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译文 世间多少聪明的文人墨客,都被之乎者也所耽误,致使终其一生不能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居士早就种植了慧根,这固然难得。然而因为博学多闻的缘故,反而成了修学佛道的障碍。 既然相信净土法门,为什么不对于这一不可思议的法门,死心踏地的去努力修持。而却要想去修习返闻、数息、唯识等观法,这些种种法门,都是大乘法门,然而都是属于自力法门,不能够和仗佛力的法门相提并论其功德利益。现在既然发心念佛,应当把心和佛相应,和生前证得一心不乱,以及业报完尽时登临极乐上品,作为努力的目标,不必追求大彻大悟和明心见性。禅宗以开悟为追求,净土以往生为目的。参禅开悟而不能往生的人,一百个人之中最少有九十;念佛往生而不开悟的人,一万个人之中找不出一个。这个道理如果认不准,或者造成因为追求开悟,反而不以往生为目的,那么,这就大错特错了。 你现在修持念佛法门,应当依照大势至菩萨所开示:用如子忆母的诚心,修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真实行持。果然能把投机取巧、偷懒脱滑、贪求感应之心,死得干干净净,那么,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者在这一生就能证得。而念佛三昧,是三昧中之王,还不要看得太过于容易。努力修持,即使不能很快证得,应当也离证得三昧不会太远。都摄六根,是念佛最妙的方法。念的时候,无论出声念或是默念,都必须要用耳朵认真听自己念佛的声音。这是包括返念念自性、返闻闻自性的二种意思兼而修之的,返闻只是自力,返念兼有佛力,能这样念,功德利益就太大了。 心念是属于意根,口念是属于舌根,耳听则属于耳根。眼皮下垂,只看着鼻端,那么眼和鼻二根就清静了。五根既然共同集中于一句佛号上,身根怎么能有不恭敬、严肃的道理呢?所以说,都摄六根的方法,入手在于听自己的念佛声。能够都摄六根,那么心意识专注而不散乱,就叫做净念。因为六根既然清静了,杂念、妄想等等,不知不觉中就能够消除了。又能常常保持清静心念佛,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