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凡是放不下,就是你没看破,看破肯定放下 2014净土大经科注 法语菁华录(二四)

发布时间:2024-04-11 01:01:12作者:心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凡是放不下,就是你没看破,看破肯定放下 2014净土大经科注 法语菁华录(二四)

1真正修行的人,他与城市隔绝了,到深山里面去了,住山洞,过原始人类的生活,他得大自在,我相信这样的人不少,依旧在我们这个世间。他们真修,我们沾他的光,我们得到他的福报,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人造这么重的业,还能存在,靠谁?靠这些修行人。要没有这些修行人,严重的灾难,我们人类会灭绝。我们对这些真正修行的人要感恩。现在人不但不感恩还毁谤,刚才我说了,对他们的毁谤,他们还是大慈大悲,决定没有丝毫减几分,这是佛菩萨,这是真正觉悟的人。

2什么叫有缘?你相信、不怀疑,你真干,就是有缘人,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有怀疑的、不愿意修这个法门,跟弥陀无缘。无缘,佛也跟你结缘,怎么结?你这一生,听到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经典,看到阿弥陀佛的像,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阿赖耶识里头有了阿弥陀佛,这就是下种子,来生后世再得人身,再遇到的时候,你就提升了,就增长了。所以无时无处,没有一样不是在接引众生,不是在帮助众生。这种恩德无法形容,还有哪个恩德比这个大的?再找不到了。

3每个成就的,都是无量劫来已经修行无量劫次,没有这样的善根、福德、因缘,哪有那么容易成就!每个念佛求生净土的都不简单,过去世没有供养无量诸佛,今生遇到了,只是种善根而已。为什么?他不能相信,他不能依教奉行,疑根没有拔除,认识不够透彻,他心不能专一。诸佛菩萨,这法身菩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只是劝你,主意是你自己去拿定,佛不勉强人。你造恶业堕三途,佛不会拦阻你,拦阻你会跟你结怨,因为你不了解,你认为他障碍你,所以他不拦阻。佛、法身菩萨决定不会跟任何一个众生结怨仇,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学习。

4带业往生,带旧业不带新业,我现在还造业,能往生吗?不能。把造业这个念头彻底放下,那一剎那就是往生的时候。要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金刚经》上这几句重要的经文,常常放在心上,念在口上,让它养成习惯,为什么?帮助我们放下。凡是放不下,就是你没看破,看破肯定放下。烦恼障重的人要从放下下手,所知障重的人从看破下手,我们这两种障毕竟还是烦恼障超过所知障,所以我们下手的方法从放下。这两个离不开,放下离不开看破,看破离不开放下,看破如果没有放下,不能向上提升,要想往上提升,一定要靠放下。

5我们还是自私自利,还是分别执着,那救不了众生。你执着,他比你更执着,你要争,他比你争得更厉害,他不会让你的,你怎么能化解问题?化解问题全在自己,不在别人,在别人那边是永远不能化解,在自己这边马上就化解了。他争我不争,竞争就没有了。不争行吗?不争好,不争,自己心地多清凉、多自在,真的法喜充满。争的人都忧虑,竞争、斗争,发展到最后战争,战争争个你死我活,双方都往下面堕落,来生人天没分,其他就不必说了。

6爱众生是真正爱自己,不爱众生是迷失了自己,自己天天造业不知道。你是真修、是假修,是真学、是假学,完全你那个慈悲有没有在众生那一边。众生无量无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众生,我对人爱,我对动物爱不爱?我对植物爱不爱?我对我的生活爱不爱?对我的工作爱不爱?为什么?没有一桩事情与众生脱离关系,说没有关系的你找不到。这是大乘,小乘有侷限,大乘没有局限。

7现在人很多人不相信有来世,那就没法子。所以他得到的地位、得到的财富,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把它享受掉,不相信有来世。古人相信,所以古人懂得修积,来世好。现在人不懂得积福,往往享受还透支,超过自己所修的这点福报,超过了,所以福报很快,不等寿命到的时候他就用光了。用光怎么办?古谚语有句话说禄尽人亡,他还有寿命,但是他的福报享尽了,他不知道惜福,他就提早过世了。这种人现在在这个社会上很多,我们看到了,我们有高度的警觉心,能不能学他?不可以,一定要惜福。你看海贤老和尚,一粒米饭掉在桌子上,掉在地下,都把它捡起来,用水把它冲干净,吃下去,为什么?惜福。

8海贤老和尚救狼的故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那个公狼跟母狼、狼跟牠的小孩小狼,有情有义,找老和尚去救了母狼,第二天还送个蜂蜜感谢老和尚。所以老和尚感叹的说,那是狼,畜生,也知恩报恩。这一窝狼,我们就相信,牠的来生可以得人身。所以你要是冷静下来,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的学处,叫菩萨学处。人人都是善知识,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在示现,问题在你会不会?你有没有看清楚?你能看清楚,确实能度自己,度自己什么?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贪恋,这度自己。能帮助众生,能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积功累德,修你的福慧。

9你一定要知道,别人是决定障碍不了你的。骂你,你会生气,有障碍;骂你,你不生气,没障碍。你能不能不生气?你就想到,自己障碍自己,他骂我,他骂别人为什么我不生气?骂我,把我的名字当作别人,我们还听了乐呵呵的,这才行!所以你可以看、你可以听,你可以不要接受过来,为什么?全是假的。接受过来就是障碍,放在心上就是障碍,可别放在心上,一切染净、善恶都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弥陀佛。

10我们不放阿弥陀佛不行,着相,不放阿弥陀佛你就着空了。把空放在心上不好,为什么?果报在四空天,依旧没有出六道轮回。所以空也不能放,有也不能放,怎么办?放阿弥陀佛,太好了,这就是阿弥陀佛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的大恩大德,妙极了!因为这句佛号具足一切诸佛佛号,一个不漏,你念这个念那个,挂一漏万。

11阿弥陀佛所说的我们不能违背,我们没有做到的,要真正忏悔。怎么忏悔?章嘉大师告诉我,后不再造是真忏悔。你忏悔了,明天还照干,这个不是忏悔。要学颜回的「不贰过」,那真忏悔,这个过失我知道了,不会再犯重复的过失,真忏悔。佛法是心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它活活泼泼,能随顺众生,恒顺众生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随喜,随喜就是功德。

12上帝的爱、神的爱从哪里表现?抽象的,佛的慈悲也是抽象的,必须要我们的信徒、神职人员,把上帝的爱我们接受过来,代表上帝去爱世人,这就对了。他很同意我的看法。我说佛教慈悲亦如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我们求生净土的人没有大慈大悲,不爱世人,将来能不能到极乐世界?去不了,一个道理。所以,如何能保证我们能去极乐世界?把四十八愿变成我自己的本愿,我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能不去吗?决定去了,这个才是重要的大事。

13我们这一次有缘得人身,遇到的是乱世,不是太平盛世。遇到乱世,我们也不必悲观,真正修行人,他认为这是好事,为什么?太平盛世,人对世间有留恋,舍不得离开;乱世容易,乱世我们苦受得太多了,不想在这个世间,容易生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跟往生净土就相应了。所以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对人是平等的,有人在这个缘分里面超越了,是好事。

14念佛的人不幸临终一念错了,堕到三途去,这样的人很多,不是少数。他们如果念佛的功力还能保持几分,有时候还会想到阿弥陀佛,他在恶道里面,饿鬼、畜生、地狱,有时候也见到佛光。见到佛光,他在恶道里面的苦,苦报就会减轻,能得到暂时的休息。我们有理由相信,三恶道的众生闻佛法的机缘不比我们差。人间天上,特别是人间,哪一个人念佛、诵经、修行没有回向给虚空法界一切苦难众生?我们天天都做。这个回向起作用,不是没有作用,我们自己粗心大意,没有体会到这个作用。如果烦恼轻、智慧长,这个回向的功德你就见到了,你能接触得到,对我们信心、愿心会增长。

15念佛最怕的杂修,他不能专一。见到经教,想翻翻想学学;见到参禅的,喜欢禅;见到持戒的,也想穿衣持钵。好不好?好。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为什么?蕅益大师说得好,真正往生是要信愿持名。功夫要专一,专一就能往生;不能专一,不能往生。我们是杂修,什么法门都想,甚至于外道的典籍、世俗的这些书本都想学学、都想看看,没有想到《金刚经》上佛教导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什么?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统统要放下,一向专念。佛在这个经上指示我们,净土怎么修?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那个「专」字要记住,不能夹杂。

16海贤老和尚常讲,他老人家的口头禅,「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这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的问题全在不能专心,一心不止二用,太多用途了,我们的精神不能集中、意念不能集中,都是妄想杂念太多,所以功夫不得力。知道,很多人知道,可是回不了头来。古人有句话说「生死心不切」,这句话说得太好了!真的,我们没有把生死看清楚,到临命终时,还是随业流转,把往生极乐世界忘掉了,这个才可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都要求生净土,把它养成习惯,这问题就解决了,不养成习惯不行。

17印光大师是我们最近的一代祖师,老人家闭关念佛,他的关房我去看过,非常简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就供一尊阿弥陀佛像,像不是很高大,我印象当中大概只有一尺多高,木雕的,一张小方桌,一对蜡台,一个香炉,一个磬,一个木鱼,再供一杯水,其他没有了,非常简单。佛像后面写了个大字,老人家自己写的,「死」字。这就是古人常讲的生死事大,他一抬眼睛看到佛像,后面就是很大的「死」字。警惕自己,死了怎么办?要不是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就到三途去了。

18修行一辈子,来生得人身,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不见得,为什么?我们自己冷静回光返照想想自己,名字是在学佛,到底学到什么?自私自利没放下,口业没放下,身业没放下,意业也没放下。用十善业道这十条认真去想想,我们就发现自己不够格。我们在造业,身造业,口造业,口是最容易造业的,意,贪瞋痴慢疑。多少人自己造业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养成习气了,日常生活当中认为我是理所当然,我就是这个样子,不肯认真改过自新。最后谁吃亏?自己吃亏。

19要怎样才如法?就是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的样子,一切时一切处这句佛号没有丢掉,这就对了。我念头一起就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杂念,有事办事,有人来向你请教,你可以劝导他念佛,劝他断恶修善。完了,佛号就起来,未曾丢失一句,真念佛人。不是这样念佛人,哪能没有过失?过失很多,没有能力降伏烦恼习气,也就是说佛号常常断掉、常常忘记掉,那些杂念还常常想起,这个事情麻烦,这是不能不警惕的。

20我们见佛像如同见真佛,听到佛号也听到了真佛,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能生得起来,常常保持,从早到晚。晚上睡觉作梦就是丢失了,作梦为什么不念佛?梦境对修行人来讲是很大的警惕,为什么会作梦?科学家说潜意识里头的妄想,佛法里面讲阿赖耶里面习气种子起现行。我们如何能够念到作梦的时候也念佛,证明你的心专一了,这样的人决定得生,这真念佛人。世间这些事情随缘,随它去吧,不要去管它。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21哪个人能保证你明天还在世间?明年还在世间?靠不住。经上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这一生结束了。到哪里去?自己不知道,迷惑颠倒,所以才把三恶道当作善道。他要知道是恶道,他怎么会去?不知道。进去之后就出不来,愈迷愈深,造作罪业,就是起心动念,愈来愈严重,非常可怕!

22寿命无量才是一切乐的根本,如果死亡,一切乐永远都离开了,沦落到三途,那往后不堪设想。天虽然是乐,寿命也很长,不究竟,它不是无量寿。无量寿只有极乐世界,只有西方净土,舍此不修,搞别的,明白人眼中你全错了。你能回头,佛菩萨一定示现帮你忙。你坚固执着,自以为是,诸佛菩萨也无可奈何,帮不上忙,不是不帮助你。你的烦恼习气太重,见异思迁,这种人怎么会有成就?无论在世出世间都不会有大成就。

23佛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心想要善,纯净纯善,好。不要有妄想,不要有杂念,身体就会健康。妄想多了,杂念多了,什么毛病都出生了。这个道理要懂,是真理,不是假的。如果地球上的人能够弃恶扬善、端正心念,这个灾难就能化解。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化解灾难,念头。同样一个道理,化解我们身上的疾病也是念头,念头纯正不会生病,为什么?细胞,每个细胞都是健康的,没有带病毒的细胞,你怎么会生病?老化的细胞可以恢复成正常,带着病毒的细胞恢复正常,老化的它能转成年轻。很有道理!

24要怎么样开悟?一门,一门深入。这一点希望我们同学们要注意,为什么?不能学太多,学太多的时候你分心了,你精神不能集中,你妄想会很多,所以只准学一门,叫你天天想一桩事情,想到无想就毕业了。不能搞太多,不能搞复杂,这个不是学知识,不可以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在什么时候?开悟之后,没开悟的时候是以开悟为第一,就是修定。你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开慧之后可以广学,那个时候学太容易了。

25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把功德回向求生净土,统统得生,这法门妙极了!不是说只有念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我念观音菩萨能不能往生?我念地藏菩萨能不能?能,只要你一生就念这一句,你把别的放下。一定要回向极乐世界,求生净土。我们要念其他宗教行不行?行,只要专心,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乱,回向求生极乐世界统统得生。要不要改变宗教?不需要。为什么?所有宗教都是自性流出来的,没有例外的,所以宗教真的是一家。

26人真信了,他这一生成佛去了。你要是批评,让初信的人改变信仰,对这个产生怀疑,你就把他这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成佛的机会给断掉了,这叫断人法身慧命。断人法身慧命的罪比杀生的罪,比杀他身命的罪还要重,杀人身命是堕地狱,断法身慧命一定堕无间地狱,将来地狱罪报完了之后再得到人身,生生世世愚痴,不闻经法,这罪太重了!你就晓得,反过来随喜赞叹,这个功德多大,不但成就别人,将来自己成就。这些都不能不知道。

27法门都好,要赞叹,不能比,我比你高,你比我高。凡是比都是堕地狱,为什么?毁谤法门,那个法门是佛说的,你要毁谤它是毁谤佛法,毁谤佛法的必堕无间地狱,这个要知道。不但佛门,不同法门要互相赞叹,对其他宗教也要互相赞叹,为什么?世界才会有和平

。如果这个宗教,我的高你的低,我要把你消灭掉,这个世界上就永远离不开灾难,你们要是批评的话,要负这个因果责任。我们希望宗教都能和睦相处。

28世出世间一切法和为贵,为什么不能和睦相处?为什么要斗争?斗争是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社会大众所受的影响更大,影响什么?社会大众对宗教不信任,都不是好东西,你看他们自己互相斗争。所以我们明白了,我们只有赞叹,没有毁谤,别人毁谤我,我赞叹他,决定不可以毁谤。为什么?我们不能谤佛,不能谤法,不能谤祖师大德,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各人根性不相同,佛应机说法,说出无量法门,这无量法门里面就包括各种不同的宗教,所以世界宗教是一家,是真的不是假的。赞叹太重要了,不要去批评别人,别人批评我接受,不必说话,回他的话就是阿弥陀佛。心里头要清楚、要明白,于人不要争,什么都好。真正的好,将来往生做出一个好榜样,那就是最好,圆满的好。

法语恭录自—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170--180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