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力摄持,心不颠倒
窥基大师,《阿弥陀经通赞疏》云:不颠倒者,不移正念也。
“不颠倒”就是没有改变正念,在心中就是这句佛号。心不颠倒,是已经断气了。断气了,随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会没有正念吗?不要说已经断气了,是人终时之前的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已经现前了。不要说有多少佛菩萨,西方三圣就好,将来你在临终,阿弥陀佛现前,观世音菩萨现前,大势至菩萨现前,你心中会有正念吗?会。佛菩萨现前,佛菩萨的光明,威神加持护佑,你的心中还会没有正念?绝对是正念,绝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下面莲池大师的开示,说得很详细,将颠倒解释比较详尽。我们来看莲池大师的开示。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云:颠倒者,由其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乱。如前所谓,将舍暖触,一生所作,俱时现前,心神惶怖,动止挥霍。应入地狱者,刀山剑树,视作园林;应堕畜生者,马腹驴胎,认为堂宇;就令作善,合生人天,未免憎爱父母;乃至小圣初心,犹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谓颠倒也。乘此颠倒,三界七趣,随业受生。今既一心不乱,则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径生彼国。
这段法语,莲池大师先将“颠倒”这二字作了详尽的解释,然后再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人,“内凝正念”,内心有了南无阿弥陀佛的正念,外感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舍此”,舍掉这个业报身,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就没有颠倒的事情。
那么六道的轮回才是颠倒,所以莲池大师说,颠倒就是因为平日“随顺妄想,不修正念”,平时不要念佛,“心多散乱”,所以到了临终要舍暖触的时候,就是临命终将要死的时候,“一生所作,俱时现前”,这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一个人一生所作所为,在临终会业障现前,犹如电视屏幕,将一生的行为在屏幕映现出来。所以平时的精进念佛,有没有重要?有。你平时每天认真念佛,临终会平时所作所为现前,那你平时因为每天认真念佛,临终佛号一直现前,不就是正念分明吗?对不对?当然。
那么,莲池大师说:“应入地狱者,刀山剑树,视作园林”,要堕落地狱的,不是看到地狱的种种刑罚——看到地狱种种刑罚,当然这个临终者会不想要投生。要堕落地狱,是看做很漂亮的花园树林,结果一进去就堕落地狱。“应堕畜生者,马腹驴胎,认为堂宇”,就是要堕落畜生道作马作驴,所看到的会是富丽堂皇的殿宇。
“就令作善,合生人天,未免憎爱父母”,这意思解释一下,大家才了解。譬如要投生在人道,在过去中阴神识看到这生父母,男欢女爱交媾,所以会生出一念贪爱父母之心,这份贪爱父母男女欲望的心,若男众就会贪爱母亲憎恨父亲,若女众就会贪爱父亲憎恨母亲,就是如此。那一念贪男女情爱,神识念头一动,马上就堕落受精卵里面。受精卵游离到子宫着床,形成十个月的胎胞,孕育十个月的生命,才诞生在人间做人。你我都是这样来人间的。
说起来,杨杰居士所说的话,实在说得没有错:“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我们都是贪爱男女的情欲,所以堕落在人间苦海,怪什么人?怪自己。所以无论男女,到了青年之时,奇怪,爱情这一科不用学,大家自然都懂得,实在奇哉怪哉。也没有人规定,只要到了适婚年龄,男众懂得找一位对象,准备娶妻结婚;女众也没有人教,也知道要交一个异性对象结为夫妻。这就是因为生生世世,我们对这些事情,已经做得非常熟悉了,熟到不用人教就都会了。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对这句较生疏的佛号,把它念到很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生处转熟,就是佛号生疏,把它念到很熟,将来临终现前,佛号先起现行,那一定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熟处——对感情、亲情、名利、财宝、五欲,这我们已经很熟了,熟处转生,我们尽量慢慢淡化,叫我们要完全放下,那是不可能,慢慢的淡化,计较不要计较那么多,计较一些些就好,这样慢慢我们的心就会迈向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如此。
“小圣初心,犹不能正知出入”,你看证小果的人,初果须陀洹的人,还不知道他出胎入胎。
这都是颠倒。也因为颠倒,所以在“三界七趣之中随业受生”。说七趣,就是多加仙道这一道。
那现在,“一心不乱,内凝正念,外感佛迎,舍此报身,径生彼国”。所以,一个念佛的人,将来临终,阿弥陀佛现前,绝对是心不颠倒而往生。
下面引用大佑法师的开示。
大佑大师《阿弥陀经略解》云: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故云心不颠倒。
大佑大师将“心不颠倒”这句话解释得非常好。“乘阿弥陀佛的愿力摄持”,不为平时的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所以阿弥陀佛现前愿力摄持,一定正念现前,这样叫做心不颠倒。大佑大师将这段往生因的关键道理说出来,说的太好了,跟大佑大师鼓掌赞叹(掌声)。
所以,师父一再强调,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临终,阿弥陀佛现前,就万事OK,对不对?那一定自己临终,阿弥陀佛会现前,就是在平生念佛,直到临终不退,你做好这样的修因,自然就感召临终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现前,“愿力摄持”,也就是经文所说的“慈悲加佑”,当然就会“令心不乱”,所以不会被“妄想攀缘倾动其心”,不用烦恼妄想。大佑大师这段话说的很好。
下面传灯大师所开示的,意思也大同小异,也说的很好。传灯大师是蕅益大师的师伯,《弥陀圆中钞》写得也很好。
传灯大师《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云: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说得好不好?实在太好了,跟传灯大师鼓掌(掌声)。传灯大师这段法语的开示,把它抄起来,贴在墙上,每天要出门念一遍,你就安安心心念佛了。重要的法语不用多,了解了,明白了,你就很安心念佛。
“娑婆众生,虽能念佛”,但是“浩浩见思”,就是见思烦恼很重,实在还未伏断,但是临终——
“垂终”就是临终,能够心不颠倒,“不是自力而能主持”,不是自己修行的工夫,“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说的有没有道理?事实就是如此,说的太有道理了。不是自己有办法念佛念到心不颠倒,现在平时就已经颠倒了,何必等到临终?就是因为临终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乘大愿船而来拔济。拔济谁?我!对,你这样想就对了,拔济我。就是拔济我这种临终有可能会颠倒的人,所以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愿,就是要让我这种临终会颠倒的人决定不会颠倒,所以阿弥陀佛才会发临终接引愿。“虽非正念而能正念”,阿弥陀佛现前要来拔济了,当然就正念,所以这样叫做“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下面引用元照大师的法语。
元照大师《阿弥陀经义疏》云: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因前诵佛,罪灭障除;净业内熏,慈光外摄,脱苦得乐,一剎那间。下文劝生,其利在此。
这段法语,若详细体会元照大师的意思,其实与传灯大师、大佑大师所说的,是大同小异,只是不容易深入体会,也许就看不出佛力的思想。
“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这是在说,一个人在临终,善业或恶业会起现行。“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起恶念,起邪见,或者是生出系恋,眷恋人间,无论眷恋亲情、感情、名利、财宝,这是一般人很容易有的。“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虽然元照大师是这样解释颠倒,但是下面才是重点。
“因前诵佛,罪灭障除”,这二句话是重点。“因前”就是还未临终如此起恶念、邪见、系恋、猖狂或颠倒之前,也就是平生念佛,所以罪灭障除。所以最重要的是不是在平生的念佛?是。元照大师这样开示,也能使我们体会,因为临终很有可能会起邪见、起恶念、生系恋的心,所以平生的念佛就非常重要
。因为平生的念佛,所以使临终这些恶念、邪见、系恋的心不会起现行——罪灭障除。“净业内熏,慈光外摄”,这就是佛已经现前了。“净业内熏”就是内心念佛,“慈光外摄”就是阿弥陀佛光明普摄,这不就是在说阿弥陀佛现前对这个念佛人的威神加持吗?“脱苦得乐,一剎那间”,这个念佛人离苦得乐,在一剎那间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下文劝生,其利在此”,下面就是世尊劝愿往生,利益就在这里。
下面蕅益大师的开示,也说的很好。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云: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
这段文同样很值得大家好好的牢记在心。如果你对临终有可能颠倒而内心担心,除了每天读一遍前面传灯大师那段法语以外,蕅益大师这段法语,也每天读一遍,我相信你的担心就会消弭。
蕅益大师说:“唯有信愿持名,仗佛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说得实在很好。你要做到的就是“信愿持名”这句话,信愿持名就是往生三法信、愿、行。持名是行。无论自力念佛、或二力念佛、或他力念佛,都一定要做到往生三法。做到往生三法就是仗他力,所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是自自然然的一件事情。就像喝开水靠开水止渴的力量,就像吃饭靠白饭止饥的力量,就像吹冷气靠冷气凉爽的力量,就像服药靠药物治病的力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那么如何仰仗佛力?蕅益大师两句话一语道破,“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信愿持名一定要做到:信做到深信,愿做到切愿,行做到力行。深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切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念佛,一生不退,你能够做到,不管你是自力念佛或他力念佛,是信心念佛或疑心念佛,是专修或杂修,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报土与化土的差别而已。所以蕅益大师说: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
“佛慈悲愿,定不唐捐”,说的很好,因为你做到往生三法信、愿、行,所以阿弥陀佛发愿所成就的愿力,要救你“决定不唐捐”,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愿力不会白发的,你念佛也不会是白念的。
有的老菩萨,对净土教理还没有相当的深入,虽然认真念佛,佛珠拿着虔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一天念佛那么多,临终阿弥陀佛若没有现前来接引我,那我就白念的了。”绝对不会白念的,佛号不管你念多念少,你一生用心在称念这句佛号,师父敢跟你挂保证,你绝对不会白念的,阿弥陀佛的愿力不会白发。最怕就是怕你不念佛,最怕就是怕你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你没有念佛、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感应阿弥陀佛的因,也就是没有播种怎么有收获,没有喝白开水怎么会解渴,没有吃饭怎么会止饥,没有服药怎么会治病,意思一样。
所以,重要的你有念佛,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愿有行必然有信,往生因圆满具足,所以佛的慈悲愿定不唐捐。(选自《阿弥陀讲精讲》)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