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心的觉悟

发布时间:2024-12-30 01:04:24作者:心经全文网

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同时,也不要幻想着以后如何,因为人命脆弱,无常迅速,若不从现在做起,计划往往都赶不上变化。认识到当下这一念心的重要,我们就应该善加珍惜,有效利用,通过现在的努力,为未来开创良好起点,通过心念的改善,为人生开辟美好前景。

一、认识心的作用

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人们习惯以财富决定一切,并将苦乐维系於此,一味向外追逐,伴随着外在物质生活不断富足,内心痛苦仍是有增无减,究其原因何在?正是忽略内心所致。不知心在烦恼感受中的重要作用,烦恼,是人生痛苦之源,烦,为扰义,恼,为乱义,是扰乱清净心的障缘。认识到心理的各种因素,我们才能进行有效管理,增强善心所,抵制恶势力。

佛法是缘起论,认为万物由因缘和合而成,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心理活动同样如此,皆依因缘而起,决非偶然。因,是心理因素,缘,是相关境界。如:见财起贪是贪心的作用。害怕黑暗是恐惧的作用。因作恶而内心不安是良心的作用

。想起某个怨敌而愤怒是嗔恨的作用。被人占便宜而耿耿于怀是悭吝的作用。看到别人功成名就而难过是嫉妒的作用。因缘具足,方能引发相应的心理活动,任缺其一,皆不得成熟。

凡夫往往心随境转,从表面看,似乎物质决定意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好比深埋于土壤的种子,由阳光、雨露滋润生长,种子虽隐没不见,却是植物成长的根本。我们的心,便是引发各种行为的种子,有怎样的心,便会导致怎样的行为。

很多人向往成功,但往往只关注外在条件的作用,如文凭、能力、人际关系等,却忽略了对内心的训练。当然,不能否认外在条件的效用,但在全球化到来的今天,已很难将以上作为一个人特有的优势。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农夫在播种时,都会选择优良品种,才有良好收成,同样,我们想要人生获得成功,也应努力调整心行,去除所有不健康元素。如是,无论遭遇得失、荣辱,还是挫折、障碍皆能从容面对。

在我们的内心,储藏了无量生命经验,意识的活动,正是以阿赖耶识的种种经验为基础,六尘境界为所缘,在感受上,因所缘境界的顺逆变化,引发苦、乐、忧、喜之情。在生命过程中,过去所有言行会在内心形成力量,影响现在的生命,现在所做的一切,又决定未来的生命走向。正因为心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才有被改造的机会,否则,凡夫心就永远无法断除,更没有成就圣贤品质的可能。

二、调整心的频率

生命有两大系统:一是受之于父母的色身系统;一是来自个体生命延续的心灵系统。每个人的生命素质皆由自身行为决定。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始无终的轮回中,生,不是最初开始,死,更不是就此结束。今生,只是漫漫生命旅程中的一个片段。现有色身虽会消失,但生命洪流仍将继续。人生的一切努力,尽管终成泡影,可由此形成的业力及内心经验,将成为未来生命延续的潜在力量,尽未来际地影响我们。如果说死亡会结束一切,将曾经的善恶行为划上句号,那么,止恶行善又有多少意义?现代人正是由于这种错误观念导致攻利主义盛行,为了眼前利益不择手段,无视后果,成为未来生命的阴影。

心灵世界有如大海,心理活动则如波浪。大海,因风暴而波涛汹涌。心,则因境界刺激而现起种种念头。所谓;起心动念便是。通常,人们都是活在意识构成的心念中,以为这就代表着自我的一切,事实上,那只是海面的浪花,波涛之下,才是海洋更为深沉的部分。无始以来,我们为无明所惑,使贪嗔痴烦恼大行其道,占据心灵主导地位。

人,是复杂的多面体,其中,既有贪婪、嫉妒、骄傲等负面心理,也有慈悲、自信、无私等正面心理。每种心理力量,都代表着相应的心灵频道。比如对某人起嗔心,若这念嗔心不能及时制止,而是在内心反复播放,甚至将种种有关乃至无关的素材收集演变为嗔心所需要的证据,使我们在嗔恨的泥团中越陷越深。

人类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这种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种?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还有主观因素的作用,那就是我们的欲望、想法和情绪。欲望促使我们追求,欲望不同,故产生的幸福指数也不同,有人以事业有成为追求,有人以家庭美满为追求,有人以权势地位为追求。不管动机如何,我们要知道,唯有与善法相应的欲望,才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正当途径。少欲者,解决温饱就能知足常乐。多欲者,拥有再多也欲壑难填。所以,佛陀常常教导弟子们应少欲知足,不然,只会将一生耗费于无休止的索取中。

想法决定人生选择。事实上,多数人的生活只是摇摆于欲望和情绪之间,每天说着做着的,无非是我要,我不要,我喜欢,我讨厌,我开心,我痛苦等不一而足。有时,人们也会感叹这种生活的无聊与无奈,但感叹之后,多半仍是继续妥协,随欲望和情绪飘流。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心灵舞台上,各种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来都不思考这样的心态究竟如何产生、如何活动、如何过渡,因为我们习惯了向外看,从来都不知反观自省。与其说我们活在现实中,不如说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已经过情绪的投射想法的处理。你觉得某人好,看他什么都顺眼;觉得某人不好,看他什么都别扭,自我形成的这种感觉或许和别人对他的评价截然相反,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你看到的并非客观的那个人,而是你感觉中的那个人。

三、提升心的品质

那么,怎样提升生命品质呢?

现前生命存在种种缺陷,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存在迷惑,一是存在烦恼,这是佛陀对生命所作的审视和评估,结论就是人生是苦。佛陀所说的这种苦,是对生命本质的透视,因为一切快乐都是由某种渴求得到缓解而产生,而渴求本身是痛苦之因,任何缓解只能起到局部和暂时的作用,无法改变其本质。就像医生可以治疗疾病,但无法改写有生必有死的结局。佛教对苦的深刻认知不是被动接受苦,而是为了正视现实,寻求究竟的离苦之道,是直面人生的积极态度,并非逃避现实的消极心态。

比如世人都很关注身体外表的美,其实,四大组合的色身美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败坏,色身的生老病死,就像时光的脚步,刹那都不曾停息,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凡夫心的最大特点,就是浮躁而动荡,在各种妄想中沉沦。为什么?因为内心的需求太多,且从未整理,使得我们根本看不清生命的真正需要,只好不停忙碌,用表面充实来掩盖这种茫然,忙碌的结果,不过是继续制造妄想,世间快乐都是短暂且有副作用的。而佛陀的喜悦是来自生命内在是;举身微笑的,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美,心灵美,生命品质的美。

如何美化生命,庄严生命?

首先需要了解生命,它不过是无明制造的产物,对这具五蕴和合的生命体来说,最本质的就是人心和人性,并显现为善和不善两方面。每个生命内在都具备与佛无二无别的潜质,只须将内在潜质开发出来,就能证佛所证。佛法说众生平等,不是现象上的平等,而在于每个人都具备成佛的佛性,这也是佛教有别于其它宗教的特征之一,可以通过修行而成为自己所信仰的对象。

其次还要了解什么是生命中的美和不美。这种美,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善,反之则不善。那么,佛教对善和不善又是如何定义的呢?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结果和未来利益的行为就是善,带来痛苦结果和未来损害的就是不善。当我们生起善念时,内心会充满喜悦,并给自他双方带去和谐与温暖。反之,当我们生起恶念时,就会触动内心的不良反应,使身心受到折磨感受痛苦。

人生痛苦是多方面的,如色身的生老病死,及无明、欲望制造的烦恼。此外还有社会环境带来的痛苦,如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有自然环境带来的痛苦,如天灾人祸,酷署严寒。从表面看,这些痛苦似乎是外来的,是加载于身心的客观存在,事实上,所有痛苦都源于我们的内心,都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是既非风动,也非幡动,只是仁者心动的真实写照。

佛教所说的轮回,也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形态,如饿鬼是代表渴求的心理,当这种渴求被无限放大后,就会是饿鬼的生命状态。阿修罗是代表好斗的心理,这种好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呈现出阿修罗的生命形态。动物是代表愚痴的心理,除生存本能以外,没有更多思考。所以说,轮回不在别处,正是每种心理发展成熟的不同生命形态,和来自你的生活方式和心灵善恶能量的积累。

四、引导心的觉悟

因为无明,我们会把很多不是我的东西当做是;我。人为什么会怕死?就是因为把身体看成是我,自然就会害怕;我随着这个身体消失,如果了知色身只是这期生命延续中的一朵浪花,就不会对死亡产生恐惧,而是淡然接受。还有我们最在意的就是以;我为基础所建立的家庭、财富、事业、荣誉等等,之所以在意,都是因为前面被冠以;我的标签,有了这个设定,想当然地;我的家庭要比别人优越,;我的财富要比别人庞大,;我的事业要比别人出色,;我的荣誉要赢得众人的肯定。於是就出现攀比,产生竞争,因为这种自我的重要感和优越感,又会带来自我的主宰欲,总想超越别人。

其实冷静观察就会发现,都是在无明驱使下产生的需求,进而对需求产生依赖,而依赖又是痛苦之因,拥有并习惯之后再失去,新一轮的痛苦又随之产生,周而复始,无有了期。当生命结束时,外在一切都将成为回忆,给未来生命带去什么影响,才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

任何追求,都有得到和得不到两种可能,从个人到社会的一切变故,只要我们能正确面对,就不会因此带来无法承受的痛苦,因为世间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无常是本来如此的现实,只是我们习惯将;无常误以为;常,才会因为这种;常出现变化而感到不幸,这种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错解而造成,并非外界因素。

佛教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将生命潜在的高尚品质开发出来,关注己心,而非以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和改善的对象,成就如佛陀般的智慧和慈悲,无限的智慧,令我们究竟解脱烦恼;无限的慈悲,令我们关爱并帮助一切众生。善用其心谨言慎行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内心的智慧观照,;以己为舟,以法为舟,当生命不再有任何瑕疵,我们也能成就像佛陀那样至纯至真至善至美的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