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法的面目与演变》
宏印法师,台湾高雄人,十七岁出家于台北吉祥寺续祥长老座下;服兵役后,亲近印顺长老慧日讲堂,福严精舍六年之久,先后历任六所佛学院教师,曾任佛学院教务长及院长、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理事长。现任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印顺学术研究所所长、海印精舍负责人。
宏印法师
演讲日期:二○○四年一月三日
地 点:慧日讲堂
佛青假日佛学院上课
纪录整理:欧阳嫦娥、谢水庸居士
台湾近几年来禅修风气很盛,实是好现象,所以我讲了这个题目。学佛或探讨佛法是要去实际体验;世界上的宗教很多种,尤以佛教特别强调佛弟子要身体力行,要投入、修行、修持、修证;佛教的性质不是仅有信仰、也不是做学问而己。多年来看到台湾禅修的风气这么盛,是一件好事,而我本人在陪大家打坐时,因时间关系,很少有完整的七天、十天或一个月,也很少办这样的禅修,当然也因没有大的道场。前几天临时去新竹福严佛学院,近中午时分,先至法源寺看宽谦法师,因好久没去造访,宽谦法师带我参观其道场,见到后面的禅林,真是不错,环境设备及场地比缅甸、泰国更为理想。这里的禅修,因法师很用心有计划的聘请禅师指导,加以法师为人朴实,又亲近印顺导师思想,非常值得大家前往参加,在此特别向大家推荐。明年导师百岁嵩寿,法源寺也将举办一系列祝寿活动,包括弘法讲座等,法师笑称我自投罗网,也安排我一场讲演。
所印发之讲稿有共世间禅及出世间禅二大纲要,其中出世间禅的“小乘禅”、“大乘禅”字眼,易引起南传系的争议,请大家将其删去;中国禅系因有大乘经典才发展出来,受大乘经典的影响很大,是故如不了解大乘经而谈中国禅是一缺点。南传禅以清净道论为主,四阿含经的精华也在清净道论内。其实阿罗汉随缘度众,也很积极。而原始佛教的阿罗汉重出离,修到阿罗汉果又称无学,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但大多数的阿罗汉所给的印象是较不积极的,所以大乘才苦口婆心劝其回小向大的。如不回小向大,则入无余涅槃,不再续行菩萨道。这种阿罗汉,不发菩提心、不向往佛国,符合小乘的境界;故如学南传而停留在阿罗汉的无余涅槃,满足在其境界果位上,我称其为小乘原因就在此。
共世间禅之禅修法门在佛陀未降生之前,古印度就有如此修持法,非佛教才开始有,这是常识,即一般所称四禅八定。成佛之道中有一偈颂:“能发真慧者,佛说有七依”,能引发真智慧(无漏慧)是七依,即七种禅定。七依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即从八定中除去非想非非想处定,阿含经也肯定这七种次第的定,这是属正规禅定境界的定。
至于传到中国之祖师禅,不讲究打坐入定,是另一阶段的发展。讲稿中简要列出初禅五支:寻、伺、喜、乐、一境性。寻、伺是觉观;二禅第一作用消失,没有寻只有伺;三禅则无寻无伺,很快乐,系触觉乐;四禅称不动定,喜乐感觉没有了,是宁静的定。大家修行还是要由第一段开始修,由初禅实实在在修习寻、伺、喜、乐、一境性;一境性是心与境相依相应,南传禅如缅甸、泰国也强调修行次第,要有实际的近分定、近行定再进入初禅定;佛教也是肯定共世间禅及出世间禅,但佛陀不鼓励修到第八定,因微细思维不现行之非想非非想定,心太微弱,不起观的作用,而禅定目的是有止有观,观是要有念头、思维才叫观。另有一种定称灭受想定,又称灭尽定,是三明六通大阿罗汉所入之定,不是非想非非想定,也不是四禅定或无色界前三种定,灭受想定是受、想、行、识之受、想消失了,又称灭尽定。
出世间禅中的南传禅,特色是次第明了渐入:十遍处观即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或称十种一切处观。界分别观即地、水、火、风四大。安般念即数息观。四护卫禅是死随念、不净观、佛随念、慈心观,南传很强调此种修行。还有四念处—观身、受、心、法。七清净道次第是清净道论的总结,七个项目如下:1.戒清净,2.心清净,心要调柔软、柔顺,粗烦恼降伏但细烦恼未断,3.见清净与4.度疑清净
是知遍知;见清净是通达确认名法、色法;名色即五蕴:-色、受、想、行、识;佛教讲一切法即名色,离开名色无一切法可得;度疑清净是不疑佛、法、僧、戒,即四证信,是四种清净的信心建立在佛、法、僧、戒。佛是解脱的圣者,人天导师,法是善道、清净道与非道都不犹疑了。5.道非道智见是度遍知,是初果,也是北传所说见道位;八正道的正见即是法眼清净。6.行道智见是断遍知,即修道位;证二、三、四果;四果阿罗汉永断贪嗔痴,即七、智见成就。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与七清净是汇通。阿含经中佛陀提到八正道、七觉支比七清净还多。七清净是出自七车经,叙述国王以一部车换一部车,终于很快到达目的地,来譬喻修行戒清净成就,心清净成就,乃至智见成就。南传法师带禅修多以七清净为主,强调次第,是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次第渐入是依三法印而入,故清净道论的七清净生灭随观智很重要。从知遍知、度遍知到断遍知,行道智见出现止观的观,观智要切入生灭随观智,再入道智、果智而证入涅槃。何谓“生灭随观智”,即是证悟缘起的生灭,是闻思修的体验。有一句偈:“若人生百岁,不闻生灭法,不如生一日,得闻生灭法”,这是要相当修行,要彻悟缘起生灭无实性,才能真实契入,请大家去体会。如阿含经的生厌、向舍、离欲,成佛之道也有提到,都是相通的,解脱道出离心是要这般的。我以为南传四念处、七清净的禅修,较为稳当、明确、可靠、有次第且微细,如有出现禅相及身心感受变化,在小参时,可依分配时间与师父对话,获得指导。大家要找时间多参加七日、十日或一个月的禅修,台湾南传系禅修近二、三年很流行,喜禅修的人也多数会选择此法门。
讲稿中谈到北传中国禅有A、B、C三项,A项般若禅,华梵晓云法师的书就称般若禅,B项如来禅、C项祖师禅两者较近中国禅,尤以祖师禅特别显着。南传系批评北传中国禅修法门断层,称四念处、七清净道论未传到中国,对此让我特别去注意中国禅史的发展。印顺导师因为胡适先生指六祖坛经是伪造非六祖遗物,引发各方争辩且成一悬案,故以中国禅宗典型人物写了中国禅宗史,本书精彩深入,学术地位高,也因此书获得日本文学博士学位,但描写之时空范围较小,只由菩提达摩写到六祖惠能。印度佛教系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最早翻译佛书者有安世高及支娄迦谶译之方等般若大乘经,安世高系安息国即现伊朗可能是巴姆人,翻有小乘禅数等等;中国高僧传第一集梁朝慧皎写的,有一篇是习禅篇,收录禅修有成就者,第二集续高僧传,唐代道宣着,就将天台智者大师及其老师慧思放在习禅篇,没放在义解篇,又如三论宗里属高僧者均尊称禅师,与天台宗同,绝大多数将高僧放在习禅篇内,这说明菩提达摩未到中国时,古代禅修已盛。高僧传也提到数、随、止、观、还、净,天台智者大师将其收集整理后,称为六妙门。意思是菩提达摩这系之外的人,也是先修习数息、安般念,古时高僧传记内记载印度来的高僧指导人修行,多数也修安般念、数息观或是不净观或念佛观。念佛禅是念佛的,中国大陆北方如龙门等很多石窟,非为艺术而艺术,小窟洞是修行人住的,白天去观大佛像,晚上在自己小窟洞或观想自雕的佛像修行,石窟的大小佛像都是观想用的,新强一路来的窟洞都是如此发展出来,所以西元一世纪,大乘佛教开始雕佛像以观想佛像来修的法门,是在初期大乘时候流行出来的。
除数息观、不净观之外,另有五停心观,贪爱修不净观、嗔恨心重修慈悲、愚痴者修缘起观、界分别治我执我慢、持息观治散乱。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前三祖默默无闻,还躲躲藏藏,受到打压排斥。到四祖道信才有几百人共修,而后开始兴起。五祖弘忍也提倡念佛参禅,到六祖惠能反而没有念佛直接以金刚经指导修行。讲稿中般若禅直观空性,中国禅重顿悟顿入,但大家不要随便诽谤中国禅,或是学南传禅没几天,就批评中国禅。
中国禅受大乘经影响,如三论宗、天台宗称圆顿止观,直接顿悟,顿悟并非一无是处。大乘经分两系,一是中观般若系、一是真常如来藏系,龙树菩萨着大智度论是中观般若系,说明了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生灭、不生灭各是一边;要不落两边,直观空性,直观般若。我的体会是直观空性为利根的人,如无闻思基础会落入偏空、外道,故大乘不好修。龙树中论称学空的人,有如抓毒蛇未抓着,反被毒蛇所害的譬喻。一、般若禅直观般若空性,接近中观不二性空,这是正确开悟,也接近唯识根本智,故如自己无闻思基础,没有次第,不善契入,要尊重不要随便否定别人。初期大乘经典所引导的般若止观接近阿含,如迦旃延尊者不喜闻无常、苦、无我,要听不落二边的胜义禅,是离有、无二边,由缘起中道契入的典故,各位知道,佛陀初转*轮,度五比丘,首先开悟者是憍陈如尊者,他说“一切集法,即是灭法”,集法是有为生灭法,悟入的人,当下就是不生不灭的无为寂灭性。二、如来禅,菩提达摩禅以理入、行入修习,四种次第为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楞伽印心,藉教悟宗,类似神秀渐修。神秀偈有“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到此阶段禅称如来禅,仍重经教,以经典印证。理入是众生清净心是本来具足的,只因被客尘烦恼遮住,行入如报冤行,指经常处于逆境的人,觉得欠人太多要偿还,故修此行;顺境者修随缘行;无所求行要观想起心作意,所求皆苦,无求才能解脱;称法行是不起作为,无功用不作意,依法相称,境界更高。
禅法明显被中国化成为祖师禅,是中国禅最大特色,又不立文字,由历史演变来看,有欲为脱离经教的倾向。但各位切勿误会,其实祖师禅的禅师经教闻思基础都很好,直入证量,成就者要超越摆脱经典文字。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即指,直了本心,见性成佛;印顺导师在中国禅宗史述及中国禅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同是禅师,体会境界显现出来不同,有的可能较契入般若中观,有的接近真常如来藏。所以我说中国禅属大乘禅,受大乘经典影响极大。大乘经略分二种,其一、真常如来藏经典,其二、般若性空经典。真常如来藏经典强调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在禅宗被解释为明心见性之见性,是本性、是自性、自性是清净心,心即佛、佛即心,即心是佛,都是一致的清净心,是我们的本心,是我们的佛性;所谓见性,是悟入佛的清净心,佛性个个具足,不假外求,禅宗突显此观念。大乘的般若经则讲法性,不讲佛性,法性、法空性、平等性、真如性、无差别性、诸法实相称法性,故称般若禅。祖师禅将法性转入佛性去,讲稿中有临济棒喝、曹洞默照,一花开五叶,各有特色等。又如法眼宗其开山祖师清凉文益禅师,唐朝人,曾在续藏经有一篇短文,指称禅门有十种弊病,他较重视经教。临济宗则不立文字摆脱经教最彻底,但心是慈悲的,手段是霹雳的,以为真正的禅不假思维造作,不落思量造作,如一落入思量造作,就相对落入能所对立的思量,即非禅,所以有当机棒喝而证入,或有人挑水、劈材、听人对话等等而开悟的公案,故对禅史之流弊要去探讨了解其原因,而非随意批评。
悟的层次也有多关或破三关。宋朝之后称悟有大悟小悟,禅宗如此展现多样化面目,与历史文化、众生根机,种种背景有关,仍是因缘所生法,是缘起的,是种种因缘展现的文化现象。昨天收到圣严法师一本默照禅的书,法师饱读经论,虽属默照禅,与曹洞宗仍有异同。曹洞默照苦口婆心、绵绵密密、细心苛护、叮咛吩咐,与临济直接、泼辣、锐利不同,一个如母亲慈爱,一个如父亲严厉,各有相异宗风。祖师禅,不立文字,不落言诠,一色一香,无非妙谛,扬眉瞬目,挑水搬柴,行住坐卧,当体即道,处处皆禅,行者当依各自根机契入。最近阅读“禅诗三百首”一书,写出历代居士、高僧开悟的诗,我已挑出最精彩廿八首,请人缮打,下次印送给大家分享。如有首比丘尼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大惠法师曾说过,虽大小乘同时进入中国,但小乘阿含经却比大乘经典较不流行,其一之原因,可能是大乘经典翻译的词句很美,如维摩诘经、法华经等,而小乘经翻的则较艰涩。介绍大家看“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一书,如苏东坡命运坎坷,被贬至海南岛等,而后写出那么美的诗词。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与老庄玄学融合,比较明显例子是牛头山法融法师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说,但花草树木是依报,如何同圆种智?既无心识作用,也不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可见是受老庄玄学说影响,印度大乘佛教没有此种说法。这样的融合,如庄子说道在那里?道无所不在,佛说禅在那里?行住坐卧皆是禅,与老庄齐物论,道在一切,如来藏佛性清净心相结合,心即佛,佛即心,心本清净,此时禅法已完全中国化。以这种发展到后期的中国化的禅,来对照南传,其修学步骤,表达意境,确实差别很大。南传接近原始佛教,北传中国大乘八宗中之禅宗如百丈禅师曰: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丛林是冬禅夏讲,冬天参禅打坐,还要三餐二点心,故无过午不食之规矩,夏天研究经典,古代丛林还要耕作,有农禅典故,东晋释道安是杰出聪慧的高僧,也曾有三年耕作务农记载。以前出家人要考试,是难得的人才,有皇室护持,高僧还会被皇家派兵争抢,品德好、少欲、离贪嗔痴、有修行、学识优秀是其特质,明清以来素质不高,佛教人才真要培养加以重视。
我认为晚期禅净合流已失面目,这段文要做一下说明,因为中国人说禅净双修,有一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但纯正禅法不同,早期禅堂不立佛像,如念一句佛,要漱口三天,禅是一法不立,一法不可得,怎有一净土让你求去
。纯粹禅,如六祖所说,无相、无住、无念,是没有极乐世界的相。印顺导师着「净土新论”,称净土是有相、有念的修行,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与禅修之过程不同。就理上说,真正禅即真正净土,禅净一体也还是理上说,知见上说,事相上仍有差别。所以中国禅由祖师禅发展到禅净双修我认为已失其特色。最近台湾有几位师父试图在恢复中国禅,如法鼓山圣严法师、中台山惟觉法师。中台山企图心强,但谁是传承中国禅的正统,我们留待历史去评论。前几年曾看过中台山有三期传禅法的资料,第一期单传,西天二十八祖传到六祖;六祖以下为普传,系第二期;第三期由中台山开始传,称为弘传,那是中台的一家之言。除了南传禅、中国禅外,还有由中国传至日本,再影响西方社会之日本禅,以及E世代的生活禅、动中禅、现代禅、科技禅或半导体禅,处处皆禅,禅无所不在,惟禅在日本已成为生活文化的一种。今天我讲了这个题目,愿禅法在台湾发展的现象,如学南传禅批评北传禅无一是处,未免偏颇,中国禅者也不要自我膨胀,因为自古以来,就有以为自己禅法的传承绝对合理的取向。但是前不也提到法眼宗文益祖师,指出唐代时禅门有十大流弊,初唐道宣律师观察菩提达摩到四祖,仍有微词,印度部派佛教又不拘小节,戒律宽松,故禅宗是适应中国环境国情下,于丛林产生后才立有清规的,所以不要自认为自己的禅法最好,应互相调合。
再次提醒各位,在选择禅修法门时,还是要由次第渐入。南传禅由清净道论渐修至正知、正住、正念、正定、断烦恼、贪嗔痴成就,是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中国禅多样化,也是要依根机次第而入,否则难以契入各派宗风,顿悟是悟空性,证入缘起寂灭性,离我见、我执、我慢,破无明、爱染,降伏烦恼障,诚如金刚经所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不可得。是故无论是次第渐入或顿悟顿入,皆是要断烦恼、息灭贪嗔痴,这是我的看法。在此,祝福大家,福慧增长,平安自在,新春吉祥!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