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 增壹阿含经
善聚品第三十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善聚,汝等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善聚?所谓五根是也。云何为五?所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谓,比丘,有此五根。若有比丘修行五根者,便成须陀洹,得不退转法,必成至道;转进其行成斯陀含,而来此世,尽其苦际;转进其道,成阿那含,不复来此世,即复取般涅槃;转进其行,有漏尽,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胎,如实知之。
“言善聚者,即五根是也。所以然者?此最大聚,众聚中妙。若不行此法者,则不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及如来、至真、等正觉也。若得此五根者,便有四果、三乘之道。言善聚者,此五根为上。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行此五根。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不善之聚,汝等当善思念之。”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诸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为不善聚?所谓五盖。云何为五?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调戏盖、疑盖,是谓名为五盖。欲知不善聚者,此名为五盖。所以然者?比丘当知:若有此五盖,便有畜生、饿鬼、地狱之分,诸不善法皆由此起。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灭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调戏盖、疑盖。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如来有信、有戒、有闻、有慧、有善色成就,是故成就五功德。
“复以何因缘礼佛而得端正?以见佛形像已,发欢喜心,以此因缘而得端正。复以何因缘得好音声?以见如来形像已,三自称号:南无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此因缘得好音声。复以何因缘多财饶宝?缘彼见如来而作大施,散华、燃灯,及余所施之物,以此因缘获大财宝。复以何因缘生长者家?若见如来形已,心无染著,右膝著地,长跪叉手,至心礼佛,以此因缘生长者家。复以何因缘,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诸佛世尊常法:诸有众生,以五事因缘礼如来者,便生善处天上。是谓,比丘,有此五因缘礼佛功德。是故,诸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礼佛者,当求方便,成此五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屋舍有两门相对,有人在中住,复有人在上住,观其下出入行来皆悉知见;我亦如是,以天眼观众生之类,生者、终者,善趣、恶趣,善色、恶色,若好、若丑,随行所种,皆悉知之。
“若复有众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诽谤贤圣,行等见法,与等见相应,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是谓名众生行善。若复有众生,行此善法,不造恶行,身坏命终,来生人中。若复有众生,身、口、意行恶,造不善行,命终之后,生饿鬼中。或复有众生,身、口、意行恶,诽谤贤圣与邪见相应,命终之后,生畜生中。或复有众生,身、口、意行恶,造不善行,诽谤贤圣,命终之后,生地狱中。
“是时,狱卒将此罪人示阎罗王,并作是说:;大王当知:此人前世身意行恶,作诸恶行已,生此地狱中。大王,当观此人以何罪治?是时,阎罗王渐与彼人私问其罪,告彼人曰:;云何,男子,汝本前世为人身时,不见人有生者得作人身,处胎之时极为困厄,痛实难处,及其长大,将养乳哺,沐浴身体耶?是时,罪人报曰:;实见,大王,阎罗王曰:;云何,男子,汝自不知生法之要行耶?身、口、意法修诸善趣。罪人报曰:;如是,大王,如大王教,但为愚惑,不别善行。阎罗王曰:;如卿所说,其事不异,亦复知卿不作身、口、意行,但为今日,当究汝放逸罪行。非父母为,亦非国王、大臣之所为也,本自作罪,今自受报。
“是时,阎罗王先问其罪,约敕治之。次复第二天使问彼人曰:;汝本为人时,不见老人形体极劣,行步苦竭,衣裳垢坌,进止战掉,气息呻吟,无复少壮之心?是时,罪人报曰:;如是,大王,我已见之。阎罗王报曰:;汝当自知:我今亦有此形老之法,为老所厌,当修其善行。罪人报曰:;如是,大王,尔时实不信之。阎罗王报曰:;我实知之,汝不作身、口、意行,今当治汝罪,使后不犯。汝所作恶,非父母为,亦非国王、大臣、人民所造,汝今自造其罪,当自受报。
“是时,阎罗王以此第二天使约敕已,复以第三天使告彼人曰:;汝前身作人时,不见有病人乎?卧在屎尿之上,不能自起居。罪人报曰:;如是,大王,我实见之。阎罗王曰:;云何,男子,汝不自知:我亦当有此病,不免此患?罪人报曰:;实尔,大王,我实不见之。阎罗王曰:;我亦知之,愚惑不解,我今当处汝罪,使后不犯此之罪行。非父、非母为,亦非国王、大臣之所造作。
“是时,阎罗王以此教敕已,复以第四天使告彼人曰:;云何,男子,身如枯木,风去火歇而无情想,五亲围绕而号哭?罪人报曰:;如是,大王,我已见之。阎罗王曰:;汝何故不作是念:我亦当不免此死。罪人报曰:;实尔,大王,我实不觉。阎罗王曰:;我亦信汝不觉此法,今当治汝,使后不犯。此不善之罪,非父、非母为,亦非国王、大臣、人民所造,汝本自作,今自受罪。
“是时,阎罗王复以第五天使告彼人曰:;汝本为人时,不见有贼穿墙破舍,取他财宝,或以火烧,或道路隐藏。设当为国王所擒得者,或截手足,或取杀之,或闭著牢狱,或反缚诣市,或使负沙石,或取倒悬,或攒箭射,或以融铜而灌其身,或以火炙,或剥其皮还使食之,或开其腹以草擆之,或以汤中煮之,或以刀斫轮轹其头,或以象脚蹈杀,或著标头乃至于死?罪人报曰:;我实见之。阎罗王曰:;汝何故私盗他物?情知有事,何为犯之?;如是,大王,我实愚惑。阎罗王曰:;我亦信汝所言,今当治汝罪,使后不犯。此之罪者,非父母为,亦非国王、大臣、人民所为,自作其罪,还自受报。
“是时,阎罗王以问罪已,便敕狱卒:;速将此人往著狱中!是时,狱卒受王教令,将此罪人往著狱中。地狱左侧极为火燃,铁城、铁廓,地亦铁作;有四城门极为臭处,如似屎尿所见染污;刀山、剑树围绕四面,复以铁疏笼而覆其上。”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四壁四城门,广长实为牢,
铁笼之所覆,求出无有期。
彼时铁地上,火燃极为炽,
壁方百由旬,洞燃一种色。
中央有四柱,睹之实恐畏,
及其剑树上,铁嘴乌所止。
臭处实难居,睹之衣毛竖,
种种之畏器,鬲子有十六。
“比丘当知:是时,狱卒以若干苦痛打此人,若彼罪人举脚著狱中时,血肉斯尽,唯有骨在。是时,狱卒将此罪人,复以利斧斫其形体,苦痛难计,求死不得。要当罪灭之后,尔乃得脱;彼于人间所作罪业,要使除尽,后乃得出。
“是时,彼狱卒将此罪人,缘刀剑树,或上或下。是时,罪人以在树上,便为此铁嘴乌所食,或啄其头,取脑食之;或取手脚,打骨取髓。然罪未毕,若罪毕者,然后乃出。
“是时,狱卒取彼罪人使抱热铜柱坐。前世时,喜淫泆故,故致此罪;为罪所追,终不得脱。是时,狱卒从脚跟拔筋,乃至项中而前挽之;或使车载,或进、或退不得自在,其中受苦不可称计。要当使罪灭,然后乃出。
“是时,狱卒取彼罪人,著火山上,驱使上下。是时,极为烂尽,然后乃出。是时,罪人由此因缘求死不得。要当使罪除尽,然后乃出。
“是时,狱卒复取罪人,拔其舌掷著背后,于中受苦不可称计,求死不得。是时,狱卒复取罪人著刀山上,或断其脚,或断其头,或断其手。要当使罪灭,然后乃出。
“是时,狱卒复以热大铁叶覆罪人身,如生时著衣,当时苦痛毒为难处,皆由贪欲之故,故致斯罪。是时,狱卒复使罪人,五种作役,驱令偃卧,取其铁钉钉其手足,复以一钉而钉其心,于中受斯苦痛,实不可言。要当使罪灭,然后乃出。
“是时,狱卒复取罪人,颠倒其身,举著镬中。时,身至下皆悉烂尽,若还至上亦复烂尽,若至四边亦复烂尽,酸楚毒痛不可称计。现亦烂,不现亦烂,犹如大釜而煮小豆,或上或下,今此罪人亦复如是,现亦烂,不现亦烂,于中受苦不可称计。要当受罪毕,然后乃出。
“比丘当知:或复有时彼地狱中,经历数年,东门乃开。是时,罪人复往趣门,门自然闭。是时,彼人皆悉倒地,于中受苦不可具称。或时,各各自称怨责:;我由汝等,不得出门。”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愚者常喜悦,亦如光音天;
智者常怀忧,如似狱中囚。
“是时,大地狱中经历百千万岁,北门复开。是时,罪人复向北门,门便复闭。要当使罪灭,然后乃出。是时,彼罪人复经数百万岁,乃复得出,人中所作罪,要当使毕。是时,狱卒复取罪人,以铁斧斫罪人身,经尔许之罪,使令更之。要当使罪苦毕尽,然后乃出。
“比丘当知:或复有时彼东门复更一开。是时,彼众生复诣东门,门复自闭而不得出;设复得出,外复有大山,而往趣之,彼入山中,为两山所压,犹如压麻油,于中受苦不可称计。要当苦尽,然后乃出。
“尔时,彼罪人转得前进,复值热灰地狱,纵广数千万由旬,于中受苦不可称计。要当毕其罪原,然后乃出。
“转复前进,次有刀刺地狱。是时,罪人复入此刀刺地狱中,便有大风起,坏此罪人身体筋骨,于中受苦不可称计。要当罪灭,然后乃出。
“次复有大热灰地狱。是时,罪人复入此大热灰地狱中,形体融烂,受苦无量。要当使罪灭,然后乃出。
“是时,罪人虽得出此热灰地狱,复值刀剑地狱,纵广数千万里。是时,罪人入此刀剑地狱中,于中受苦不可称计。要当使罪灭,然后乃出。
“次复,有沸屎地狱,中有细虫,入骨彻髓,食此罪人。虽得出此地狱,前值狱卒。是时,狱卒问罪人曰:;卿等欲何所至?为从何来?罪人报曰:;我等不知所从来处,亦复不知当何所至,但我等今日极为饥困,意欲须食。狱卒报曰:;我等当相供给。是时,狱卒取罪人仰卧,取大热铁丸,使罪人吞之,然罪人受苦不可称计。是时,热铁丸从口下过,肠胃烂尽,受苦难量。要当使罪灭,然后乃出。
“然彼罪人不堪受此苦痛,还复入热屎地狱、刀剑地狱、大热灰地狱,还来经尔许地狱。是时,彼众生不堪受苦,还回头至热屎地狱中。是时,狱卒语彼众生曰:;卿等欲何所至?为从何来?罪人报曰:;我等不能自知为从何所来,今复不知当何所至。狱卒问曰:;今须何物?罪人报曰:;我等极渴,欲须水饮。是时,狱卒取罪人仰卧,融铜灌口,使令下过,于中受罪不可具计。要当使罪灭,然后乃出。是时,彼人不堪受此苦,还入沸屎地狱、剑树地狱、热灰地狱,还入大地狱中。
“比丘当知:尔时,罪人苦痛,难可称计。设彼罪人眼见色者,心不爱乐;设复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更细滑、意知法,皆起瞋恚。所以然者?由本不作善行之报,恒作恶业,故致斯罪。
“是时,阎罗王敕彼罪人曰:;卿等不得善利,昔在人中受人中福,身、口、意行不与相应,亦不惠施、仁爱、利人、等利,以是之故,今受此苦。此之恶行,非父母为,亦非国王、大臣之所为也。诸有众生身、口、意清净,无有沾污,如似光音天;诸有众生作诸恶行,如似地狱中。卿等身、口、意不净,故致斯罪。
“比丘当知:阎罗王便作是说:;我当何日脱此苦难,于人中生?已得人身,便得出家,剃除须发,著三法衣,出家学道。阎罗王尚作是念,何况汝等今得人身,得作沙门!是故,诸比丘,常当念行身、口、意行,无令有缺;当灭五结,修行五根。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东苑鹿母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世尊七月十五日于露野地敷座,诸比丘僧前后围绕。佛告阿难曰:“汝今于露地速击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
是时,尊者阿难右膝著地,长跪叉手,便说此偈:
“净眼无与等,无事而不练,
智慧无染著,何等名受岁?”
尔时,世尊复以偈报阿难曰:
“受岁三业净,身口意所作,
两两比丘对,自陈所作短。
还自称名字,今日众受岁,
我亦净意受,惟愿原其过!”
尔时,阿难复以偈问其义曰:
“过去恒沙佛,辟支及声闻,
尽是诸佛法,独是释迦文?”
尔时,佛复以偈报阿难曰:
“恒沙过去佛,弟子清净心,
皆是诸佛法,非今释迦文。
辟支无此法,无岁无弟子,
独逝无伴侣,不与他说法。
当来佛世尊,恒沙不可计,
彼亦受此岁,如今瞿昙法。”
是时,尊者阿难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升讲堂,手执揵椎,并作是说:“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如来弟子众者,尽当普集。”
尔时,复说此偈:
“降伏魔力怨,除结无有余,
露地击揵椎,比丘闻当集。
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
闻此妙响音,尽当云集此。”
尔时,尊者阿难已击揵椎,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正是时,惟愿世尊何所敕使!”
是时,世尊告阿难曰:“汝随次坐,如来自当知时。”是时,世尊坐于草座,告诸比丘:“汝等尽当坐于草座。”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时,诸比丘各坐草座。
是时,世尊默然观诸比丘已,便敕诸比丘:“我今欲受岁,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如来说此语已,诸比丘默然不对。是时,复再三告诸比丘:“我今欲受岁,然我无过于众人乎?”
是时,尊者舍利弗即从座起,长跪叉手,白世尊言:“诸比丘众观察如来,无身、口、意过。所以然者?世尊今日不度者度,不脱者脱,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无救者为作救护,盲者作眼目,为病者作大医王,三界独尊,无能及者,最尊、最上。未起道意者使发道意,众人未寤尊令寤之,未闻法者使令闻之,为迷者作径路,恒以正法;以此事缘,如来无咎于众人,亦无身、口、意过。”
是时,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向如来自陈,然无咎于如来及比丘僧乎?”
世尊告曰:“汝今,舍利弗,都无身、口、意所作非行。所以然者?汝今智慧无能及者,种种智慧、无量智慧、无边之智、无与等智、疾智、捷智、甚深之智、平等之智,少欲知足,乐静之处,多诸方便,念不错乱,总持三昧,根原具足: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勇悍能忍,所说无恶,不为非法,心性庠序,不行卒暴。犹如转轮圣王最大太子,当绍王位,转于法轮;舍利弗亦如是,转于无上法轮,诸天、世人及龙、鬼、魔若魔天本所不转。汝今所说,常如法义,未曾违理。”
是时,舍利弗白佛言:“此五百比丘尽当受岁,此五百人尽无咎于如来乎?
世尊告曰:“亦不责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然者?此舍利弗大众之中极为清净,无有瑕秽。今此众中最小下坐,得须陀洹道,必当上及不退转法;以是之故,我不怨责此众。”
尔时,多耆奢在此众中,即从座起,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我今堪任欲有所论。”
世尊告曰:“欲有所说,今正是时。”
多耆奢即于佛前叹佛及比丘僧,而说此偈:
“十五清净日,五百比丘集,
诸结缚悉解,无爱更不生。
转轮大圣王,群臣所围绕,
普遍诸世界,天上及世间。
大将人中尊,为人作导师,
弟子乐徒从,三达六通彻。
皆是真佛子,无有尘垢者,
能断欲爱刺,今日自归命。”
尔时,世尊可多耆奢所说。是时,多耆奢作是念:“如来今日可我所说。”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从座起,礼佛却退,还就本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造偈弟子,所谓多耆奢比丘是。所说无疑难,亦是多耆奢比丘是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三十三天有一天子,身形有五死瑞应。云何为五?一者、华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坌,三者、腋下流汗,四者、不乐本位,五者、玉女违叛。尔时,彼天子愁忧苦恼,捶胸叹息。
时,释提桓因闻此天子愁忧苦恼,捶胸叹息,便敕一天子:“此何等音声,乃彻此闻?”
彼天子报言:“天子当知:今有一天子,命将欲终,有五死瑞应:一者、华冠自萎,二者、衣裳垢坌,三者、腋下流汗,四者、不乐本位,五者、玉女违叛。”
尔时,释提桓因往至彼欲终天子所,语彼天子言:“汝今何故愁忧苦恼,乃至于斯?”
天子报言:“尊者因提,那得不愁忧苦恼?命将欲终,有五死怪:华冠自萎,衣裳垢腻,腋下流汗,不乐本处,玉女违叛。今此七宝宫殿悉当忘失,及五百玉女亦当星散,我所食甘露者今无气味。”
是时,释提桓因语彼天子言:“汝岂不闻如来说偈乎?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
不生则不死,此灭为最乐。
“汝今何故愁忧乃至于斯!一切行无常之物,欲使有常者,此事不然。”
天子报言:“云何,天帝,我那得不愁忧?我今天身清净无瑕秽,光喻日月,靡所不照;舍此身已,当生罗阅城中猪腹中生,生恒食屎,死时为刀所割。”
是时,释提桓因语彼天子言:“汝今可自归佛、法、众,若当尔时,便不堕三恶趣。”
是时,天子报言:“岂当以归三尊,不堕三恶趣乎?”
释提桓因曰:“如是,天子,其有自归三尊者,终不堕三恶趣也。如来亦说此偈:
“诸有自归佛,不堕三恶趣,
尽漏处天人,便当至涅槃。”
尔时,彼天问释提桓因:“今如来竟为所在?”
释提桓因曰:“今如来在摩竭国罗阅城中,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天子报言:“我今无有此力,可得至彼觐省如来。”
释提桓因报言:“天子当知:右膝著地,长跪叉手,向下方界,而作是说:;惟愿世尊善观察之,今在垂穷之地,愿矜愍之!今自归三尊,如来无所著。”
是时,彼天子随释提桓因言,即便长跪向下方,自称姓名,自归佛、法、众,尽其形寿为真佛子,非用天子。如是,至三说此语已,不复处猪胎,乃当更生长者家。
是时,彼天见此缘已,即向释提桓因而说此偈:
“善缘非恶缘,为法非为财,
导引以正道,此者尊所叹。
蒙尊不堕恶,猪胎甚难因,
自察生长者,因彼当见佛。”
是时,天子随时寿长短,生罗阅城中大长者家。是时,长者妇自知有娠。十月欲满,生一男儿,端正无双,世之希有。是时,释提桓因以知此儿向十岁,数数往告:“汝可忆本所作缘本,自言:;我当因彼见佛。今正是时,可见世尊。若不往者,后必有悔!”
是时,尊者舍利弗到时,著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渐渐往至彼长者家,在门外静然而住。
尔时,长者子见舍利弗著衣持钵,容貌殊特;见已,便彼至舍利弗前,而作是说:“汝今是谁?为谁弟子?为行何法?”
舍利弗言:“我师出释种,于中出家学道。师名如来、至真、等正觉,恒从彼受法。”
是时,小儿即向舍利弗,而说此偈:
“尊今静然立,持钵容貌整,
今欲求何等?与谁在此住?”
是时,舍利弗复以偈报曰:
“我今不求财,非食非服饰,
故来为汝故,善察听我语。
忆汝本所说,天上言誓时,
人中当见佛,故来相告耳!
诸佛出兴难,说法亦复然,
人身不可获,亦如优昙华。
汝今随我来,俱觐如来容,
必当为汝说,至要之善趣。”
是时,长者子闻舍利弗语已,即往至父母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是时,长者子白父母言:“惟愿听许,至世尊所,承事礼敬,问讯康强!”
父母报曰:“今正是时。”
长者子即集香华及好白氎,共尊者舍利弗,相随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
尔时,舍利弗白世尊言:“此长者子居此罗阅城中,不识三尊。惟愿世尊善与说法,令得度脱!”
是时,长者子遥见世尊威容端正,诸根寂静,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亦如须弥山王,面如日月,视之无厌,前进礼足,在一面住。尔时,长者子即以香华散如来上,复以新白氎奉上如来,头面礼足,在一面住。
是时,世尊渐与说法,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漏为是大患,出家为要。是时,世尊以知小儿心开意解,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是时世尊尽与彼长者子说。
是时,长者子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无复瑕秽。是时,长者子即从座起,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惟愿世尊听使出家,得作沙门。”
世尊告曰:“夫为道者,不辞父母,不得作沙门。”
是时,长者子白世尊言:“要当使父母听许。”
世尊告曰:“今正是时。”
尔时,长者子即从座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还至所在,白父母言:“惟愿听许,得作沙门。”
父母报言:“我等今日唯有一子,然家中生业饶财多宝,行沙门法,甚为不易。”
长者子报言:“如来出世,亿劫乃有,甚不可遇,时时乃出耳!亦如优昙钵华时时乃有耳!如来亦复如是,亿劫乃出耳!”
是时,长者子父母各共叹息而作是言:“今正是时,随汝所宜。”
是时,长者子头面礼足,便辞而去,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彼长者子白世尊言:“父母见听,惟愿世尊听使作道!”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度此长者子使作沙门。”
舍利弗对曰:“如是,世尊。”尔时,舍利弗从佛受教,度作沙弥,日日教诲。
是时,彼沙弥在闲静处而自克修,所以族姓子出家学道,剃除须发,修无上梵行者,欲得离苦。是时,沙弥即成阿罗汉,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我今已见佛闻法,都无有疑。”
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见佛闻法而无狐疑?”
沙弥白佛言:“色者无常,无常者即是苦,苦者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复无我,如是智者所觉知;痛、想、行、识无常,无常者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觉知。此五盛阴无常、苦、空、无我、非有,多诸苦恼,不可疗治,恒在臭处,不可久保。悉观无有我,今日观察此法,便为见如来已。”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沙弥,即听汝为大沙门。”
尔时,彼沙弥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尊者那罗陀在波罗梨国长者竹林中。
尔时,文荼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终,王甚爱敬念,未曾去怀。是时,有一人至王所,而白王言:“大王当知:第一夫人今已命终。”
是时,王闻夫人无常,即怀愁忧,告来人曰:“汝速舆夫人死尸,著麻油中,使我见之。”
是时,彼人受王教命,即往持夫人身,著麻油中。
尔时,王闻夫人逝丧,极怀愁恼,不食不饮,复不持法,不理王事。
是时,左右有一人名曰善念,恒与大王执剑,白大王曰:“大王当知:此国界中有沙门,名那罗陀,得阿罗汉,有大神足,博识多知,无事不练,辩才勇慧,语常含笑。愿王当往至彼,听其说法;若王闻法,无复愁忧苦恼。”
王报之曰:“善哉!善哉!善说此语。汝今,善念,先往语彼沙门。所以然者?夫转轮圣王欲有所至,先当遣人,不先遣信而至者,此事不然。”
时,善念报曰:“如大王教!”即受王教,往至长者竹园中,至那罗陀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尔时,善念白尊者那罗陀言:“尊当知之:大王夫人今已命终,缘此苦恼,不食不饮,亦复不治王法、国事。今欲来觐省尊颜,惟愿善与说法,使王无复愁苦!”
那罗陀报言:“欲来者,今正是时。”
是时,善念已闻教令,即头面礼足,便退而去,往至王所,而白王言:“已语沙门,王宜知之。”
是时,即敕善念:“汝速严驾宝羽之车,吾今欲往与沙门相见。”
是时,善念即严驾宝羽之车,前白王言:“严驾已办,王知是时。”
是时,王乘宝羽之车,出城诣那罗陀所,步入长者竹园中。夫人王法,除五威容,舍著一面,至那罗陀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那罗陀告王曰:“大王当知:梦幻之法起于愁忧,泡沫之法及以雪揣而起愁忧,亦复不可以华法之想起于愁忧。所以然者?今有五事最不可得,是如来之所说也。云何为五?夫物应尽,欲使不尽者,此不可得;夫物应灭,欲使不灭者,此不可得;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复次,病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复次,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是谓,大王,此有五事最不可得,是如来之所说。”
尔时,那罗陀便说此偈:
“不以愁忧恼,而获其福佑,
设有怀愁忧,外境得其便。
若使有智者,终不思惟是,
外敌便有愁,而不得其便。
威仪礼节具,好施无吝心,
当求此方便,使获其大利。
设使不可得,我及彼众人,
无愁便无患,行报知如何!
“又大王当知:应失之物便失之,已失便愁、忧、苦、恼,痛不可言,;我所爱者今日已失。是谓失物便失之,于中起愁、忧、苦、恼,痛不可言。是谓,大王,第一愁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来处。
“又复闻贤圣弟子所应失物便失之,是时彼人不起愁、忧、苦、恼,当作是学:;我今所失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愁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忧畏之刺,便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
“复次,大王,应灭之物便灭之,已灭便愁、忧、苦、恼,痛不可言,;我所爱者今日已灭。是谓灭物便灭之,于中起愁、忧、苦、恼,痛不可言。是谓,大王,第二愁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来处。
“又复闻贤圣弟子所应灭物便灭之,是时彼人不起愁、忧、苦、恼,当作是学:;我今所灭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忧畏之刺,便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
“复次,大王,应老之物便老,已老便愁、忧、苦、恼,痛不可言,;我所爱者今日已老。是谓老物便老,于中起忧、愁、苦、恼,痛不可言。是谓,大王,第三愁忧之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来处。
又复闻贤圣弟子所应老物便老,是时彼人不起愁、忧、苦、恼,当作是学:;我今所老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忧畏之刺,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
“次复,大王,应病之物便病,已病便愁、忧、苦、恼,痛不可言,;我所爱者今日以病。是谓病物便病,于中起愁、忧、苦、恼,痛不可言。是谓,大王,第四愁忧之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来处。
“又复闻贤圣弟子所应病物便病,是谓彼人不起愁、忧、苦、恼,当作是学:;我今所病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设我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
“复次,大王,应死之物便死,已死是谓死物,于中起愁、忧、苦、恼,痛不可言。是谓,大王,第五愁忧之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来处。
“又复闻贤圣弟子所应死者便死,是时彼人不起忧、愁、苦恼,当作是学:;我今死者非独一己,余人亦有此法。我设于中起愁忧者,此非其宜。或能使亲族起忧,怨家欢喜,食不消化,即当成病,身体烦热,由此缘本,便致命终。尔时,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脱生、老、病、死,无复灾患苦恼之法。”
是时,大王白尊者那罗陀曰:“此名何法?当云何奉行?”
那罗陀言:“此经名曰除忧之患,当念奉行!”
时,王报言:“实如所说,除去愁忧。所以然者?我闻此法已,所有愁苦今日永除。若尊者有所教敕者,数至宫中,当相供给,使国土人民长受福无穷。惟愿尊者广演此法,永存于世,使四部之众长夜安隐。我今自归尊者那罗陀。”
那罗陀曰:“大王,莫自归我,当自归于佛。”
时,王问曰:“今佛在何处?”
那罗陀曰:“大王当知:迦毗罗卫大国,转轮圣王种出于释姓,彼王有子,名曰悉达,出家学道,今自致成佛,号释迦文,当自归彼。”
大王复问:“今在何方?去此几所?”
那罗陀曰:“如来已取涅槃。”
大王曰:“如来取灭度何其速疾?若当在世者,经数千万由旬,当往觐省。”
是时,即从座起,长跪叉手,而作是说:“我自归如来、法及比丘僧,尽形寿听为优婆塞,不复杀生。国事猥多,今欲还宫。”
那罗陀曰:“今正是时。”是时,王从座起,礼足绕三匝而去。
尔时,文荼王闻那罗陀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时差,恒在床褥。云何为五?于是,病人不择饮食,不随时而食,不亲近医药,多忧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时差。
“若复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时差。云何为五?于是,病人选择而食,随时而食,亲近医药,不怀愁忧,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谓,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时差。
“如是,比丘,前五法者当念舍离,后五法者当共奉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时差,恒在床褥。云何为五?于是,瞻病之人不别良药;懈怠无勇猛心;常喜瞋恚,亦好睡眠;但贪食故瞻视病人,不以法供养故;亦不与病人语谈往返。是谓,比丘,若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不得时差。
“若复,比丘,瞻病之人成就五法,便得时差,不著床褥。云何为五?于是,瞻病之人分别良医;亦不懈怠,先起后卧;恒喜言谈,少于睡眠;以法供养,不贪饮食;堪任与病人说法。是谓,比丘,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便得时差。
“是故,比丘,若瞻病人时,当舍前五法,就后五法,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毗舍离猕猴林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师子大将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佛告师子:“云何,师子,家中恒布施乎?”
师子白佛言:“常于四城门外及都市,随时布施,不令有缺,须食给食,衣裳、香华、车马、坐具,随彼所须,皆令给与。”
佛告师子:“善哉!善哉!乃能惠施,不怀吝想。施主檀越随时惠施,有五功德。云何为五?于是,檀越施主名闻四远,众人叹誉:;某甲村落有檀越施主,恒喜接纳沙门、婆罗门,随所给与,不令有乏。是谓,师子,檀越施主获此第一之德。
“复次,师子,檀越施主若至沙门、刹利、婆罗门、长者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犹如师子兽王,在群鹿中亦无畏难。是谓,师子,檀越施主获此第二之德。
“复次,师子,檀越施主众人敬仰,见者欢悦,如子见父,瞻视无厌。是谓,师子,檀越施主获此第三之德。
“复次,师子,檀越施主命终之后,当生二处,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在天为天所敬,在人为人尊贵。是谓,师子,檀越施主获此第四之德。
“复次,师子,檀越施主智慧远出众人上,现身尽漏,不经后世。是谓,师子,檀越施主获此第五之德。夫人惠施有五德,恒随己身。”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心常喜惠施,功德具足成,
在众无疑难,亦复无所畏。
智者当惠施,初无变悔心,
在三十三天,玉女而围绕。
“所以尔者?师子当知:檀越施主生二善处,现身尽漏,至无为处。”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施为后世粮,要至究竟处,
善神常将护,亦复致欢喜。
“所以然者?师子当知:布施之时,恒怀欢悦,身意牢固,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意,亦不错乱,如实而知之。云何如实而知?苦谛如实而知,苦集、苦尽、苦出要如实而知。是故,师子,当求方便,随时惠施,若欲得声闻道.辟支佛道,皆悉如意。如是,师子,当作是学!”
尔时,师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檀越施主惠施之日,得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安,四者、施力,五者、施辩,是谓为五。复次,檀越施主施命之时,欲得长寿;施色之时,欲得端正;施安之时,欲得无病;施力之时,欲令无能胜;施辩之时,欲得无上正真之辩。比丘当知:檀越施主惠施之日,有此五功德。”
尔时,世尊便此偈:
“施命、色及安,力、辩为第五,
五功德巳备,后受无穷福。
智者常念施,除去贪欲心,
今身有名誉,生天亦复然。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五功德者,当行此五事。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应时之施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施远来人,二者、施远去人,三者、施病人,四者、俭时施,五者、若初得新果瓜、若谷食,先施与持戒精进人,然后自食。是谓,比丘,应时之施,有此五事。”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智者应时施,信心不断绝,
于此快受乐,生天众德备。
随时念惠施,受福如响应,
永已无短乏,所生常富贵。
施为众行具,得至无上位,
亿施不起想,欢喜遂增益。
心中生此念,乱意永无余,
觉知身安乐,心便得解脱。
是故有智人,不问男与女,
当行此五施,无失方便宜。
“是故,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此五事者,当念随时施。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善、不善、礼佛,天使、岁、五瑞,
文荼、亲、瞻病,五施、随时施。
版权所有:心经全文网