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法师
加强寺院道风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论当今中国佛教在社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
天童禅寺方丈 诚 信
自从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以来,全国各地的名山古刹,象雨后春笋般地迅速恢复兴建起来。一座座寺院金碧辉煌,梵音燎绕,香火鼎盛,蔚为壮观。佛教在当今太平盛世可以说是盛况空前,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背后,一股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暗流时时在袭卷着大家的心灵,这难免会造成我们佛教徒的自身素质不断下降与滑坡。有的过着奢侈华贵的生活,而且破戒破斋,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此,不能不令人深思佛教的前景与发展。
现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语重心长地提出:佛教界要继续高举"以戒为师"的旗帜。这无疑是要让我们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佛教形象,力求做社会之楷模,人天之师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遵守戒律是道风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寺院僧团是有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特殊群体组织。自从唐代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以来,寺院就建立了整套的管理制度。上至方丈,下至清众,都要遵守执行。一个僧人必须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行住坐卧,不离佛法,才能使内心清净,与道相应。正因为如此,代有高僧辈出,为世人所景仰。
出家佛教徒传统独身、素食等律仪与规约,都有严厉的摄受身心作用。如独身的规定,就可以戒除男女间的贪爱,令心地清净,也可改良社会上淫乱的不良道德风气。素食的倡导,能制止无端杀业的蔓延,战争的频发,且对生态平衡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但如果一个寺院戒律松弛,就会使僧人不伦不类,不僧不俗,横遭世人讥嫌,又如何令人生恭敬心呢?因此,只有严格遵循戒律,才能塑造出僧人清净、庄严的形象,道风建设才有保障。
佛教戒律是我们学佛修道者的根本,是每个学佛者的重要保护屏障。戒律清净,内心的烦恼自然减少,就能不受外界的种种诱惑。所以我们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要善用其心,以戒为师,以法为师。使自己的思想、语言、行动,与佛法相应,不犯错误。佛教所倡导的五戒十善等戒律,目的是要求人们止恶行善,相信因果,不仅是在自己的行为上控制不良的举措,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以及贪嗔痴等烦恼。
佛教的戒律,对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坚定信心,只要以戒为师,就能使正法久住。只要严持戒律,就能塑造超脱之品格,有如山颠之青松,空谷之幽兰,必为世人所仰慕和向往。
二、加强道风建设的深度与广度
道风建设的深度和广度,犹如构建一座高耸的宝塔。塔基博大,塔顶自然直入云宵,如此方能光耀寰宇。深度和广度,主要表现为山林式佛教与人间佛教。山林式佛教似乎是古来保守的自修方式,而人间佛教则是现代佛教界的口号,属于一种开放的形式。两者有自利与利他之不同侧重。现在有人对此二者,不知何去何从?其实两者本身是一体无二的,不应单方面给予肯定或否定,应并驾齐驱。如果只论山林式佛教的精深求证,实则很难自他两利,福慧具足。如只讲人间佛教的趣向,而没有山林中真实修持的功夫,那往往太俗气,不具备化世之功用。要想成就佛道,必须悲智双运,圆满福慧。可见,深度与广度同时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三、社会和谐的三个基本内容
社会和谐,包含个人自身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此三者,都取决于我们身心的和谐。自心没有烦恼,时时保持安祥乐观,社会就自然和谐起来。
个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人生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就是行善与乐。将佛法之理念与修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生活更有趣味,更有品位。社会上有杀人、放火、吸毒、欺骗等恶劣行为,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缺乏道德修养,不相信因果,不能分辨邪正,任其贪欲、嗔恚滋生,结果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如果我们依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身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不恶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痴)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内心自然清净安宁,充满幸福快乐,就不会违法犯罪而堕落。
人与人之间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包融的和睦相处关系。人与人之间和谐,在于莫作身口意三业之恶作,即身不逼恼、不侵害他人,举止有方,谦逊有礼。口常称赞别人,不拨弄是非,不粗口相骂,不妄语欺骗,不绮语不实。意常存善念,多随喜他人的功德成就,不嫉妒,不怨恨别人。如此,人与人就能和谐,世界方能太平。
人与自然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万物,不论是树木花草,还是飞禽走兽都是相互联系,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影响的,应维护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切动物皆有灵性,都有它们生存的价值,人类不能任意杀害它们。山林树木,如任意砍伐,轻则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重则造成洪水泛滥成灾。人与自然和谐,是当今经济发展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为代价,去追求眼前短暂的利益,从而给子孙后代留下极大的生存危机,这是智慧之举吗?
以上所说的个人自身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这三者构成了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重视佛法的如实修持。若依佛法而行,自然能达到诸事皆和。佛陀在二千多年前所提倡的"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的六和敬,与现在国家所倡导的"社会和谐"、"八荣八耻"是一致的。所以和谐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如果都能做到这个"和"字,人类就会变成一个安和美好的世界。这也是我们佛教徒所向往的清净的佛土世界。
四、培养人才是道风建设的关键
我们认为,佛教人才的大力培养与利用,是道风建设关键之所在。没有突出的佛门人才弘化一方,那道风建设亦是一句空话。古人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想弘扬佛法,首先要培养人才,没有人才,怎能弘道?赵朴初老居士曾经说过:"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可见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那如何才算是"人才"呢?佛教人才必须以道德为根本,学识尚在其次。如果没有道德修养,怎能领众熏修呢?胡锦涛主席要求宗教教职人员必须做到:"政治上可靠,学识上有造诣,道德上能伏众"。因此,具备这三个条件,才算是佛教的优秀人才,才能弘法利生,才能管好寺院。
所以每个寺院应该提供足够的财力、物力来成就那些精进求道者。必须把有学识有文化的僧青年送到佛教院校去深造,接受有系统,有次第的佛教教育。如有条件的还可以送到国外佛教大学去培养。对于那些有坚强道心和意志的人,或有特别智能的人才,要给予特别的方便来培养。如修建关房、阅藏室或静修室来成就他们的用功。只要培养出超群的大德来住世,就会有化导世间的力度。
一个寺院的兴衰,乃至整个佛教的发展,不在于钱多钱少,僧多僧少。根本问题乃在于寺院的道风建设,僧众的自身素质和道德的修养以及管理水平。古德云:丛林以无事为兴盛。现在很多寺院整天忙于佛事或其它事务,哪有时间坐下来修行呢?不讲修行,哪还有道风可说吗?因此,丛林僧众,每天必须上殿过堂,坐禅念佛,布萨诵戒。学习历代高僧大德爱国爱教,知恩报恩的高尚品德,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合格的僧人。
加强道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足够的毅力与耐心。每位欲力劈时弊的有志佛教徒,在时代的狂潮中,要看清方向,把握自己,不能在澎湃的欲流中翻船。更要下大决心,打好扎实的传统文化和佛学理论基础,然后广参多学,向深度前进。只有拥有足够的学识与修养的资本,才能献身于佛教事业。所以佛教的兴盛,有待于大家整体素质的提高。 加强道风建设是目前佛教寺院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寺院的管理执事,一定要以身作则,尽职尽责,起模范带头作用。 要学修并重,以修为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做到内强素质,外立形象。大力发扬大乘佛法利生济世的精神,将佛法之光,照耀于世间,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人类变得更加美好。
二00七年九月十三日
编辑:明娟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