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心浅探
编辑:释圣醒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对嗔心之名义、种类及其行相乃至过患、对治方法等作一肤浅的探讨。首先简单地探讨嗔心之名义、种类及其行相,即对嗔心的大体形象、特征作一简单的介绍;其次探讨嗔心的过患及其苦报,以揭示嗔心对吾人生活乃至修行所带来的困扰与重大危害。说明嗔心生起时,不仅会令吾人自损损他,并且也会摧毁吾人之一切善法功德,吾人之所以失戒坏德、破坏名闻等亦无不由此而致。其不仅会给吾人的现生之修行带来极大的违缘,更障碍吾人之究竟解脱,果报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所以本文接着探讨对治嗔心之方法,揭示我执乃是吾人嗔病生起之根源,以示吾人欲拔除嗔病之根,必须先要修无我观以淡化私我之执,令嗔心不生。又说明修学慈忍是对治嗔心的最佳良方,修习之不仅是吾人处世之妙方,也可成办吾人出世之事业,对吾人修行正法乃至究竟解脱皆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嗔心功德菩萨戒我执 作者简介:释圣醒,闽南佛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
佛法是智慧之学,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至尊至善的教育。他教导吾人如何断除烦恼而更有质量、更有价值地实践我们的人生乃至究竟解脱。因此吾人学佛的最高目的就是成佛,跳出三界,永脱轮回。而嗔心在佛教里,虽然仅属于欲界的烦恼,色、无色界皆无,但此也意味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是吾人如果不依法断除此心,就连欲界都跳不出去,更何谈三界?故佛教诸多经论中都非常重视嗔心的调服,因其对众生的危害是最为猛烈的,如《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中有云:“如是以所得胜劣及缘自他义利等之意乐差别。复于猛缓、久暂诸门,应当了知。于恶行中。亦以烦恼猛利恒长者力大,然彼中尤以嗔恚力为尤大。”〔1〕何以故?“因单具贪心,尚不致摧毁善根,而嗔心则可烧善根使尽。”〔2〕因此可以说嗔心就是导致吾人无始劫轮回受苦的根本原因之一,对此,《增一阿含经》中也有明示:“诸佛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3〕 鉴于嗔心对吾人修行乃至解脱之危害如此之大。所以本人认为有必要对嗔心行相、过患、对治方法等作一肤浅的探讨,以免自己在以后的修学过程中遭受嗔毒的祸乱,更望对嗔心繁重者有所启发。
一 、嗔之名义、种类及其行相 要对治嗔心,首先要对嗔心之名义、种类、行相有所认知,如抓贼,先需了解其大体形象、特征。嗔在《百法明门论》中为六根本烦恼之一。嗔即嗔恚义,如《成唯识论》中有云:“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4〕此中所谓的苦即是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具是造成三苦之因。嗔就是对于此三苦之苦果,及造成三苦之因的苦具生起恚恨之心,能使人身心热恼,继而迁怒于他人乃至一切众生,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命,甚至于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由嗔心而起。因此嗔心是于苦境,欲解而愈困,不得超脱,而造成的一种破坏无忍心理。
此嗔心所之生起可分三类,即:(一)非理嗔:没有外来恼乱,而自己憎恨,如我们有时在看到某一个人时,会无端地生起憎恨之心,不论对方做什么,总是不对自己口味,厌恶之极;(二)顺理嗔:受其他事物之恼乱,而生之憎恨,如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喜爱的人不满,或因他称赞自己的怨家等等,总之是“惹我”了,所以死死地抱住“我”,我爱的你不可以害,我恨的你不可以爱而生起憎恨之心;(三)诤论嗔:即由争论是非,而起之憎恨。我的是对的,他的是不对的,于我为是,于他为非。为稳守“我的”一定要和“非我的”干到底。从以上对嗔心的三种分类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种都与我执有关,因此说我执就是嗔心生起的根本,而嗔心又是最能滋养增长我执的,不是吗?嗔心一起,我执立马膨胀,所有慧门,也立刻为之闭塞。 关于嗔的形相,一般可表现为心口刚强,面色不和,多忿喜诤等。所以小随烦恼中的忿恨、恼、害、嫉等,皆有嗔之体性;再者,当我们遭遇各种不适意境界,而有怨恨或委屈感受时,嗔恨心就已生起了。嗔心具体的相状在《瑜伽师地论》中抉择为五相,即:憎恶心、不堪耐心、怨恨心、谋略心、覆蔽心,此五相具足即称为圆满嗔恚恶业,总之,嗔心就是由我执而产生的一种损害恶业。
二、嗔心之过患及恶报 众所周知,嗔在佛法里被列为三毒之一,又是三毒之中最恶毒者。如《大智度论》中所言:“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5〕又有语云“宁起贪见如须弥山,不起嗔恚如芥子许。”〔6〕可见其对我们进取佛道成就无上菩提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成分,故对其过患我们不得不熟知。那么嗔心生起之后,究竟会形成那些过患即恶报呢?对此我们将从以下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他皆损 如上文所云,嗔心是三毒最毒的,可以说是“毒之根”。因为发嗔心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到别人,是双重的罪恶,过失甚重,正如《成实论》中所云:“又嗔为两恼,我自烧恼而后烧人。又嗔定为地狱,以从嗔起业多堕地狱故。”〔7〕发过嗔火的人都可以有此体验,当嗔心大发时,内心是难以平静的,如同在烈火中烧烤一般,有着难以忍受的焦灼与痛苦。正如《本师传》中所说:“生嗔心的人,脸一刹那变得非常的丑陋,纵然外表穿戴最好的饰物,也显不出丝毫庄严;他的宝床最舒适也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如处荆棘。”〔8〕因此,心怀嗔恼之人,其一切安乐皆被摧毁,立即陷入“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9〕的状态,真是苦不堪言。 并且嗔心生起时,不仅会使自己的内心失去平静,还会破坏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等等。静观喜发嗔火者,大都喜说一些尖酸刻薄之语迁怒于他人。正如《方等三昧行法序》中所云:“或见毒蛇遍地吐毒向人,当知即是嗔恚相现。”〔10〕俗话也说“骂人没好话”,对方若非宽宏大度者,自然也不会容忍,必当反唇相讥。于是,由于彼此皆不相容忍,而导致人我双方之微小的矛盾不断升级,什么佛菩萨的教导乃至一切威仪道德,都抛之九霄云外去了。更有甚者是自己躲起来生闷气,不吃不喝,别人好言来相劝,还恶言冷语相加。甚至有时虽时过境迁,内心中还是粘着嗔境不放,一直处于愤懑之中;在言行里,也经常体现出烦躁狂乱的情绪,恼害、报复等心横生,不仅由此滋生了诸多恶业,而且也给自己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医学上也认为:经常受到嗔恚情绪刺激的人,大都会产生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又《翻译名义集》中亦云:“贪欲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11〕故嗔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综上可见,嗔心生起时,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此,当嗔火燃心之时,吾人应首先反省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修学忍辱等加以对治,否则以自我为中心,就认为我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又不能倾听他人忠告,我行我素,嗔恼与他 ,如此则成不明事理,不讲情面,藐视因果,自暴自弃,丧失善心,丧失风度等自损损他之大恶,行者可不慎之!
(二)劫功德财 嗔恚之害,不仅会造成我们人际关系的破裂,影响自己身心的健康,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摧毁我们长久以来所积集的善法功德,令我们烦恼增盛,破坏吾人现在未来之可爱善果,所谓“—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 吾人在修行过程中辛辛苦苦所积累的功德法财,由于一念无名火起,即可烧个精光。何以故?因佛教里所说的功德与福德不同,功德即是定慧,一发脾气,定必退失,并且在吾人在心头存有嗔恨恼怒之时,自性之智慧光明自然也就不得以显现,如此定慧皆失 ,故说火烧功德林。所以宗喀巴大师在《入行论》中也曾说过:“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12〕又云:“由起刹那嗔恚意乐,能摧百劫修习施戒波罗蜜所集诸善。”〔13〕佛在《遗教经》中就也曾谆谆教导我们:“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14〕可见嗔心实为摧毁劫取我们功德法财之一大怨贼啊!虽然平素所修的福德不会失去,但是由于经常发脾气的缘故,也会招人讨厌,不喜与之来往,正如《诸经要集》中所云:“复多嗔恚,面貌丑陋,人所憎恶。”〔15〕 因此,吾人必须时刻警惕之。尤其我们是修学大乘法门者,更应了知诸法如梦如幻之理,凡事不动无名火,不生烦恼魔。此嗔火不仅烧不到我们,而且会转化成智慧之光,吾人修学解脱才有望。否则任凭怨贼在心,自盗家珍,即使吾人再精进修学也难以进步,因此吾人必须时刻预防之、调服之。
(三)失菩萨戒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志求佛道的大乘行者,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必须以接引众生为第一要务,因此就要求行者不论什么时候与众生来往都应以亲切之感,和颜悦色地与众生相处,如果常对众生生嗔心,则必与自己所受之菩萨戒相乖,与道相违,与众生及佛道皆相远离,所以其罪亦是很重。故《瑜伽菩萨戒》中就有规定,如果菩萨长养自己的嗔恨之心,于行为上,对人恶言相向甚至使用暴力伤害;于情绪上,内怀猛利忿恨意乐,且对方道歉时还耿耿于怀,不接受其悔过,不能忍辱,不愿舍弃自己的冤气,不愿化干戈为玉帛,即犯重罪,失菩萨戒。天台《菩萨戒疏》中亦云:“第九嗔心不受忏谢戒。夫为菩萨忍辱为怀,而反嗔毒蕴积内心伤慈损道。劫功德贼无过嗔恚,今生微恨当为大怨故制重罪。”〔16〕 因此,对我们修学佛法者而言,不可不慎也。如若依然惯以世智辩聪、意识思维来为人处事,即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我行我素,忽视他人的存在,常常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别人不顺从,便起嗔心,如此修行,不仅自己难以解脱,还常与众生结怨,甚至迁怒与他人,而导致其毁谤三宝,断其法身慧命,更是可憎可恶,亦为自己当来下堕之因缘。 综上可知,嗔恚使吾人之内心无法感受到寂静调柔的快乐,只能给吾人带来寝食不安、内心狂乱等诸多烦恼,并且也会因此导致我们亲友远离,人不喜见。如《遗教经》云:“若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生后世,人不喜见。”〔17〕 所以智者大师有云:“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18〕对于欲出离生死的修行人而言,如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察对治此烦恼心所,勤修慈悲、忍辱等,则一生的修行都可能付之一炬,更何谈解脱?而且尚有堕落三途之嫌,岂能不戒除之!
(四)嗔心之恶报 由上文可见,嗔恚对行者之修行解脱过患极大,就现生来说,可导致吾人心烦气躁,寝食不安以及身心疾病等过患;并且还可以导致亲友生厌、远离等人际关系的破裂。此就一般众生而言,若对菩萨生嗔,过失更重。如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即曾说过:对同梵行者生嗔,比对常人为重,而对菩萨生嗔又比对同梵行者为重。《三昧王经》中也说:“若一于一作害心,持戒闻法不能救,静虑及住阿兰若,施与供佛不能救。”〔19〕《入行论》也有偈言:“如此胜子施主所,设若有发暴恶心,能仁说如恶心数,当住地狱经尔劫。”〔20〕此中胜子即是菩萨,对菩萨生嗔心必感地狱果报。所以宗喀巴大师在《入生信力印经》中说: 较以忿心将十方一切有情逼入黑暗狱中,罪尤重大,而无可数量。又于菩萨生嗔害心,出不雅言,较将尽恒河沙数诸宰堵坡(塔)毁坏焚烧,所生之罪,如上所说。〔21〕
总之,怀嗔心者,现生是难以安乐生活的。同时,还能“坏自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至堕落地狱受无量苦,故嗔恚在《十善业道经》中被列为十恶业之一,其果报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具体来说,嗔心之异熟果:上堕地狱,中堕饿鬼,下堕畜生。等流果:感恒生恐怖,世乱身危,灾多障重。又《地持论》中也说: 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为一切求其长短;二者常为众人之所恼害。何故嗔恼堕于地狱?缘此嗔恚恼害苦物,受地狱苦。何故嗔恼出为畜生?缘此嗔恼不能仁恕,所以出狱受畜生身。何故嗔恼复为饿鬼?缘此嗔恼从悭心起,悭心罪故复为饿鬼。何故嗔恼常为一切求其长短?缘此嗔恼不能含容,故为一切求其长短。何故嗔恼常为众人之所恼害?缘此嗔恼恼害于人,人亦恼害。〔22〕 此即应了佛门的一句话:“如是因,如是果”,善恶唯业,苦乐自招,业果的铁律是谁也躲避不了的。放纵嗔恨,承受更多苦果的还是自己。 由上可见,嗔心之过患及果报,皆有损于吾人现前乃至当来之安乐果报,其给吾人今生乃至后世皆可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吾人必须要对治之、断除之。
三、嗔心之对治 由上可知嗔心是吾人遇到违背自己意愿之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嗔恚、憎恶心理。通常表现为忿、恨、恼、嫉、害等种种形式,又为三毒之一,实为吾人修行中之最大障碍,也是最难对治的。如上文《大智度论》中就有说到:“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23〕因此吾人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必须依法断除之。俗话说:“治病须寻根,断根方可治病。”所以,吾人要除己嗔心大病,还须追寻此病生起之根源,再以法药除之。
(一)修无我观—— 我执嗔之本,观幻除此根1.幻身无我 探索嗔心发起之根源,不难发现,吾人之所以爱起嗔心、耍小性子,都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声誉、面子以及得失之心了。所以即使是为了鸡毛蒜皮点的小事,为了自己这个颜面,也要和人争个你我高低,其实无非是自己强烈的我执在作怪罢了!即是把自己这个色身当成是实有、不容侵犯的。所谓顺我者喜之,逆我者嗔之,由此给自己的人生招致了极多的违缘,为自己修行都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其实就吾人现在之色身而言,只不过是由四大五蕴等诸法假合而成,其中包含者诸多色法、心法。离开这些精神与物质,觅我实不可得。又从时间上看,我们这个身体从生至死,中间要经过幼、少、青、壮、晚、老等阶段,而每分每秒都在新陈代谢,一生当中人体细胞不知换过多少次,所以经历几十年的风霜,少年时自己光滑细腻的脸到老便变成鸡皮了。由此可知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今日之我非明日之我;少年之我非青年之我,壮年之我非晚年之我……吾人之色身时刻都在生灭变化之中,虚幻不实,哪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可得?那我们又为谁而嗔呢? 如是观察,当我们在遇违缘,与他人发生不快而心里刚要失衡时,就要马上反问一下自己:是谁在生气、生气的是我吗?是谁在惹我、惹我之人是实在的吗?如此层层观照,因为自己心念不再执著烦恼,所以嗔火自然也就不再生起。
2.虚名无我 名字,可以说是导致吾人喜欢生嗔的另一个因缘,虽然我们都了知自己的名字是父母所起,只不过是一个方便人我交流的代号而已,但还是死死的执著不放,认为就是我、我所。如果听到有人对我们这个代号加以非议、诽谤的话,我们立刻就会感到不舒服,产生不良的情绪,甚至会火冒三丈。百法之中早就告诉过我们,名字之中是找不到“我”的,他只不过也是个缘起法,他可以随着因缘随时随地更换,比如自己在家时小名、学名就有好几个,出家了又换了法名法号。所以,一个人是可以有多个代号的,而我人只有一个,故名字也是虚幻的,是无我的。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为自己这个虚幻不实的代号而起嗔心呢? 因此,当我们再听到有人非议我时,可以作如上的观察,我们的生命是由五蕴组合而成的“假我”,而非议我的人及其所非议的语言亦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是在此时、此地、此因缘之下,他非议了吾人这个假我色身幻化的虚名而已。如果吾人不再执著这个假我、我所,不起嗔心去受取,此非议与我又有何干?他又如何能伤害到我?如此吾人之嗔心自然就不会生起了。
(二)修慈悲忍辱观——心若无嗔慈成就,勤修忍辱入贤堂《华严经》修慈分中有云: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24〕 《决定毗尼经》中也说:“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恚,以违害大慈莫过此故。”〔25〕因此,吾人志求大乘,还应以慈忍对治自己的嗔心。 1.修慈忍成就大悲心 慈悲忍辱可谓对治嗔心的最佳良方,如《法句经》中有云:“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26〕也就是告诉我们要以因果观、慈悲观去修忍辱,以对治自己的嗔心。即从三世因果来看待别人无缘无故对自己的毁辱以及迫害等,再以偿报业缘和慈悲心来对待之。也就是从观念上相信是因果的关系,观察自己之所以遇此因缘,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如果是因,我不需要还报,他造的因,我还报给他,他痛苦我也更痛苦,何苦来哉!如果是果,我应该要接受,不需要再还报,还报时又变成了双重的受害,重重无尽。如是因果循环, “冤冤相报何时了”!并且制造迫害的人已经造了恶业,将来必食苦果,非常可怜,吾人应悲愍之,为作福业,正如《万善同归集》卷下所言:“慈云既润,嗔火潜消。”〔27〕更要忏悔自己的业障,将自己所作一切功德回向给他,愿与其解怨释结,愿其早日蠲除罪业,早成佛道。如此修学,吾人即可将逆缘转为道用,自他了脱有望。 如果吾人能深明因果,以因果观及慈悲心对待一切逆境,那么吾人在遇缘对境之时即能以包容之心去谅解他人,嗔恨心也就不会生起了。而且会甘心情愿地接受之,而生起“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一种智慧,扩大自己的心量,远离私我的爱憎。乃至于自艾自怜的心态,也能做到以大局为重,换得他人及团体的成就。所以,对境无嗔而能慈悲忍辱,不但能降服心中的嗔怒,更能成就吾人真正之大慈悲心,利乐有情,拔苦无量。
2.圆融处世之良方 俗话说,人有敬怕的,没有吓怕的,因此如果当境界现前时,吾人要以慈悲心去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懂得理解和包容,以宽广的爱心去化解所有的冤结。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喜欢别人对己无礼,推己及人,别人自然也如此。所以怀慈忍之心、怀欢喜布施之心,处处先为他人着想,则退一步海阔天空,即给自己以及他人充分的时间去调整反省,如此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为做出不该做的事而悔恨了。正如雪公老人告诫嗔怒之人:“对己着想,我是菩萨,应起觉照,当行忍辱;对他着想,尔乃痴汉,应起悲心与以原谅。再急用一句洪名,当作金盾,绵绵念去,压住嗔心。不然他痴我嗔,一同堕落。”因此认识到嗔心的祸患,而修慈忍以对治之,不仅能成就自己宽阔的胸怀、豁达个性,而且还会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解冤释结,广结善缘。 所以,就世间法而言,我们熄灭嗔心,善修慈忍,即可逐渐地圆满自己人格、和谐人际关系。正如《憨山大师醒世歌》云:“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吾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不可能不受境界浪花里的是非曲直迷惑、影响,唯有以一颗慈悲忍辱的心肠,随缘尽分地对待周遭的人、事、物,才是最巧妙的处世之方。
3.成办出世之事业 蕅益大师有云:“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28〕无嗔确实是生活上很重要的格律,只有把嗔毒放下,才可能让自心净化,清醒地待人接物。因此,对于修行人来说,离嗔恚修慈忍实为吾人转凡成圣之关键所在。因为修行,所要修正的就是自己的心念及行为,而我们在生活当中之所以不能忍受种种尘境所带来的考验,也正是由于吾人对于六尘境界乃至自己的身心没有正确的认知,不知宇宙人生之间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和合所生,是苦空无常的。因此在当中起种种分别、执著,因而造作恶业,种下生死轮回之因,在六道中流转不已,枉受苦报。现在知道内心外境的真相,就要慈忍之心不动,安然面对。所以无嗔以修慈忍,随缘消业,随缘度生,既能成就我们的定力,又能圆满我们的戒行、智慧及福德资粮,成就我们的菩提事业。正如《大智度论》所云:“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29〕蕅益大师也说:“克除习气,莫若三业行慈。三业行慈,则无十过。十过既除,十善斯在,而五乘之本立矣!”〔30〕 真所谓“心若无嗔慈成就,勤修忍辱入贤堂”。吾人只要把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外来横逆之境都视为空谷回声,没有实体可得,权当是吾人修行道路上的增上缘,就不会因患得患失而起嗔造业了。顺境固然可以成就我们,而逆境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帮助我们考验自己修行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了。因此,吾人于修学过程中绝不要只求在顺境里一帆风顺,志求佛道者更应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侵袭,应该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击与破害。如此吾人才不愧为佛陀的弟子——一个大乘修行者。也只有如此,吾人才能荷担起如来家业,成圣成贤亦指日可待。
综上所述,嗔心其过患无穷,对吾人之修行障碍极大,不仅会给吾人现生造成极大的损恼、违缘,更障碍吾人之究竟解脱,它是吞噬吾人善根、慈悲心的毒蛇。因此作为一名佛子,于自己的修学道路上应当勤力防护之,常以智慧庄严自己的内心,无论遇到什么逆缘违境,不管别人为自己制造了什么样的挫折与伤害,都应以无我、慈悲、忍辱来对治之,绝不要让自己的嗔恨心产生。正如寂天菩萨所云:“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己不济事,忧恼有何益?”〔31〕而是要勇敢地面对一切违缘,把逆境作为自己修行解脱的动力,使自己于菩萨道上勇往直前。但愿人人修慈忍,个个除嗔心,日日生欢喜,同证净法身。
参考书目: 1.昂旺朗吉堪布讲:《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2.宗喀巴大师造,法尊译补,严定恭校,大勇法师译讲,智湛居士笔录:《菩提道次第略论》。 3.于凌波著:《成唯识论入门六记》。 4.诃梨跋摩造,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嗔恚品》。 5. 寂天菩萨造,如石法师译:《入菩萨行论》。 6.宗喀巴大师造论,能海上师集:《菩提道次第心论》。 7.日常法师著:《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一二一卷B面。 8.圣者龙树本,比丘自在释,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菩提资粮论》卷六。 9.蕅益大师著,成时编辑:《灵峰宗论法语问答》 10.天亲菩萨造,玄奘译:《百法明门论》。 11.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12.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成唯识论》,《大正藏》第31册。 13.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14.鸠摩罗什译,净源节要,袾宏补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大正藏》第40册。 15.智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6.《成实论》。 17.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入中论》。 18.宗喀巴大师造,昂吉堪布讲述:《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卷七(上)。 19.于凌波居士讲授:《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 〔1〕《菩提道次第略论》,第59页。 〔2〕《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卷十八。 〔3〕《大藏经》第2册,第619页下。 〔4〕《大藏经》第31册,第31页中。 〔5〕《大藏经》第25册,第167页中。 〔6〕《成唯识论入门六记》,第66页。 〔7〕《大正藏》第32册,第312页上。 〔8〕转引自索达吉堪布讲:《入行论》。 〔9〕《入菩萨行论》,第六品《安忍》。 〔10〕《大正藏》第46册,第948页中。 〔11〕《大正藏》第54册,第1150页下。 〔12〕寂天菩萨造,如石法师译,吴岩龙校编:《入菩萨行论·安忍品》。 〔13〕转引自《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二八卷B面。 〔14〕《大藏经》第40册,第851页上。 〔15〕《大正藏》第54册,第126页中。 〔16〕《大正藏》第40册,第589页下。 〔17〕《大正藏》第12册,第1111页中。 〔18〕《大藏经》第46册,第464页中。 〔19〕转引自大勇法师译注,法尊法师译补:《菩提道次第略论》卷三。 〔20〕转引自益西彭措堪布讲:《因果明镜论·决定业力大小的各方面因素》第三意乐门。 〔21〕转引自大勇法师所译讲,法尊法师译补:《菩提道次第略论》卷一。 〔22〕《大藏经》第26册,第149页中。 〔23〕《大藏经》第25册,第167页中。 〔24〕《大正藏》第10册,第960页上。 〔25〕《大正藏》第35册,第403页中。 〔26〕南传《法句经·双品》,网页为:http://www.jcedu.org/fxzd/ah/1/23.htm。 〔27〕《大正藏》第48册,第986页中。 〔28〕蕅益大师著,成时编辑:《灵峰宗论·示莫允臣》卷二之四。 〔29〕《大正藏》第25册,第276页上。 〔30〕蕅益大师著,成时编辑:《灵峰宗论法语问答》卷二之三。 〔31〕寂天菩萨造,如实法师译,吴岩龙校编:《入菩萨行论·安忍品》
嗔心浅探
释圣醒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对嗔心之名义、种类及其行相乃至过患、对治方法等作一肤浅的探讨。首先简单地探讨嗔心之名义、种类及其行相,即对嗔心的大体形象、特征作一简单的介绍;其次探讨嗔心的过患及其苦报,以揭示嗔心对吾人生活乃至修行所带来的困扰与重大危害。说明嗔心生起时,不仅会令吾人自损损他,并且也会摧毁吾人之一切善法功德,吾人之所以失戒坏德、破坏名闻等亦无不由此而致。其不仅会给吾人的现生之修行带来极大的违缘,更障碍吾人之究竟解脱,果报更是令人毛骨悚然。所以本文接着探讨对治嗔心之方法,揭示我执乃是吾人嗔病生起之根源,以示吾人欲拔除嗔病之根,必须先要修无我观以淡化私我之执,令嗔心不生。又说明修学慈忍是对治嗔心的最佳良方,修习之不仅是吾人处世之妙方,也可成办吾人出世之事业,对吾人修行正法乃至究竟解脱皆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嗔心功德菩萨戒我执 作者简介:释圣醒,闽南佛学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
佛法是智慧之学,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至尊至善的教育。他教导吾人如何断除烦恼而更有质量、更有价值地实践我们的人生乃至究竟解脱。因此吾人学佛的最高目的就是成佛,跳出三界,永脱轮回。而嗔心在佛教里,虽然仅属于欲界的烦恼,色、无色界皆无,但此也意味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是吾人如果不依法断除此心,就连欲界都跳不出去,更何谈三界?故佛教诸多经论中都非常重视嗔心的调服,因其对众生的危害是最为猛烈的,如《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中有云:“如是以所得胜劣及缘自他义利等之意乐差别。复于猛缓、久暂诸门,应当了知。于恶行中。亦以烦恼猛利恒长者力大,然彼中尤以嗔恚力为尤大。”〔1〕何以故?“因单具贪心,尚不致摧毁善根,而嗔心则可烧善根使尽。”〔2〕因此可以说嗔心就是导致吾人无始劫轮回受苦的根本原因之一,对此,《增一阿含经》中也有明示:“诸佛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3〕 鉴于嗔心对吾人修行乃至解脱之危害如此之大。所以本人认为有必要对嗔心行相、过患、对治方法等作一肤浅的探讨,以免自己在以后的修学过程中遭受嗔毒的祸乱,更望对嗔心繁重者有所启发。
一 、嗔之名义、种类及其行相 要对治嗔心,首先要对嗔心之名义、种类、行相有所认知,如抓贼,先需了解其大体形象、特征。嗔在《百法明门论》中为六根本烦恼之一。嗔即嗔恚义,如《成唯识论》中有云:“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4〕此中所谓的苦即是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具是造成三苦之因。嗔就是对于此三苦之苦果,及造成三苦之因的苦具生起恚恨之心,能使人身心热恼,继而迁怒于他人乃至一切众生,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命,甚至于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由嗔心而起。因此嗔心是于苦境,欲解而愈困,不得超脱,而造成的一种破坏无忍心理。
此嗔心所之生起可分三类,即:(一)非理嗔:没有外来恼乱,而自己憎恨,如我们有时在看到某一个人时,会无端地生起憎恨之心,不论对方做什么,总是不对自己口味,厌恶之极;(二)顺理嗔:受其他事物之恼乱,而生之憎恨,如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喜爱的人不满,或因他称赞自己的怨家等等,总之是“惹我”了,所以死死地抱住“我”,我爱的你不可以害,我恨的你不可以爱而生起憎恨之心;(三)诤论嗔:即由争论是非,而起之憎恨。我的是对的,他的是不对的,于我为是,于他为非。为稳守“我的”一定要和“非我的”干到底。从以上对嗔心的三种分类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种都与我执有关,因此说我执就是嗔心生起的根本,而嗔心又是最能滋养增长我执的,不是吗?嗔心一起,我执立马膨胀,所有慧门,也立刻为之闭塞。 关于嗔的形相,一般可表现为心口刚强,面色不和,多忿喜诤等。所以小随烦恼中的忿恨、恼、害、嫉等,皆有嗔之体性;再者,当我们遭遇各种不适意境界,而有怨恨或委屈感受时,嗔恨心就已生起了。嗔心具体的相状在《瑜伽师地论》中抉择为五相,即:憎恶心、不堪耐心、怨恨心、谋略心、覆蔽心,此五相具足即称为圆满嗔恚恶业,总之,嗔心就是由我执而产生的一种损害恶业。
二、嗔心之过患及恶报 众所周知,嗔在佛法里被列为三毒之一,又是三毒之中最恶毒者。如《大智度论》中所言:“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5〕又有语云“宁起贪见如须弥山,不起嗔恚如芥子许。”〔6〕可见其对我们进取佛道成就无上菩提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成分,故对其过患我们不得不熟知。那么嗔心生起之后,究竟会形成那些过患即恶报呢?对此我们将从以下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他皆损 如上文所云,嗔心是三毒最毒的,可以说是“毒之根”。因为发嗔心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到别人,是双重的罪恶,过失甚重,正如《成实论》中所云:“又嗔为两恼,我自烧恼而后烧人。又嗔定为地狱,以从嗔起业多堕地狱故。”〔7〕发过嗔火的人都可以有此体验,当嗔心大发时,内心是难以平静的,如同在烈火中烧烤一般,有着难以忍受的焦灼与痛苦。正如《本师传》中所说:“生嗔心的人,脸一刹那变得非常的丑陋,纵然外表穿戴最好的饰物,也显不出丝毫庄严;他的宝床最舒适也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如处荆棘。”〔8〕因此,心怀嗔恼之人,其一切安乐皆被摧毁,立即陷入“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9〕的状态,真是苦不堪言。 并且嗔心生起时,不仅会使自己的内心失去平静,还会破坏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等等。静观喜发嗔火者,大都喜说一些尖酸刻薄之语迁怒于他人。正如《方等三昧行法序》中所云:“或见毒蛇遍地吐毒向人,当知即是嗔恚相现。”〔10〕俗话也说“骂人没好话”,对方若非宽宏大度者,自然也不会容忍,必当反唇相讥。于是,由于彼此皆不相容忍,而导致人我双方之微小的矛盾不断升级,什么佛菩萨的教导乃至一切威仪道德,都抛之九霄云外去了。更有甚者是自己躲起来生闷气,不吃不喝,别人好言来相劝,还恶言冷语相加。甚至有时虽时过境迁,内心中还是粘着嗔境不放,一直处于愤懑之中;在言行里,也经常体现出烦躁狂乱的情绪,恼害、报复等心横生,不仅由此滋生了诸多恶业,而且也给自己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医学上也认为:经常受到嗔恚情绪刺激的人,大都会产生高血压、心脏病、胃病、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又《翻译名义集》中亦云:“贪欲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11〕故嗔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综上可见,嗔心生起时,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此,当嗔火燃心之时,吾人应首先反省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修学忍辱等加以对治,否则以自我为中心,就认为我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又不能倾听他人忠告,我行我素,嗔恼与他 ,如此则成不明事理,不讲情面,藐视因果,自暴自弃,丧失善心,丧失风度等自损损他之大恶,行者可不慎之!
(二)劫功德财 嗔恚之害,不仅会造成我们人际关系的破裂,影响自己身心的健康,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摧毁我们长久以来所积集的善法功德,令我们烦恼增盛,破坏吾人现在未来之可爱善果,所谓“—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 吾人在修行过程中辛辛苦苦所积累的功德法财,由于一念无名火起,即可烧个精光。何以故?因佛教里所说的功德与福德不同,功德即是定慧,一发脾气,定必退失,并且在吾人在心头存有嗔恨恼怒之时,自性之智慧光明自然也就不得以显现,如此定慧皆失 ,故说火烧功德林。所以宗喀巴大师在《入行论》中也曾说过:“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12〕又云:“由起刹那嗔恚意乐,能摧百劫修习施戒波罗蜜所集诸善。”〔13〕佛在《遗教经》中就也曾谆谆教导我们:“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14〕可见嗔心实为摧毁劫取我们功德法财之一大怨贼啊!虽然平素所修的福德不会失去,但是由于经常发脾气的缘故,也会招人讨厌,不喜与之来往,正如《诸经要集》中所云:“复多嗔恚,面貌丑陋,人所憎恶。”〔15〕 因此,吾人必须时刻警惕之。尤其我们是修学大乘法门者,更应了知诸法如梦如幻之理,凡事不动无名火,不生烦恼魔。此嗔火不仅烧不到我们,而且会转化成智慧之光,吾人修学解脱才有望。否则任凭怨贼在心,自盗家珍,即使吾人再精进修学也难以进步,因此吾人必须时刻预防之、调服之。
(三)失菩萨戒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志求佛道的大乘行者,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必须以接引众生为第一要务,因此就要求行者不论什么时候与众生来往都应以亲切之感,和颜悦色地与众生相处,如果常对众生生嗔心,则必与自己所受之菩萨戒相乖,与道相违,与众生及佛道皆相远离,所以其罪亦是很重。故《瑜伽菩萨戒》中就有规定,如果菩萨长养自己的嗔恨之心,于行为上,对人恶言相向甚至使用暴力伤害;于情绪上,内怀猛利忿恨意乐,且对方道歉时还耿耿于怀,不接受其悔过,不能忍辱,不愿舍弃自己的冤气,不愿化干戈为玉帛,即犯重罪,失菩萨戒。天台《菩萨戒疏》中亦云:“第九嗔心不受忏谢戒。夫为菩萨忍辱为怀,而反嗔毒蕴积内心伤慈损道。劫功德贼无过嗔恚,今生微恨当为大怨故制重罪。”〔16〕 因此,对我们修学佛法者而言,不可不慎也。如若依然惯以世智辩聪、意识思维来为人处事,即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我行我素,忽视他人的存在,常常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别人不顺从,便起嗔心,如此修行,不仅自己难以解脱,还常与众生结怨,甚至迁怒与他人,而导致其毁谤三宝,断其法身慧命,更是可憎可恶,亦为自己当来下堕之因缘。 综上可知,嗔恚使吾人之内心无法感受到寂静调柔的快乐,只能给吾人带来寝食不安、内心狂乱等诸多烦恼,并且也会因此导致我们亲友远离,人不喜见。如《遗教经》云:“若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生后世,人不喜见。”〔17〕 所以智者大师有云:“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18〕对于欲出离生死的修行人而言,如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察对治此烦恼心所,勤修慈悲、忍辱等,则一生的修行都可能付之一炬,更何谈解脱?而且尚有堕落三途之嫌,岂能不戒除之!
(四)嗔心之恶报 由上文可见,嗔恚对行者之修行解脱过患极大,就现生来说,可导致吾人心烦气躁,寝食不安以及身心疾病等过患;并且还可以导致亲友生厌、远离等人际关系的破裂。此就一般众生而言,若对菩萨生嗔,过失更重。如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即曾说过:对同梵行者生嗔,比对常人为重,而对菩萨生嗔又比对同梵行者为重。《三昧王经》中也说:“若一于一作害心,持戒闻法不能救,静虑及住阿兰若,施与供佛不能救。”〔19〕《入行论》也有偈言:“如此胜子施主所,设若有发暴恶心,能仁说如恶心数,当住地狱经尔劫。”〔20〕此中胜子即是菩萨,对菩萨生嗔心必感地狱果报。所以宗喀巴大师在《入生信力印经》中说: 较以忿心将十方一切有情逼入黑暗狱中,罪尤重大,而无可数量。又于菩萨生嗔害心,出不雅言,较将尽恒河沙数诸宰堵坡(塔)毁坏焚烧,所生之罪,如上所说。〔21〕
总之,怀嗔心者,现生是难以安乐生活的。同时,还能“坏自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至堕落地狱受无量苦,故嗔恚在《十善业道经》中被列为十恶业之一,其果报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具体来说,嗔心之异熟果:上堕地狱,中堕饿鬼,下堕畜生。等流果:感恒生恐怖,世乱身危,灾多障重。又《地持论》中也说: 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为一切求其长短;二者常为众人之所恼害。何故嗔恼堕于地狱?缘此嗔恚恼害苦物,受地狱苦。何故嗔恼出为畜生?缘此嗔恼不能仁恕,所以出狱受畜生身。何故嗔恼复为饿鬼?缘此嗔恼从悭心起,悭心罪故复为饿鬼。何故嗔恼常为一切求其长短?缘此嗔恼不能含容,故为一切求其长短。何故嗔恼常为众人之所恼害?缘此嗔恼恼害于人,人亦恼害。〔22〕 此即应了佛门的一句话:“如是因,如是果”,善恶唯业,苦乐自招,业果的铁律是谁也躲避不了的。放纵嗔恨,承受更多苦果的还是自己。 由上可见,嗔心之过患及果报,皆有损于吾人现前乃至当来之安乐果报,其给吾人今生乃至后世皆可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吾人必须要对治之、断除之。
三、嗔心之对治 由上可知嗔心是吾人遇到违背自己意愿之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嗔恚、憎恶心理。通常表现为忿、恨、恼、嫉、害等种种形式,又为三毒之一,实为吾人修行中之最大障碍,也是最难对治的。如上文《大智度论》中就有说到:“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23〕因此吾人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必须依法断除之。俗话说:“治病须寻根,断根方可治病。”所以,吾人要除己嗔心大病,还须追寻此病生起之根源,再以法药除之。
(一)修无我观—— 我执嗔之本,观幻除此根1.幻身无我 探索嗔心发起之根源,不难发现,吾人之所以爱起嗔心、耍小性子,都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声誉、面子以及得失之心了。所以即使是为了鸡毛蒜皮点的小事,为了自己这个颜面,也要和人争个你我高低,其实无非是自己强烈的我执在作怪罢了!即是把自己这个色身当成是实有、不容侵犯的。所谓顺我者喜之,逆我者嗔之,由此给自己的人生招致了极多的违缘,为自己修行都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其实就吾人现在之色身而言,只不过是由四大五蕴等诸法假合而成,其中包含者诸多色法、心法。离开这些精神与物质,觅我实不可得。又从时间上看,我们这个身体从生至死,中间要经过幼、少、青、壮、晚、老等阶段,而每分每秒都在新陈代谢,一生当中人体细胞不知换过多少次,所以经历几十年的风霜,少年时自己光滑细腻的脸到老便变成鸡皮了。由此可知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今日之我非明日之我;少年之我非青年之我,壮年之我非晚年之我……吾人之色身时刻都在生灭变化之中,虚幻不实,哪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可得?那我们又为谁而嗔呢? 如是观察,当我们在遇违缘,与他人发生不快而心里刚要失衡时,就要马上反问一下自己:是谁在生气、生气的是我吗?是谁在惹我、惹我之人是实在的吗?如此层层观照,因为自己心念不再执著烦恼,所以嗔火自然也就不再生起。
2.虚名无我 名字,可以说是导致吾人喜欢生嗔的另一个因缘,虽然我们都了知自己的名字是父母所起,只不过是一个方便人我交流的代号而已,但还是死死的执著不放,认为就是我、我所。如果听到有人对我们这个代号加以非议、诽谤的话,我们立刻就会感到不舒服,产生不良的情绪,甚至会火冒三丈。百法之中早就告诉过我们,名字之中是找不到“我”的,他只不过也是个缘起法,他可以随着因缘随时随地更换,比如自己在家时小名、学名就有好几个,出家了又换了法名法号。所以,一个人是可以有多个代号的,而我人只有一个,故名字也是虚幻的,是无我的。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为自己这个虚幻不实的代号而起嗔心呢? 因此,当我们再听到有人非议我时,可以作如上的观察,我们的生命是由五蕴组合而成的“假我”,而非议我的人及其所非议的语言亦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是在此时、此地、此因缘之下,他非议了吾人这个假我色身幻化的虚名而已。如果吾人不再执著这个假我、我所,不起嗔心去受取,此非议与我又有何干?他又如何能伤害到我?如此吾人之嗔心自然就不会生起了。
(二)修慈悲忍辱观——心若无嗔慈成就,勤修忍辱入贤堂《华严经》修慈分中有云: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24〕 《决定毗尼经》中也说:“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恚,以违害大慈莫过此故。”〔25〕因此,吾人志求大乘,还应以慈忍对治自己的嗔心。 1.修慈忍成就大悲心 慈悲忍辱可谓对治嗔心的最佳良方,如《法句经》中有云:“于此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26〕也就是告诉我们要以因果观、慈悲观去修忍辱,以对治自己的嗔心。即从三世因果来看待别人无缘无故对自己的毁辱以及迫害等,再以偿报业缘和慈悲心来对待之。也就是从观念上相信是因果的关系,观察自己之所以遇此因缘,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如果是因,我不需要还报,他造的因,我还报给他,他痛苦我也更痛苦,何苦来哉!如果是果,我应该要接受,不需要再还报,还报时又变成了双重的受害,重重无尽。如是因果循环, “冤冤相报何时了”!并且制造迫害的人已经造了恶业,将来必食苦果,非常可怜,吾人应悲愍之,为作福业,正如《万善同归集》卷下所言:“慈云既润,嗔火潜消。”〔27〕更要忏悔自己的业障,将自己所作一切功德回向给他,愿与其解怨释结,愿其早日蠲除罪业,早成佛道。如此修学,吾人即可将逆缘转为道用,自他了脱有望。 如果吾人能深明因果,以因果观及慈悲心对待一切逆境,那么吾人在遇缘对境之时即能以包容之心去谅解他人,嗔恨心也就不会生起了。而且会甘心情愿地接受之,而生起“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一种智慧,扩大自己的心量,远离私我的爱憎。乃至于自艾自怜的心态,也能做到以大局为重,换得他人及团体的成就。所以,对境无嗔而能慈悲忍辱,不但能降服心中的嗔怒,更能成就吾人真正之大慈悲心,利乐有情,拔苦无量。
2.圆融处世之良方 俗话说,人有敬怕的,没有吓怕的,因此如果当境界现前时,吾人要以慈悲心去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懂得理解和包容,以宽广的爱心去化解所有的冤结。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喜欢别人对己无礼,推己及人,别人自然也如此。所以怀慈忍之心、怀欢喜布施之心,处处先为他人着想,则退一步海阔天空,即给自己以及他人充分的时间去调整反省,如此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为做出不该做的事而悔恨了。正如雪公老人告诫嗔怒之人:“对己着想,我是菩萨,应起觉照,当行忍辱;对他着想,尔乃痴汉,应起悲心与以原谅。再急用一句洪名,当作金盾,绵绵念去,压住嗔心。不然他痴我嗔,一同堕落。”因此认识到嗔心的祸患,而修慈忍以对治之,不仅能成就自己宽阔的胸怀、豁达个性,而且还会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解冤释结,广结善缘。 所以,就世间法而言,我们熄灭嗔心,善修慈忍,即可逐渐地圆满自己人格、和谐人际关系。正如《憨山大师醒世歌》云:“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吾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不可能不受境界浪花里的是非曲直迷惑、影响,唯有以一颗慈悲忍辱的心肠,随缘尽分地对待周遭的人、事、物,才是最巧妙的处世之方。
3.成办出世之事业 蕅益大师有云:“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28〕无嗔确实是生活上很重要的格律,只有把嗔毒放下,才可能让自心净化,清醒地待人接物。因此,对于修行人来说,离嗔恚修慈忍实为吾人转凡成圣之关键所在。因为修行,所要修正的就是自己的心念及行为,而我们在生活当中之所以不能忍受种种尘境所带来的考验,也正是由于吾人对于六尘境界乃至自己的身心没有正确的认知,不知宇宙人生之间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和合所生,是苦空无常的。因此在当中起种种分别、执著,因而造作恶业,种下生死轮回之因,在六道中流转不已,枉受苦报。现在知道内心外境的真相,就要慈忍之心不动,安然面对。所以无嗔以修慈忍,随缘消业,随缘度生,既能成就我们的定力,又能圆满我们的戒行、智慧及福德资粮,成就我们的菩提事业。正如《大智度论》所云:“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29〕蕅益大师也说:“克除习气,莫若三业行慈。三业行慈,则无十过。十过既除,十善斯在,而五乘之本立矣!”〔30〕 真所谓“心若无嗔慈成就,勤修忍辱入贤堂”。吾人只要把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外来横逆之境都视为空谷回声,没有实体可得,权当是吾人修行道路上的增上缘,就不会因患得患失而起嗔造业了。顺境固然可以成就我们,而逆境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帮助我们考验自己修行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了。因此,吾人于修学过程中绝不要只求在顺境里一帆风顺,志求佛道者更应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侵袭,应该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击与破害。如此吾人才不愧为佛陀的弟子——一个大乘修行者。也只有如此,吾人才能荷担起如来家业,成圣成贤亦指日可待。
综上所述,嗔心其过患无穷,对吾人之修行障碍极大,不仅会给吾人现生造成极大的损恼、违缘,更障碍吾人之究竟解脱,它是吞噬吾人善根、慈悲心的毒蛇。因此作为一名佛子,于自己的修学道路上应当勤力防护之,常以智慧庄严自己的内心,无论遇到什么逆缘违境,不管别人为自己制造了什么样的挫折与伤害,都应以无我、慈悲、忍辱来对治之,绝不要让自己的嗔恨心产生。正如寂天菩萨所云:“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己不济事,忧恼有何益?”〔31〕而是要勇敢地面对一切违缘,把逆境作为自己修行解脱的动力,使自己于菩萨道上勇往直前。但愿人人修慈忍,个个除嗔心,日日生欢喜,同证净法身。
参考书目: 1.昂旺朗吉堪布讲:《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2.宗喀巴大师造,法尊译补,严定恭校,大勇法师译讲,智湛居士笔录:《菩提道次第略论》。 3.于凌波著:《成唯识论入门六记》。 4.诃梨跋摩造,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嗔恚品》。 5. 寂天菩萨造,如石法师译:《入菩萨行论》。 6.宗喀巴大师造论,能海上师集:《菩提道次第心论》。 7.日常法师著:《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第一二一卷B面。 8.圣者龙树本,比丘自在释,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菩提资粮论》卷六。 9.蕅益大师著,成时编辑:《灵峰宗论法语问答》 10.天亲菩萨造,玄奘译:《百法明门论》。 11.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12.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成唯识论》,《大正藏》第31册。 13.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14.鸠摩罗什译,净源节要,袾宏补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大正藏》第40册。 15.智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6.《成实论》。 17.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入中论》。 18.宗喀巴大师造,昂吉堪布讲述:《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卷七(上)。 19.于凌波居士讲授:《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 〔1〕《菩提道次第略论》,第59页。 〔2〕《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卷十八。 〔3〕《大藏经》第2册,第619页下。 〔4〕《大藏经》第31册,第31页中。 〔5〕《大藏经》第25册,第167页中。 〔6〕《成唯识论入门六记》,第66页。 〔7〕《大正藏》第32册,第312页上。 〔8〕转引自索达吉堪布讲:《入行论》。 〔9〕《入菩萨行论》,第六品《安忍》。 〔10〕《大正藏》第46册,第948页中。 〔11〕《大正藏》第54册,第1150页下。 〔12〕寂天菩萨造,如石法师译,吴岩龙校编:《入菩萨行论·安忍品》。 〔13〕转引自《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一二八卷B面。 〔14〕《大藏经》第40册,第851页上。 〔15〕《大正藏》第54册,第126页中。 〔16〕《大正藏》第40册,第589页下。 〔17〕《大正藏》第12册,第1111页中。 〔18〕《大藏经》第46册,第464页中。 〔19〕转引自大勇法师译注,法尊法师译补:《菩提道次第略论》卷三。 〔20〕转引自益西彭措堪布讲:《因果明镜论·决定业力大小的各方面因素》第三意乐门。 〔21〕转引自大勇法师所译讲,法尊法师译补:《菩提道次第略论》卷一。 〔22〕《大藏经》第26册,第149页中。 〔23〕《大藏经》第25册,第167页中。 〔24〕《大正藏》第10册,第960页上。 〔25〕《大正藏》第35册,第403页中。 〔26〕南传《法句经·双品》,网页为:http://www.jcedu.org/fxzd/ah/1/23.htm。 〔27〕《大正藏》第48册,第986页中。 〔28〕蕅益大师著,成时编辑:《灵峰宗论·示莫允臣》卷二之四。 〔29〕《大正藏》第25册,第276页上。 〔30〕蕅益大师著,成时编辑:《灵峰宗论法语问答》卷二之三。 〔31〕寂天菩萨造,如实法师译,吴岩龙校编:《入菩萨行论·安忍品》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