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这亦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尊重师长,意在依教奉行,也就是要以师之知见为自己之知见,以师之德行为自己之德行,目的在于希圣希贤。《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等等,无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师长”的道德观念。
在社会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似乎不大能立足当今社会了,因为师生之关系好像只是教员与学员之关系了。然在佛教里,却还依稀存在着这种关系,一旦跟随师父剃度出家后,一切生活所需全由寺院供给,修学道业亦须听从师父的指导。
在修学佛法方面,尊重师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故《梵网经·菩萨戒》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观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正因为“奉事师长”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一,所以菩萨戒中有明文曰“孝顺父母,师僧三宝”。今就围绕“尊重师长”这一话题说开去。
一、奉事师长须以尊重心融摄孝、慈之道
奉事师长,务必以尊重心为中心,融摄孝顺心与慈悲心于一身,做个真正的菩萨道行者。要知《梵网经·菩萨戒》从始至终皆以孝顺心、慈悲心、尊重心贯穿到底。也就是说,以具慈悲心故,不造一切有害于众生的杀、盗、淫诸恶业,而广兴利生佛事;以具孝顺心故,须对有恩于自己的父母、师僧、三宝等,知恩图报,随顺其性;以具尊重心故,须尊重一切众生的生命,不可殃及无辜;更应尊重一切众生的佛性及己灵,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将来必定成佛,所以须以种种方便摄化之。对父母、师僧、三宝,须具孝顺心;对六道众生,须有慈悲心。但慈悲心与孝顺心,须以尊重心融合方可。否则,对上孝而不顺,对下悲而不慈,总是难臻究竟圆满。同样,奉事师长亦须以尊重心融摄孝、慈之道。蕅益大师在解释“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时曾有言:
“孝顺父母”等者,戒相虽多,孝顺摄尽。故总提“孝顺”二字,以为其宗。父母生我色身,以之修道;师僧生我戒身,由之成佛;三宝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须孝顺也。《尔雅》释善事父母为孝,《大史》叔明以顺释孝,孝即是顺。孝顺父母,有三差别:一者冬温夏凊,昏定晨省,奉养无方,服劳靡间。二者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三者善巧方便,喻亲于道。
孝顺师僧,亦应准此。师僧者,独指授戒之师;其余僧众,自属三宝中摄。孝顺三宝,亦有三义:一者供养承事,不厌疲劳。二者如说修行,不污法化。三者革弊防非,弘通建立。若约法门解者,方便为父,智度为母。不离深义以为和尚,自心觉悟名佛。自心理体名法,理智一如名僧。如理作意观察名孝,如理证入无背名顺也。由斯事理二种孝顺,决至无上大菩提道。故云:至道之法,孝即名之为戒,亦即名为制止;以孝则自不作恶故也。
正因为父母生了我色身,才能藉此色身修学佛道;但若无师长的教导栽培,则正眼不开,难趣正道,势必因广造诸业而沉沦六道。父母只生我色身,师长生我法身慧命,所以对师长也要像父母一样孝顺。作为弟子,对师父生活方面理应尽心照顾,可谓“供养承事,不厌疲劳”也。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供养师父而去行杀、盗、淫、妄等犯戒之事,这样则使孝顺变成玷污。
所以“如法修行,不污法化”十分重要。唯有在如法修行中供养承事,方为真正孝顺师长者,这里以尊重心为前导。若师有不如法处,则须怀慈悲心以种种方便善巧,善诱慰喻其师趣向正道,绝不能轻视诋毁其师。像提婆达多处处害佛、谤佛,生陷地狱之中,但佛陀于法华会上仍为他授记将来作佛,并说“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再者,师长或示慈顺摄,或现瞋逆折,但折摄皆具慈悲。作弟子的若能如是会,则尊重心油然而生。若以尊重心融摄孝顺心与慈悲心,则上之父母师长,下之六道群灵,无不在尊重的范围之内矣。如是,则人人彼此尊重,物物和合相处。
至于《观经》中的净业三福,第一福共凡夫,第二福共二乘,第三福则不共二乘,何况凡夫!唯有发菩提心的大菩萨们,方能直下承当。薄地凡夫欲生西方者,对于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须谨当慎行。对父母须以孝顺心而养,对师长须以尊重心奉事,对一切众生须以慈悲心摄受之。欲圆满第一福,还须具足孝顺心、尊重心、慈悲心也。若单就奉事师长来说,则须以尊重心融摄孝顺慈悲于一身,方能真正尊师重道也。
二、尊重师长为除我慢
尊重师长,就是为了破除我慢,令生谦虚之心,可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也。《易经》劝人争做谦谦君子,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佛陀时代,不论是其弟子,还是王公大臣等,都要向佛陀行头面接足礼,以表五体投地之虔诚皈敬,信仰便从此而建立。意谓以自己最为珍宝之头面去接佛陀最下之足,以表对佛法生起真实信心,直下承当自己本有之佛性,彻底掀翻往昔我慢等习气。所以弟子见佛陀要行礼,年轻比丘见长老亦须行礼,沙弥见比丘须行礼,百岁比丘尼见年少比丘亦须行礼,俗家弟子见出家僧尼务必要合掌、问讯、行礼。
“净业三福”之“孝养父母”是恩田,“奉事师长”是敬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悲田。欲修恩田、悲田,非先修敬田不可,因为敬上济下的道理皆归师长教化之功,所以须以敬田融摄恩田与悲田,方能体现出尊师重道的精神与意义。奉事师长者,就是要发自内心深处对师长生恭敬、尊重、礼遇之心,并须将此行动落实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于行住坐卧中。历缘修行,日久功深,方能由语默动静中的尊重转化为内心的尊重,以彻底洗涤我慢垢染,谦虚进道。要知尊重的反面就是我慢,我慢习重则势必引燃倨傲、骄慢、轻视、好高骛远、目中无人等祸患;只要我慢习气稍存,则仍存有不尊重的潜意识在。用尊重心方可粉碎我慢,以至规范自己的意识行为,由止恶行善而达到内心的改造。
欲培植自己的尊重心,须以慧眼遍观大地一切众生皆是我师长,不论其人贤良与否,务必以尊重心对之,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乃至罪犯亦须尊重。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将来必定成佛故。唯有做到怨亲平等,方能生起大尊重心来。不但要对有情众生尊重,对无情亦须尊重,不能无故折一木、无故损一花也。岂不见苏长公(苏轼)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岂碍净法身”乎?石头禅师以碌砖答道,露柱答禅。
《弥陀经》亦说水鸟风树,皆宣妙音。儒家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之间,理当彼此尊重;人与大自然之间亦须礼尚往来,人类若能尊重大自然而不肆意破坏,自能得到大自然的回报。欲孝顺父母、度化群生者,须从尊重师长始。善导和尚说:
“奉事师长者,此明教示礼节,学识成德,因行无亏,乃至成佛,此犹师之善友力也。此之大恩最须敬重,然父母及师长者名为敬上行也。言‘慈心不杀’者,此明一切众生皆以命为本,若见恶缘,怖走藏避者,但为护命也。经云:一切诸众生,无不爱寿命。勿杀勿行杖,恕己可为喻,即为证也。(《观经四帖疏》)
我慢是修学佛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一旦堕入慢云,则难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情节严重者,便会落入疏狂的野孤禅,或魔之知见。唐代悟达国师的人面疮,就是因皇帝赐沉香宝座时萌生的一念慢心所致。
为了破除我慢,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云门的棒子更为棘手,曾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这些禅宗大德之所以如是接机,无不是为了破除来人的我慢也。丹霞禅师的烧佛,亦是为了烧灭我慢草,令其生起尊重心来也。若能明白尊重师长就是为了破除我慢的道理,自能如法如律地奉事也
。三、尊师重道意在依法不依人
尊师重道,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世间学问,一才一艺,尚且不能离开师父的传授与教导,更何况是修出世大道之无上佛法乎?因人闻法,因法悟道,从悟起修,修满佛成。是故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善知识者,是奇特法”也。《华严经》云:
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如慈父,广大利益故;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如教师,示其菩萨所学故;如善导,能示波罗蜜道故;如良医,能治烦恼诸病故;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如勇将,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济客,令出生死暴流故;如船师,令到智慧宝洲故。
正因为善知识如此重要,所以才须尊师重道。印光大师曾在《复吴希道居士书》中说:
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正道。否则,燕朋相聚,便日沦于下流,而疾病亦因之常不愈也。
学佛之人,务必要将尊师重道的观念落实于自己的行动中去方可。凡遇一切剃头染衣之僧尼,一律要以尊重心合掌、问讯、礼拜,不能起轻视之念。为自己授三皈、五戒、菩萨戒的和尚、阿阇黎,就是经中常讲的“师僧”或“师长”,其余之认识或不认识的一切僧尼皆摄“三宝”范围之内。对此不应分彼此之高下,须一视同仁,悉以尊重心而待之。但世人总是处处分别,厚此薄彼,对自己的师长则毕恭毕敬若佛陀,但对其他僧尼则视而不见、见而不理,一副贡高我慢面目,更不用说是合掌礼敬了。当然,在承事供养方面可以偏爱于自己的师长,这倒也合乎人之常情,但在尊重方面则不应分彼此而生分别心也。分别心一起,势必妄念纷飞,随妄念而流转,则难得佛法之真实利益也。
究其原因,实乃不明“尊师重道”的真正意义在于“依法不依人”也。佛法僧三宝是度人之舟航,亦是众生之福田。一切披缁剃度之僧尼为三宝中之僧宝,之所以称僧为宝者,是指法而非指人也。法为佛说,故至为宝贵,而僧能代佛弘化、依法修行,故亦甚宝贵,故尊称为僧宝也。苟其人而曾受出家佛戒,即入僧数之列,皆为世间众生之福田,可谓“依法不依人”也。对僧之尊重,即是对如来法宝之尊重。
然世人以分别心作祟故,亦以不知沙门有四种之别(一、胜道沙门。二、说道沙门。三、活道沙门。四、坏道沙门)故,而一律对其僧尼以圣僧行为要求之,甚至神格化,便导致了对有些僧人言语之稍见不端处,或举止稍有不威仪处,则肆意毁谤,甚至恶言相加!问其理由,则曰:我们虽然信仰佛教,但只恭敬有道高僧,而决不尊重无德之僧。粗看颇有理,细推实不妥。何以故?岂不见经有说出家人过失及诋毁者,皆犯重罪乎!纵使其人不是贤圣僧之类,即便是坏道沙门,但若对其有訾议者,亦同样获重罪也。因为背后人前说过诋毁,本属口恶,对于常人尚且不可,何况是对佛弟子任意口出恶言乎!谚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盖出家人不论如何,总是众生福田。如失道者,但当悲悯,切勿嫌恶,以自损德。若见其僧行为语言稍有不端而任意訾毁者,犹对囚犯而乱加刀杖一般,同样获故意伤人罪。智者大师曾说,即便是坏道沙门,其果报亦胜于严持五戒之人。原因是沙门发出世解脱心,而严持五戒者发人天心。所以,修学佛法者,应以“依法不依人”为重,而谨当尊师重道也。
四、须效法古德尊师重道之懿行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尊师重道,于此可见一斑矣。不论是世间求学问、习技艺者,还是修学佛法求出世解脱道者,无一不是在尊师重道之高超懿行中提升自己道范的,原以竭诚恭敬方克实益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印光大师有言曰: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诚为不刊之论也。今从《印光法师文钞》中,摘引几则古德尊师重道的公案如下,以作弄引。
汉魏昭,见郭林宗。以为经师易遇,人师难逢。因受业,供给洒扫。林宗尝有疾,命昭作粥。粥成进之,林宗大呵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事,使不可食。”昭更为粥复进,又呵之者三,昭容色不变。林宗曰:“吾始见子之面,今而后知子之心矣。
宋杨时、游酢,师事伊川。一日请益时久,伊川忽瞑目假寐,二子侍立不敢去。良久,伊川忽觉曰:“贤辈尚在此乎,归休矣。”乃退,门外雪深尺余矣。
张九成,十四岁游郡庠,终日闭户,无事不越其限。比舍生隙穴视之,见其敛膝危坐,对诗书若对神明,乃相惊服而师尊之。
印光大师评曰:
此四子者,所学乃世间‘明德新民,修齐治平’之法。其尊师重道,尚如此之诚。故得学成德立,致生前没后,令人景仰之不已。至于弈秋之诲弈也,唯专心致志者胜。痀偻之承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由是观之,学无大小,皆当以诚敬为主。
清顺治皇帝,拜玉琳禅师为师,法名行痴。与玉琳法徒行森书,署名尚写“法弟行痴和南”。和南,乃磕头也。皇帝与同门尚如此,况与其师乎?此种芳规,岂可不知!古人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非曰深下于人,人则尽心教导也。以自己不能生恭敬心,纵人肯教,自己心中有傲慢相障,不得其益。譬如高山顶上,不存滴水,故不能受滋润也。不但学佛如是,即世间学一才一艺亦如是。世间只身口之活计,佛法则性道之本源,其关系轻重,固天渊相悬也。
昔古灵赞禅师大悟后,欲报剃度师恩,多方启迪。其师异之,令其为伊宣说。彼谓当设法座,令其师迎己升座礼拜,然后可说。其师依之,遂于言下大悟。使古灵不如此重法,其师不如此重得法之人,莫道不说,说亦只得文字知见而已,决不能一言之下,明白本心。
如上数则世、出世间,尊师重道的古德楷模,实可作我们今天修学佛法者的一面镜子。我侪法身慧命,万善道德,皆从师长边生。善知识是长夜之明灯,迷途之向导,苦海之舟航,以故禅宗大德不辞劳累,千辛万苦,登山涉水,遍参天下丛林知识,为的就是在善知识的指导下能发明心地,亲见本来。既然善知识如此重要,而尊师重道还须大力提倡,亲身体验方可。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