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许多人对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宇宙之中,星球皆为圆形,它们的运行轨迹也是圆的(包括椭圆),起点即终点,终点又是起点。宇宙的运行规律如此,必然决定了人间事物运行的轨迹是圆的。善与恶的意念是一种力,可称为念力。念力产生之后,必然回归到发出这一念力的人。
一次,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告诉我,文化革命中她的腰被一造反派踢伤,落下腰痛病至今。我说:“可以断定,那个造反派最终应该脑子生病。“歌唱家讲:”他死于脑萎缩。她又问:“你如何知道此结果?”我回答:“终点必是起点,肾主智通脑,主髓,此人踢坏了你的肾,伤脑也是必然的。陈毅元帅痛斥林彪时曾说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结果证明,林彪的下场终有恶报。”
老子讲:“上善若水,居辱得宠。”大海居于最低处,才能使千万条江河投奔她而去。善的习性虽然柔如水,但力大无穷,可以改变人的内在机制。科学家做过实验,给几十个人放映一部能引起同情心的影片,然后进行检查,结果是:所有人的免疫功能急剧上升。人免疫力的增强,决定了身体抗病能力,可见善良心态对人养生的重要性。善良心态似柔和的水,养育着人的脏腑,使之平衡畅通。
古往今来,善与养生密不可分。只有怀有善良的心地,才会保持松静的心理,身心松静才会接受宇宙间良好的信息,才能与天地整体运动和谐,得到照应。这就是上面所讲事例的道理
2.善养父母,滋养福根。世上一切事物都有根源,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父母的精血造就了子女,是子女的根源。有人道:父母与子女各为单体,何根之有?此种观点,正是受人的感官局限所致。犹如前面提到的唯视主义,承认可视的,否认不可视的。这种认识在于不懂茫茫宇宙是阴阳各半。1994年,我为一个79岁的老物理学家看病,随便谈起学术问题,他认为有反物质的存在。他说:“有正电,必有负电。那么有物质,必有反物质。有时空,也必有反时空的存在。”我认为老专家的话是对的。我们前面讲到了太极图,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画的宇宙规律图,它告诉我们阴阳各半乃宇宙构成的基本形式。既然父母有形的精血构造了子女,两者之间就必然有一种无形的“场”相联系。这种“场”可称为“生物场”。
“生物场”是无形的,就像磁场、引力场等虽然无形,但都是客观存在一样。如一位妇女突然心脏病发作,医院检查结果,此人过去没有心脏病史,现在也没有病变。后来从电话里才知道,这个妇女心脏发病的同一时间,其女在国外被车撞破了心脏。我们把父母对儿女之间的这种“场”称之为“场根”。
对父母善则根壮叶茂,否则根断树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凡是对父母孝敬的人,得道多助,平安常在,即使有险也可过去。虐待父母之徒,绝无善终。我曾认识一个人,他家中存有巨款,成天吃喝嫖赌,却不赡养母亲,并将80多岁老母打出门外。不久,他突然瘫痪,卧床两年,最后财尽命绝。其子常谩骂祖母,结果也在他死后因犯罪而被判刑。
赡养父母是人之根本,也是国泰民安的重要因素。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不敢轻视此事。中国传统文化将不孝敬父母视为大逆不道,历代※※刑法均将打骂父母定为十恶不赦的大罪。统治阶级清楚,一个人如对父母不孝,那么他对朋友的信义是虚伪的,对国家的效忠也是假的。人不如禽兽,又怎能国泰民安?
佛学上讲“四恩报”:一报佛法僧三宝之恩,二报国土养育之恩,三报父母生育之恩,四报众施主施舍之恩。佛家把信仰、爱国、孝敬父母、爱护民众视为一体,是一种大善。因此,赡养父母不仅仅滋养自己的福根,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现代人重视养生,但懂得养生与善养福根之道理的并不很多。古代贤明者孝敬父母坚定不移,无论父母活在世上还是故去。这正是由于他们懂天地间的道理。
笔者母亲曾讲过她村里的一件事。有一男子虐待老母,一日欲将孩子吃剩的饭倒进狗盆,饥饿的老母说:“给我吃了吧。”他骂道:“给狗吃了,它能摇摇尾巴,你吃了能干什么?”说完把饭倒进狗盆。此逆子第二天突然患怪病,从头到脚生疮流脓,腿不能站,走路靠爬行像狗一样。
他到处求医无效,一日遇到一云游高人指点迷津道:“你因大不孝,已断了人根,不久将坏烂枯竭而死,百药难治。玄病只能玄医。从现在起,你和妻子儿女要诚心孝敬你的高堂,你还要每日跪在街头,逢人便讲你虐待老人而患此病,告世人莫跟你学,百日之后,或许有救。”此逆子遵高人指点,每天认真去做,百日之后果然大病痊愈。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反时空和时空是负阴抱阳并存的。人只注意有形的事物是不行的,还要重视不可视的事物。孔子讲:人知道鬼神有好处,可以约束自己。
3.善待他人,以生福光。
阳德主荣,阴德主寿。中国民间历来有积阳德、积阴德之说。积阳德即为他人做了善事并被人知道,赢得了他人的赞誉或应有的回报。这种善报已在可视的时空中完成。积阴德却不同,为他人做了善事不被世人知道,善报没有在可视的时空中完成。这种善报只能通过不可视的时空完成。这种善报未使人得到可视的荣华富贵,但使人得到了不可视的寿命延长。
史书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著名的卦师曾断定一人40岁时必死,后来此人不但未死,而且60岁时还当了宰相。占卜极准的卦师心中不服,一种强烈的理念驱使他非要查个究竟不可。他终于查出,这个宰相在二十几岁时曾拾到一串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他没有贪欲,将原物交还失主而不求回报。此事令老卦师深受震动,悟出一个大道理,他对天长叹:“富贵有命,生死在天,天在哪里,在人心中。阴德充盈,也能冲出五行。”
这种积阴德和寿命延长之间的联系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难以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解释,只能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思维。那些阴德高的人,身上放射着一种光,被称为德光。古人有观气之法,可以看到某一区域有这种德光,见此光便知此地有阴德高超之人。德光强,质量密度必高。这种质量可以用核燃料作比喻,它虽量小但密度却很高,几克抵得上成百上千公斤煤产生的热量。这种阴德能量对维护生命肯定是有好处的。有科学家曾提出一种假说,认为人有生物时钟。人出生时内部机制已对生命的时限做了设定,时间一到,体内即分泌出死亡素,导致人死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如一支显像管,出生时已确定了它使用的期限。按上述假说,我认为通过积阴德而使自己内在质量密度提高,可以突破生命极限的设定。这就是民间讲的“阴德充盈,冲出五行”的道理。
人善心静,养血益气。人在受到善的撞击时,常会感到一股暖流沐浴全身。善是人体积极因素的起动器,让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充满善,可加快气血流通。记得刚当兵时,一次押解犯人途中停留吃饭,本来犯人可以自己随便盛汤,可一位管教却一勺勺地往犯人碗里添。我好生奇怪。待管教离开,我也效法管教给犯人碗里添汤,忽然有阵阵快感通遍全身。
那时我尚不知善待他人与养生的关系。我之所以二十多年以后对此事仍记忆犹新,就是因为那种快感令人难忘。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些人甘愿做助人为乐的“傻子”,他们乐在其中,是一种天性的需要,也只有他们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愉悦和奥妙。这是缺乏善心与悟性的人难以理解的。
善待他人不仅可以延寿。气血畅通,还可以令面容秀美。中国民间有句古话:“相随心变。善能使鬼变成人,恶能使人变成鬼”。此话千真万确。我们生活中之人,有的鼻眼端正,但并不美,仔细想来,因其面部每一细胞里都缺少善的内涵。有人相貌平平,却令人感到亲切和不凡,这是因其由表及里透着善。
一个日本心理医生曾治疗过一女性患者,此女两腮奇大,像扣了两个乒乓球,无奈只能用口罩掩盖。经心理医生追问,此女道出真情。原来她见到比自己好看的女人就恨得咬牙切齿。久而久之,两腮变形,到处寻医不见疗效。心理医生告诉她,此病无法用现有的物理和化学手段治疗,但只要悟出一个字的道理,即可病愈,这个字是“善”。其做法是:每见到一个女人,就从心里祝愿她长得更加漂亮,久之必有疗效。此女遵医嘱,半年之后两腮恢复原状,脸上的横肉也消失了,变得温和而可爱。
有人讲,生活中有害我者,如何对其行善?消除此念,须跳出一般的思维。比方说,大水即将来临,可蚂蚁还在争斗你死我活;洪水一过,双方均亡。对此,我们思维的方式属三维空间,可以看清;蚂蚁的二维空间思维模式则看不清这一点。那么,在四维空间看我们人与人的争斗,不是像我们看蚂蚁一样吗?
人与人之间应以德报怨,不要针尖对麦芒似地以怨报怨。心积旧怨,何谈养生?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属礼仪之邦,可近些年来一些风气不尽人意,一些恶意怨气在市面上随处可见。一日,我闻听窗外一妇人送儿子上幼儿园,嘱咐道:“儿子,可记住了,有小朋友打你,你就打他。人家没打你,可千万别打人家啊!”可见不懂善的大道理,不仅害自己,也贻害后代。
中国古代贤者把以德报怨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保持一个豁达的心态,是有利于养生的。元代吴亮所著《忍经》里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大臣王德与人为善,上至官员,下至妇女儿童,外至少数民族,无人不知。御史中丞孔道辅等人因一件事向皇帝奏了王德的过错,王德被罢免枢密院的官职,出京城镇守外地,后又被贬官去随州。官员们为其忧虑,而王德却如同没事一样,神色不变,只是不交宾客朋友而已。一段时间以后,孔道辅去世了,有朋友说:“这就是害你的人的下场!”王德伤心地说:“孔道辅在其位谋其事,怎么能说害我呢?可惜朝廷损失了一位直言忠诚的大臣。”
这位王德以善待人,以德报怨,其度量之大,决定了他心胸必然豁达,因而他也存不住什么瘀滞类的病。其实,矛盾是永恒的。如果一有矛盾就忌恨,必伤心肺。人在矛盾中能顺其自然,不仅对身体无害,还可磨炼人。玉,是温润的物品,如果用两块玉相磨不成器,必用粗硬之物才行。这如同君子与小人相处一样,虽有时被小人所伤害,却能得以修炼,如能炼得避开小人之攻击,不断提高预测能力,反而会成为圣人君子。
善待他人必生福光。这是一条定律,悟出此番道理并付诸行动的人,才能受其益,知其妙。愿有造化之人沐浴在福光之中。
4.善待动植物,求其灵气。人类经过对动植物的狂砍乱杀,遭到大自然报复之后,才开始明白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一致性。联合国和各成员国先后颁布了相应的法律,采取了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
人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组成部分。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法律,都规定了“秋斩”制度,即春天定罪,秋天问斩。先辈认为,天人是合一的,春夏之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人虽非草木,但亦属自然界组成部分,其生死应合于自然。秋天草枯叶落,斩首罪犯才合天地秋杀之时。
中国的先哲认为,动植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与人具有相似的灵性
动物的灵性与人的身体健康相关联。中国古代有道行的人懂得这一点,因此视动植物为友,求其灵气。一些真正的大师深居无人之处,与动植物为伴,与山水为邻,其道理之一,也是求动植物和山水的灵气。修道之人爱惜动植物,养生之人也应如此。民间有一故事,讲的是张李两个赶考书生,路见一条狗,狗因天热而伸出长舌喘气垂涎。张书生见状认为可气,打了狗几棍子扬长而去。李书生见狗可怜,打一桶井水让狗饮。二人先后到了考场,张书生突然脑中一片空白,面对卷子一字答不出来。李书生本是大病初愈,气血不足,头昏眼花,可卷子一到手,立感气通血畅,心明眼亮,手中的笔不由自主地在纸上行云流水,可谓妙笔生花。李书生最终名列榜首,而张书生名落孙山。
元代《忍经》记载了两件事:后汉时有个杨宝,弘农人。7岁时,在华阴见一只黄雀被鸱攻击落地,招至许多蚂蚁围剿。杨宝见其可怜,救起它并以黄花喂养百日,待痊愈后放生。黄雀晨去夕归。有一夜,梦中黄雀变为一黄衣童男,向杨宝反复施礼,说:“我是西王母使者,去蓬莱遭鹰攻击,感谢你救我。现在我接受派遣到南海去,向你告别。”说着拿出4枚白环,“保存好这些环,你的子孙可以官至三公。”黄雀飞走,再无音信。此后,杨宝、杨震、杨秉、杨彪四代人均为官三公。
另一件事是:楚国有一人姓祝,字元畅。在去齐国的路上,见沙中有一蛇头上有血污,他用棍子挑起蛇放进水中离去。回来时路经此地,见这条蛇口含一颗珠子奉送,元畅不敢接。晚上,见门外有一片光亮,推门出去,一条蛇吐出一颗珍珠离去,此珠直径一寸。
鸟雀属飞禽,蛇属鱼龙,它们被救知恩图报;如残害它们,其报复也是自然的。这些史料虽无法考证,但也说明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人对待动植物的态度与养生保健有密切的关系。现有的科学手段还无法解释人与动植物灵性之间的关系,可是在生活中令人深思的事情却时有发生。
佛道两家不杀生是有其深刻道理的,除了修炼性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生灵在被杀的瞬间,有可能释放一种干扰波,破坏人的脏器或意志,其报复的时间或长或短。这种生灵主要指那些野生动物,因为人们往往不知道它究竟生长了多少年,内在的质量究竟有多高。
上面的事例所包含的道理,用现有的科学手段难以解释清楚,但用模糊数学的思维方法可以得出一,不要残害动植物,要爱护它们,以求灵气。有道行的人看到树木和动物受伤,都会力所能及地帮一把,这肯定有益无害。动植物对人的帮助潜移默化,全在无言无形之中。我曾担任“注意,该贴可能有违规内容”军事法律顾问办公室的总法律顾问,虽信奉中庸之道,但为顾全国家之大利益,也曾触怒权贵。当磨难临头,好像总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保护我,这种力量非常强大。其强大的力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形成这种力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动植物为友是一个重要方面。平日里,我见到花草树木受损,都力所能及地扶植一下;看到鸟受伤,会将其送到林荫处休养。保持这种平和的心态,可随时接受大自然交换来的良好信息,必有益处,其乐无穷。
上面讲了善与养生的关系,目的是让人的每个细胞处于平和的状态。至于里面引用的一些史料是否准确并不重要,把它作为寓言亦可。它起码可劝导人类向善,在恶念萌生时有所顾忌。总之,善是伟大的,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最具生命力的。佛、道之所以经久不衰,重要的一条是弘扬善。善是养生的阶梯,没有善就难以升华。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