心才叫真正的清净。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内外都忘。内外没有了,是什么境界呢?内外是二;内外都没有了,就是一,《华严经》上讲的一真法界,就证得了。《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就得到了。修行只要还有内外,就住在十法界里头,不是一法界里;必须在这个境界,才契入一真法界了。
(35)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这一小段是《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所说的,菩萨是念佛已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我们非常好的榜样。‘持戒’在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戒要怎样持,这里面讲究就太多了。此地虽然说的简单,但实在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一般所说的定,在念佛法门里面,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净宗经论里面所说的念佛三昧,也是属于定,这是真实的功夫。由此可知,持戒要会持,如果不会持戒,完全著重在形式上、事相上,与清净心了无干涉,那就错了。那一种持戒是修人天福报,是修善而已,所以善跟戒是不相同的,我们学佛首先要把它辨别清楚。
譬如十善业道,里面有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里面有不妄语,正好是五戒里面的四种。可是诸位要晓得,五戒和十善,上述四种(杀、盗、淫、妄)名称虽然相同,意思却不相同,修持的方法不相同,它的果报也不相同;最大的差别是戒能得定,善不能得定。十善的目的,不是在修定,只是在修福,所以果报是人天福报而已。这个戒怎样才能得定呢?菩萨在此地一句话就把我们点醒了,要‘深潜不露’,可见得戒是戒自己,不是戒别人;常常守住清净心,这是持戒,这叫道共戒、定共戒。为什么呢?定里面一定有戒,戒里头不一定有定;道里面一定有戒,戒里头也未必有道。层次往上提升,下面自然都圆满包括在其中了。这是要我们学的,前面一再提示的合光同尘、韬光养晦,与这里的深潜不露都是一个意思,这叫作持戒。
自己有一点小善小行,唯恐别人不知道,要大肆宣扬,今天所谓是要打知名度,这就是下一句——‘若浮于外,未久必败’,保持不久的。为什么呢?那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所以禁不起时间的考验,后来一定会败落,也给世间人耻笑。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许多真正大德大能之人,他在生的时候,一生的际遇不一定顺利,也许遭到许多坎坷、陷害,乃至不幸死亡,这是常常有的;可是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后人历史会给他翻案、表扬,后世人对他景仰尊重。这是什么?他真有德啦!当时被人陷害,后来还会有人来翻案。可是有些人没有实德,靠著权术欺骗帝王,欺骗众生,这只能欺骗一时啊!当时在世也许非常炫耀,可是死了以后,后人会批判他。自己在世时,没有败落,死了以后还是会败落;何况不等到死,败落的人已经不知道有多少!这是教我们一切要学真实,绝不能虚假,虚假是禁不起时间考验的,这个才叫真正持戒。
下面教我们日常生活中修学的态度。‘有口若哑’,‘口’,若不是很需要说的话,绝对不说,口就没有过失了。‘有耳若聋’,不是正法,决定不听。‘绝群离俗’,这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很不容易做到的。所以现在人修行若是成就,实在是远超过古人。现在人怎样离开群众呢?在群众里面离开群众,这是上层的功夫,也就是我身跟大众在一起,心跟大众完全不一样,心地清净无染,这就是‘绝群离俗’。现在要用这个功夫,完全是大乘菩萨的境界。‘其道乃崇’,‘崇’是崇高;道就高了。要向这个标准去追求,要努力向上。
(43)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彭二林就是彭际清居士。他是清朝乾隆时间人,贵族出身,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虽然出身在贵族,但没有作官,他学佛,在佛法上很有成就,《无量寿经起信论》是他作的,他念佛求生净土,在《往生传》上有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记载。
这一段话实在讲就是‘老实念佛’的注解。什么叫老实?‘斋公斋婆’就是老实了,这真正老实。‘遁世’就是隐居,古时候许多有德行、有才干的人,没有出来做事,好像对社会也没有什么贡献,但是历史上会给他立传。
我最初读二十五史,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二十五史里有隐轶传,那个时候读这些东西,心里非常感慨,也很迷惑——这些人虽然有道德、有学问,对社会国家没什么贡献,他有什么资格立传?想不通啊!以后学了佛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对社会、国家贡献特大。什么贡献呢?就是现身说法,与人无争,于事无求。如果这个世间每一个人都不争不求,天下就太平了嘛!台湾在早年社会上选举好人好事;那个时候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有一天老师兴致来了,在黑板上写了‘好人好事’,在‘好’事上他圈一圈——好人好(音号)事;这社会上好(音号)事的人多了,就动乱不安啦!所以隐轶传里好人不好(音号)事,他不是没有能力跟人争,他有能力,但不争;没有能力,叫‘与人无争’,那没有意思。真有能力跟你争,不争;有能力求,不求,那才真正叫做不争不求,那是德,是实德。所以历史上给他们立传,很有道理。
‘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末后一句,我们要知道他真正的用意。彭二林居士度了不少人,在世的时候讲经说法,著书立说,度人很多啊!怎么说‘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呢?诸位把《金刚经》多念几遍就明了了,虽然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他心里头从来没有说是我度了多少众生,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就对了。如果说是我有能力度众生,那些众生都被我度了,这个人心就不清净了,贡高、傲慢习气就起来了,那就错了。所以一定要学菩萨,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尽心尽力去作,心里头不留一点痕迹,干干净净。净宗只准心里头留一句佛号,除这一句佛号之外,一切放下,什么都不留,这就对了。
(67)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道
这是袁宏道讲的,《净土圣贤录》、《居士传》里头有他的传记。他是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在边地——《无量寿经》上讲的边地疑城。虽然生在这个地方,但他觉悟得很快,没有等到五百岁,很快就觉悟了,所以他也有入品之功。
‘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这几句话特别适合于当前的时代。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善知识难遇,我们亲近谁好呢?哪个是好老师呢?我在讲席里面跟大家介绍的是阿弥陀佛。同修没有归依的,就归依阿弥陀佛,佛是我们的老师,做阿弥陀佛的弟子,决定没有错啊!你们将来出去了,别人问:‘你归依哪一个的?’‘我归依阿弥陀佛的。’这就对了,这个要牢牢的记住。家里面供阿弥陀佛的像,如果有佛堂,布置一个佛堂;没有佛堂,也可以请一尊阿弥陀佛的像供养,这是我们的老师。常常想著老师,念著老师——念老师的修行、念老师的功德、念老师的慈悲、念老师度众生的悲愿,这叫念老师啊!所以通常我们讲执持名号,这个名号里面把老师的无量智慧、德能统统包括在其中。一称名号,阿弥陀佛的德能完全在我们心中显现出来,这叫真念佛啦!这个念佛就有意义了。
古圣先王所有一切的制度仪规都是教化众生的,真的都是教学。诸位读《礼记》,仔细去研究祭礼,五礼里面最重要的是祭礼,祭礼是祭祖先,不是祖先不祭。你看《论语》里面孔老夫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这个鬼就是指祖先;‘鬼’的意思是归,表示他已经归去了,所以是祭祖先。至于祭天地、山川,那是天子、诸侯的事情,不是我们平民百姓的事情;平民百姓只祭祖先。祭祖先的时候,一定要阐明祖先在世时的德行、教诲,要教我们后人常常纪念,依教奉行,所以‘祭祀’是属于教育。可是仪式流传到后代,只有把形式流下来,真实的内容很少人去宣扬了,更谈不上发扬光大,因此,祭祀被人看成为迷信;这也不能错怪人家,祭祀如果没有真实的内容,那怎么不是迷信呢!确实是迷信。佛门里面祭鬼神的仪规很多,古来大德所作的仪规,里面都有非常精彩的开示,都用文言文写的;现在照这个去念,念了也没人懂。人都不懂了,鬼神怎么会懂?所以仪规是要的,里面的开示要用现代白话文来讲,冥阳二利;参与祭祀的人听到开示、教训,这是上了一堂课啊!我们人得利益,鬼神就得利益。所以说许多经忏、佛事里面的开示,一定要用我们现代的白话文来说;古人的开示,是举一个例子而已,不是为我们现代人作的。我们观察了现前弊病之所在,自己可以采用适当的开导,不必要照著古人的文去念。我们明白这个意思,祭祖先、祭鬼神、祭天地,那就是最好的教育,而且我相信不会有人说这是迷信,人人都会非常欢喜。因为得到真实的受用,祭祀才能够普遍的发扬光大,这是教学里头很重要的一环。至于用‘祭祀’,常会令人想到迷信,所以现在用新名词叫‘纪念’。譬如说清明了,举办‘纪念祖先大会’,大家就来了;我们纪念祖先,不要叫祭祖,人家会说是迷信。在大会里报告我们祖宗在世的德行,留给我们后世的这些教训,并加以讲解、宣扬,这就很有意义了。所以名称也要随著时代改变,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要作正名的工作。譬如‘佛教’,大家一听到,便认为迷信宗教,所以现在我们用‘佛陀教育’,大家看到这个名词挺新鲜的,便觉得这个不迷信,这样很容易让大家接受。
‘当屏人独处’,‘屏’是屏绝;这个意思是修道人在初学时,环境对我们身心的影响很大,一定要找一个清净的处所,取一个清净的环境独处。‘自办道业’,这是自己用功办道的一个场所。‘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经论’就是我们最好的伴侣。采取经论一定要与自己修学的法门相应,我们的目的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一切经里面,如果对于往生没有帮助的,就不采取,这一点非常重要。善导大师所讲的叫往生经,凡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就称为往生经论。假使我们对于其他的经典还有很浓厚的兴趣,怎么办呢?那就只好等来生来世再往生了,没法子啦!如果想这一生去的话,说老实话,不管喜欢什么经论,暂时都要放下,不要耽误时间,不要去打闲岔,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那些东西喜欢得很,都舍不得放下!还是要告诉你,暂时都放下。什么时候再提起来呢?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想学什么都没问题啊!我们到西方世界再学。这个主意好,诸位可以多想想,不会错,不会耽误你。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