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韶州法海者曲江人,初见六祖。问六祖曰:「即心即佛,愿垂指喻。」
(识起迷情于何谓即心即佛,心佛本不二,心者由识而转成慧,佛者依空体而生法无所生灭。)
六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无诸境缘时,前念无所生即心,后念无所灭即佛。面对境缘时,起一切相即心,能离一切相不着即佛。若要完全述说,亿劫不能尽。听我以偈来说明:即心可名之为慧,即佛可视之为定。定慧均等,乃证得六识出六门而不染着,意中自然清净。若能悟此法门,再由习气中去悟入体性。当心起境用时,本无所生,定慧双修是为正法也。)
法海师信受,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不杂染之真心元来是佛,不悟此心而让此佛心自受委屈。现在我已知定与慧之道理,以后应修定与慧,以离种种境界,如此便知即心即佛也。)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中道观」或「空有不二」的佛教名辞,其实与「即心即佛」并无异,但前者是世尊教法,出现于经典中者,而后者即心即佛是中土诸圣的言说,语句虽有不同,其理则一也。这些名辞都是在说明佛性的本来特质,我们都有一空的如来藏性,亦有一不空的如来藏性,此两者都是佛性特质。当空真如体的佛性,与诸缘能相应起法时,都能如如不动,即是 已成佛道。正如《大乘起信论》中所言:以如实空的体,面对如实不空的境,能如如不动,即是悟得佛性。
佛曰: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吾人亦有此佛性,以如实空的体来应一切真实缘时,都应能自在无碍。但未证者面缘却再加上些葛藤、枝节,徒生妄执与苦恼。悟后始知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惟一能做者即是知念离念、知法离法、知境离境,觉知一切却无一切觉知想。
当然修证过程是有的,除非再来的大菩萨,一闻佛法即能知佛性本来,能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等大器菩萨当生即能成就。一般凡夫当从破黑漆桶,倒掉无始劫以来所熏习的垃圾,让心清净、无执后,才能做到觉知一切却无一切觉知想。此过程就有空真如的修证,无相真如的修证,然后才能如实地悟知原来佛性就是这样,到此当得初步我空智的解脱知见
。古僧大德言,要修无所修,但也只是倒掉心里的一切我、法二执而已。无知之徒号称佛弟子,却沉迷于一切有为诸法中,不在心地上用功夫,去除妄习、妄执性;反而加些葛藤于心中,如学些推步盈亏、符咒、医药、历算、卜筮等等,当然不能成就菩提大道,因将心导入有为之境,怎能得清净之体。故行者在未有成就前,不能去做一些有为之事,而是要学一些智能,才能自利利他。
2.释题
本公案名为「定慧均持」,世间禅至四禅天能得一境性,面境能不动心,但却没有智慧,所以不能以般若智证得解脱,所以此等行者定大于慧,又因世间禅定是会退失的,所以天命尽当再轮回。而菩萨是有慧,能说能讲,使众生能悟知佛法,也能学习佛法来断些烦恼,但菩萨智慧是有一点,但定力尚不足,所以说慧大于定,不能守清净戒。直到菩萨八地者因 已圆满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所以定慧均等,以智慧来得定,跳脱轮回之流,并能自利利他,大菩萨更能觉行圆满。
悟道菩萨当知前念不生,即是空心寂静,这是佛性空的本来面目;后念不灭即遇缘起法能觉即是佛,佛者遇法觉知而能不黏。所以说空体能成一切相,即谓为心,心念遇缘起而离一切相,即是觉者、即是佛。此佛心无缘不生,因缘起法而能知一切相,是谓法眼,当能具足一切智慧。若应缘之时能觉而无住,无有余习与之相应,乃谓之为定。所以至此菩萨可以说定慧均等。
有定无慧是世间禅行者,有慧无定是守戒不严之佛弟子,以及未究竟解脱行者。前者不能得解脱知见,天寿尽定力衰退,当要再轮回;后者还未证得八地菩萨位阶,所以定力不足,余习未净尽故,这也就是登地菩萨要累劫修智慧的道理,最后当得无上菩提,才能以智慧得定,以智慧度到彼岸。
地前菩萨更不用说,定慧都不具足,所以要能得到须陀洹果,入初禅之境地,再入二禅境后,头时还要人间、天上往返七次,在世间禅定中打滚无量时间。若今生能修佛法,从四圣谛、十二因缘观、四念处等佛法下手,也许可以证得声闻阿那含果(不还果),或阿罗汉果,悟无生法忍。
若佛弟子今生能确实认知佛法,严守戒律,勤修禅定,配合念佛法门,就有机缘能开悟入菩萨之林。而后深入经藏,地地上进,虽有不定之心念、习气未尽,但依般若波罗蜜多来修智慧,断一切我执、法执,最后也能达定慧均等之境地。
3.语体文解
韶州法海者曲江人,初见六祖。问六祖曰:「即心即佛,愿垂指喻。」
法海师者是唐代僧人,广东曲江人因依六祖学法,所以称是韶州法海者。法海师初见六祖,问即心即佛之义,愿请垂爱指示训喻。古僧大德亦常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与即心即佛之义同,此等见佛之意义为何,尚请六祖大师能慈悲开示法要。
韶州是府名,隋朝改东衡州为韶州,唐改韶州为始兴郡,不久又回复旧名,元时设置韶仍州路,明初改为韶州府。韶州府属广东省北部,府治即在曲江,管辖曲江等六县,民国以来广州改府为县,曲江县即韶州旧治。法海师是集录六祖坛经的人,其中记载六祖大鉴慧能禅师于韶州大梵寺说法之内容,而成《法宝坛经》,记载六祖之语要、出世因缘等,理趣甚深,盛行于世,后来成为禅宗之宗经。
六祖者唐代高僧,系指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638~713)。六祖南海新兴人,今广东新兴,俗姓卢。幼丧父,家贫,拣薪事母。路经富宅偶闻诵《金刚经》,心即悟解,即萌出家之志。师乃前往黄梅(位于湖北省东南)拜谒五祖,五祖试问其欲求何物,师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谓:「汝是岭南人,即是獦獠之属,若为堪作佛?」慧能答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惊异其禀性非凡,遂使入碓房舂米,历八月于其间开悟自性。
一日,五祖令众人各述一偈以便传衣授法,大众推上座神秀师书偈,遂于壁廊书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看后,嘱门人依此修可以净心,但就是不首肯其知见。慧能师闻之,谓此偈未见本性,因慧能师不识字,遂请一童子代于壁间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阅后,识其为真能传大法者,乃前往探视,并召夜晚入室,潜授衣砵,并遣其连夜南归,隐于四会、怀集之间,即现今之广东省四会市及怀集县之间,混迹于猎人队中十五年之久。当卅八岁时值仪凤元年(676)慧能师至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遂依之出家,受具足戒。翌年,移住于韶阳曹溪宝林寺树立法幢,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即是后来禅宗六祖。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何谓即心即佛,心佛本不二,心者由识而转成慧,佛者依空体生法而无所生灭。
六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六祖回答说:「心未起念之前即是空真如体,应缘起法可谓真心,此心虽有见闻嗅味触,但无一念相应,即是有觉知而无妄想,这就是所谓的心;心缘境所有感知,此不灭之念即是佛见,此所谓觉知、佛知。心能应一切缘、成一切境,当行者能面境知法相,且能离相不起妄想者即是佛。若要我来说『即心即佛』之道理,纵然经无穷劫亦说不尽也!且听我简单说一首偈语:『若行者心清净无杂染后,应缘所起心念,此心念即是空体映照而现之心念,从中观此心念,可有无量知见,是心念即名为慧;若当因缘生法而起心念时,行者无妄习相应,仅有一觉知心,无有烦恼境起,此即是佛知,因是佛知而无妄习相应,故称为定。后者为定,前者为慧,两者相等执持,有觉知诸法,并无一妄习会生起烦恼法,所以就能达起意念中之一切法,无染、无着而清净自在。要能悟知此法门,行者刚开头时,当要能分别自己习性与佛性之别,佛性本有现量觉知而无分别妄想,习性却有诸多烦恼非量之心,心常黏境界而不能释怀。在未达清净心时,用此佛性本无生灭诸法,若有生灭诸法,亦不用担忧,一边自悟佛性,一边去除妄习,如此定、慧双修才是正理。』若仅悟知佛性本来,不能去除妄习,就不是正理。光有定无有慧,显非佛道,有定而无慧是世间禅,非佛禅也,要定、慧均等才是佛理。若是属于光说不练之流,谈佛说法,最后当从沦坠。」
按语说:无诸境缘时,前念无所生即心,后念无所灭即佛。面对境缘时,起一切相即心,能离一切相不着即佛。若要完全述说,亿劫不能尽。听我以偈来说明:即心可名之为慧,即佛可视之为定。定慧均等,乃证得六识出六门而不染着,意中自然清净。若能悟此法门,再由习气中去悟入体性。当心起境用时,本无所生,定慧双修是为正法也。
法海师信受,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法海师听六祖开示后,即能以无碍智信受之。并以偈语赞叹说:「此心起、心灭的心,原来就是佛。不悟之时,面对此心想要灭却之,真是有点自屈辱此心了。现在我知定是何,慧又是什么,要悟佛与心,要由定、慧中来修,于定慧中要能离诸境物,如是而已。」
按语说:不杂染之真心元来是佛,不悟此心而让此佛心自受委屈。现在我已知定与慧之道理,以后应修定与慧,以离种种境界,如此便知即心即佛也。
总结即心即佛之意,心净者当从心念中悟知佛性,此佛心能知一切法而无烦恼。若尚不究竟行者,当从体知现量第一念时为真,第二念起为妄,如此训练之,久而久之,妄习不相应,没有第二念起,也能达即心即佛之境地。
(2004 年 6 月 07 日 撰于 法尔)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