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宽运法师:世外淡然看红尘

发布时间:2024-11-13 01:01:34作者:心经全文网
宽运法师:世外淡然看红尘

世外淡然看红尘

昨日有网友留言给我,问及:「出家人本是世外之人,淡泊名利,不染红尘,您现身兼数职,是怎样看待名利的?在繁杂的应酬中您怎样修行?」

其实这就「方外」与「红尘」;「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与融合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兴趣,所以我在此一并略作回答,希望能令大家对佛教的出世精神与入世怀抱,以及出家人应以何种态度面对红尘中的名闻利养,有更正确的了解与认识。

看破红尘心不染

「红尘」一词,指人间俗世之意。原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意思大概是说,热闹喧嚣的人流所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而来,充满了全城,尘土与烟云已连在一起了。红尘是由「红」与「尘」 两个字组成,红色是传统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经过长期文化意识的熏陶,红色已涵盖了世间的特色,红色代表世间的种种诱惑,象征着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欲望;所以,红色代表着世间。

后来,「红尘」演变成为「繁闹尘市」,作「人世间」的解释,并被佛家使用;佛教所说的「红尘」,意为「污染」,也就是烦恼,能迷惑、蒙蔽人的真性,因此,出家修行就是为了脱离污染,破除烦恼,所以称为「看破红尘」──也就是一种完全没有污染的出离心。

名利网中须觉醒

《毗婆沙论》说:「家者,是烦恼因缘。」所以,「出家」就是为了「出离烦恼之家」;出家人之所以辞亲割爱住进丛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六祖惠能大师说得最好:「只想作佛!」但作佛的目是为什么呢?而这个佛要怎么作呢?成佛的目当然是为了普度众生,而成佛的修行方法就是「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意思也就是说,要修学「无为」,必先使我们的心空了;「心空」是一个最主要的条件。但如何才能「心空」呢?如何才能远离五欲六尘,乃至种种的贪恋、执着,这就是修行关键之所在。

而修行人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迦叶请问经》中说:「出家人最大之困缚即名闻利养,于此必须断绝。」当面对世间一切诱惑乃至名闻利养之时,如何能不为所困、不被所缚呢?

要知道,出家人亦是凡夫,所以在没有得到名闻利养之前,很多人都会如法地修学,但声名大振后,由于前来恭敬供养赞叹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就难免会生起种种分别心,修行的专注力也就渐渐分散,忘记了世间的种种苦难,同时对世间八法(八风):利、衰、誉、毁、称、讥、苦、乐的贪执也就慢慢生起来了。

可见名闻利养对凡夫有着很大的欺骗作用,是修行人生起出离心最大的障碍,正如古德所说:「如果你的施主、吃穿等这些方面都很好,那么佛法没有成就之前,魔已经成就了。」然而在五浊恶世之中,真正能不为这些所染的修行人却是少之又少。凡夫在别人恭敬赞叹的眩目迷人光环中,往往很快就会觉得轮回并不是那么苦,而且感到处处有安乐,就像我们冬天坐在温暖的房子里不出去,久了就会忘记外面寒冷的事实。而当一个人衣、食、受用以及各种条件都很舒适、很满足,而且又有许多人对他恭敬赞叹,此时人世间对他来说,似乎就没有出离的必要了。

所以,阿底峡尊者说:「出家人应完全解开名闻利养的困缚,谁能如此,他就是火中莲花。」修行者要做到身处浊世而不染,需要许多智慧方便法门,将自己从名利网中解脱出来,能使自己从迷梦中觉醒过来。

世出世间原不二

清净无污的出离心,无疑是修行的首要条件,然而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而

且亦说:「我亦在僧数。」说明了,佛陀和我们一样都是众生,而且是为求解脱而出家修道的僧人。所以,《维摩经.佛国品》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并且指出佛土不过是菩萨度化众生的方便手段:

「佛言:『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六祖惠能大师更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说明了如果我们要成佛,必须在人间修行、磨练;由人才能成佛,在其他诸道中(三恶道太苦,天道则太乐,阿修罗善妒好斗),是无法成就佛道的。

可能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既然修行必须在世间,那么如何能得解脱?而「世间」与「出世间」是否矛盾呢?事实上,佛陀非常重视人间的教化,就修学大乘道而言,污秽的人间比诸佛净土还要殊胜。如《无量寿经》中说:众生在此五浊恶世精进修行一日一夜,胜在天上为善百岁;精进修行十日十夜,胜在他方佛国遍地为善千岁。离了人间,便没有福报可修,没有众生可度,也就没有佛果可成。按大乘教义,菩萨道的修持,离不开人间,离不开众生,尤其离不开我们现前所依止的地球,离不开人类社会。《增一阿含经·等见品》佛言:「诸佛世尊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四十华严》卷十二亦云:「一切贤圣道果,皆依于人而能修证。」佛陀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四十九年,其所教化的对象,就是人间的众生

。由此可见,佛教是人间的佛教,是切合社会、时代的契理契机的佛教。

五浊恶世求出离

因此,以「人间佛教」为依据,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并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广行六度四摄,乃至八万四千、无量法门,自利利他,正如经中所说:「当知愿如大海,深不可穷,行若高山,填方成满,须修六度之大行,方填四宏之誓海;欲填誓海,急当自利利他,自利者,必使三业清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历劫勤苦,永无退志;利他者,六度勤修,万行无亏,广济众生,辛劳无厌;自利既精,利他则广,六度万行,普化圆融,譬如救济众难,先须自利充盈,救人既多,行且益易。」如此即为菩萨道的最高实践,最后达致即世间而出世间,即污染而清净,即烦恼为菩提,即生死为涅槃。不过这是修成佛道以后的境界。所以,凡夫众生一方面离不开此多灾多难的五浊恶世,一方努力追求清净无染的出世乐土;如何才能在世间与出世间之间,达到协调与平衡?如何才能真正从世间超脱而达致出世间?

首先,就要对「世间」有清楚的认识。世间除了是「红尘」之义外,其实,依佛法来说,可分成「器世间」与「有情世间」。器世间就是我们所生存的大环境,可以涵盖整个太阳系,而以地球为中心,人类在此地球上,周而复始地经历生、老、病、死的循环。有情世间就是众生的身心世界;只有健全的身心,才能使周遭的环境维持和谐安宁,因此,佛陀的教化就是将修行的重点摆在身心的净化上,认为众生的六内入处(或称内六处)即是世间的内容;佛陀说:「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杂阿含.二三三经》)所谓眼贪妙色、耳慕好音、鼻嗅好香、舌贪尝味、身贪细滑、心猿意马。由此可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处就是我们的世间;明白了世间的内涵后,我们才容易透过修行走入出世间,正如佛陀所说:「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着。」(《杂阿含.一零一经》)

因此,我们虽然生活在世间,只要好好管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于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切,不要生起执着的心理,就能如同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要在内六处与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六处接触的当下,不要生起「我」、「我所有」的执着,如此就能处在「出世间」之中。

但是,要如何在内、外六处接触的当下能够看清是「无我」呢?这就必须在平日修持中,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在行、住、坐、卧中能够念念分明,使定、慧贯穿到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是修行的功夫。

当内六处与外六处接触的当下,若不能保持正念、正知,那么,就会被世间八风所吹动,也就是说,就会卷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得失心态而受苦。所以,我们要将注意力首先回归到自己的身心上,培养出坚定、清明的觉性,看清世出世间的真相,如此便能在内外六处接触的当下,透彻「无我」及「无我所」的本质,使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能正念相续,安祥、自在地面对这苦难的五浊恶世。

笔者现时在香港、国内外身兼多项公职,事务不断,应酬不绝,可能很多人都疑问我是如何应付、如何面对种种的名闻利养,其实很简单,只要时刻提起「无我」的观照,自然就能淡然面对一切,只要内心清净,不为所染、不为所动,外在的一切自然就会清净。


毁誉平常心不动

以佛法来说,世间的名利,其实都是虚幻不实的,犹如过眼烟云、梦幻泡影;一个清净的出家人,既然穿上大雄如来的法服,就应该毫无粘滞地直趋解脱大道。如果还像苍蝇逐臭一样,整天往世间八法里营役,造许多恶业,以致越陷越深,无法出离,这是多么的可惜!

不过,要真正做到淡泊名利,毁誉不动,确实是不容易;过往许多祖师大德,无疑是现身说法,为我们展示了修道者的仁德高风。如以下广钦老和尚的一段真实事迹:

广师回承天禅寺不久,摆在大殿的香火钱丢了。当监院师与香灯师传出这个消息后,举寺哗然。广师未回寺之前,从来没丢过香火钱,广师回来没多久,举寺赖以维生的香火钱竟然不翼而飞,而且让大众直接联想到的就是──广师每天夜里都在大殿里坐禅,若说有人动手脚,第一个知道的应该就是他,既然他没有反应,那么偷香火钱的人,最有可能的人是谁呢?在大家心目中也就不言而喻了!
自此,整个寺里上上下下,大家虽然都不明说,可是只要一进大殿,或碰到广师,没有不以白眼相向的。古人说:「万夫所指,不病而死。」广师在众人默摈之下,一句表白说明的话都没说,一点不满怨怼的心也不起。就这样渡过了一个多星期,大家依然怒目相待,广师依然如沐春风。这时候,监院师与香灯师终于出来讲话,揭开这段公案的谜底:原来香火钱并没有丢,这只是监、香二师想藉此事考验广师,究竟在山上十三年,历练出什么样的人格来!没想到广师居然在众怒之下如沐春风。经二师此一表白,大众都自觉惭愧,这一个多星期来,天天怒目所向的竟是一个人格完美、超然物外的道人。大家除了生起一份愧疚不安之心外,倍生一份敬佩赞叹之意,而广师却依然故我,不为毁誉得失动容。

因此,清净的修行人,应以祖师大德为榜样,舍弃贪执,远离名利,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与自在。


结语

从经教中得知,佛陀教化的根本对象是人;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可以说,即是佛陀的世出世间的本怀;由于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是故佛教巧立八万四千法门,每一法门其都是因应众生的根基、需求而设,所以五戒十善、四无 心、四摄 、四弘誓愿、八正圣道、因果报应、业 缘起,都是人间佛教的内涵,乃至四种圣谛、十二因缘、无常无我等大小乘教 ,都是 机的人间佛教基本思想。人间佛教的 图,可以 早在二千五百多 前,佛陀就已经为众生规划完备,只是,如何弘扬人间佛教,如何透过各种弘法活动,让人间佛教的蓝图确切地在人间落实与呈现,这就是我们后世佛弟子所应该用心、努 的方向。

所以未来的佛教,一定要走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甚至是国际化的路向,唯有这样,佛教才能深入家庭、社会,才能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成为人生需要的佛教,如此佛教才会有前途、有希望。也就是 ,佛教一定要与时代结合,要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它才有存在的价值。

是故,身为如来使者的出家弟子,实应放下个人名利得失的考虑,以担荷如何家业、弘扬大教,续佛慧灯为己任,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益一切众生,乃至普利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如此人间净土、和谐社会,当下即能实现。偈曰:

三界诸含灵,共发菩提心;

自利兼利他,悲与智双运;

有情得利乐,国土皆庄严;

同证无上道,是名佛净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