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信愿是往生条件

发布时间:2024-04-28 01:01:05作者:心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信愿是往生条件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六百六十七页第七行,从第二句看起:

【解】又《弥陀要解》曰:“阿鞞跋致,此云不退。”

我们的意思讲是“不退转”。“不退”有三,这个地方列出来了。这段是取自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上说的。

【解】“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

是初果小乘。初果,前面跟诸位报告了,他断八十八品见惑。下面两种不退,是断八十一品思惑,见思烦恼。“见惑”品数虽然这么多,佛为了教学便利起见,把八十八品见惑分为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大类全包括了。这五种见惑都断了,证须陀洹,“入圣流”,就是圣人之流,他不会堕落在三恶道。初果、二果、三果,他们生活的处所、修行的处所是在人、天,人间、天上,凡圣同居土。

中国这块大地,我们知道四大名山、五岳,这些地方有菩萨常住在这边,也有不少罗汉,当然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有,他们在这个地方修行,不会再堕落了,步步高升。初果要证到四果,他还得慢慢向上提升,经历二果、三果、四果。四果就超越六道轮回了,到哪里去了?十法界里面“声闻”法界,是他们居住的道场,他不会再到六道来了,六道是凡地,他出轮回了,真正超越轮回,不再回来了,所以入圣人之流。

这五种见惑我们要知道,能看破,能放下很好,为什么?往生有把握。我们不搞小乘,但是这五种能帮助我们往生、帮助我们放下。为什么要放下它?假的,不是真的。六道轮回也是假的,把假的放在心上,就大错特错了!

假的不能放在心上,要把真的放在心上。什么是真的?不生不灭是真的,极乐世界不生不灭。阿弥陀佛以及所有往生的大众,从上上品到下下品,个个都是无量寿,无量寿就是不生灭,意味着不生灭了。

我们无量劫来,在六道轮回过日子,这一生当中遇到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太殊胜了,这个法门能够帮助我们永远脱离六道轮回。

往生的条件非常简单,蕅益大师说“信、愿、持名”四个字,这四个字我们做到了,必定得生。第一个条件,“信”,决定相信,相信佛的话是真话,决定不会欺骗我们,西方有极乐世界,要相信真有;第二个,要相信真正有阿弥陀佛。有这两个条件就能往生了。蕅益大师说得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们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我们愿意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是“愿”,真正相信,有恳切的愿望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条件具足了。

念佛,念佛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念佛功夫深,品位高;念佛功夫浅,品位低。没有念佛功夫,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往生,这是下下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下下品也好,为什么?不退转了,这个不退转可不得了。三种不退,第一种刚才说了,不堕凡地。

【解】“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

这个品位高了,不会退到阿罗汉,这叫“行不退”。他发菩提心,他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他不会退到声闻。四圣法界里头“声闻”、“缘觉”是二乘地,他住在菩萨,再提升是佛,十法界里面的佛,他在这个地方修行,地位就高了。

【解】“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念念都流入。“萨婆若海”就是“一切种智”,就是如来所证得的智慧,所以也叫“如来果海”。没有证得“如来果海”之前,都是因地。菩萨也在因地,很贴近了,阿罗汉比较疏远一点,念念都向“无上正等菩提”,向“无上道”,这个叫做“阿鞞跋致菩萨”。

“阿鞞跋致”是三种不退,我们一般讲他是什么身份?法身菩萨。他住在什么地方?实报庄严土。在娑婆世界就是华藏世界,阿鞞跋致他住在华藏世界。密宗里面所说的“密严”世界,也就是华藏世界,也就是极乐世界,同处不同名号,异名一处,一般称为“一真法界”,就是指的“阿鞞跋致”。法身菩萨所住的实报庄严土,他在这个地方等待成佛。

我用“等待”两个字,为什么?这个地方没有办法用功,为什么?法身菩萨无明断了,无明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他怎么修?我们要破身见,你看,有身见好修,要破边见,确实有二边的概念、对立的概念,法身菩萨没有了,他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修什么?没的修了,为什么还不能称“无上正等正觉”?烦恼是断掉了,习气没断,习气可不好断。“习气”是什么?佛在讲经的时候有个比喻,让我们有个概念,佛用酒瓶做比喻,盛酒的瓶子,酒倒干净了,确实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这个味道叫习气,这个味道没有办法断掉的,只有一个方法,把它摆在那里,瓶盖打开,半年一年之后再去闻,没有了,就成佛了。所以他到那个地方去等,等到习气完全断干净了。佛告诉我们要多长时间?不是一年、两年,不是一劫、二劫,三个阿僧祗劫。所以通常大乘教里头,讲成佛要“修三大阿僧祗劫”,不是说我们,我们是无量劫,三个阿僧祗劫是说实报土里面的法身菩萨。

菩萨有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有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个位次从哪里来的?习气厚薄不一样,愈往高的地方去习气淡薄,愈往下面习气很浓厚,是这么样分的。所以这个法界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没有差别,智慧、神通、道力,几乎都是平等的,只有证得“妙觉果位”,时间早晚不一样,习气薄的很快就证得,习气浓厚的时间就比较长一点,是这个意思。所以“第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解】萨婆若海,此云一切种智海,即如来果海。

阿罗汉证得的“一切智”,菩萨证得的叫“道种智”,佛所证得的叫“一切种智”。这三种智慧,实际上都是自性本自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我们有障碍把它障住了,障碍去掉它就出现了,执着障碍“一切智”。

“一切智”是什么?“知法总相”,一切法的总相就是空,知道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再执着它了,这个是“一切智”。

第二种,“道种智”,“道”是道理;“智”是智慧;“种”是种种,就是万法。知道一切万法是怎么来的,所以“一切智”知“空”,“道种智”知“有”,知道惠能大师最后说的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道种智”知道万法从哪来的,“一切种智”就全知道了,“一切”就是“一切智”,“种”就是“道种智”,“一切”跟“道种智”就是说“理、事”全知道,“空、有”完全知道了,通达明了,没有障碍了,这种智慧才能教化众生、普度众生,为什么?你一切没障碍了。

下面说证得“一切种智”的人。

【解】别教须登初地,圆教至初住。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能双舍二边,

“二边”就是“空、有”两边。“空、有”两边都放下了,这叫“中道”。

【解】全归中道,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足见念不退之难证。

“念不退”,《华严》是圆教初住菩萨证得了,叫“法身菩萨”,别教要初地。别教初地等于圆教初住,都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称“法身菩萨”。法身菩萨的等级有四十一个,四十一个等级都叫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在理上讲是平等的,在事上讲,刚才说过,“无明”厚薄不一样。“无明”浓厚的地位就低,“无明”薄一点就往上升,到等觉还有一品,一点点,那一点点断掉了,实报庄严土没有了。换一句话,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没有了到哪去了?回归常寂光了。

常寂光是法身,所以在实报土里头是报身。到常寂光这才证得法身。真正证得法身,法身没有相,法身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常”就是不生不灭。“寂”,清净寂灭,就是它没有染污,它没有动摇。“光”是光明遍照,或者是普照,都是一个意思。它是一切法的理体,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从它而生,它本身不生不灭,所生的一切法都有生灭,这个诸位要知道。

实报庄严土,你看它有生有灭,它不是刹那生灭,有缘它就现相,所以通常我们不叫“生灭”(“生灭”对阿赖耶讲的,对自性不讲“生灭”,自性不生不灭),讲“隐现”,有缘它现相,没有缘相就不见了。“隐”,“隐”不能说灭,“现”,不能说生,所以叫一真法界,这个是有形相最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极乐世界。一切诸佛报土,诸佛如来的报土,跟西方极乐世界,实在说无二无别。极乐世界的殊胜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这桩事情一切诸佛报土里头没有,只有极乐世界有,所以显得它特别殊胜。

下面说的,“足见念不退之难证”,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通常讲修行,真的是修无量劫才能到这个地位。底下这个话非常重要!

【解】但净土妙法,“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

这个话蕅益大师说的,这是经上讲的,祖师给我们说的。我们为什么要修净土法门?用这个答复就对了,很圆满,答得很巧妙。“五逆十恶”是地狱众生,是堕地狱的,其他法门没有他份,可是念佛行。

不但念佛行,一生造“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他要真正能够忏悔能够悔改,“信愿持名”,一声佛号、十声佛号都能往生。这个例子,谢总的父亲给我们做出榜样,现身说法,不过他不是五逆十恶,他是个大善人。给我们证明什么?第十八愿讲的“十念必生”,因为他一生没念佛,儿子学佛劝他,他听不下去,儿子着急。一直到他临终的时候,断气前一个多小时,不到两个小时,儿子最后看他,跟爸爸讲:西方真有极乐世界,你能不能相信?爸爸点头。这个很难得,一生都没点头,这个时候点头。又告诉他说:真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接引众生,你相信吗?点头,儿子就给他说,我念阿弥陀佛你跟着我念。念了一个多钟点走了,全身柔软,瑞相稀有,当时在场一千多人,有人看到佛光,有人看到莲花,有人闻到异香,瑞相稀有。一生没念过佛,就是临终的时候,儿子带着他,他跟着儿子一起念。我们亲眼看到这个例子、听到这个例子,我们要有信心,这是我们的榜样。

“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品位不高,是下下品。我们相信,谢总的父亲在下下品,我们可以肯定,但不是下品,下品里面有上品,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下下品是下品下生。我们至少能判断他,他是下品上生,为什么?他是善人,他累积的功德多;尤其儿子做大善事,这个功德回向给他爸爸,把他爸爸的品位就提升了,肯定的

。着重在什么?“皆得三不退”,就是阿惟越致菩萨。生到极乐世界,下下品也是阿惟越致菩萨。

【解】是以灵峰大师赞曰:“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

这个名是什么?五逆十恶,十念成就,没有这个说法的,居下下品,皆得三不退,也没有这个说法,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说十方佛土没有这个名相,没有这个阶位,没有这个法门,只有西方极乐世界。

【解】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会有?!在理上讲,第一个条件,“心性极致”,心性之究竟,心性的圆满,不是几分,是真的圆满,这头个条件。

自性心性圆满,弥陀心性极致,我们的心性跟弥陀的心性是一不是二,如何跟弥陀起感应道交的作用?那就是念佛。

“持名之奇勋”,“勋”是功德;“奇”不是普通的,非常稀有,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所以弥陀之大愿,四十八愿,愿愿加持念佛的众生,才有这样的瑞相,才有这个殊胜的功勋,帮助这个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科】己三、法喜自在。

【经】各自念道、说道、行道,莫不欢喜。

念老注解里头说:

【解】末后诸往生者,因随意修行,受用种种大乘法乐,并自在得果,故莫不欢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